① 個體參保人員社會保險月繳費標准中的一檔,二檔,三檔有什麼區別繳的越多以後的退休養老金就越多嗎
個體參保人員社會保險月繳費標准中的一檔,二檔,三檔的區別:
由於個人的經濟能力不同。社會保險把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分為三檔,一般是社平的100%,80%和60%。由參保人員自己選擇。
如果繳費年限相同,一個永遠是高檔,一個永遠是低檔(60%),則原始養老金標准之比也是100:60(約)。不過由於以後調整待遇的時候不考慮以前的繳費。因為個人認為繳低檔的就可以了。
繳的越多以後的退休養老金就越多。
假設剛退休時,高檔退休費是2000元,則低檔原則上是1200元,退休20年之後,則高檔如果是7000元(只是用數字說話,沒實際意義)。則低檔的是6200元。也就是說其差還是800元(這里說的是同等繳費年限,並且在現行的調整待遇政策下)。
(1)個人社保繳費各檔退休後擴展閱讀:
社保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比如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元--3000元。 上海市 2004 年的情況為例, 2003 年社會月平均工資是 1847 元。
計算方法
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准備工資表這些證明。
基數查詢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社保基數,並發布最新的最低基數和最高基數。一般而言,企業幫員工繳納的都是最低基數的社保,當然也有些公司會根據上一年度崗位的平均工資作為基數為員工繳納社保。
可以根據最新的發布時間,從當地的社保局查詢最新的社保基數。此外,也可以通過第三方軟體查詢全國的社保基數。
參考資料:網路-社保繳納基數
② 個人交滿社會保險最低檔15年,退休以後開多少錢
個人交滿社會保險最低檔15年,退休以後養老金的計算:
按照新的養老金計發辦法,參保人員每多繳一年就多一些養老金,上不封頂,有利於形成「多工作、多繳費、多得養老金」的激勵約束機制,具體計算方案為:(省基+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1%+首次領取時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1、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內容包括三部分: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單位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部分+按社保利率計算的利息。很明顯,新政策將把單位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部分的去除。
2、繳費比例:該部分由個人繳費和單位繳費組成。
(1)個人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最低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60%;最高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300%)的8%繳納。
(2)單位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22%繳納。原先的老政策是個人繳費全部和單位繳費的3%計入個人養老賬戶,單位繳納的19%劃轉為社會統籌,而新政策將單位繳費的3%也劃入社會統籌用來解決養老空賬問題。
3、社會養老保險金的計算公式:「中人」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新人」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按本人退休時上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計發,個人賬戶養老金按本人賬戶儲存額除以120計發。
③ 我個人交70℅檔參加社保退休後工資怎樣計算
養老抄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④ 個人交養老保險,高檔和低檔,退休後工資有什麼差別
在繳費年限和其他情況都相同時,領取的養老金,按%繳費是按60%繳費的約1.4倍;按300%繳費是按100%繳費的約2.4倍,是按60%繳費的約3.4倍。
在實際情況中,由於繳費年限、職工平均工資、年齡等不同,計算出來的養老金數額可能不同,但三種情況之間的比例關系還是比較穩定的。
1、計發工資不同: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 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2、繳納不同:在用人單位服務的勞動者,對養老保險繳費高低標准沒有選擇權,以本人應得工資為基數,按規定的比例繳納。其中,本人工資低於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上年社會平均工資60%的按60%繳納,高於300%的按300%繳納。
(4)個人社保繳費各檔退休後擴展閱讀
舉個例子:
假設同一人分別按這三個檔繳費,繳費15年,60歲退休,按60%繳費個人賬戶儲存額為4萬,按100%繳費個人賬戶儲存額為7萬,按300%繳費個人賬戶儲存額為21萬,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5000元,養老金分別為:
1、按60%繳費時,個人平均工資指數為0.6,這時,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一年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個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2*累計繳費年限*1%=(5000+5000*0.6)/2*15*1%=600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40000/139=287.77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600+287.77=887.77;
2、按100%繳費時,個人平均工資指數為1,這時,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一年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個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2*累計繳費年限*1%=(5000+5000*1)/2*15*1%=750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70000/139=503.60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750+503.60=1253.60;
3、按300%繳費時,個人平均工資指數為3,這時,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一年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個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2*累計繳費年限*1%=(5000+5000*3)/2*15*1%=1500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210000/139=1510.79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1500+1510.79=3010.79。
⑤ 個人繳納社保選擇高檔還是低檔劃算退休後工資高低檔工資相差比例大嗎
1、個人繳納社保要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如果收入高,可以選擇高檔的;如回果收入低,就選擇最答低檔。交的基數高,退休時的工資就會比別人高;相反,交的最低基數,就只能拿到最低的退休工資。
2、退休工資,不只是和社保交費基數有關,還跟你的繳費年限、工齡都有關系。選擇高檔和低檔,並不存在哪個檔次更劃算、虧不虧的說法。當我們有經濟條件的時候,可以選擇高檔次來繳納,反之,則選擇低檔次繳納。
(5)個人社保繳費各檔退休後擴展閱讀
1、社保繳費基數。社保的繳費基數,是指企業或者職工個人用於計算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用此基數乘以規定的費率,就是企業或者個人應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金額。各地的社保繳費基數與當地的平均工資數據相掛鉤。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確定的。每年確定一次,一般是在7月。
2、繳費比例。繳費比例,即社會保險費的征繳費率。我國《社會保險法》對社會保險的征繳費率並未作出具體明確的規定。按照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險相關政策的規定,對不同的社會保險險種,我們實行不同的征繳比例。
3、社保繳費計算公式: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
⑥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繳費每年的檔位不一樣,以後退休是按什麼檔級發放退休工資
按照賬戶里的總金額,和你繳納的月數,在參考當時的社會條件,得出你每月應該發放的工資,這個和你按照哪個檔沒關系,社保都是每年都在漲,就看你總賬戶的金額是多少。
⑦ 個人繳納社保高中低檔退休後有啥區別
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不一樣,繳滿15年達到退休年齡是可以領取的。
參保人回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答的,可申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1、1998年7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的;
2、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6月30日 前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
3、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7月1日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4、1998年6月30日前應參加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998年7月1日以後辦理參保補繳手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按月領取:
1、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3、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⑧ 個人繳納養老保險交高檔和低檔在領取退休費時有多大區別
唯一的區別便是多交多拿。
養老保險費繳納的高低直接影響退休時養老金的多少,繳得高將來領取的養老金就高,所以選組高檔劃算。個人繳納的話那要看收入情況了,如果收入高,可以選擇高一點的,如果收入低,就選擇最低檔。交的基數高,退休時的工資就會比別人高;相反,交的最低基數,就只能拿到最低的退休工資。
自己交的話,有能力的情況下,可以交一個相對差不多的基數,沒有必要交那麼高,但是單位交就不一樣了,當然是高一點比較好了。再有就是那個退休工資,不只是和交費基數有關,還有你的繳費年限,還有你的工齡都是有關系的。
(8)個人社保繳費各檔退休後擴展閱讀
作為靈活就業方式可以個人購買職工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其中以個人身份參加職工養老保險是年月繳納的,繳費基數是按照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100%,有五個檔次自由選擇,繳費比例是20%,個人賬戶的劃入標准為8%。目前最低一個月要繳納733元,最高是1222元,由於各個省份的繳費政策有一定差異,還是要以當地規定的繳費金額為准。
這五個檔次可以自由選擇的,並沒有繳納哪個檔次更劃算的說法。當我們有經濟條件的時候,可以選擇高檔次來繳納,反之,則選擇低檔次繳納。養老待遇的公平原則是多繳納多得,所以我們選擇高檔次繳納,今後領取的養老待遇就越多,也就是說現在付出多一些以後待遇就更高。
當我們個人名義購買職工醫保的時候,只有兩個繳費檔次可以選擇,1檔繳費標準是2520元/年,2檔繳費標準是5544元/年。這兩個檔次也是可以自由選擇的,也並沒有繳納哪個檔次高更劃算的說法。
⑨ 社保繳費分三個檔,高檔和抵擋退休工資差多少
參保人小明,按最高檔300%繳費,每月繳3000*300%*20%=1800元,其中計入個專人賬戶720元,計入社會屬統籌1080元,繳費年限累計20年;
參保人小紅,按最低檔60%繳費,每月繳3000*60%*20%=360元,其中計入個人賬戶144元,計入社會統籌216元,繳費年限累計20年。
養老金計算如下:小明,基礎養老金=(3000+3000*300%)/2*20*1%=120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720*12*20/139=1243元(還要加上利息部分)養老金合計2443元。
小紅,基礎養老金=(3000+3000*60%)/2*20*1%=48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144*12*20/139=249元(還要加上利息部分)。養老金合計72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