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1年企業支付職工退休金借記什麼會計科目,是應付職工薪酬,還是管理費用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9號――職工薪酬》規定,職工薪酬是指企業為獲回得職工提供的答服務而給予各種形式的報酬以及其他相關支出。職工薪酬不僅包括企業一定時期支付給全體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也包括按照工資薪金的一定比例計算並計入成本費用的其他相關支出。包括工資獎金津貼、職工福利費、各類社會保險費用、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未參加社會統籌的退休人員退休金和醫療費用以及辭退福利、帶薪休假等其他與薪酬相關的支出。
② 退休人員退休費應計入哪個科目
適用於「管理費用——勞動保險費」請參看 ④勞動保險費:指企業支付離退休職工的退休金(包括按規定交納地方統籌退休金)、價格補貼、醫葯費(包括支付離退體人員參加醫療保險的費用)、異地安家費、職工退職金、 6個月以上病假人員工資、職工死亡喪葬補助費、撫恤費、按規定支付給離休人員的其他費用。
管理費用是指企業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各種費用。包括企業的董事會和行政管理部門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發生的,或者應當由企業統一負擔的各項費用,具體包括以下幾項: (1)企業管理部門及職工方面的費用 ①公司經費:指直接在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發生的行政管理部門職工工資、修理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辦公費和差旅費等②工會經費:指按職工工資總額(扣除按規定標准發放的住房補貼,下同)的2%計提並撥交給工會使用的經費。 ③職工教育經費;指按職工工資總額的15%計提,用於職工培訓、學習的費用。 ④勞動保險費:指企業支付離退休職工的退休金(包括按規定交納地方統籌退休金)、價格補貼、醫葯費(包括支付離退體人員參加醫療保險的費用)、異地安家費、職工退職金、 6個月以上病假人員工資、職工死亡喪葬補助費、撫恤費、按規定支付給離休人員的其他費用。⑤待業保險費:指企業按規定交納的待業保險基金。 (2)用於企業直接管理之外的費用。 ①董事會費:指企業董事會或最高權力機構及其成員為執行職權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成員津貼、差旅費、會議費等。 ②咨詢費:指企業向有關咨詢機構進行生產技術經營管理咨詢所支付的費用或支付企業經濟顧問、法律顧問、技術顧問的費用。 ③聘請中介機構費:指企業聘請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查賬、驗資、資產評估、清賬等發生的費用。 ④訴訟費;指企業向法院起訴或應訴而支付的費用。 ⑤稅金:格企業按規定交納的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等。 ⑥礦產資源補償費:指企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其他管轄海域開采礦產資源,按照主營業務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的礦產資源補償費。 (3)提供生產技術條件的費用。 ①排污費:指企業根據環保部門的規定交納的排污費用。②綠化費:指企業區域內零星綠化費用。 ③技術轉讓費:指企業使用非專利技術而支付的費用。④研究與開發費:指企業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所發生的新產品設計費、工藝規程制定資、設備調試費、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試驗認技術圖書資料費、未納入國家計劃的中間試驗費、研究人員的工資、研究設備的折舊、與新產品、新技術研究有關的其他經費、委託其他單位進行的科研試制的費用以及試制失敗損失等。⑤無形資產攤銷:指企業分期攤銷的無形資產價值。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和商譽等的攤銷。⑥長期待攤費用攤銷:指企業對分攤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項費用在費用項目的受益期限內分期平均攤銷,包括按大修理間隔期平均攤銷的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在租賃期限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就短的期限內平均攤銷的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以及在受益期內平均攤銷的其他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 (4)購銷業務的應酬費。其中主要指業務招待費,即企業為業務經營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費用,這些費用應據實列入管理費用。 (5)損失或准備。①壞賬准備:指企業按應收款項的一定比例計提的壞賬准備。②存貨跌價准備:指企業按存貨的期末可變現凈值低於其成本的差額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③存貨盤虧和盤盈:指企業存貨盤點的盈虧、盤盈凈額,但不包括應計入營業外支出的存貨損失。 (6)其他費用其他管理費用:這里指不包括在以上各項之內又應列入管理費用的費用。
③ 社保退休金計算怎麼算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個人累計繳費年限×l%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al/Al+a2/A2+……+an/An)÷N
公式中,al、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繳費工資額;
Al、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全省職工平均工資;
N為企業和職工實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本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其實個人賬戶就是你個人上班的時候每個月扣的部分的本金及利息之和,如果是靈活就業人員或者是個體工商戶的話,那麼就是個人繳費的40%。
計發月數為:50退休的話是195,55退休是170,60退休是139。
(3)應支付職工退休金擴展閱讀
主要分類
按退休金籌措方式
在實務中,企業制訂的退休金的籌措方式可分為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和未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
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
企業提取退休基金,交給獨立的信託機構,如銀行或保險公司,由其保管運用,在職工退休時,由信託機構從退休基金中支付退休金。企業除非已完全履行退休金給付義務,否則不得將退休基金收回。
未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
企業未提取退休基金交付信託機構保管運用,或者企業雖提取了退休基金,但自行保管運用,而未交付給信託機構保管使用,在職工退休時,企業自行籌措資金支付退休金。這種辦法與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相比,職工的退休金缺乏保障。
約定提存金辦法是企業按照退休辦法的規定,每年提取一定數額的退休基金,交給信託機構保管運用,在職工退休時,將屬於該職工的退休基金支付給已退休職工。
通常每年提取定額的基金,是按職工工資的一定比例(如工資的5%)提取的,職工退休時所能領取的退休金取決於提存的金額及其所孳生的利息,企業並不保證退休金給付的數額。
企業在每期提取的退休金數額,即為當期應確認的退休金成本。約定提存金金辦法的會計處理較為簡單,只須在提取時借記退休金成本,貸記現金,此外別無其他分錄。
④ 請問企業為職工支付的學費和為退休職工支付的退休金應計入哪些科目(包括明細科目)
為職工支付的學費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教育經費
貸:庫存現金
為退休職工支付的退休金
借:管理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庫存現金
⑤ 支付的退休職工的退休金應在福利費中列支嗎
不是的,福利費根據工資總額的一定比率提取的,是用於在職職工的福利方面開支的。
⑥ 流量表中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現金項目中包括支付給退休人員的退休金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您好,正確答案應該是C,D。支付給退休人員的專退休金屬應在「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中反映;支付的在建工程人員的職丁.薪酬屬於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應在「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項目中反映;支付的生產工人的職工薪酬和支付的銷售部門人員的職工薪酬兩項應在「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項目中反映。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如您滿意,請採納為最佳答案喲。
再次感謝您的提問,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 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⑦ 退休後企業還應該支付什麼錢給退休員工啊還是說退休就退休了,只拿養老金
目前國內大都是以社保的形式來的。
也就是說,到了該退休時,企業會內為你辦理退休,自容動解除勞動合同。
而個人需要將企業購買的社保買夠15年(在企業由企業買,年限不夠的,自己要補夠)。
社保方面會發放給個人退休工資。
⑧ 用現金支付職工的退休金的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
貸:庫存現金
⑨ 支付退休金借方做帳是管理費用還是應付職工薪酬,為什麼
借:管理費用,退休金從管理費用勞動保險費中開支的,不計算在工資總額內。
計入管理費用, 管理費用是指企業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各種費用。包括企業的董事會和行政管理部門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發生的,或者應當由企業統一負擔的各項費用,其中就包含有勞動保險費:指企業支付離退休職工的退休金(包括按規定交納地方統籌退休金)、價格補貼、醫葯費(包括支付離退體人員參加醫療保險的費用)、異地安家費、職工退職金、 6個月以上病假人員工資、職工死亡喪葬補助費、撫恤費、按規定支付給離休人員的其他費用。所以退休人員退休費是計入管理費用。
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業務招待費、稅金、技術轉讓費、無形資產攤銷、咨詢費、訴訟費、開辦費攤銷、公司經費、上繳上級管理費、勞動保險費、待業保險費、董事會會費以及其他管理費用,均屬管理費用。
⑩ 按規定,支付的退休職工的退休金應在福利費中列支還是管理費用呢
按規定,退休職工的退休金屬於勞動保險費,應在「管理費用」中列支。
管理費用是指 企業行政管理部門 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 而發生的各項費用。 管理費用屬於期間費用,在發生的當期就計入當期的損失或是利益。
公司經費、職工教育經費、業務招待費、稅金、技術轉讓費、無形資產攤銷、咨詢費、訴訟費、開辦費攤銷、上繳上級管理費、勞動保險費、待業保險費、董事會會費、財務報告審計費、籌建期間發生的開辦費以及其他管理費用。
公司經費
總部管理人員工資、職工福利費、差旅費、辦公費、董事會會費、折舊費、修理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及其他公司經費;
勞動保險費
指離退休職工的退休金、價格補貼、醫葯費(包括離退休人員參加醫療保險基金)、異地安家費、職工退職金、職工死亡喪葬補助費、撫恤費、按規定支付給離休幹部的各項經費以及實行社會統籌基金;待業保險費指企業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的待業保險基金;
董事會會費
是指企業最高權力機構及其成員為執行職能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差旅費、會議費等。
其它費用
原稅法(2008年1月1日廢止)規定:企業發生與生產、經營直接有關的業務招待費,納稅人能提供真實有效憑證或資料,在下列限度內准予作為費用列支,超過標準的部分,不得在稅前扣除:全年銷售(營業)收入凈額在1500萬元及其以下的,不得超過銷售(營業)凈額的5‰;全年銷售(營業)凈額超過1500萬元的部分,不得超過該部分銷貨凈額的3‰。
現稅法規定:該實施條例中第四十三條明確規定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銷售(營業)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