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今年的最低退休工資是多少
每個地區的最低退休工資是不一樣的,你得咨詢當地的社保局。
計算方式:
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調節金分別按下列辦法計算: (一)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公式為: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三)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計算公式為: 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按以上公式計算過渡性養老金時,平均繳費工資指數低於1的,按1計算。 (四)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Ⅱ 最低社保退休工資標準是多少錢一個月
這個抄誰也不知道的。因襲為確定退休金領取多少的因素不僅僅是最低繳費15年。
還有就是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標準是多少。比如60歲退休,那麼就是以59歲那一年,你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標准為基礎,繳費15年就是社會平均工資標準的15%,如果社會平均工資是3000元,那基本養老金就是3000*15%,就是450元。再加上15年繳費,進入你個人賬戶的金額的139分之一。誰也不知道你退休時上年度的平均工資標準是多少,所以也不會知道你的基本養老金是多少。
另外,15年是現在的最低繳費年限要求,等你退休時,是否還是15年最低繳費,誰也不知道。你什麼時候退休,也是不確定的。
還有,就是必須要活著才可以領取退休金。能活多久誰也不知道,提前身故繳費是不退的,只退還進入個人賬戶的那點錢。
所以,現在考慮社保退休能拿多少錢根本沒有必要。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Ⅲ 2009年退休工資現在能拿多少錢有42年工齡,上海地區
1987年12月12日以前,城鎮退抄伍義務兵待分配的時間,不計算為連續工齡。1987年12月12日以後待分配的時間,應計算為連續工齡。但接到安排工作通知後,逾期半年無正當理由經多次教育仍不報到的,按社會待業人員對待。工齡計算:
1.折疊連續計演算法也叫工齡連續計算。例如,某職工從甲單位調到乙單位工作,其在甲、乙兩個單位的工作時間應不間斷地計算為連續工齡;
2.折疊合並計算也叫合並計算連續工齡。是指職工的工作經歷中,一般非本人主觀原因間斷了一段時間,把這段間斷的時間扣除,間斷前後兩段工作時間合並計算;
3.折疊工齡折演算法:從事特殊工種和特殊工作環境工作的工人,連續工齡可進行折算。
Ⅳ 09年的退休金大約多少呢
09年退休金,看你繳納保險的基數來定不是統一標准,可以和單位聯系一下,應該能夠知道具體數字,謝謝
Ⅳ 2009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是多少
持有本市非農業戶口的城市居民,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月人均收入低於本市當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可以申請享受本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主要有以下四類人員: 1、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城市居民; 2、有關政策規定需要給予特殊救濟的人員; 3、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或期滿後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月人均收入低於當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線標準的城市居民。 4、在職人員、下崗人員和離退休人員在領取工資(最低工資)、基本生活費以及退休金後,其家庭月人均收入仍低於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城市居民。
1、在職人員和離退休人員需提供收入證明。 2、有勞動能力的無業人員(男16-60周歲,女16-50周歲)需提供就業(求職)狀況證明,殘疾人需提供殘疾證。 3、在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的失業人員,需提供由發放失業救濟金的部門出具的領取失業救濟金的數額、期限等相關證明;失業保險期滿且未重新就業的人員視為無業人員。 4、在本市城區定居、家庭夫妻雙方中一方為本市正式非農業戶口而其配偶為本市農業戶口或外地戶口的,需提供婚姻證明和戶口證明;其中有子女的,同時需提供子女的戶口證明。
申請辦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員,要以戶為單位,持戶口本、居民身份證和收入證明等,向戶口所在地的居(村)委會提出書面申請。對於人戶分離的申請人員,由申請人現居住地的居(村)委會協助做好調查取證工作,並將有關證明提供給申請人戶口所在地的居(村)委會。申請低保家庭成員戶口不在同一地區,要向其家庭主體戶口所在地區居委會提出申請,其他不在此地的成員,應提供由其戶口所在地的街道、鄉鎮出據的有關證明等。
家庭月人均300元,按差額補助。 享受低保標准上浮10%的人員 (1)「三無」人員,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老歸僑和因公致殘返城知青。 (2)享受城市低保待遇和生活困難補助的70歲以上老人。 (3)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16歲以下兒童、中小學生(含16歲以上在讀)。 (4)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重殘人和家庭月人均收入低於本市當年最 低工資標准、高於本市當年城市低保標準的,具有本市正式非農業戶口,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生活不能自理的重殘人。
Ⅵ 2009年交社保到2029年退休,按低基礎交能拿多少工資
09年交社保到2029年退休,按低基礎腳能拿多少工資?你202009年交的到2029年退休,你這個就暫時沒法計算,因為國家每年都要漲工資,社平工資還隨時隨地可能提高就得到退休時再算
Ⅶ 退休人員最低工資標準是多少
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按國家規定最低工資標準是不包括於退休人員的退休待遇的。
Ⅷ 請問湛江市2009年退休人員最低的社保養老金每月可以領到多少錢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這要看扣費多少個月,工齡多少年;版退權休時社保賬戶內共計多少錢;上一年度全省平均工資多少而定。
計算養老金至少要從繳費180個月開始算起。少於180個月不能享受養老金。
估計你每月工資不少於五千塊錢。
Ⅸ 17年工齡2009年末退休的工人退休金能有多少
基本養老金調整分為普調和特調。普調根據繳費年限長短對符合養老金調整范圍的退休人員普遍增加一定數額的養老金。特調在普調的基礎上,對需要政策傾斜的特殊群體再進行一定幅度的調整。 普調辦法和標准1、凡符合2009年基本養老金調整范圍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在2008年末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增發95元。 2、退休人員按上述標准普調後,對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從第16年起,每滿1年增發5元的基本養老金。繳費年限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繳費年限是指按國家和自治區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累計年限 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下同 。 特調對象和標准 特調是在普調的基礎上,對2008年12月31日前已經辦理退休手續,且具有高級職稱和退休早、基本養老金相對偏低的退休人員,從2009年1月1日起,再按以下標准適當增加基本養老金: 1、退休人員中具有高級職稱(相當於副教授以上,含高級技師)的人員,每人每月再增發80元。 2、向退休早、基本養老金相對偏低的高齡退休人員傾斜,建立高齡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傾斜機制。截至2008年12月31日,退休人員年滿70至79周歲的,每人每月另再增發20元;年滿80周歲及以上的,每人每月另再增發30元。對2009年1月1日以後年滿70周歲的,從年滿70周歲之月起,每人每月按60元的標准增加養老金;對2009年1月1日以後年滿80周歲的,從年滿80周歲之月起,每人每月按95元的標准增發養老金。 3、對1953年底以前參加工作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滿30年的,每人每月另增發75元;繳費年限不滿30年的,每人每月另增發55元。 4、對1956年底以前參加工作的原工商業者,繳費年限滿30年的,每人每月另增發45元;繳費年限不滿30年的,每人每月另增發35元。 5、企業退休人員中原軍隊轉業幹部基本養老金調整後,其養老金月水平達不到自治區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的,可按平均水平計發。 同時符合上述1、2、3、4、5項條件(3、4項交叉者除外)的企業退休人員,可同時增加養老金。
Ⅹ 西安60歲老人2009年退休工資規定多少元
規定挺多的,你給的數據太少。給你個和你有關的標准,你自己套。
1939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55元。
對以下人員給予傾斜:
1、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按相應管理許可權批準的高級政工師和勞動保障部門批準的高級技師,每人每月增加30元,其中,退休前享受教授級待遇的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及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10元。
2、對1969年12月31日前參加工作並於2003年12月31日前按規定辦理了退休手續的企業退休人員,本次調整前基本養老金水平在800(含800)元以下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基本養老金水平在800元至900(含900)元的,每人每月增加35元,增加後不足840元的,補足到840元;基本養老金水平在900元至 1000(含1000)元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增加後不足935元的,補足到935元;基本養老金在1000元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25元,增加後不足1030元的,補足到1030元。
3、企業退休軍轉幹部2009年調整基本養老金後,其基本養老金水平低於所在市這次調整後的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的,予以補足。2008年12月31日前按照國發〔1978〕104 號和陝勞社發〔2002〕77號文件規定辦理了退職手續並按月領取退職生活費的企業退職人員和退休人員,按相同政策進行普遍調整後,再對1969年12月 31日前參加工作並於2003年12月31日前退職的人員予以傾斜,每人每月增加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