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級會計師考上後要退休了、單位聘嗎!
退休可以返聘,單位喜歡這樣退休的人員,因為返聘不用購買社保,人力成本可以降低。
2. 高級會計師退休後是否有相關待遇
退休後的待遇應該還是不錯的,這也需要看下個人單位的福利政策
3. 退休後高級會計師職稱的退休金是否分特,正,付的區別
首先,我是中央級事業單位,我還沒有聽說過「退休,同比增長10%的退休金,」這樣的說法,我們的員工退休,並沒有這樣的待遇。我只能說,有些地方的有關條文。具有中級職稱,並沒有採取較高的管理水平,在單位的機構可以享受正科級待遇,退休相應的享受積??極的家庭養老待遇。
其次,一些地方有這樣的規定,是有限的機構。企業不是指實施
4. 高級會計師和會計師的退休工資有區別嗎
肯定有的
高級會計師、副高級、基本相當於處級待遇
5. 上海交通銀行高級會計師退休工資多少
從今年已經公布養老金調整方案的省市自治區來看,都沒有這一項政策,也就是說,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企業退休人員,沒有單獨再增加養老金的政策。為何不再單獨增發養老金,以下供參考。北京市從2014年開始,高級職稱人員不再「多發」養老金今年本市企退人員養老金調整取消高級職稱人員傾斜政策今年的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方案已於2月底發布,一些退休人員在領取養老金時發現了一個細節問題——以往的調整方案當中都有一項是向高級職稱人員傾斜,怎麼今年這一項傾斜政策被取消了?調整高級職稱養老金傾斜今年取消記者了解到,本市自2001年開始,基本養老金調整已連續十多年向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傾斜。比如2013年的養老金調整,在按繳費年限和絕對額普遍調整的基礎上,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高級政工師及高級技師,每人每月再增加120元。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220元。而今年對於各地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工作,國家有關部門提出了一項要求,提出各地調整時應重點向低收入群體和高齡群體加以傾斜,並進行相對力度較大的調整。同時,國家有關部門取消了各地必須向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再進行單獨的政策傾斜。在今年北京市的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方案當中,沒有單獨針對高級職稱人員設定傾斜政策,只是規定:高級專業技術人員調整後不低於全市養老金的平均水平。即按照繳費年限增加基本養老金和按絕對額增加基本養老金後,基本養老金低於調整後全市養老金平均水平3050元/月的,補足到平均水平。解讀數年調整退休待遇已大幅提升對於這一政策調整,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國家在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時,專門要求向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單獨進行政策傾斜,主要是為了解決一些歷史遺留問題。考慮到應該專門為這些退休早,具有高級職稱,且為國家、社會做出貢獻較多人員單獨提高一定的養老待遇。同時過去由於體制等問題,具有高級職稱人員的養老待遇卻相差不少。例如有些老大學生,參加工作和退休時間都相差無幾,也都具有高級職稱,但從機關事業單位退休的,其待遇和從企業退休者還有一定差異。近年來,情況有所變化。養老金調整政策已經連續數年向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進行傾斜,而這些人員同時還能享受到其他普調和面向高齡人群等調整政策,這些退休較早、當初待遇相對較低的高級職稱人員,現階段退休待遇已經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另一方面,近年來在企業中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不少都進入了企業中高層崗位,或者成為企業領導層成員,甚至拿著幾十萬乃至更高的年薪。同時,其繳費水平也都相對較高,一些人在按繳費基數上限繳費,退休後待遇自然不低。
6. 職稱對退休工資有影響嗎
沒有影響。
養老金計算並不涉及到當事人職稱,而是和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等有關。
《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
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
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6)高級會計師退休工資會高嗎擴展閱讀:
中國養老金主要分為兩類: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二者實行的不同制度,被輿論廣泛稱為養老「雙軌制」,兩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種歧視性的制度,在中國已經持續20年。具體表現為三個不同:
一是統籌的辦法不一樣即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准繳納,機關事業單位的則由財政統一籌資;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樣即企業人員由自籌賬戶上支付,而機關事業單位則由財政統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標准不一樣即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准遠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差距大概是300%~500%。
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由於養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兩者之間待遇差異較大,且這種差異已引起群眾的不滿,要求縮小差距、統一制度的呼聲日益高漲。
7. 高級會計師退休年齡
現在已經沒有國家幹部的稱呼了。
根據法律規定,男性退休都是60歲,女性非管理崗退休年齡是50歲,管理崗退休年齡是55歲(會計師就是管理崗)。
高級會計師也是遵循男性60歲,女性55歲退休的規定。
8. 企業高級會計師與行業高級會計師退休後待遇有差別么
四大八大會計師事務所薪酬體系是怎樣設置的?
小編今天特意給你們整理了
2017年最新四大八大會計師事務所的薪酬體系 供你們參考
我自己也統計了一版,內容都是一樣的。
最新的薪酬信息都在這兒了。那些明顯已經過時超過三年的項目和薪酬消息就不要再放出來誤導大家了
更新:最新2017年各家本科應屆生的薪資漲到了8250元
那些什麼四大各自的招聘特點也都是扯淡,不知道從哪裡得出的結論。
四大的員工80%都是會計財經類專業畢業的,剩下20%各種專業都有涉及,學校目前財經類院校和海外留學研究生機會更大一些,就是這樣。
作為一名曾在四大工作過六年半的過來人,我來介紹一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薪酬體系。
在談薪酬體系之前,我們不妨來看一下四大的職級劃分及晉升體系:
初級審計師(Associate,Accountant/從業年限1-2年):
初級審計師是應屆畢業生進入四大後的第一個職級,通常需要從業滿兩年且考核合格(打分及通過公司要求的CPA科目數量)後可升為高級審計師(Senior Associate)。初級審計師內部又分為Associate Year 1和Associate Year 2兩個子職級。A Year 1主要負責項目組中的基礎支持工作,如准備各類詢證函,抽憑測試的執行,文件歸檔整理等,而A Year 2則是項目組負責大部分財務報表科目審計工作的中堅力量,可基礎到除收入、成本、所得稅及權益等復雜科目以外的所有財務報表科目審計工作,工作內容也從簡單的執行擴展到科目審計程序的規劃和選取。
高級審計師(Senior Associate/從業年限3-5年):
高級審計師內部分為SA Year 1至SA Year 3三個子職級。從SA Year 1開始,高級審計師已可以成為項目組現場工作的負責人,除負責較為復雜的財務報表科目審計程序的執行外,需要更多的參與到項目組日常管理,審計風險的識別與應對,整體審計策略的規劃和選取等更高一級的工作中,是審計經理的左膀右臂。高級審計師升任審計經理通常需要考核合格並獲得CPA證書。
經理/高級經理(Manager/Senior Manager/從業年限6-12年):
升為經理/高級經理意味著你要負責整個審計項目的所有事項,工作重點已不再是具體工作執行而是審計風險、策略及計劃的整體把控。經理/高級經理向合夥人匯報工作。
合夥人(Partner/從業年限至少12年以上):
四大的合夥人分為授薪合夥人(Salary Partner)和權益合夥人(Equity Partner),授薪合夥人可以理解為領工資的高級打工仔,而權益合夥人則可以理解為事務所的股東,能更多的分享事務所權益的回報。
那麼說回薪酬體系的話,職級體系決定了不同職級的薪酬規模和規則各有不同,同時影響個人薪酬的還有KPI的評分,這里重點介紹薪酬基數及規則,數字有可能不精確,也不針對不同評分做細化:
初級審計師:
A Year 1的起薪目前大概在7200元/月的水平,春節當月可領取13薪,無其他項目獎金;
A Year 2的平均薪酬在8500元/月的水平,春節當月可領取13薪,無其他項目獎金;
初級審計師級別中,同樣KPI評分的研究生比本科生每月多拿300元工資,直至升任高級審計師。
高級審計師:
SA Year 1的平均薪酬在10000元/月的水平,春節當月可領取13薪,無其他項目獎金;
SA Year 2的平均薪酬在14000元/月的水平,春節當月可領取13薪,無其他項目獎金;
SA Year3的平均薪酬在17000-18000元/月的水平,春節當月可領取13薪,無其他項目獎金;
初/高級審計師可以按照各自工資水平對應的時薪領取加班工資,出差時有200元/天左右的補助,每年有10天(初級審計師)或15天(高級審計師)年假,10天帶薪病假,基本無其他福利。
經理/高級經理:
第一年的經理的起薪大概在30000元/月,無13薪,每年根據KPI打分給予0.5月-2月工資作為獎金。
第一年的高級經理的起薪大概在50000元/月,無13薪,每年根據KPI打分給予0.5月-2月工資作為獎金。
經理及以上級別無加班工資。每年有20天年假,10天帶薪病假,基本無其他福利。
合夥人的薪酬不做討論。
另需強調的是,四大是絕對的模範個人所得稅納稅人,絕不會在任何方面協助員工合理避稅,所以每個月看到工資單上的個稅數字時,心都在流血。
四大,全稱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分別是:普華永道(PwC)、德勤(DTT)、畢馬威(KPMG)、安永(EY)他們都是網路遍布全球的專業服務機構,專門提供審計、稅務和咨詢等服務。
「四大」第1年:審計助理
基本月薪:7K表現出色預計月薪:10K
「四大」第2年:審計
基本月薪:8K表現出色預計月薪:12K
「四大」第3年:高級審計師第一年
基本月薪:10-12K表現出色預計月薪:16K
「四大」第4年:高級審計師第二年
基本月薪:13-15K表現出色預計月薪:30-40K
「四大」第5年:高級審計師第三年
基本月薪:17-21K表現出色預計月薪:40-50K
「四大」第6年:經理
基本月薪:33k-70k
這個階段加班費不會很多不過工作滿一年後會額外獲得12-15W的獎金
「四大」第7-10年:高級經理
基本月薪:100K-155k做到這個位置,他們下一步需要規劃的是怎麼成為合夥人。
「四大」第12年+:合夥人
做到「四大」的合夥人,說明你已經走到了事務所職業生涯的金字塔尖,成為塔頂上最優秀的5%,需要多年的打拚和積累,合夥人擁有高學歷、高薪水,但也承擔著更大的風險。Partner(合夥人)賺錢比較多,通常,他們擁有分紅的權利,最一般的合夥人都是百萬級別。
04 分享一下國內第一大所的
審計員9個級別,助理經理10個級別,然後就是經理,高級經理,授薪合夥人,合夥人,一般應屆本科入職審計員5基本工資3500,審計員級差220,助理經理0工資5000,助理經理1工資5500,助理經理級差330,經理級差440。
此外,各部門根據績效不同,年終獎不同,0到24個月的獎金都有可能,主要看部門合夥人。
感覺蠻怪的,一直覺得工資很低,可是每個月發發工資算起來也還說得過去。
內資所工資不那麼透明,同級別不同部門收入差異比較大。
所以內資所不太能看基本工資的,都很低,還有別的一些比如各種補貼啊、差補啊、項目提成啥的,逢年過節過節費、年終獎看老闆,所以不是很透明。
前後待過兩個內資所,只能說內資所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基本工資這塊沒幾個高的,都是提成!!!
但真正發提成的時候就是看合夥人的了,有的多有的少。PS:反正我是沒拿到多少,按道理做的成功的項目很多,但拿到的還不如那些做得少進來早的。所以呆了一段時間還是離職了
9. 正高級職稱和副高級職稱退休時工資待遇的區別
地域不同差異也不同 。
一、評聘條件不同
副高級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且取得工程師(中級)職稱滿五年,在市級以上技術期刊發表一篇以上論文或取得市級以上科技進步等獎項一項以上。
二、折數不同
高工9折 ,教授95折或者是100% ,中級85折,或者8折 。而且高級職稱工資基數高,差1000也有可能 。
三、養老金不同
養老保險繳費時間越長,退休金領取的就會越多。養老金能領取多少,主要看個人繳費年限長短、個人繳費基數高低和當地社會平均工資。
退休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9)高級會計師退休工資會高嗎擴展閱讀
正高職稱主要包括:教授級高工、研究員、主任醫師、教授、研究館員、編審、高級記者、高級編輯、一級律師及公證員等。
副高職稱主要包括:高級工程師、高級政工師、高級經濟師、高級會計師、高級統計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副審編、高級講師、高級農藝師、副研究館員、主任記者、二級律師及公證員等。
10. 1,聽說擁有高級職稱的人退休時的養老金會高點,那麼請問,會計高級職稱屬於這個高級職稱嗎
1、是會高,各地方也有差別,大概能高出30%考出高級,評定為高級會計師,屬於職稱考試
2、屬於職稱考試
3、初級職稱考初級會計就行,考三門:初級會計,初級經濟法,初級財務管理,不需要靠英語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