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代辭官又被稱作什麼
告老還鄉。
「告老還鄉」就是「老病不堪厘務者」和「老疾不能任事者」主動請辭,提前申請辭去官職,回到家鄉,提前退休的情形。古代官吏提前退休比較簡單,只要官吏提出申請,皇帝一般都會准許。
明弘治四年(1491年),皇上就專門下詔:「自願告退官員,不分年歲,俱令致仕。」
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中,大清宰相劉羅鍋歲至垂年即上奏皇上,請求告老還鄉,獲得「恩准」後,便僱用小毛驢,直奔山東老家的情形深入人心。
(1)退休年齡又可以稱作什麼擴展閱讀:
在我國古代主動要求「告老還鄉」提前退休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
一、「告老還鄉」迴避權力斗爭。
此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和《史記.貨殖列傳》中均有記載的春秋戰國時越國的大夫范蠡。
范蠡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謀略家。在越國被吳國滅亡後,范蠡殫精竭慮輔佐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在經過二十餘年卧薪嘗膽之後,勾踐擊敗吳王夫差,興邦復國。
作為大功臣的范蠡被勾踐封為上將軍,此時范蠡達到了為人臣者的最高境界。但此時的范蠡深諳「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於是告老辭官。
二、無心於官場,「告老還鄉」。
此時官員已無心於官場,嚮往能夠回到家鄉,於是「告老還鄉」。此種情形下的任何小事都有可能引起「告老還鄉」提前退休的想法,如人們熟知的晉朝彭澤縣令陶淵明就是嚮往田園生活,主動請辭「告老還鄉」。
三、客觀條件,體弱多病,難當重任,申請「告老還鄉」或「告病還鄉」。
「告老還鄉」或「告病還鄉」一般都會得到皇上的恩准。如在唐太宗時,官吏退休年齡是七十歲,對朝廷有大貢獻者還可延緩退休年齡。
但開國元勛李靖,因自感傷病礙身,遂在六十四歲時「告病還鄉」,被恩准。但也有皇上不恩準的情況。
如《論語章句》一書的整理者漢代著名經學家張禹,曾多次上書請求告病還鄉,但無法得到皇上的恩准,相反「帝遣人問疾送葯,強留」。
從某種角度講,古代的「告老還鄉」對於「從人才資源流出到人才資源流入」的良性循環,帶動農村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告老還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古代退休制度
㈡ 古代官員退休稱作什麼
「致仕」、「致事」、「致政」
㈢ 古代的退休制度是怎樣的退休又被稱為什麼
古代的退休制度一般都是根據官員的等級享受不一樣的退休待遇的,官員等級不同的話,那麼退休金也會不一樣,不過六品以下的官員是沒有什麼福利的,在退休的時候,朝廷會給予一定的土地作為賠償。古代的退休一般都是被稱為告老還鄉。
古代的官員一般都是通過科舉考試進入官場的,如果在官場上混的比較好的話,那麼等到告老還鄉的時候,朝廷就會發放退休金。雖說退休金對於官員來說,是可有可無的,但是對於日常生活已經習慣大手大腳的人來說,有總比沒有好。
這些位高權重的官員即便退休了,但是在官場上的影響力和人脈還是在的,而且同樣會受到官員的尊敬。並不會因為退休了,從而輕視對方,或者是慢待對方。
㈣ 什麼叫退休
所謂退休,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勞動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而退出工作崗位。
根據1978年6月國務院頒發的《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規定,下列幾種情況可以辦理退休:
(1)男職工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2)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繁重體力勞動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種的職工,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3)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的,經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
(4)因工緻殘,經醫院證明(工人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按月享受傷殘津貼;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77.國家對提前退休工種是如何規定的?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規定,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或基層幹部,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滿10年的,應該退休。
1978年以來,原國家勞動總局根據國發[1978]104號文件要求,負責全國提前退休工種的審批工作。1985年,原勞動人事部發出《關於改由各主管部門審批提前退休工種的通知》(勞人護[1985]6號),將提前退休工種改由國務院各有關主管部門審批,送勞動人事部備案。1993年,原勞動部下發《關於加強提前退休工種審批工作的通知》(勞部發[1993]120號),規定自1993年7月3日起,國務院各有關主管部門停止審批新的提前退休工種。提前退休工種由國務院主管部門審核後,報勞動部審批。勞動部將根據實際情況對各有關部門已審批的提前退休工種進行清理和調整。
1999年,勞動保障部發出《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1999]8號),規定從事高空和特別繁重體力勞動的必須在該工種崗位上工作累計滿10年,從事井下和高溫工作的必須在該工種崗位上工作累計滿9年,從事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必須在該工種崗位上工作累計滿8年。該《通知》還規定,原勞動部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批準的特殊工種,隨著科技進步和勞動條件的改善,需要進行清理和調整。新的特殊工種名錄由勞動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清理審定後予以公布,公布之前暫按原特殊工種名錄執行。
78.因病或非因工傷殘提前退休的職工,如何辦理相關手續?
根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規定: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滿10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該退休。
根據有關規定,因病或非因工傷殘申請提前退休的職工,首先要到地市級勞動保障部門指定的縣級以上醫院進行醫療診斷。其次是將取得的醫療診斷證明送所在地的地市級勞動鑒定委員會進行審核,作出是否屬於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鑒定結論。最後職工持鑒定結論和其他相關材料,到當地勞動保障部門辦理提前退休手續。
職工因病或非因工負傷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鑒定標准,在2002年4月5日之前,按《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GB/T16180—1996)執行,省級勞動保障部門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作出補充規定。自2002年4月5日之後,按《職工非因工傷殘或因病喪失勞動能力程度鑒定標准(試行)》(勞社部發[2002]8號)執行。
79.因病或非因工傷殘提前退休的職工,其養老保險待遇如何確定?
根據勞動保障部《關於提前退休人員養老金計發有關問題的復函》(勞社部函[2000]171號)規定,因病或非因工緻殘提前退休的職工,與資源枯竭礦山關閉破產中提前退休人員、按111個「優化資本結構」試點城市國有破產工業企業的有關規定提前退休的人員一樣,實行基本養老金減發辦法,即每提前一年減發2%(不含個人帳戶養老金)。減發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為: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調節金及各種補貼)×(1—提前退休年限×2%)+個人帳戶養老金。提前退休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基本養老金不再重新計算。
80.除了符合國發[1978]104號文件規定的條件可以提前退休外,還有哪些職工可以辦理提前退休?
1999年3月9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下發了《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1999]8號),規定除了符合國發[1978]104號文件規定的條件可以提前退休外,其他辦理提前退休的范圍限定在兩類情況:一是國務院確定的111個「優化資本結構」試點城市的國有企業中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職工。其依據是《國務院關於在若干城市試行國有企業破產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發[1994]59號)和《國務院關於在若干城市試行國有企業兼並破產和職工再就業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國發[1997]10號)。二是有三年壓錠任務的國有紡織企業中,符合規定條件的紡紗、織布工種的擋車工。其依據是勞動保障部、國家經貿委《關於切實做好紡織行業壓錠減員分流安置工作的補充通知》(勞社部發[1998]6號)。3年壓錠任務完成後,此政策不再執行。
《國務院關於在若干城市試行國有企業破產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發[1994]59號)和《國務院關於在若干城市試行國有企業兼並破產和職工再就業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國發[1997]10號)關於提前退休的規定是:「破產企業中因工緻殘或者患嚴重職業病、全部或者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作為離退休職工安置。距離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職工,經本人申請,可以提前離退休。」從上述兩個文件中可以看出,對提前離退休的條件是有嚴格限制的。即:一是僅僅限於「優化資本結構」試點的111個城市適用;二是限於破產的國有工業企業;三是距離本人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四是經本人申請。
根據勞動保障部、國家經貿委《關於切實做好紡織行業壓錠減員分流安置工作的補充通知》(勞社部發[1998]6號)規定,有壓錠任務的紡織企業,同時符合下列四個條件的下崗職工方可提前退休:一是紡紗、織布兩個工種中的擋車工;二是工齡滿20年,在擋車工崗位上連續工作滿10年且辦理提前退休時仍然在擋車工崗位上;三是距離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不足10年;四是技能單一,再就業確有困難。
另外,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資源枯竭礦山關閉破產工作的通知》(中辦發[2000]11號)及全國企業兼並破產和職工再就業工作領導小組《關於貫徹執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資源枯竭礦山關閉破產工作的通知〉有關問題的意見》([2000]33號)規定,關閉破產的資源枯竭礦山的全民所有制職工(含勞動合同制職工)執行提前5年(男55周歲,女幹部50周歲,女工人45周歲)退休的政策。其中,從事經原勞動部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批準的井下、高溫、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和其它有害健康的特殊工種職工可提前10年(男50周歲,女40周歲)退休。具體條件為:從事高空和特別繁重體力勞動工作累計滿10年以上;從事井下、高溫工作累計滿9年以上;從事其它有害健康工作累計滿8年以上。
企業職工需具備哪些條件,退休後才能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根據《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的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企業職工,符合退休條件並辦理了退休手續,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滿15年的,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退休後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其個人帳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82.職工離退休後在國內異地居住或出國定居的,如何領取基本養老金?
根據勞動保障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規范基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工作的通知》(勞社廳發[2001]8號)規定,在國內異地居住或出國定居的離退休人員,經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並辦理相關手續後,其基本養老金可以委託親屬或他人代領。在國內異地居住的,也可以委託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過郵局、銀行寄匯給本人;出國定居的,若國內無親屬或他人代領,本人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將款寄匯至國外的,匯費由其個人負
㈤ 五十年又可以稱為什麼
50年如果單是50年的話,可以稱之為半個世紀,如果是結婚50年可以稱作為金婚。
如果50年用在年齡上稱作50知天命。
㈥ 年齡還可以怎麼稱呼
中國傳統抄中對年齡的稱呼: 出生襲-周歲——襁褓; 2-3歲——孩提; 7歲(女)——髫年; 8歲(男)——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出嫁—— 梅之年; 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