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老保險復的最低繳費年限制是累計繳納15年,到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後,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退休金待遇。
2、到法定退休年齡,累計繳納養老保險只有5年的,可以在戶籍地申請一次性補繳,不影響參保人按月領取養老金待遇。
3、如果到法定退休年齡,累計繳納養老保險不足15年,又不願意補繳的,參保人可以申請退回個人繳費帳戶全部金額,不能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待遇。
Ⅱ 養老保險交滿25年退休工資多少
沒有具體數據,無法計算當事人退休可拿多少基本養老金。
勞動者退休基本養老金的計算,涉內及繳容費年限、繳費工資指數、個人賬戶儲存額、退休年齡、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等諸多因素,沒有具體數據,是無法計算當事人退休可以領取多少基本養老金的。
《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Ⅲ 養老保險交滿25年可以拿多少退休金
退休金能拿多少,取決於你的繳費年限、養老保險個人帳戶余額的多少、辦理退休手續時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等因素,所以現在也算不出來,等你辦完退休手續你就知道你能拿多少了。
Ⅳ 20歲開始交養老保險,交滿25年,到退休時能領多少退休金
社保交滿20年退休時可以領退休金的數額要根據在崗時的月平均工資等計算,版具體的數額通過以下方權式計算:
1、因為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綜合性補貼組成;
而基礎養老金=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20%。
2、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方法是: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總額÷120,而個人賬戶養老金是按繳費工資的11%劃入;
3、過渡性養老金=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日前的工齡×1.3%。
退休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總額,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都要等退休當年才確定,所以現在不能測算出退休時能拿多少養老金的;
4、可以確定的是,選擇的繳費檔次越高,繳費年限越長,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就越高。
Ⅳ 浙江省、杭州市、己買㶂、25 養老金、到2021 年退休能拿多少一個月
僅僅只有25年繳費年限一項數據,是無法計算退休後月領取養老金的金額的。
目前政策,退休以後的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老金組成(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參加工作的,還有過渡性養老金)。
計算方法如下:
一、基礎養老金=(參保人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因為,目前只有一項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但不知道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額和你的平均繳費工資指數,以及養老金個人帳戶上的儲存額,所以無法准確計算退休時能拿多少養老金。
(註:
①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②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是指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人員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稱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它是由參保人每年的繳費基數除以當地上年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得出繳費當年的繳費工資指數,如此每年計算一次,到退休時,把每年的繳費工資指數相加,然後再除以實際繳費年限得出的。)
Ⅵ 養老保險交25年退休後能領多少錢
社保交滿25年,退休後每月可以領到的具體錢數,在這里無法具體說明。因為全國專各省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屬統籌賬戶的金額不一致;並且每個人的工作的工資也不相同,所以,不能進行具體計算。
可以根據計算公式計算:
月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本人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20%,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本人帳戶存額÷120
養老保險是遵循「多繳多得」的原則,繳費基數越高、年限越長,退休時領取養老金也越多。一旦停繳,將直接影響到退休後養老金待遇。
(6)浙江交滿25養老保險退休金擴展閱讀
2019年4月10日,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布《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養老金制度可持續性隱憂正在浮現,養老金入不敷出、兩極分化的問題漸趨嚴重。根據預測,到2035年左右,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累積結余或將耗盡。
2019年4月23日,針對2035年養老保險金將要用光的言論,人社部回應:完全能夠保證養老金的長期按時足額發放,請大家放心。
2020年6月4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
Ⅶ 我20歲開始交養老保險,交滿25年,到退休時能領多少退休金
一樓二樓的答案已經是歷史了。現在早改革了,退休時領取多少養老金,由三個數據決定:
①、退休上年當地全省社平工資。這是計算養老金的基數。各省社平工資不一樣,目前少的一年2萬多,多的3萬多。這些年社平工資不斷增長,25年後也許七八上十萬也說不定。
②、你的繳費年限。這決定領取養老金占社平工資的比例。每交一年領1%,交25年就領25%。
③、平均繳費指數。這可以理解為養老金的權重系數。即你每年的繳費基數與當年社平工資的比例(個人繳費工資÷當地社平工資),每年的指數求和計算平均值,就是平均指數。舉例:若每年都按社平工資繳費,指數就是1;若按社平工資的60%繳費,指數就是0.6;按社平工資的300%繳費,指數就是3。每年交的多,權重系數就大,養老金計算的就多一些。因為計算養老金是繳費指數還要和社平工資平均一次,實際上若指數是0.6,平均後權重系數為0.8,指數是3,平均後為2。
養老金由兩部分構成:
一、基礎養老金=(1+平均繳費指數)÷2×當地上年社平工資×繳費年限×1%(按月工資計算)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你每年個人繳費(8%)計入個人賬戶。幾十年後,個人賬戶的本金和利息累計總額除以發放月數,就是個人賬戶養老金金額。退休年齡不同,發放月數不一樣,退休越早發放月數越多,60歲退休按139個月發放,50歲退休按195個月計發。
幾十年後每月養老金為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自己可以推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