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鞍鋼全民退休工人每月開資時間
每家公司開工資的情況是不一樣的,能具體就需要看你們之前是什麼樣子的。然後肯定還是按照原來標准發放的。
2. 同日進入全民所有制單位工作,同時出來,退休工資為什麼差別狠大
由於企業之間效益利潤和執行國家五險一金保險等級不同或早晚造成的。很復雜。當然還包括個人原因。
3. 全民工,合同工,集體工退休後工資有什麼不同
全民工,合同工,集體工退休後工資是一樣的。
全民工和集體工、合同工在法律上沒有區別。所謂的全民工,合同工,集體工等,都屬於合同制工人,只不過因其所就職的單位不同而稱呼不同罷了。
全民合同工是指經濟體制改革後,企業和事業單位都有用人的自主權,對員工實行合同制(聘任制),全民單位在體制改革以後招來的職工。
大集體職工是指大集體所有制企業中的職工,是指財產屬於城鄉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實行共同勞動、在分配方式上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組織。
目前全民工,合同工,集體工退休後工資的計算如下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一般為8%)。
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3)全民退休工資基本標准擴展閱讀:
退休後工資相關的法律條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章基本養老保險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十三條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第十四條 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
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第十九條 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
第二十一條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按月領取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
第二十二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將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合並實施。
4. 請教事業單位的全民合同制工人退休時養老金是如何計算的
請教事業單位的全民合同制工人退休時養老金是如何計算的?
關於領取,回就算你到當地答社保局咨詢也會是這樣回答你「領取隨生活水平而定」結果是不確定的,但能夠保證你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問題,僅此而矣。如果老年生活想得到改善,必須用適當的商保作為補充。
其公式是這樣的:社平工資*20%+個人帳戶*1/120,兩者相加得到的金額就是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
5. 四十四年全民國營職工的退休工資有多少
您好!每一名退休國企員工的養老金都不一定一樣多。目前我國測算養老金內金額,跟三容個因素掛鉤:(一)繳交社會保險基金的年限(也就是俗稱的「工齡」),繳交社會保險基金年限越長的,養老金金額越高,大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把工齡檔次分為15年、20年、25年、30年、35年、35年以上六個檔次,檔次越高,養老金金額越高。(二)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余額(簡稱「個人賬戶余額」),個人賬戶余額越高,養老金金額也越高。(三)退休上年度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簡稱「地區差別」),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越高,養老金金額也越高。在北上廣深退休的人員,養老金金額肯定比在老少邊窮地區退休的人員養老金金額高得多。另外,各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在測算養老金金額時還遵循「見分進元」的原則,假定您的養老金金額按照上述三個因素測算後得出的數據是2345.67元,實際發放的金額就是2346元/月。謝謝閱讀!
6. 2015集體退休職工和全民退休職工漲工資待遇一樣嗎
自從建立了社保制度後,都按一個標准,沒有所有制之分了,只要是與退休職工有關的各項政策,都一個待遇。
7. 全民養老保險到退休要申請退休才可以領取錢嗎
不是申請退休,而是到社保局辦理相關退休確認手續,核實繳納社保情況,符合條件才可以享受相應養老保險待遇
8. 全民工與合同工退休待遇區別
在企業改復制和新《勞動法》頒布制後,已經不存在全民工和合同工這個稱謂,因此也並不存在全民工和合同工在退休待遇方面的區別。除非是在1992年實行社保前參加工作的固定工,在實行社保制度前的工齡會視同繳費年限外,其餘沒有任何區別。
9. 大集體性質的職工與全民性質的職工退休後的待遇有什麼差別
現在退休身份只分公務員和普通職工,待遇都是按國家統一的養老金發放標准,沒有什麼額外的待遇
10. 全民固定工和全民合同制退休工資有區別么
全民固定工和全民合同制退休工資的區別如下:
1、影響因素不同
全民固定工是直接影響市場容量大小的重要因素。會計年度一方面受制於宏觀經濟狀況的影響,另一方面受國家收入分配政策、消費政策的影響,債務性負債。全民合同制直接決定消費者購買力水平。
2、包括的范圍不同
全民固定工:一般指個人生產的全部數量金額,包括未銷售、尚未形成收入的庫存價值;
而全民合同制為主營業務收入、和營業收入、還有其他業務收入的總和,有的流通居民總收入核算的是差價收入、即毛利。
3、計算方法不同
全民固定工計算公式為:
經營凈收入=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
出租房屋凈收入、出租其他資產凈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凈租金等。財產凈收入不包括轉讓資產所有權的溢價所得。
而全民合同制計算公式表示為: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 (報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
4、考核內容不同
全民固定工主要考核能否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憲法、法律、法令,是否具備工作人員應有的道德品質、是否具有做好本職工作的業務技能,以及必備的文化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
而全民合同制主要考核,出勤情況、學習成績和工作態度,完成任務的數量、質量、效率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全民固定工
網路-全民合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