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檔案放街道辦,對社保和將來退休有什麼影響
檔案放街道辦的問題,並不影響參保人的社保繳費年限等問題,但是會影響退休後養老金的。
只要每月繳納社保,沒有影響。根據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政策規定,從畢業後一直在企業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計算為實際繳費年限。
退休時根據參保人的實際繳費年限、個人賬戶金和繳費基數計算退休待遇,實際繳費年限累計超過15年的按月領取養老金。在退休計算養老金時會考慮工齡的因素,如果一直放在街道是失業狀態,這部分你會有一些損失。
(1)公司檔案影響退休社保嗎擴展閱讀:
參保人員領取基本養老金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年齡達到國家法定的退休年齡,二是繳費累計年限滿15年。如果沒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只是繳費累計年限滿15年的是不能領取養老金的,但仍可繼續按期繳納養老保險費,直至達到退休年齡為止。
《關於貫徹國務院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決定的通知》規定,參保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申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1、1998年7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達到國家規定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滿15年的;
2、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8年6月30日前達到國家規定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滿10年的;
3、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8年7月1日後達到國家規定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滿15年的;
4、1998年6月30日前應參保未參保,1998年7月1日後辦理參保補繳手續,達到國家規定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滿15年的。
Ⅱ 檔案和養老保險的關系
關系如下:
1.個人檔案與領取養老保險之間最直接的關系是確定養老金費用的年份。
2.簡單來說,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將決定您何時辦理退休手續以及何時享受退休金福利。
3.退休時,需要向企業或檔案託管部門提交書面退休申請,勞動保障部門根據您的記錄核實服務期限,因此檔案非常重要。
4.目前,處理退休程序存在以下問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是根據個人人事檔案中的原始材料(特別是招聘人員的行政審查表,員工的登記表)。單位,體格檢查表等),以確定是否可以辦理退休手續;它們不是基於現在頒發的證書。明或身份證是基礎。
5、人事檔案在退休時對個人的利益至關重要。作為貢獻者,檔案必須與付款同步,並應由付款的人才中心(部門)保存。
(2)公司檔案影響退休社保嗎擴展閱讀:
社會養老保險申請條件:職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已辦理退休手續;
2)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養老保險並履行了養老保險繳費義務;
3)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過渡期內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如今,中國的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60歲;從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職工55歲;從事生產和工勤輔助工作的女職工50歲,自由職業者、個體工商戶女年滿55周歲;
4)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5)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6)以上兩項A+B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Ⅲ 檔案不轉入新公司對各類社保有影響么
辦理社保需要用人單位提供參保人員信息,應該將檔案轉入新公司以便社保部門查驗,也有利於勞動爭議解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第七十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用人單位和個人遵守社會保險法律、法規情況的監督檢查。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實施監督檢查時,被檢查的用人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與社會保險有關的資料,不得拒絕檢查或者謊報、瞞報。
個人與所在用人單位發生社會保險爭議的,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用人單位侵害個人社會保險權益的,個人也可以要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或者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依法處理。
(3)公司檔案影響退休社保嗎擴展閱讀
個人檔案的作用
1、個人檔案是一個人一生生命軌跡的縮寫,是用人單位了解一個人情況的非常重要的資料,也是一個人政治生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絕不可小看和忽視。一個人只要需要工作、需要生活,就離不開與社會上一些單位、一些部門、打交道。
2、建立起個人檔案既是工作的需要,也是社會的需要,更是一個人在社會上工作和生活的需要,這是單位或企業了解一個人的重要手段。
Ⅳ 合同制工人檔案在社保局和在企業的退休有什麼不一樣
如果在社保局退復休。屬於國家制的。事業單位退休的話那麼退休工資是很高的如果在企業退休是按企業員工退休的退休工資不是很高事業單位退休的休工資和退休前的基本工資是一樣的是百分之百的企業退休工資只能拿到50%到40。
Ⅳ 檔案和社保有關系嗎
是有關系的。
辦理社會保險參保事宜時,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參保個人的身份證,與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填寫相關的表格後就可以參保了。
辦理參保事宜時不需要查看本人檔案,但並不代表檔案就沒有作用。除了在職工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單位到社保有關部門辦理退休審批手續時,需要提交職工檔案,在辦理社保過程中,遇到一些需要查實的個人情況,也需要通過個人檔案來進行核實。
另外,辦理檔案的轉移是企業職工檔案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對職工的檔案,企業可以自己管理,沒有檔案管理職能的單位也可委託專門檔案管理機構代管,如由職業介紹服務中心管理。
(5)公司檔案影響退休社保嗎擴展閱讀:
新單位辦理社保時需要看人事檔案的,社保局需要審查該員工以前的工作時間及社保繳費情況的,辦理社保的續繳費數,將社保的繳費年限連續起來。
檔案存檔方式:
1、把檔案轉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級市的人社局下屬人才交流中心接收,並由個人去辦理託管手續。這種方式比較適合準備在生源地范圍內就業的畢業生和暫時不想就業的畢業生,優點是在生源地就業後辦理手續簡單方便,而缺點是兩年內如離開生源地就業,需重新辦理改派手續。
2、把檔案留在學校,待落實工作單位後,將戶籍和檔案遷至工作單位所在地,申請檔案留校超過兩年仍未落實工作的,學校將其檔案和戶口遷回生源地,學校不再為其發放就業報到證。
3、人事部門到社保辦理員工的正式退休手續時,勞動局是要審核員工的年齡和工作年限的,計算工齡用,工齡的長短對退休工資有一定的影響。
Ⅵ 檔案和社保分開有什麼影響嗎
人事檔案和社保沒有直接關系,有間接關系。
1、對新參加工作的人來說,與單位回簽訂了勞動合同後,單位僅憑答勞動合同就可以辦社保了,將勞動合同和社保審批等人事資料放進人事檔案里。
2、對以前在別的單位工作過的員工,新單位辦理社保時需要看人事檔案的,社保局需要審查該員工以前的工作時間及社保繳費情況的,辦理社保的續繳費數,將社保的繳費年限連續起來。
3、當人事部門到社保辦理員工的正式退休手續時,勞動局是要審核員工的年齡和工作年限的,計算工齡用,工齡的長短對退休工資有一定的影響。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限期改正,並對直接負責的工作人員、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給參保單位或者個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一) 不按規定歸檔或者不按規定移交檔案的;
(二) 偽造、篡改、隱匿檔案或者擅自銷毀檔案的;
(三) 玩忽職守,造成檔案遺失、毀損的;
(四) 違規提供、抄錄檔案,泄漏用人單位或者個人信息的;
(五)違反社會保險業務檔案和國家檔案法律、法規的其他行為。
檔案-網路
社會保險-網路
Ⅶ 交了社保,沒有檔案將來能退休嗎
職工沒有檔案不會影響退休辦理或者退休的待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是一部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
它的頒布實施,是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法制建設中的又一個里程碑,對於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更好地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使公民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Ⅷ 社保個人檔案有什麼影響嗎
回答:
1、個人檔案跟社保是沒有關系的,退休辦理的工齡是按照你繳納社保的內年齡容來交的
2、戶口遷過來,個人檔案是要自己去辦理遷移手續才會遷過來,現在檔案都是放在人力資源中心,因為它是收費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Ⅸ 現在有了社保計算工齡,退休時還一定需要檔案嗎
需要檔案。
社會保險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社會保險計劃由政府舉辦,強制某一群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從基金獲得固定的收入或損失的補償,它是一種再分配製度,它的目標是保證物質及勞動力的再生產和社會的穩定。
工齡可分為一般工齡和本企業工齡。
一般工齡是指職工從事生產、工作的總的工作時間。
本企業工齡是指工人、職員在本企業內連續工作的時間,因此也被稱為連續I齡。
一般工齡包括連續工齡,能計算為連續I齡的,同時就能計算為一般工齡;但一般工齡不一定就是連續工齡。
現今確定職工保險福利待遇和是否具備退休條件時,一般只用連續工齡。所以一般工齡當今已經失去意義。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以後,以實際繳費年限作為退休和計發養老保險待遇的依據,之前的連續工齡視同繳費年限。工作年限或連續工齡計算應按國發[1978]104號文件的規
定計算,即「滿」一個周年才能算-一年。
如果按照這個標准來算的話,那麼現在的工齡認定就是按照社保繳費年限計算。簽訂勞動合同開始就要繳納社會保險,從檔案轉入開始當月工資扣除社會保險這部分開始算是正式計算社會保險了,也就是有實際意義的工齡了。
因此,工齡認定即是按照檔案也是按照社保,還需要有正規合同才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