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讓父母,閉嘴!!!
1. 如果你真的覺得父母的嘮叨讓你感到煩惱和困擾,建議你購買一副耳機。
2. 一旦他們開始說教,你就可以戴上耳機聽音樂,以此來放鬆心情,不必過於在意他們的話。
3. 家長們往往因為過度的擔憂和關心而變得喜歡嘮叨,這可能會讓我們感到煩惱。
4. 但實際上,我們可能將來也會變成像他們那樣的家長。
5. 如果你覺得忍受不了,就盡量忍耐一下。
6. 同時,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勤奮學習。
7. 將來考上一個好大學,選擇一個遠離家長的地方居住,這樣就很好了。
② 覺得自己的父母很煩應該怎麼辦
你好,首先看到你問題的最後一句話,我還是很欣慰的。因為你能知道沒有你,父母會傷心,從這點看出你心裡知道父母很愛你,這,你承認吧。
天下有很多種愛,其中最無私的愛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愛,漢語叫做「舔犢之情」!你要相信,父母所謂的煩都是出於他們的擔心,出於對你的愛。
是否記得,你很小的時候,如果爸爸媽媽不在身邊,就會覺得害怕,如果睡在爸爸媽媽身邊就會覺得溫暖和安全,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是什麼時候這種依賴父母的感覺開始消退,進而逐漸開始厭煩他們?其實,他們和你小時候一樣,只是你自己長大了,你步入了人生最美好的年華,身心都開始變化,青春期,孩子轉向成人的階段,這個階段,父母們往往還沒覺察到就已經開始了,所以,在他們心裡你還是小時候那個咿呀學語的寶寶,但是在你心裡已經覺得自己是個大人了,於是,矛盾產生。爸爸一如既往的叮囑你上學要認真,媽媽依舊說要按時睡覺,這些小時候天天聽的話,現在在你看來是那麼的討厭,你會覺得他們把你當傻瓜當白痴,其實是你自己的心態變了,他們還是像小時候一樣愛你。始終如一!
面對羅嗦的父母,我認為作為孩子,可以從幾個方面去做:
一、認真檢視自己是否作對了。父母無論學歷如何,人生閱歷總是比你多很多的,特別是在一些需要用經驗來判斷的事情上,多聽他們的,會讓你少走很多彎路,而他們絕對不會欺騙或者有害於你。
二、對待嘮叨,如果真的很煩,就當作耳旁風,你就靜靜的聽,就算他們說的不對,你也不必寸土必爭,用事實說話。話說回來,自己的父母嘮叨,你就忍著聽,權當做他們傾訴的對象,又能怎麼樣呢,就當盡孝心吧!
三、學會溝通,學會換位思考,當然,父母也應該體諒孩子,但是作為孩子,有一點要記住,父母的嘮叨是每個正常家庭的正常組成部分,當你知道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煩過自己的父母時,你就會心平氣和的去接受這些,而不會去想到自殺這種極端的方法,記住,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你,不是看著你長大了去自殘!要做一個有責任的人,就不要去想到自殺這個詞語,那是無能的表現!
四、青春期是人生最關鍵的時期,如同車輛走在十字,這個時候,叛逆,悸動,個性張揚,憤世嫉俗,自以為是,等等。所有的情緒都會有,把握的好,受用一生,不好,受損一生!此時多和父母溝通,對自己對父母都是很重要的,盡管青春期的孩子開始遠離父母,和夥伴的關系更加親密,但是在心裡,你應該主動靠近父母,當你主動替父母想的時候,父母會更多的替你想。
養兒方知父母恩,幾乎所有年輕的時候煩過自己父母的人,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無一例外的理解了當初父母對自己的那份牽掛。
有人說,不要在父母面前強調你不是孩子!
還有一位父親說,我和我的孩子相處的很好,原因就是我盡力不把他看成孩子。
是的,當你有了自己的孩子,你就會理解,無論這個孩子長到多大,在父母眼裡,永遠是那個曾經咿呀學語蹣跚學步的寶寶。所以,不要為父母的嘮叨過於煩惱,更不要怨恨,因為愛永遠不嫌多!只是表達的方式不當而已。
要了解,父母是平凡人,也需要人性關懷,別老是帶著批判的眼光看待父母。如果對父母有批評,最好也能夠以好的方式提出建議。
別跟父母賭氣,因為賭氣就會關閉溝通的大門,這對雙方都沒有好處。要相信絕大多數父母都是真心愛孩子的,雖然他們用的方式不一定是最好、最適合的。但是父母之愛會帶給你很大的力量,即使碰到沖突挫折,也能努力突破。
學習對父母說出你最真實的感受與想法,如果覺得當面說不自在,用寫的或其他表達方式也可以。
你覺得自己長大了,要爭取自主、爭取獨立,相對的你就必須要盡責任、能承擔,只有這樣父母才會逐漸意識到你的成長,進而把權利給你,這是一體的兩面。你愈負責,就愈能跟父母爭取到獨立自主的權利。相反你的賭氣,任性和叛逆只能讓父母越來越覺得你沒長大,不放心!
你要了解,當孩子長大了,也就意味著父母即將結束他們人生最重要的任務──「養兒育女」,同時這個時候也是父母面對自己青春年華逐漸逝去,無奈的步入人生的最後階段——老年,心靈特別容易感傷的時刻。只要你有這個了解,你在對待父母時就比較能夠和顏悅色。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珍惜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每一天吧,因為終有一天,當你再也見不到他們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當初對他們的討厭和厭煩是多麼的無知和膚淺,而他們對你的愛有多麼的深厚和忘我。
我想用一首耳熟能詳的古詩來結束這篇文字,希望你能體會到父母那種無私的愛。
慈 母 手 中 線,
游 子 身 上 衣。
臨 行 密 密 縫,
意 恐 遲 遲 歸。
誰 言 寸 草 心,
報 得 三 春 暉。
PS: 最後,也奉勸一下嘮叨的父母,孩子是要長大的,該放手就要放手,就算你能照看他一時,難道你能照看他的一世?
孩子不理解你,是因為他沒有做過父母,但是父母們都年輕過,都青澀過,也都青春過,應該理解孩子,自己的孩子自己都不願意理解,你還希望誰去理解他?
現在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被高考帶來的連鎖壓力壓得喘不過氣,面對中國畸形的功利化的教育體制,他們有他們的苦衷和無奈,多關心他們的心理,放下家長的架子,平等的和孩子交流,去了解孩子的世界,能知道孩子喜歡哪個歌星,喜歡什麼歌曲,喜歡哪款游戲……先成為孩子的朋友,才能做好家長。無盡的嘮叨只會讓孩子越來越遠。
有人說「青春期是人生最狂飆也是最困難的一段旅程,而做青少年的父母可能是唯一更艱辛的經驗」。青少年追求獨立的過程必然沖擊兒童階段穩定的親子關系,這當中的波瀾起伏總是讓做父母的如履薄冰,但這個看似艱辛的課題,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父母如果能夠放下身段,以接納、尊重與欣賞好好地陪伴青春期的孩子,那麼就能夠幫助他,順利地度過這段關鍵的人生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