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放假回家不被父母嫌棄的方法有哪些
大學生寒假回家,回到父母身邊,前3天舉家歡喜,後3天家長和孩子就會互相抱怨。對家長來說,年關將至,家裡家外忙得不亦樂乎:打掃衛生、置辦年貨、准備晚飯、請客拜年,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滿滿的,可是作為子女的大學生與家長明顯不合拍:他們無所事事,吃了睡,睡了吃,除了玩手機就是玩電腦,地不掃,碗不洗,能不出房間門就不出房間門,能不出家門就不出家門,有的大學生甚至1天躺在床上20個小時。有人說,是家長對孩子的期待產生了巨大的落差才導致大學生放假回家被嫌棄。
筆者認為,大學生被家長嫌棄只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根本怨不得別人。
首先,放假並不意味著放鬆。大學生假期回家,在適當休息的同時,千萬別忘記自己的身份,學習是學生的根本任務,抽時間看看書,讀讀報,哪怕是看看電影,參加必要的社會實踐活動,或者到敬老院做志願者等,不但能增長知識,鍛煉才幹,也能培養適應社會的能力,為將來步入社會做准備,這樣的寒假才過得既有意義又很充實,如此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的大學生,不但不會被家長嫌棄,反而更會受到家長疼愛。
其次,放假更不意味著放縱。大學生放假回家,要制定一個寒假計劃,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比如讀幾本名著,寫幾篇論文等,不能把吃喝玩樂當成寒假的全部內容。時下不少大學生放假回家,早上不起,晚上不睡,晨昏完全顛倒,家裡笤帚倒下來不扶,自己的卧室跟狗窩一樣,更不會搶著去做什麼家務,這樣好吃懶做的孩子,就算你是北大清華的,又有哪個家長會喜歡?放假期間一些大學生在家的表現,讓家長嚴重懷疑這就是家庭版的校園慵懶生活畫面!在家裡有父母提醒嘮叨尚且如此,在學校還不知道會放縱到什麼程度!不思進取、不求上進的大學生,四年大學註定會一無所獲,兩手空空畢業,最終也只能回家啃老,媒體報道的那幾個畢業後流浪街頭的大學生,又有哪一個不是好吃懶做虛度四年光陰的?大學生放假回家仍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手有腳卻不願自理,父母怎麼能不嫌棄?
不過話又說回來,大學生放假被嫌棄,做父母的自己也有責任。父母長期的包辦代替無形中剝奪了孩子許多動手鍛煉的機會,孩子不會做家務,分不清小麥和韭菜,食鹽和白糖,醬油和食醋,做父母的不該好好反思嗎?因為父母總覺得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全力以赴學習,考上好大學是第一要務,家務事是家長的事。筆者認為,孩子上大學以前家長沒教孩子學會自理,也是情有可原,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應當利用假期手把手教孩子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讓孩子學洗碗、學洗衣、學拖地、學燒飯、學做菜,從而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和獨立生活的習慣。
有好事者給大學生總結了8條放假在家不被嫌棄的辦法:「手機離身,沒事看書,保持微笑,早睡早起,家務全包,隨叫隨到,她進我退,她怒我跪。」雖是玩笑話,大學生們還真不能把它當笑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