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父母沒有監護能力是指什麼

父母沒有監護能力是指什麼

發布時間:2025-08-16 16:13:07

A. 未成年人的父母沒有監護可以力如何辦

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沒有監護能力,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處理

  1. 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擔任監護人:根據《民法典》第二十七條,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將按順序成為首選監護人。

  2. 由兄、姐擔任監護人:如果祖父母、外祖父母無法擔任監護人,或者不願意擔任,那麼未成年人的兄、姐將成為下一順位的監護人。

  3. 由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組織擔任:在沒有上述親屬能夠或願意擔任監護人時,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組織也可以申請成為監護人,但需經過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的同意。

  4. 協議確定監護人: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可以協議確定監護人,協議確定監護人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願。

  5. 指定監護人:如果對監護人的確定存在爭議,可以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對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在此過程中,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民政部門或人民法院會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願,並按照最有利於被監護人的原則指定監護人。

B. 無監護能力指哪些情況

無監護能力的情況如下:
1、監護人的人身自由被依法限制;
2、監護人被法院剝奪了監護權;
3、監護人成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4、監護人沒有經濟能力;
5、監護人下落不明,不知所蹤;
6、被監護人成年或者變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七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閱讀全文

與父母沒有監護能力是指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國企退休工資是多少 瀏覽:435
邯鄲60元體檢查什麼 瀏覽:316
農村養老保險怎麼取 瀏覽:231
你知道父母受了多少委屈 瀏覽:406
老年痴呆症光身子 瀏覽:805
徵兵體檢醫生怎麼界定瘢痕體質 瀏覽:821
如何為老人處理大小便 瀏覽:654
村隊重陽節 瀏覽:724
2018年退休工人工資上調 瀏覽:498
老人腿部浮腫吃什麼葯 瀏覽:566
男70歲70燒傷第二2日 瀏覽:347
普工退休工資待遇 瀏覽:468
老人燒五七到墳上拿什麼貢品 瀏覽:138
癱瘓老人小便少怎麼辦 瀏覽:382
90歲日本yamatoo血凈 瀏覽:551
從大腳趾看老年痴呆 瀏覽:248
老年人持續發燒的原因 瀏覽:981
兒子要父母離婚是什麼心態 瀏覽:622
哪個養老院招廚師 瀏覽:985
養老保險憑證怎麼處理 瀏覽: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