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父母都希望在遠方的孩子回家過年
父母大多希望遠方孩子回家過年主要還是想念孩子了。一般在遠方工作的孩子,一年中都極少回家,因為每次回去一趟需要假期多,花費大。所以一些收入不高的人也就只有過年才回家。春節期間如果知道孩子哪天回家,父母心裡就會迫不及待地把家裡打掃干凈,迎接孩子的歸來。在他們眼中,孩子永遠是沒長大呢,總擔心孩子在外吃不飽,睡不好。
『貳』 父母小時候過年,最喜歡幹些什麼
父親最喜歡在門外貼春聯,母親則永遠都是在准備年貨,包餃子,做飯。
小時候,父親工作的單位總會組織春節游園會,最喜歡的游戲就是「盲人敲鑼」,因為方向感極差,總也敲不到又總想成功一次。到現在還記得母親在後面焦急的聲音:又走歪了。
小時候,平日里缺的、想要的總會叫人眼巴巴地盼著過年。長大了,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什麼時候想要就有,也就少了一份期盼。
小時候,年意味著滿足,意味著團聚。長大了,滿足感已經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淡漠,團聚也隨著父母的老去越來越難以圓滿, 年僅僅空留了一個儀式般的軀殼。
那個關於年的回憶,滿滿的都是父親母親,原來年的味道,就是他們的味道。
想起最近網上的一個主題活動,叫「牽著媽媽的手」,如果您的母親還在身邊,請牽著她的手,重溫一下小時候的年味。
生活還要繼續,把這份年的回憶獻給母親,獻給全天下相親相愛的大家庭。
傳統的習俗:
過年,是指過「年節」,即現在所稱的「春節」。新春賀歲以除舊布新、拜神祭祖、驅邪攘災、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郁,凝聚著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精華。
按照舊習俗,從年尾十二月廿三/廿四的祭灶日(掃塵日)開始,直至正月十五元宵節夜或正月十九止,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稱為「過年」,即現在所說的「春節期間」;如果從預備「年貨」開始計算,大約從年尾十二月十五六便進入年關大忙。
『叄』 遠嫁父母希望我過年過節他們過生日能回去,都得上班 ,過節也只有一兩天 假,家裡還有孩子,該怎麼辦
跟父母好好商量溝通一下。
告知自己這邊不是不願回,但假期較少的事實。然後溝通一下能否轉而接父母過來住一段時間。
最好就待到逢年過節的時候,剛好也滿足了父母的心願,你覺得呢?
希望能夠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