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兒子成家了,還該不該管
1. 兒子成家之後,應當給予他們獨立的空間,不再過多干涉他們的家庭生活。
2. 繼續過多地干擾他們的生活,可能會讓兒子和兒媳感到煩惱。
3. 畢竟,父母雖然可以指導孩子一時,卻不能一直替代他們前行。
4. 孩子們需要自己走人生路,適當的挫折和困難能幫助他們積累經驗。
5. 年輕人經歷一些挫折,對於他們未來承擔家庭責任是有益的。
6. 作為父母,可以提供適當的指引和支持,但不應大包大攬,讓兒子和兒媳失去自我成長的機會。
『貳』 子女結婚成家了,父母有義務幫襯嗎
子女結婚成家了,父母幫襯是「情分」而不是「義務」。
1. 幫襯子女的父母。
大多數的父母,不管子女沒結婚還是已經結婚,都在幫襯子女,為子女傾其所有。
以我的父母為例,他們有一兒一女。
他們一生的儲蓄,用在為兒子結婚准備房子,為女兒結婚准備嫁妝。
有了孫子和外孫後,兩位老人一家一個,我媽在南通幫兒子帶孫子,我爸在上海幫女兒帶外孫。
不單單是我的父母這樣做,我身邊朋友的父母都是這樣子。
為什麼呢?
因為愛。
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續,父母把子女養大,傾注了他們所有的心血。
因為愛子女,所以會幫襯子女,所以會把所有最好的東西都留給子女。
我的父母,退休後的生活,就是帶孩子,做家務,看電視。
我經常會想,我退休以後也會是這個樣子嗎?
和我的父母一樣,去幫襯我的子女,幫他們帶孩子,幫他們做家務嗎?
反復思考後的結論是,我愛我的子女,我會去幫襯他們,但我可能會換一個形式,把出力改成出錢。
這樣做,我會有自己的生活空間,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而不是把自己困在家庭中。
愛是一種延續,我從我父母那邊得到的愛,我也會把它傳遞到我的子女身上。
2. 不幫襯子女的父母。
也有一部分的父母是不會幫襯子女的。
這樣做也無可厚非。
因為父母辛辛苦苦地把子女養大,已經盡了法律規定的義務。
子女成年了,結婚了就應該靠自己。
在子女需要幫助的情況下,如果父母有能力幫襯而不願意幫襯子女,子女心裡多少還是有點不舒服的。
就算是成年人,也是需要父母的愛。
當他感覺不到的時候,心裡還是有點小失落的。
我身邊有這樣一位朋友,他結婚的時候父母沒有給他一分錢,他都是靠自己貸款買房,手頭一直都很緊。
但是他的父親在外面借了很多債,還要求他去幫著還債。
每次他提到這件事的時候,情緒就很低落,我甚至能感覺到他有一點點自卑。
因為缺愛,所以自卑。
父母對於子女都是有血緣關系的,都是至親的親人,所以一定要講情分。
父母在有能力幫襯子女的時候,還是要幫一把。
如果父母實在沒有能力幫襯子女,一定要向子女說明你的處境,告訴他們,你愛他們,但是能力有限,沒有辦法幫他們,千萬不要形成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