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做合格的家長難,做優秀的初中生家長更難,家庭教育中如何做好初中生家長
做家長容易,做合格的家長難,做優秀的初中生家長更難。雖難,但這也是每一位家長必須要經歷的。初中生正值青春叛逆期,又值青春愛的懵懂期,而此時的家長正值中年事業期,出現相互碰撞。也因此出現了家長與孩子的關系緊張、對立等不友善的現象,甚至有的孩子離家出走。
孩子的學習,很大程度上要取決於孩子的自動性,不能完全依賴於家長。比如:在孩子的補課問題上,是否與孩子進行商量,孩子家長的一廂情願。
初中生家長要放下家長的身價,真正做到與孩子交朋友,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真實需求,才能與孩子形成融洽的關系,孩子才能正真的健康成長起來。2. 做青春期孩子的知心父母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做到三個字:懂、接納。懂是愛的前提,接納是愛的根基。如果我們對孩子內在發生什麼一竅不通,又不能接納他外在的行為,那我們連愛他們都算不上,更不談如何教育他們了。
如今會有一些家長進入一個誤區,有了孩子我就應該放棄學習,放棄成長,甚至放棄夢想。孩子不是來阻礙我們生命的進程,相反,孩子的到來是為了讓我們遇到更好的自己。
不要用年齡做借口,不要用時間做借口,不要用金錢做借口,教育孩子,最好的時機是他小的時候,其次是現在。
尋找屬於你的生命意義,向你的孩子分享你的夢想,釋放你對生活的熱情,讓孩子看到你的努力,上進,積極,樂觀,堅持,毅力……未來他才有可能成為你的樣子,傳遞的這份精神將比任何教育技巧都更能感染孩子,而這股力量將是給孩子生命最美好的饋贈。
有位老師曾經說,你不能堅持學習,是因為痛的不夠深。我們一定不要等到身體有病了,才想起養生;一定不要等孩子身上的毛病多了,才想著學習,那個時候已經很難改變了。
喚醒生命的成長。
3. 家有青春期孩子,做父母的怎樣和孩子和睦相處
生理上的急劇變化沖擊著孩子的心理,使身心發展在這個階段失去平衡,產生了幾種矛盾。
一、心理上的成人感與半成熟現狀之間的予盾
青春的孩子生理發育趨於成熟的時候。心理上就會產生自己發育成熟的體驗,認為自己已經是成人。這就是成人感。
如果你的孩子出現這些不正常的情況,作為父母要格外留心,並和老師保持及時的溝通。
四、父母做孩子的活榜樣
父母首先有一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這對於青春期孩子來講尤其重要。父母應充分發揮自己的榜樣引導作用,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做人做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