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那些年你和父母有哪些代溝

那些年你和父母有哪些代溝

發布時間:2025-05-21 12:20:26

『壹』 感覺跟自己父母三觀完全不同!怎麼會這樣

你感覺跟自己的父母三觀完全不同,應該是有隔代的差距很多孩子的母親也有這樣的情況覺得自己的想法跟父母完全不一樣,這個很正常,年齡不一樣,差距就會有不一樣。

『貳』 爸媽的愛情故事

1

半個多世紀前,年輕的爸媽被月老牽了紅線。那一年,爸爸23歲,媽媽16歲,很傻很天真的年紀,沒有愛情,甚至沒有見過面。成家,對他們來說只是最平常的生息繁衍。

很多年以後,面對愛情這個詞時,媽說她從來沒有愛過我爸,當初嫁給他只是為了不餓肚子。我不信,我真的不信。那些遙遠的記憶坐標,那些時間中的佐證,都不算愛嗎?

有時,我會纏著媽講述她和爸年輕時的事。有興致時,她會說。很多時候,媽說那都是陳年往事了,沒啥好說的。可是我就喜歡聽關於爸媽的愛情故事,哪怕很粗糙,哪怕不值得一提,但在我心裡彌足珍貴。

那日,媽說起她19歲來西安探親的情景,滿眼都是溫情。"那年冬天真冷!至少都有零下二十幾度。你爸工作忙不能陪我,我就和鄰家的一個小婦人去逛街。我們順著北大街閑逛。快到吊橋街時,被街邊的豫劇吸引。那唱腔真圓潤,好聽極了!我倆忍不住走上前去觀看。那是常香玉,一個走街串巷的藝人。真沒想到,後來她紅遍了大江南北。還真應了那句話:功夫不負有心人,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回來的時候真凍木了。你爸心疼我,給我燙腳、抹凍瘡膏,還給我買了雙粉紅色的尼龍襪子,襪子真厚,你都想像不到它有多美。"

看著媽眼底的喜悅,我的眼睛有些濕潤。有心疼的成分,更多的是感動,感動於我嚴厲爸爸那為數不多的溫柔。也是啊!那時雖然日子不富裕,但還沒有我和弟弟這兩個負擔,而且爸爸的腿還是健全的,能飛快地蹬著自行車飛馳。我彷彿看到了兩條黑色的麻花辮在舞動,雪花飄啊飄,落在他們的身上,化作爸媽眉宇間的喜色,像糖,似蜜。

我的爸媽都出生在安康山區。爸爸家居住在冷水鎮,媽媽家在深山裡的王家坡。相距不遠,也就十幾里山路。他們同飲一江水,說的是彼此心中最親切悅耳的白河方言。

我爸是人們口中的慕生子,就是出生時他父親已經過世。爸爸三歲時,奶奶改嫁,家族裡的尊者墨守成規,不允許奶奶帶走我爸爸。之後,年幼的爸爸寄住在舅爺家,也就是奶奶的弟弟家。可想而知,一個沒有牛高的孩子如何懂得放牛?可是爭氣的爸爸沒有丟過一隻牛。舅爺的媳婦是個小氣的女人,嫌我爸爸吃得多,找各種借口想攆他走。爸爸的本家大娘實在看不下去了,就把爸爸接到她家住,直到奶奶那邊穩定後才把爸爸接過去一起生活。繼爺爺雖然人不錯,可他一個人的工資要養活一家四口確實很緊張,所以,爸爸餓肚子已是常態。

那是一個春天。從小命運多舛的爸爸終於被好運眷顧了。18歲那年,他被推薦到幾百公里外的西安工作。他喜極而泣,並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給陌生的、長眠不醒的父親。他恨他,恨他不負責任地離去;他想他,想像正常人家的孩子那樣有一個父親,能在黑夜裡為他舉起一盞燈,哪怕是很小的桐油燈;他需要一個人為他指路,需要從父親那裡得到最起碼的教義。可是,他不能,這就是他的命,他只有把所有的勇氣合攏,做最堅強的第一個人。

解放牌大卡車翻山越嶺,駛過平原,地理在更換它們的名字,而河流一直追趕著奔赴工作崗位的青年們。或蜿蜒,或筆直,在南風送暖的芳芳中發出陣陣女人般的輕嘆。很像站在山崖上的一個個母親的不舍及欣喜地送別。

途中,爸爸因瘦小單薄,一次用飯後復上大卡車時,被蜂蛹的人群擠下車。他忍著劇烈的頭痛從地上爬起來,裝做沒事人一樣。他不敢說,是怕丟了來之不易的工作名額,怕被退回去。是的,他非常需要這份工作,不僅能擺脫貧窮,能改寫自己的命運,還能承擔起養活母親的責任。

沒有錢醫治,就默默忍受,直到一年後爸爸的頭痛才慢慢好轉。

2

忙碌中時間過得飛快,爸爸也從一個稚嫩的學徒工變成帶徒弟的技師。他爬電桿如閃電俠,高空架電線像蜘蛛俠。他的師傅嘴角時常掛著笑,得意於自己有緣遇到這樣一個悟性高的好徒弟。而爸爸也把嘴角的微笑送給自己的徒弟,在誇獎和鼓勵中,培養出一撥又一撥合格優秀的電業人。

利用閑暇,爸爸學會了開車,學會了溜冰。他還是象棋高手,總能把他的那些愛下象棋的同事打得節節敗退。師傅有心想給爸爸介紹個對象,可爸爸覺得自己來自偏遠鄉下,怕城裡的姑娘看不上自己,就婉言謝絕了。

又是一個春天,爸爸已經22了。回老家省親的他已長成精神小伙。白凈,俊逸,舉手投足間有種叫氣質的東西在流動。

那時候在鄉下,保媒拉線的人儼然成了促成姻緣的主流。他們能說會道,八面玲瓏;他們走街串巷,滿嘴抹油;他們總有新鞋穿,或綉花,或是光亮亮的豬皮鞋。都是被他們促成的夫妻送的,名曰:媒人鞋。

冷水鎮的王嬸在那個雨後的晌午走進了我媽娘家。面帶菜色的媽媽依然是方圓幾里的漂亮姑娘,高挑的她很瘦,顯得一雙明眸更大,格外惹人憐愛。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王媒婆的數次說和後,促成了我爸媽的婚事。他們訂婚一年後,在陰歷二月二十日那個春暖花開的日子成婚。

不熟識的兩個人,在婚後的兩地分居中才開啟了思念模式。那才是真正的愛情。沒有利益關系,純朴得像地里剛挖出來的花生,把沒有雜質的香味全部奉獻給彼此,奉獻給生活。

那時,車馬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只有高小文化的爸爸在與我媽媽書信往來中練就了一手漂亮的鋼筆字。而只上過三年學的媽媽在一封封充滿愛意的家書中迸發出詩一樣的優美韻律。

媽說:"你爸從沒有說過愛我,我也不愛他。"我笑笑說:"大愛無言,尤其是你們那一輩人,很難承認愛自己的另一半。但卻活得真實,認真。"

愛情是什麼?沒有人能說清,更不能庸俗地證明,不是嗎?

愛一時容易,愛一生很難。

當一碗糖水變淡的時候,日子才開始變甜。當一鍋滾燙的湯變涼的時候,我們才開始審視自己。而世人恰恰需要的是平淡,唯有平淡如水,才不會膩味。

相愛容易,相守難。這確實是定義愛情的最高真理。有多少人的愛情在相愛相殺中陣亡,又有多少人做了愛情逃兵?漫山遍野的落花隨著季節敗落,把一季又一季的花事埋葬在泥土之下。待腐爛解離之後化作大地的眼淚,再變成飄逸的雲朵。多像那個叫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的男人做小金魚那樣反反復復。這或許是一種悖論,又或許,愛情只是淋一場雨那麼簡單,那杯薑汁可樂就是思念的源頭。

可能很多人誤以為愛情就是單純的甜蜜。只有深切體驗過的人才具有神一樣的經驗值——愛情是巨大的苦澀中少得可憐的那點甜蜜,那是蜜蜂的尾刺,痛並幸福著。

3

我一直深信我爸媽之間有愛情。

在我很小的時候,大概三歲多。我們家住在北郊的一個變電站。那是一間不足十平米的宿舍,我們一家三口擠在一張床上。很多個夜晚,我都被天花板內的老鼠嚇得不敢睡。爸媽對老鼠卻不以為然,他們太能聊,很多次沒有睡著的我豎起耳朵聽他們說話內容。那是陝南方言,像拉家常。三姑四舅的,二姨六叔的沒完沒了地聊,這哪是孩子喜歡聽的話題啊?我在煩悶中睡去。第二天早晨醒來,聽到爸媽還在聊老家的事,真煩!一天又一天,這種聊天成了爸媽的耳鬢廝磨,成了我的司空見慣。後來,我為人妻後,有一次和先生也聊了整整一個通宵,並樂此不疲。回想起那晚的談話內容都是些家長里短,無聊的廢話,卻成了我們甜蜜的新婚燕爾。難道這是愛情的一部分嗎?我無從知曉,但我知道爸媽一輩子太不容易。

那是個秋天,樹葉落得最多的一天,爸爸的一條腿受傷了,粉碎性骨折,裡面打滿了鋼釘。那時醫療跟不上,耽誤了最佳治療期,導致爸爸的那條腿殘廢了。

襁褓中的弟弟餓得哇哇哭,病床上的爸爸疼得嗷嗷叫,米缸空了,面袋也快見底。媽媽一夜急白了頭。四歲的我頂著不懂事的罪名成了爸爸的發泄對象。一開始是殺豬般地嚎叫,慢慢地,每次爸爸想打我,我都會把棍子遞到他手裡讓他打,而且我不哭。媽媽在旁邊快哭斷氣了,又被弟弟的哭聲壓了下去。那是我們家名副其實的苦難年代。我不知道媽媽是怎樣弄來的糧食,怎樣熬過那麼漫長的人生大寒。又是一個雪天,爸爸能蹣跚地走過雪地,留下一串歪歪扭扭的腳印,真像弟弟才學會走路那樣。

雪真美,我卻笑不出來。當門前的刺梅花盛開的時候,爸爸能走路了,雖然走得有些顛簸,也能穩穩地背著發燒的我去打吊針。更能扛起一個家的重量。媽媽會笑了,臉上洋溢著知足的微笑,我們家有肉吃了,還有魚,還有燒雞。日子在爸媽的辛勞中慢慢變好,我和弟弟也長大成人。

爸媽忙忙碌碌一輩子,風雨同舟一輩子。唯一缺少的就是一件愛情外衣。我知道,他們不需要,也駕馭不了。

萬物都有屬於它的生命時間,爸爸也一樣。爸爸生病的三年時間差不多都在床上度過。我們做子女的忙工作,忙自己的小家。媽執拗地讓我和弟弟少回家不用掛念,有她照顧爸呢。一切彷彿都回到了爸腿才殘廢的日子,只是時間變老了,他也少了當初的戾氣。但爸腦子時糊塗時清醒,有時還很暴力,那個下午媽給他接尿時,被他突然爆發的力氣搶走尿壺並且重重地砸媽的頭。媽無奈地哭了,自己就是前輩子該他的,來還債的。可媽給爸喂飯的時候像是對待孩子一樣有耐心,無微不至,直到爸生命的最後一刻。當時媽都不知道哭了,可能是累了,可回到空盪盪的家裡,媽泣不成聲。擔心她想不開再加上媽特別膽小,怕傳說中的鬼怪什麼的,我就搬回娘家陪她。

雖然我是我媽的女兒,可似乎很少和她溝通,可以說,我並不了解她,同樣也不了解我已經過世的爸爸。我們之間隔著的不止是時間代溝,還有情感代溝。在我眼裡,爸媽是這個世界上最善良最有愛的人,盡管他們很平凡,卻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只是覺得和他們有無形的距離感。

爸將一生獻給了工作和家人,什麼都沒有給自己留。而媽用善良和責任心澆灌了彼時奄奄一息的爸爸,挽救了這個家。他們不是傳說中的珠聯璧合,也不是愛情最高境界的舉案齊眉。他們甚至沒有一點感情基礎,而且像所有的柴米夫妻那樣抱怨油又漲價了。他們爭吵的時候一樣六親不認,但他們知道家是一個圓,他們更知道自己是絕對的組成部分。只有一起走過人生大雪天的人,才知道溫暖是彼此的給予。至於愛情,早已融進細水長流的生活。

之後的日子裡,我盡力彌補那些年落下的陪伴與呵護,一步一步走近媽,和她一起緬懷爸爸,一起輕撫四季的脈搏,感受雪,感受雨,感受每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

雖然我想辦法讓媽開心,但自己還是很難過。爸離開我們快八年了,我一天都沒有忘記他。想起他就會淚如雨下,很多很多的愧疚積壓在心裡不能釋懷。此時,想起他打我的場面竟是無比溫暖。爸的離開使我知道了來日方長只是一句騙人的鬼話。

那天媽和我聊起她的一個牌友,是關於人不在後夫妻合葬的事。聽得有些沉重,就岔開了話題。沒想到我媽又繞回到這個話題:"我要是死了睡在你爸旁邊,想想都害怕,荒郊野外的沒有一個人煙。但那時都死了還有啥可怕的。"

"再沒啥說了,你好好活,一百歲的時候再考慮去見我爸,那時候,你就什麼都不怕了。"

媽笑了。我接著說:"媽,不許你再開這樣的玩笑。我要陪著你一起慢慢老去,我想聽你講述你和我爸的愛情故事,時間還很長,慢慢講。"

『叄』 為什麼感覺給父母打電話不知道說些什麼

因為您長大了,不再像小時候一樣依賴父母了,有了自己的生活,和父母接觸少了,所以和父母打電話不知道說些什麼。

其實有那麼一段時間裡面,每個人都會有像您一樣的情況,就像我們和熟悉的朋友,突然沒有了話題一樣。

多和父母打個電話


沒事的時候拿起電話,和父母聊聊天,可以聊工作,可以聊生活,也可以聊聊天氣,報報平安,你會發現,原來也可以有很多共同的話題,無論你聊那一種,父母都喜歡聽,你聊的話題,他們都喜歡,因為他們喜歡聽你的聲音,聽你的笑聲。

就像歌中唱的「常回家看看」有時間的時候常回家看看,沒時間的時候,拿起電話,多和父母聊聊天,聊什麼都可以,只要是你,父母都高興!

『肆』 不想和公婆同住就是不孝順

當然不是,我覺得不和公婆一起住需要有很大的勇氣,因為和他們住在一起自己可以方便很多,不過不和他們住在一起能夠避免很多矛盾的產生,不能夠稱為不孝順。

自古以來婆媳關系就是歷史上的一大難題,無論遇到多麼開明的婆婆,大家同住在一個屋檐下,總是避免不了要吵架的。我們從小和爸媽一起生活了那麼多年,而且流著他們的血,我們還會經常性的吵架呢,更別提公婆這兩位和我們沒有血緣關系的親人了。

和公婆住在一起最大的好處就是每天都有人給做飯,不用每天上完一天的班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連口熱乎飯都沒有,還要自己現做,很累的,時間一長,吃飯就總是想要將就了。

不和公婆住在一起生活中就沒有了太多的交集,產生分歧而爭吵的幾率就降低了,而且自己活的比較自在,不用在意長輩,他們也是不會對我們有太多的不滿,給自己找不痛快。

和公婆分開住我們還是可以周末回家的,每周婆家和娘家錯開回,兩邊家長都不寂寞,這樣偶爾一見婆婆還能對自己比較客氣,兩人的關系還比較融洽,自己的老公在中間也好做,不會有哪些無謂的紛爭,讓老公夾在中間里外不是人。

不和爸媽住在一起絕對不是不孝順,只是比較追求自由罷了,和長輩住在一起總是要在意他們的想法,也不能隨時隨地的出去聚會,要不然他們會有不滿,然後生氣,年紀大的人一生氣就會生病,分開住也有利於他們的心情愉悅,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伍』 現在10後的家長大部分是幾零後

現在10後的家長大部分是80後,有少部分結婚生子早的家長是90後。

閱讀全文

與那些年你和父母有哪些代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黃岡哪個地方有養老院 瀏覽:412
安慶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瀏覽:456
高考體檢檢查有紋身怎麼辦 瀏覽:476
孝順的感人 瀏覽:379
哪裡有養生葯貼 瀏覽:187
聘請退休人員用交社保嗎 瀏覽:502
廈門60歲以上 瀏覽:408
遼陽逸和居老年公寓離哪近 瀏覽:104
父母的親屬卡遺失怎麼補辦 瀏覽:989
60歲可以貸款 瀏覽:213
戴耳麥體檢能檢查出什麼 瀏覽:866
大嫂不養老人怎麼分房產 瀏覽:577
佛教重陽節慰問 瀏覽:262
紹興市新昌縣養老保險查詢 瀏覽:926
滄州城鄉養老保險2020年怎麼交 瀏覽:726
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父母怎麼辦 瀏覽:407
阿里巴巴養老保險怎麼領退休金 瀏覽:90
怎麼查詢城鄉養老保險繳費信息 瀏覽:451
給父母的法定贍養費是多少 瀏覽:431
有多少孩子毀在父母的一句話 瀏覽: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