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為什麼父母喜歡罵自己的兒子

為什麼父母喜歡罵自己的兒子

發布時間:2025-05-20 17:05:02

① 為什麼有些父母要用惡毒的話攻擊自己的子女

孩子最害怕什麼?玩具丟失了?還是好吃的沒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擔心最害怕的都與父母有關,你們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擔心的事,然後以後注意不要再犯,別再傷害了孩子的心。

爸爸媽媽吵架了

曾有一家兒童心理研究機構對3000餘名學齡兒童進行了一次心理狀況調查,其中有一條是「你最怕爸爸媽媽的是什麼」,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媽媽生氣,怕他們吵架」。

有一個答卷寫得很生動:「我最怕爸爸生氣,他生氣的樣子可凶啦!把媽媽都氣哭了,我嚇得像一隻小老鼠,心裡直撲騰,飯也吃不下去……」

爸爸媽媽又發脾氣了

孩子簡直像極了蠟筆小新,又在惡作劇了,當你都催了十遍他還是不動窩的時候,勞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吼了起來。

對孩子發脾氣,確實會讓孩子害怕。在恐懼中,孩子那些讓父母心煩的行為暫時看不見了。但他會怎麼樣呢?有這樣幾種可能:

乖乖地聽你指揮,你讓干什麼,就干什麼;

他被嚇呆了,愣在那兒不動;

大哭起來,不會再干你不希望他乾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讓他乾的事;

學著你的樣子,也發起火來,把你心愛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對人的情緒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發脾氣,也一定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和情緒。

但是,孩子還弄不清,父母為什麼發脾氣。也就是說,在很多父母發脾氣的時候,孩子雖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為,但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發脾氣,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發了火,發完脾氣後,最好向孩子解釋清楚,孩子的問題到底是什麼,該怎麼做,同時還要通過行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心和愛護。

可能的話,發脾氣前最好提出預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發火了,你能趕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別……」。但是決不能因為發脾氣後的內疚,就放鬆對孩子的要求,該堅持的必須堅持。

在客人面前指責孩子

人來客往,親朋好友相聚,談論各自的孩子,常常成為重要話題之一。

很多父母喜歡在眾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別人訴苦,說自己教育這樣一個孩子多不容易。

但孰不知,自己只顧著吹毛求疵地指責他的短處,這無形中,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沒人賞識他,例如學習不行,長相不行,交際不行,幹家務不行,讓家人為他受累,也覺得父母對自己不滿意,和父母逐步疏遠。

從以上七件孩子害怕父母做的事中不難看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應該有友愛、輕松、寬容、民主和活潑的氣氛。相反,他們最頭痛的是氣氛冷淡、緊張、沉悶、專橫、毫無生氣的家庭。

② 為什麼父親永遠都是否定和貶低,永遠都看不起自己的孩子

父親對孩子的否定和貶低可能有多種原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釋:

1. 自卑感:父親可能自己有自卑感,他可能通過否定和貶低孩子來提升自己的自我價值感。這種行為可能是從他自己的童年經歷中形成的模式。

2. 壓力和期望:父親可能有過高的期望,他可能認為孩子應該達到一定的標准或成就。當孩子無法滿足這些期望時,父親可能會感到失望和沮喪,表現為否定和貶低的行為。

3. 教育方式:父親可能有一種嚴厲或強勢的教育方式,他可能認為通過指責和否定可以教育孩子變得更好。然而,這種教育方式可能導致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

4. 溝通問題:父親可能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他可能選擇使用否定和貶低的方式來表達不滿或不同意。這種溝通方式可能是他從家庭或文化背景中學到的。

無論是什麼原因,這種對孩子的否定和貶低行為都是不健康的。如果你覺得自己遭受到這種行為的傷害,我建議你尋求支持和幫助。可以與其他親友、輔導員或心理咨詢師交流,他們可以提供適當的指導和支持。

③ 為什麼有的父母總喜歡打罵侮辱自己的子女

自己一生沒有什麼可驕傲的事情,就拿孩子出氣,急功近利,想讓孩子趕快成器以給他長點臉面。

你好,我來回答你的問題。而回答問題之前,我覺得你的問題或許應該修改一下。

「喜歡」一詞用得值得商榷,我揣摩你的意思應該是「習慣於」。在我看來,喜歡打罵孩子與習慣於打罵孩子,是完全不一樣的。「喜歡」帶有主觀能動性,「習慣於」只是一種行為慣性,具有一定的被動性。

「侮辱」一詞,去掉或許更合適一些,因為我覺得,正常情況下父母不會去侮辱自己的孩子,打罵確實是有的,但打罵的目的不是侮辱,而是懲戒教育。

那,為什麼 有的父母 (只是有的) 總習慣於打罵自己的子女呢? 兩種原因。

祖輩家庭教育方式的無意識因襲

有的家長,其自身有時候受到的家庭教育,就是充滿暴力的,這種教育方式在其潛意識里留下深刻印記,而當自己做了父母時,其實根本沒去考慮方式合適與否,就不自覺地那樣去做了。

這種家庭教育方式,就是傳統的所謂棍棒底下出孝子。這種理念已經過時了,新時代大多數家長都能與時俱進,但也確實有些家長因循守舊,而且根深蒂固。

注意,這一類家長與是否有文化無關,不少有文化的家長也這樣,而且十分固執,比沒文化的還要固執。

強勢性格下的長輩尊嚴所致

有些父母在生活中總處於強勢,無論在家在單位,抑或是在自己的交際圈裡,都是他說了算,他說什麼就是什麼。

具有這種強勢性格的家長,使得其在對孩子的管教上,尤其習慣於唯命是聽,孩子一有違逆,就是「犯上」,就得制止,以達到服服帖帖。

這種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永遠只站在自己的視角看孩子,而不會從孩子角度思考問題。

以上兩種情況,第一種居多,算是屬於 社會 集體無意識吧,祖祖輩輩都這么過來的。說實話,有幾個人從小沒挨過父母打罵呢?只是有多有少而已。

小時候不懂事,對父母打罵自己往往充滿怨恨,但只要是不特別嚴重的,長大後一般都能理解,都能釋懷,有人還會感激呢,沒見多少人留下嚴重的心理陰影。

所以說到這里,就不得不說一下父母打罵子女的目的。 父母都是希望子女好的,打罵不過是一種教育手段而已,盡管已經不合時宜,但初心沒有是為了侮辱子女的。

(大家好,我是 @悅讀老師 ,特別愛看書,喜歡寫點教育教學經驗與感悟,歡迎關注!)

這個或許可以追溯一下父母的成長經歷,或許他們就是在打罵侮辱的環境中長大,所以他們的行為方式也是這樣。這就是所謂的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吧,所以遇到這樣的父母:

首先盡量調整自己的行為,不去觸碰父母的底線,不激怒父母;

其次盡量通過事後講道理等方式讓父母明白你的感受,讓他們慢慢改變自己的錯誤行為。

再次強大自己的內心,通過學習讀書等途徑弱化父母行為對你的負面影響,從而不讓自己重蹈父母的覆轍。

首先,很感謝此次回答問題的機會!

我個人認為是家長覺得自己不夠強大,沒有正確引導和解決問題的辦法,對於自己無能的情緒釋放。

這是我的觀點,可能覺得我毒舌了一點,可是結合自我經驗來說,就是這樣的。

從小我就飽受家暴折磨,最小的時候父親打母親,後來也打我。用棍子抽,抽斷過好幾個,在馬路上拖著揍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學是放學回家,好像我做錯了什麼事,父親就讓我自己抽自己耳光,他坐在對面特別平靜的看著,對我說:對,用力抽!就這樣用力抽!

當時小學幾年級得樣子,覺得自己的人生特別陰暗。

上小學的時候他經常說我是狗屎這類話,大一點了我還是很自卑,覺得自己活著多餘沒人會愛我

直到高中畢業,父親仍舊家暴,後來我工作了,他還是會特別暴脾氣,不知道為什麼就一下子爆發,好在他已經老了,打不動我了。

因為常年父親家暴,我覺得自己特別失敗,性格懦弱怕事。還好現在我談過戀愛之後已經自我調節很多。

不過我發現,對於子女過於嚴厲的家長通常都把女子當做是他們的一部分,覺得孩子讓自己丟了面子等等通過打罵發泄自己不良情緒。沒有考慮到孩子也有自己的感受。孩子也有自尊,孩子也是人。

也許是愛之深,恨之切吧!這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情,也許等你成為別人父母的時候才能體會吧……

1、傳統教養觀念傳統教養觀念

不可否認,傳統的教養觀念對我們仍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因為在傳統觀念中,父母與孩子的關系就是上對下,並沒有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處的概念。傳統文化的尊重多放在平輩的相處上,但在親子關系中卻十分欠缺

2、自我情緒管理不佳

如果家長的心智不夠成熟,那麼對孩子而言就是很沉重的壓力與包袱。當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或挫折時,有些家長就容易把怨氣發泄到孩子身上。當家長對自己生活或工作的期望無法滿足時,就更希望孩子可以完全按照他的指示來行事,一旦孩子的表現不能令家長滿意,那麼家長多半會打罵上前。

3、熟悉的成長經驗

由於沒有及時接受新知識,或是經驗不足,所以有些家長就直接就套用原來父母的管教模式,只要不順父母的意,就會受到這樣的打罵處罰。因此,當他無法使自己的孩子照他的方式來做事或生活時,也就喜歡用最熟悉的方式管教孩子。

4、尋求快速方便的方法

有些家長懶得思考其他的方法來管教孩子,認為打罵教育最方便,見效也最快。因此,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處罰孩子。很少有父母天生就會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為 育兒 高手。要想做一個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斷地充實新知識。

如果子女不做錯事,哪個父母會無緣無故地謾罵毆打子女?

養兒子不教如養驢,養女兒不教如養豬,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是千年古訓。

對不聽父母話的子女,必須謾罵毆打嚴加管束。

但凡捨不得打孩子的父母,把孩子慣出一身臭毛病,這個孩子一定會長成個混蛋。

我女兒小時候,和我頂嘴時,不聽話時,我也打過她。女兒不犯渾時,對我說:爸爸,我知道你打我是為我好。

女兒現在長大了,惹我生氣時,我照樣打她。

孩子不打不長記性,打孩子才是真的對孩子負責。

打孩子要講究技巧,只能傷皮肉,不能傷筋動骨,更不能把孩子打成內傷。

對孩子教育要軟硬兼施,打一把掌給個甜棗,就是這個道理。

記得小時候,經常被人欺負,我知道打架不好,但也不想被人欺負,有一次我拿起一塊磚頭正向對方頭頂砸去,一心想砸死對方,我媽媽沖過來對我一頓拳頭,把我打跑,嚇得我一天沒敢回家。媽媽不準我和別人打架,要求我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也許媽媽的管教是對的,不然真不知道,我小時候會不會給家裡惹麻煩,會不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十年浩劫剛結束時,警校招生,我爸爸逼我三弟弟去考警校,我三弟覺得沒有把握,怕考不上丟人。我老爸拿鐵杴照著我弟弟身上便打,嚇得三弟拚命跑進考場,一舉考中,成了一名優秀警察。

兩個小弟弟不愛上學,整天逃課,上學時躲到野外抽煙玩耍,放學時回家吃飯,混到初中畢業。那個時候,爸爸年齡已經老了,打不動了,說教根本沒有用。

現在,兩個小弟弟都成了無業遊民。

有一句話叫做恨鐵不成鋼。父母為什麼要打罵你?這個或多或少與孩子本身有很大的關系。比方說家裡比較貧窮,天天父母累得要死,為了家庭奔波打工,孩子又不聽話,又不好好學習,父母親會不會打你?換言之,如果你是個聰明懂事的孩子,雖不能說樣樣都能做得好,但是你勤快肯學,父母還會打你嗎?世界上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都是生活壓迫的。

總是打罵侮辱自己孩子的父母,通常是因為不知道還有什麼辦法來教育孩子。

沒有人天生會做父母,大部分人教育孩子的方法,都是小時候從父母那裡耳濡目染來的。

經常打罵孩子的父母,我們回溯他們的成長歷程,他們大抵都有一個被打罵的童年。

這是原生家庭的代際相傳。

這種父母其實是自己內心的自卑,所以用語言來拔高自己在子女眼中的形象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父母喜歡罵自己的兒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爸說我不孝順 瀏覽:772
孩子o血型父母什麼血型 瀏覽:437
全民保的養老金一個月能提多少錢 瀏覽:864
泰來養老院 瀏覽:517
養老院康復器械 瀏覽:339
事業單位管理崗的女生退休年齡 瀏覽:308
個人養老保險領取計算 瀏覽:237
老人家用杜冷丁 瀏覽:302
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扣費憑證 瀏覽:495
70多歲的老人喝氨基酸多久一次 瀏覽:394
四川省2016年養老金調整最新消息 瀏覽:137
老年人健康狀況調查問卷 瀏覽:617
黃渤綜藝老年痴呆 瀏覽:155
世界最長壽人 瀏覽:207
退休年齡打工欠工資 瀏覽:526
漲退休金2016 瀏覽:932
滴滴快車60歲 瀏覽:9
老年痴呆安寧療護 瀏覽:142
老年人慢老症如何治療 瀏覽:295
喝醋多久能體檢 瀏覽: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