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班教案《我愛爺爺奶奶》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我愛爺爺奶奶》,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願意幫助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嘗試大膽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幼兒提前了解爺爺奶奶的喜好。
課件准備:《我愛爺爺奶奶》情景插圖三張。
活動過程
與幼兒談論爺爺奶奶,活躍課堂氛圍。
——你的爺爺(奶奶)平時最喜歡做什麼事呢?
——他(她)是怎麼關心、照顧你的?
出示情景圖片,引導幼兒理解關心老人是一種好品德。
——奶奶要抱小朋友時,他是怎麼做的,他做得對嗎?
——小朋友為什麼要幫爺爺端水?
——小朋友把書包給奶奶背是對的嗎?為什麼呢?
小結:爺爺奶奶非常愛我們,照顧我們的生活。但是他們年齡漸漸大了,行動會越來越不方便。我們要尊重爺爺奶奶,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組織幼兒討論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樣關心爺爺奶奶的,互相學習更多關愛老人的行為。
——哪位小朋友能來說說你有什麼關心爺爺奶奶的事呀?
——你有好吃的東西,願意跟爺爺奶奶分享嗎?
——如果爺爺奶奶生病了,你可以怎樣關心他們?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鼓勵幼兒擁抱爺爺奶奶,說一句爺爺奶奶愛聽的話,或幫助爺爺奶奶做一件事,並回來和老師同學們分享。
一、設計意圖
當今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裡的長輩們都是圍繞著一個孩子在轉,特別是祖父母輩的老人更是溺愛有加,無疑養成了大多數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認為爺爺奶奶照顧自己、關心自己是理所當然的,他們不懂得如何去珍惜這份愛和關懷,更不懂得自己也應該為爺爺奶奶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來親近、關心自己的爺爺奶奶。這是孩子情感的缺口。於是,結合主題,以為爺爺奶奶送禮物為情感線索,以「我愛爺爺、奶奶」為切入口,使孩子們發自內心地為爺爺奶奶送上一份禮物,從而激發孩子們親近、體貼、關愛爺爺奶奶的美好情感。
二、評價反思
活動中,利用了幼兒充滿好奇心的特點,先請他們猜猜老師送給爺爺奶奶什麼禮物。然後通過一層一層地打開禮物,讓增加孩子的期待,最後給孩子帶來驚喜,孩子的情緒一下子調動起來了,也迫不及待地要展示自己給爺爺奶奶准備的禮物了。
活動的第二個環節是請孩子們包裝自己的禮物,這時孩子都非常高興,他們很喜歡給禮物穿上漂亮的外衣,就好像是在做手工一樣。但由於孩子年齡小,在包裝的時候還是有一些困難的,比如包不牢了,扎不好了等等,老師還是要給予一定的幫助的。
最後的環節,孩子們一個個拿著自己精心包裝好的禮物,別提有多興奮了。在我的引導下,孩子們還一個個學著給爺爺奶奶邊送禮物邊說一句好聽的、感謝的話,真正表早扒伏達自己對爺爺奶奶的愛。
三、所思所悟
品德與社會此虧的教學要多方面加強教學與幼兒生活的聯系,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創設開放的教學,教學不能滿足於照本宣科,要幫助幼兒將他們的視野投身到社會生活的廣闊范圍,將他們思維的領域伸展到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那才真正吸引幼兒,也才更有效。
活動目標:
1、在混齡班開展大帶小的活動,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
2、共同參觀公園的環境,懂得保護環境,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
3、培養兄弟姐妹互相關愛之情。
活動過程:
1、中(5)班、小(1)班幼兒牽手排隊來到公園,散步參觀公園的環境。
2、在草地上進行游戲:劃小船。
3、開展一對一撿垃圾活動。
4、中(5)班、小(1)班幼兒與教師分別留影。
5、中(5)班、小(1)班幼兒一起留影。
6、總結談話:不能摘花草、樹葉,不能亂扔垃圾等,要隨時保護公園的環境。陸攜
7、幼兒一起手拉手回教室。
活動中的觀察記錄:
案例一:
我班的顧可瑩平時在班裡比較內向,不愛與同伴交往,今天,她與姐姐手拉手在馬路上走,邊說邊笑,一直到敬老院,她都是那麼開心,笑容掛在臉上,在給爺爺奶奶送禮物時,她用渴望的眼神看著我,我馬上讓她去送,她拿著一袋禮物飛快地跑到爺爺奶奶跟前,把禮物送給了爺爺奶奶,在我的提示下,她還和爺爺奶奶唱了一首歌,和爺爺奶奶抱在了一起。
案例二:
夏亦成平時在班裡是調皮大王,對於要求遵守的常規,他一般都要老師反復督促才能做好,對同伴時常會有一些攻擊性行為。今天,在去敬老院的.路上,他特別安靜,總是緊緊地跟著哥哥,一直到敬老院,在那裡,他也顯得特別聽話,在給爺爺奶奶送完禮物後,孩子們來到了公園,夏亦成總是自覺地跟著哥哥,一起撿樹葉,一起拍照,一起玩耍。
從以上兩個案例看出,孩子們喜歡交往活動,而且混齡活動讓他們有了一種對自己行為的約束,能表現出自己真實的一面,交往讓他們覺得快樂、自由,孩子們在自主的交往中,增進了同伴之間的友誼和情感,同時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能力、社會交往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孩子們逐漸放棄「自我中心」的概念,學著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學著共同分享、關愛他人。交往有助於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在以後的時間里,我們將為幼兒創造一切可以創造的機會,使幼兒獲得交往經驗,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活動目標:
1、在混齡班開展大帶小的活動,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
2、初步知道重陽節的基本習俗,願意給爺爺奶奶送禮物,激發幼兒尊老愛老的情感。
3、培養兄弟姐妹互相關愛之情。
活動准備:
1、幼兒事先從家中帶來一些禮物,如:蘋果等水果、餅干之類的乾果等。
2、為幼兒脫外套。
3、給幼兒講述重陽節的基本習俗。
活動過程:
1、中(5)班、小(1)班幼兒一對一找朋友,牽手排隊從幼兒園出發去敬老院。
2、分發禮物給幼兒。
3、中(5)班幼兒給爺爺奶奶送禮物,邊送邊說一句祝福的話。
4、小(1)班幼兒給爺爺奶奶送禮物,邊送邊說一句祝福的話。
5、中(5)班、小(1)班幼兒一起結對給爺爺奶奶送禮物。
6、中(5)班、小(1)班和爺爺奶奶唱歌、跳舞、擁抱。
7、幼兒與爺爺奶奶道別。
活動目標:
1、了解、感受爺爺奶奶對自己的愛。
2、學習在生活中關心,照顧爺爺奶奶。
3、懂得關心、尊重老人。
活動准備:
調查爺爺奶奶的工作和愛好。
活動重點:
了解、感受爺爺奶奶對自己的愛。
活動難點:
在生活中關心,照顧爺爺奶奶。
審美元素: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在這個活動中,讓孩子們感受到爺爺奶奶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主動去關心爺爺奶奶,做一個關心老人的好孩子。
活動過程:
1、向班上的幼兒介紹自己的爺爺奶奶。
師:你的爺爺奶奶是什麼樣的,他們做過什麼工作?大家可以相互介紹一下。幼兒自由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爺爺奶奶。
2、幼兒用自己的語言介紹爺爺奶奶的愛好等。
師:前幾天我們都在家裡做了一個調查,現在你來告訴大家,爺爺奶奶有什麼愛好?
師:誰來說一說爺爺奶奶關心自己的事情。
3、引導幼兒自己應該怎樣關心和幫助爺爺奶奶,同時也請爺爺奶奶說說孫子孫女是如何愛爺爺奶奶的?(可以讓家長在家裡記錄下來)。
師:你在家裡會關心爺爺奶奶嗎?家裡有好吃的東西,你會先給誰吃呢?看見爺爺奶奶上樓梯應該怎麼做?爺爺奶奶生病了,你會怎樣做?
師:我們都是爺爺奶奶的好孩子,我們來聽爺爺奶奶會對我們說什麼?(教師讀調查表)
4、給爺爺奶奶表演節目。
師:我們也要愛爺爺奶奶。我們回家後給爺爺奶奶表演節目,好嗎?
5、教師評價:
師總結幼兒講述的情況,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主動去關心照顧爺爺奶奶。
活動目標:
在活動中,激發幼兒愛爺爺奶奶的情感,樂意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
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准備:
重陽糕等、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親親我,情感激發
1、今天是爺爺奶奶的節日,老師請來了爺爺奶奶到幼兒園里過節,大家歡迎
2、放音樂(親親我)
老師親親寶寶,老師為什麼要親親寶寶?(喜歡寶寶)還有誰也會親親寶寶?(爸爸媽媽、奶奶、爺爺)
爺爺奶奶也愛寶寶,所以要親親寶寶。寶愛爺爺奶奶嗎?(愛)那寶寶也來親親爺爺奶奶好嗎?
二、爺爺奶奶吃糕,學習分享
1、今天是過重陽節,老師准備了重陽糕,我們請爺爺奶奶一起吃重陽糕好嗎?
2、幼兒拿起重陽糕,請爺爺奶奶吃,邊送邊說:「節日快樂!」爺爺奶奶先吃,寶寶一起分享
3、重陽糕什麼味道的?(香香的,甜甜的、軟軟的)
老師小結:爺爺奶奶真辛苦,我們有了好吃的東西都要分給爺爺奶奶一起吃,這樣爺爺奶奶會感到很開心的。寶寶也就能變成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三、捶捶背,表達關愛
1、我們吃了重陽糕,心裡真高興!爺爺奶奶也很高興!我們給爺爺奶奶捶捶背好嗎?
2、幼兒學習怎樣捶背
3、幼兒給爺爺奶奶捶背,一邊捶一邊跟爺爺奶奶說說話。
老師小結:以後爺爺奶奶幹活辛苦的時候,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我們都要給奶奶捶捶背。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中,我們注重孩子的體驗與感悟,在活動中孩子不僅能了解一些節日的習俗,體驗節日的氛圍。更重要的是弘揚了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整個活動的過程感受著濃濃的祖孫親情。應該說達到了較好的引導與教育作用。
整個活動分為了三個環節,整個活動以情感為主線,激發孩子與爺爺奶奶濃濃的感情。在活動中老師注重孩子情感的轉換,從接受燁燁奶奶的關愛到對爺爺奶奶的關愛與尊敬,這其中在這三個環節應該說很好的幫助了孩子進行轉換,但是至於在今後的生活中,孩子們能否將這種行為繼續,那還是需要家庭與老師不斷地進行教育引導的。
活動目標:
1、幼兒在互相的交流中,了解老人們年紀大了,做很多事情存在著種種不便。
2、激發幼兒尊敬老人、關愛老人的情感。
3、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前期經驗的准備:
讓幼兒觀察和討論爺爺奶奶的日常活動。
物質准備:
收集有關爺爺奶奶日常生活細節的信息(圖畫、文字記錄)。
環節預設:
一、出示爺爺奶奶圖片,自然引入主題。
師:說說自己的爺爺奶奶長得什麼樣子,和自己哪些地方不一樣。
幼兒自由講述。
師:我們的爺爺奶奶年齡大了,需要我們的小朋友來幫忙。
二、我為爺爺奶奶來幫忙(角色扮演)
師:想一想爺爺奶奶做哪些事情不方便,我們可以幫他們做什麼,兩人結伴試做一下。
(幼兒自由結伴扮演)。
師:我們小朋友在家裡為爺爺奶奶做過什麼事情,爺爺奶奶有什麼反應呢?
師: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我們小朋友要主動去關心爺爺奶奶(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做個尊敬老人的好寶寶。
鼓勵幼兒為爺爺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活動延伸:
畫畫自己的爺爺和奶奶,表現他們的特徵和活動。畫完後和夥伴們交流一下,畫上的爺爺奶奶在干什麼。(如:給花澆水、擦桌子、縫衣服)
活動反思:
以重陽節為主線,(即平時由老人接送孩子人數居多,老人比較溺愛孩子,孩子在老人面前任性,不知道體諒和關心老人等),設計了這個活動。本活動旨在通過聽故事、講述、繪畫、唱歌跳舞等多種形式,讓幼兒體會和感受老人對自己的愛和付出,知道感恩,知道怎樣關心和愛他們,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他們的感謝。活動中,利用了幼兒非常喜歡聽故事的特點,結合幼兒自身經驗自編小故事,幼兒聽得非常入神,因為故事裡講的好像就是他自己。聽完故事後,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講述著自己的爺爺奶奶是怎麼愛自己的,為自己做了什麼事情。
在老師引導下,能夠知道爺爺奶奶年齡大了,他們也需要照顧,需要我們為他們做點事情,應該心疼他們,不要象嬌嬌一樣,把奶奶累病了。最後,孩子們用畫筆畫下了最想送給爺爺奶奶的禮物,有花、水果、玩具、漂亮的衣服、汽車等等。晚上,在家長的配合下,孩子們陪爺爺奶奶度過了一個愉快的節日。活動後,與家長進行了交流,家長紛紛反映,通過這次活動,孩子懂事了很多,有的改掉了一些任性、嬌氣的習慣,知道心疼人了,這對孩子今後發展也將是一個很好的影響。
小網路:爺爺,指長輩。
一、運動
(一)活動目標:
1、樂意嘗試各種運動器具,鼓勵他們玩出各種玩法。
2、有興趣地將器具組合著玩,有一定的創造性。
(二)活動准備:
自選運動小器械若干(皮球、自製器具、圈等)
(三)活動指導:
1、准備:熱身、舒展身體
(1)小螃蟹八條腿,爬呀爬吐泡泡,噗噗。(引導幼兒踩著圈圈走)
(2)我們的小手能做什麼啊?
(引導幼兒用拍皮球、跳繩等姿勢充分舒展開身體,師幼示範相結合)
2、分散活動
(1)自選活動
a、觀察幼兒選擇器械的情況,鼓勵他們一物多玩,玩出新花樣。
b、隨時增加幼兒玩的新花樣,讓其他幼兒也來嘗試。
c、提醒出汗的幼兒用小毛巾擦汗,擦不到的地方想辦法請好朋友幫幫忙。
(2)集體游戲:英語游戲
Walking jump running now let』s stop !
(引導幼兒用小手做一個動作,停住不能動,成為木頭人)
二、生活活動
(一)目標
1、引導幼兒洗手時有意識地將袖口挽起,不弄濕衣袖。
2、洗好手能主動地關上水龍頭,節約用水。
(二)重點指導
1、指導幼兒用拉、卷等方法將袖口挽起。
2、提醒幼兒用正確的方法洗手。
三、學習活動
活動內容:我愛爺爺奶奶
(一)設計思路
當今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裡的長輩們都是圍繞著一個孩子在轉,特別是祖父母輩的老人更是溺愛有加,無疑養成了大多數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認為爺爺奶奶照顧自己、關心自己是理所當然的,他們不懂得如何去珍惜這份愛和關懷,更不懂得自己也應該為爺爺奶奶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來親近、關心自己的爺爺奶奶。這是孩子情感的缺口。於是,在敬老節來臨之際,我們結合主題,以敬老節送爺爺奶奶禮物為情感線索,以「我愛爺爺、奶奶」為切入口,讓孩子們觀察、了解爺爺奶奶的不方便、需要我們幫助些什麼、如何為爺爺奶奶做點什麼,使孩子們發自內心地為爺爺奶奶送上一份敬老節的禮物,從而激發孩子們親近、體貼、關愛爺爺奶奶的美好情感,讓他們從情感上得到充分的滿足,同時這也是一個對孩子們關心、親近爺爺奶奶的美好情感促進和發展的良好教育契機。相信這個美好的情感對孩子們的未來發展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二)活動目標:
1、在製作禮物、送禮物過程中,激發幼兒關心、親近爺爺奶奶的美好情感。
2、嘗試沿著輪廓線包禮物。
(三)活動准備
包裝好的禮物盒、蠟筆、畫紙、蝴蝶結、紙剪各式禮物、示範圖
(四)活動過程
1、看禮物
(1)離敬老節還有幾天呀?
(2)我這幾天呀想了想,奶奶小時候真喜歡我,每天都給我燒最好吃的菜,還送我上幼兒園呢, 所以啊,我特別想在敬老節送給奶奶一件禮物!
(3)猜猜我會送什麼呢?
(4)拆開第一層,這是一件長長的禮物。拆開第二層,這件禮物摸起來又是軟軟的。拆開第三層,這件禮物天冷的時候可以圍在脖子里暖暖的。是什麼呀?
(5)對呀,我的奶奶經常咳嗽,現在有了這條圍巾呀,天冷的時候圍在脖子里真暖和,就再也不要咳嗽了。
(6)我這個禮物現在只是給你們看看哦,我還要把它包起來,等下回家我就要送給我的奶奶呢!(最裡面、中間、最外麵包)
2、選禮物
(1)這是我送的禮物,那你們想送爺爺奶奶什麼禮物呢?
(2)有的孩子送用的,有的送吃的,你們都是有愛心,有孝心的孩子。
(3)我這里呀還准備了好幾份禮物呢!送給我的外公、外婆和爺爺的呢!(出示範例)這些禮物都一樣嗎?禮物不一樣,包裝也不一樣。
(4)哎呀,我剛才急急忙忙的,我這里還有一個禮物沒包好呢,誰來幫幫忙呀?(幼兒示範:小蠟筆,出發了,上山坡,用力走,下山坡,慢慢走,轉彎了,別走遠,回家了,把門關關緊。)
3、包禮物
(1)桌子上放著很多很多的禮物呢,星期五就是敬老節了,我們小朋友等下趕緊去選爺爺奶奶最需要的禮物,包裝好,等到節日到來的時候就可以送給親愛的爺爺奶奶了,好嗎
(2)今天我們的包裝盒也不一樣的呢,你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一層一層地把禮物包起來。
(3)禮物打扮地更漂亮些,為禮物戴個美麗的蝴蝶結吧。
4、送禮物
(1)(師扮演奶奶)看看,我現在變成誰啦?
(引導幼兒送禮物的時候可以讓奶奶猜猜)
(2)等下回家呀,就把你們包裝的禮物送給爺爺奶奶,在送禮物的時候別忘記給爺爺奶奶說一句好聽的話哦!
四、游戲活動
區域活動
(一)近期目標:
1.能大膽選擇自己喜歡的區域,對游戲材料感興趣,並愉快地玩。
2.樂意探索我們的身體,能用語言表達自己所發現的小秘密。
(二)材料:
找秘密:磁鐵、巧取物體、測量娃娃、量具盛米、辨別味道、蠟燭燃燒、電筒發亮、摸一摸、萬花筒等。
聰明屋:實物配對、腳丫排隊、夾夾子、數字套圈、手配對、拼圖、棋類、穿線板、釣魚等。
巧手做:畫畫表情、製作電話機、扭扭繩、彩泥、剪紙、製作電冰箱等。
看說樂:動物房子、小圖書、動物頭飾、故事圖片、識字卡片、小手棋等。
(三)過程
重點指導:
觀察「找秘密」區域中幼兒操作情況,了解幼兒對材料的使用,引導幼兒探索身體能動的關節,用筆進行記錄,鼓勵幼兒碰到困難不輕易放棄。
分享交流
(1)說說今天發現了什麼秘密?
(2)碰到什麼困難或問題需要大家幫忙、解答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