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如何培養父母的習慣

如何培養父母的習慣

發布時間:2023-12-06 10:30:21

❶ 「百善孝為先」,如何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習慣

要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習慣,首先父母自己先應該做出良好的表率。有些家庭的父母上不孝順雙親,下不愛護幼小,他們根本就沒有給孩子起到一個帶頭表率的作用。等他們孩子長大的時候,也會像他們一樣對待自己父母的。

而且還要告訴孩子孝順的意義在哪裡?孝順往小里說可以讓家庭更和睦,往大了說對整個民族也是非常有好處的。如果每家都能這樣教育孩子,那我們的社會風氣就會大大的向前邁一步。

最後就是要告訴孩子,要長期的把孝順堅持下去。短時期的孝順只是表面功夫,只有堅持去做,才能產生深遠的影響。

❷ 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需做到哪幾點

一個人有沒有愛心,首先就看她是否能愛自己的父母,是否把這種愛當做一種習慣。

要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要尊重長幼有別的家庭關系

「合理的長幼有別」與封建家長制、一言堂是不同的。

所謂「合理」,是指全體家庭成員之間首先是民主平等的。

同時,家庭又是一個整體,不能各自為政,總要有人當家長,來「領導」家庭,管理指導家庭全體成員的生活。父母既是生養我們的人,又是培育我們成長成才的人,而且他們有豐富的生活經驗,自然應當成為家庭的核心。

要從小事入手培養孝敬父母的行為習慣

孝敬父母的一般做法是:聽從父母的教導,關心父母的健康,分擔父母的憂慮,參與家務勞動,不給父母添亂。要把這些要求變為自己的實際行動,就應當從日常小事抓起。這樣不但有利於自己養成家務勞動的習慣,也有利於不斷增強孝敬父母的觀念:「父母養育了我,我應為他們多做事。」

要學習孝敬長輩的楷模

有一個故事是值得借鑒的。從前有一對中年夫婦對年邁的父母很不孝敬,他們把老人攆到一間破舊的小屋裡居住,每頓飯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東西給老人。一天,他們看到自己的兒子在雕刻一塊木頭,就問孩子刻的是什麼,孩子說:「刻木碗,等你們年紀大時好用。」這對中年夫婦猛然醒悟,把自己的父母請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隻小木碗,拿出家裡最好吃的東西給老人吃。小孩因此也轉變了對他們的態度,從此一家三代和睦地生活著。

孝敬父母無大小

孩子對父母真正的孝心,不在於金錢的多與少,而在於子女是否用心。

一個在外打工的女孩,托同在省城打工的老鄉給父母帶東西,帶回的全是鄉下很容易買到的,比如一袋速凍餃子、湯圓、豆包,還有幾袋醬油、味精、洗衣粉,裝了滿滿兩大紙箱。女孩的母親高興地打開紙箱,把那些東西擺了一炕。她邊擺邊興奮地告訴那個青年:「女兒好幾次寫信回來,說她找了一個好單位打工,什麼東西都分,吃都吃不了,讓我們別惦記著她。起初我還不大相信呢,以為她怕我掛念她,看到她拿回來的這些東西,我就放心啦。」

看到老人家滿臉的喜悅,青年的心倏地一動——真是難得老鄉的一番孝心了。

隨後的幾天里,在女孩母親慷慨的分贈和充滿自豪的講述中,青年看到了左鄰右舍那羨慕的目光,看到了女孩母親那無法形容的幸福。

孝敬父母需要養成習慣,應向那些愛父母、孝敬父母的人學習,在日常生活中不經意間流露出對父母的愛。

❸ 如何培養孩子關心父母的習慣

從日常小事訓練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行為習慣。如要求他聽從父母教導,關心父母健康,分擔父母憂慮,參與家務勞動,不給父母添亂。主動關心家長健康,當父母勞累時,孩子應主動幫助或請父母休息一下;當父母外出時,孩子應提醒父母是否遺忘東西或注意天氣變化;當父母有病時,孩子應主動照顧,多說寬慰話,替他們接待客人等。總之要根據孩子的年齡、能力、學習情況,合理分配,具體指導,耐心訓練,熱情鼓勵。這樣不但有利於孩子養成家務勞動的習慣,也有利於孩子不斷增強孝敬父母的觀念:「父母養育了我,我應為他們多做事」。

閱讀全文

與如何培養父母的習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父母一定要幫忙帶小孩 瀏覽:544
海南航空規定70歲以上老人 瀏覽:924
72年什麼時候退休年齡 瀏覽:831
六個月體檢查鈣多少錢 瀏覽:286
體檢去哪裡檢查比較安全 瀏覽:147
昌樂優質養老要多少錢 瀏覽:776
養生館如何確認收入 瀏覽:546
黑龍江名山養老院 瀏覽:345
敬老院是否工商登記 瀏覽:88
城鎮農村養老保險怎麼買 瀏覽:269
華工老年大學 瀏覽:713
奧巴馬父母積蓄了多少錢 瀏覽:364
退休工資少了300 瀏覽:312
退休金按工齡一年100 瀏覽:148
武漢企業退休金一個月拿多少 瀏覽:991
重陽節做什 瀏覽:886
養老院醫生風險 瀏覽:744
日本怎麼過重陽節和老人節 瀏覽:987
老年痴呆突然間爆發 瀏覽:46
老年痴呆是屬於殘疾人嗎 瀏覽: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