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身體是父母那句話怎麼說

身體是父母那句話怎麼說

發布時間:2023-11-18 11:56:34

A. 「身體發膚,受之於父母」,這一說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身體發膚,受之於父母」,這一說法是出自《孝經·開宗明義》成書於秦漢之際,所以是大概是秦漢之際開始的。

B. 「(_ _ _ _),受之父母」本詞是形容自己的身體是父母給的,前半句是什麼來的

前半句是身體發膚。原句出自於先秦孔子的《孝經》。

原文: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白話譯文:

孔子說:「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產生的根源。回到座位上去吧,我告訴你。人的軀干四肢、毛發皮膚,都是父母賦予的,不敢予以損毀傷殘,這是實行孝道的開始。修養自身,推行道義,顯揚名聲於後世,從而使父母顯赫榮耀,這是實行孝道的歸宿。孝道,從侍奉父母開始,以服事君主作為延續,成就自己忠孝兩全作為最終歸宿。」

(2)身體是父母那句話怎麼說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孝經》為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遺言,成書於秦漢之際。

賞析:

《孝經》以孝為中心,比較集中地闡述了儒家的倫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規范。《孝經》首次將孝與忠聯系起來,認為「忠」是「孝」的發展和擴大,並把「孝」的社會作用推而廣之,認為「孝悌之至」就能夠「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對實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統而詳細的規定。

《孝經》還把道德規范與法律(刑律)聯系起來,認為「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提出要借用國家法律的權威,維護其宗法關系和道德秩序。

C. 兒女的身體是父母給的不可以傷害的古詩詞是哪一句

出自《孝經·開宗明義》「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D.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是什麼意思

身體上的每一根頭發每一寸皮膚都是父母給的。

此句出自出自《孝經·開宗明義》,原文: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釋義:我們的身體毛發皮膚是父母給我們的,我們必須珍惜它,愛護它,因為健康的身心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條件,所以珍惜它,愛護它就是行孝盡孝的開始。

(4)身體是父母那句話怎麼說擴展閱讀:

我國是一個講究孝道的國家,綿延五千年的歷史,即是一部孝史。這種孝道深深的植入我國的倫理綱常中,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身體發膚,受之於父母」,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這也是每個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愛的最初的體現。每個孩子都是自己父母最完美的作品,每個父母也都會呵護著自己的孩子一步步健康成長。

孝道,同樣也是古代帝王治國理政時所仰仗的,自西漢就開始推行,當時的官員舉薦,第一條就是要孝順。另外父母去世之後,官員要停職,回家守孝三年。

E. 有句話說:自己的身體受之父母。我相知道這句話出自何處完整版是怎麼說的

子日: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 終於立身。《大雅》雲:『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解釋:我們的身體毛發皮膚是父母給我們的,我們必須珍惜它,愛護它,因為健康的身心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條件,所以珍惜它,愛護它就是行孝盡孝的開始。讓自己健康成長按正確的原則做人、做事,讓自己的名字為後人所景仰,就會讓後世知道自己的父母教導有方,培養出了一個優秀兒女,這是人行孝盡孝的結束。總的講,行孝盡孝的開始就是要孝順父母,長大成人就要忠於國家和君主,最終就是要對他人和社會有所貢獻,能實現自己應有的人生價值。因此,《詩》的《大雅》中講:『不要忘記你的祖宗和父母,這是人生最需要修養的道德。 引自: 開宗明義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 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 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 終於立身。《大雅》雲:『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孝經的宗旨和意義。 孔子坐著,曾子在一旁等待教誨。孔子說:「先前的聖王有最美好的品德和最令人佩服的做人的原則,他們把這些用來治理天下,讓民眾學習和效法,社會上就會出現和睦相處的好風氣,官吏和民眾之間就沒有相互怨恨的現象。你知道這是什麼樣的品德和原則嗎?」曾子馬上站起來說:「曾參我不夠聰敏,沒有能力知曉這么深刻的道理,請老師指教。」孔子說:「孝這個事情,是道德的根本,人需要教育的原因也在這里。請你坐下,我說給你聽。我們的身體毛發皮膚是父母給我們的,我們必須珍惜它,愛護它,因為健康的身心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條件,所以珍惜它,愛護它就是行孝盡孝的開始。讓自己健康成長按正確的原則做人、做事,讓自己的名字為後人所景仰,就會讓後世知道自己的父母教導有方,培養出了一個優秀兒女,這是人行孝盡孝的結束。總的講,行孝盡孝的開始就是要孝順父母,長大成人就要忠於國家和君主,最終就是要對他人和社會有所貢獻,能實現自己應有的人生價值。因此,《詩》的《大雅》中講:『不要忘記你的祖宗和父母,這是人生最需要修養的道德

閱讀全文

與身體是父母那句話怎麼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當兵給父母的錢是什麼錢 瀏覽:919
養老保險未交全怎麼辦 瀏覽:540
老年痴呆晚期壽命 瀏覽:333
親子矛盾不斷我該如何與父母相處 瀏覽:500
2018年社保退休人員工資漲多少 瀏覽:560
豐寧孤寡老人應上哪個養老院 瀏覽:332
老年人排毒有哪些症和表現 瀏覽:522
濰坊鶴祥養老院電話是多少 瀏覽:447
東北養老社區哪個好 瀏覽:26
農合養老保險8月 瀏覽:611
武漢按最低社保交退休能拿多少錢 瀏覽:13
中老年人落伍了怎麼辦 瀏覽:886
九龍長壽島 瀏覽:217
加強敬老院廉政管理制度 瀏覽:871
日本第一長壽老人吃什麼 瀏覽:331
老年痴呆便稀 瀏覽:734
長壽湖濱酒店 瀏覽:343
養老保險企業轉個人 瀏覽:489
男人50歲生理 瀏覽:885
長壽與桃花源 瀏覽: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