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怎麼解

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怎麼解

發布時間:2023-09-25 05:52:15

A. 「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的正確解釋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這句話出自《論語》中的《里仁》這一篇。意思是:
孔子說:「父母在世,不出遠門。如果要出遠門,必須要有一定的去處。」方,在這里是指方向,地方,處所。
這句話要辯證地理解:表明孔子既強調子女應奉養並孝順父母(遠游就做不到了),但又不反對一個人在有了正當明確的目標時外出奮斗。

B. 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是什麼意思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的意思是:孔子說,父母在世,不出遠門,如果要出遠門,必須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

「父母在,不遠游」常常被人單拎出來使用,以為孔子此言是在說父母還在就待在家裡不要出去。事實上「父母在,不遠游」後面還有「遊必有方」四字,即指父母在時,不要遠行,就算要去遠行,也要有一定的方位。這才是孔子的原話。


《孔子家語》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孔子去齊國,途中聽到哭泣的聲音,上前看到一個身掛鐮刀、戴著白帶的人,孔子便問他是誰又為何而哭。那人回答說自己名叫丘吾子,之所以哭是因為他的人生有三個過失,到了晚年才發覺,追悔莫及。「吾少時好學,周遍天下後,還喪吾親,是一失也。

長事齊君,君驕奢失士,臣節不遂,是二失也;吾平生厚交,而今皆離絕,是三失也。」《韓詩外傳》也有相似記載,只不過丘吾子變為了皋魚。

在這個故事裡,丘吾子所說的「三失」,第一就是因少時遠游、回家時父母已去世之「失」。樹欲靜而風不停,子欲養而親不待,過去了就不會再回來的是年歲,再也不能見到的,是父母。這是何其悲哀。孔子說「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亦是希望子女能好好侍奉、孝順父母,不給自己留遺憾。

但需要注意的是,他並不反對出去游學、遊宦。只要安排好父母,告知自己的去處,在有事之時能聯繫上。正如錢穆在《論語新解》中所說,「今雖天涯若比鄰,然遠游者亦必音訊常通,使家人思念常知其處。則古今人情,亦不相遠。讀者於此等處,當體諒古人之心情,並比較今昔社會之不同。不當居今笑古,徒自陷於輕薄。」

C. 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的意思是什麼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的意思是:孔子說,父母在世,不出遠門,如果要出遠門,必須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

"方"指"一定的去處、方向,更重要的是指「方法」。意思是父母身體健康時外出,要讓父母知道你的去處是安全的。如果父母的身體需要照顧,而自己又需要外出就「必須」安排好照顧好父母的「方法」,以盡孝道游「必」有「方」。

孔子所著重的,是子女對父母的責任:不遠游的前提是「父母在」。對孔子而言,父母健在時,子女的義務,便是在家陪伴父母,與父母共同生活。

作品背景:

《論語·里仁篇》是《論語》的第四篇,包括26章,主要內容涉及到義與利的關系問題、個人的道德修養問題、孝敬父母的問題以及君子與小人的區別。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乾重要范疇、原則和理論,對後世都產生過較大影響。

作品賞析:

表明孔子既強調子女應奉養並孝敬父母(遠游就做不到了),但又不反對一個人在有了正當明確的目標時外出去奮斗。

閱讀全文

與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怎麼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人家在醫院的圖片 瀏覽:437
新加坡退休工資多少錢 瀏覽:656
退休隨遷後退休工資 瀏覽:565
如何過好春節讓父母消除焦慮 瀏覽:732
邯鄲兒童去哪個醫院體檢 瀏覽:827
50歲總是手抖摔盤子 瀏覽:694
上林長壽 瀏覽:321
孝敬父母就是教自己 瀏覽:979
養老院益智區 瀏覽:298
孝敬父母的升旗儀式主持稿 瀏覽:266
養生堂頭暈怎麼辦 瀏覽:623
市養老院疫情防控 瀏覽:436
最新退休年齡規定出台公式 瀏覽:603
小雞馬上退休了想查一下社保繳存 瀏覽:785
重陽節可以給父母發紅包么 瀏覽:26
職稱過了退休年齡後能用不 瀏覽:618
耄耋能在重陽節做什麼 瀏覽:154
深圳老年大學經營模式 瀏覽:847
安徽阜陽的老年人補貼多少錢 瀏覽:37
重慶到長壽洪湖 瀏覽: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