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9歲孩子特別叛逆,亂發脾氣,動手打人,父母說什麼都不聽,不做,還向父母動手,罵父母,怎麼辦
1、多關心子女在學校的情形,但不要讓孩子有「家長和老師串通一氣」的感覺。
2、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後,家長要注意對他們下放各種權利,以幫助孩子從不諳世事向成熟過渡。
3、避免「你應該」、「你必須」、「你懂什麼」諸如此類的「口頭禪」。
4、尊重孩子的隱私權,如果孩子實在不願同您交流,不必過於強迫,尊重孩子的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尊重。
5、在與孩子接觸時,盡可能多找孩子的優點,並多鼓勵,減少孩子對您的抗拒心理。
6、不要在和孩子交流時總以學習成績為話題,這樣只會讓孩子有心理壓力懷疑您。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去理解孩子的行為,才能與她溝通,引導她去走好每一步。
⑵ 孩子打罵家長怎麼辦
不和孩子對打對罵
這是那些習慣打罵父母的孩子的父母經常做的事情。只要孩子對自己又打又罵,那麼父母馬上和孩子開始了「對打對罵」,就像是兩個有矛盾的外人一樣,他講他的理你說你的理,你給我一巴掌我打你一嘴巴子,整個就是一場鬧劇。如果你和你的孩子有矛盾的時候,千萬不要和孩子這樣,那隻會讓孩子明白,原來父母可以這樣「對打對罵」。
平日注意加強孩子情緒自控力的鍛煉
打罵父母的孩子不可能整天就做一件事,不是罵父母就是對父母揮拳頭,正常來講那不過是偶爾一次罷了。孩子並不是不明白父母是不能打罵的,可是卻因為控制不住情緒所以才會出現這種行為。那麼你就要在平日注意加強鍛煉孩子對自己情緒的自控力,讓孩子明白做什麼事情不能夠憑著自己的情緒進行。
教會孩子尊重與被尊重
我曾見過一位家長,帶孩子在游樂場玩耍的時候,因為要排隊上滑滑梯,那位家長竟然很小聲的告訴自己孩子:把前面那個小孩推下去就很快輪到你了。結果當然是前面那個孩子被退了下去,還被摔傷了,而當那個孩子的家長和孩子責問時,那個孩子和家長理直氣壯的回答:誰讓你們那麼慢的,摔了活該。如果家長不教會孩子尊重與被尊重,那麼一定會有一天你的孩子把你教給他的用在你身上。
父母平日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這還是那句老話,就是父母用自己的行為影響孩子的行為與習慣。有不少父母性格就過於暴躁,不管和誰,一旦有不滿意的時候不是滿嘴的污言穢語,就是揮動著拳頭。這樣的行為讓孩子看到,他們會習以為常,覺得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如此。對於那些習慣打爹罵娘的孩子,我個人不覺得是孩子的本性或者說是天生的,基本上都後天養成的。而父母是孩子最好也是最早的老師,父母的一切,絕對直接影響孩子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