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如今許多中國男青年結婚丈母娘都要求買房
現在許多年輕人結婚,丈母娘要求買房,主要還是為了女兒以後的生活考慮。
在村裡,我有幾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夥伴,他們有男有女,但大多數都沒有上大學,所以早早的出去打工掙錢了。
每次過年回家,我都會看到他們的父母給他們安排相親,女孩父母一般都會問問男孩的家庭情況,如果覺得滿意就會提結婚的要求,比較常見的就是一定要有房,而且還是在縣城買房。
按照他們的想法,如果連房子都沒有買,那麼女兒嫁過去住在哪裡都沒有保障,更不要談什麼幸福了。
所以來村裡相親的男孩一般都會開著車(這樣顯得有面子吧),然後說自己已經准備好了買房子的錢或者已經買好了房子,如果這一點都做不到,那一般相親都會泡湯。
我的幾個小夥伴就是這樣,他們是男孩,其中一個和我關系比較好的叫作小奎,他和對象談了幾年戀愛,雙方父母也比較滿意,所以他倆已經准備結婚了。
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小奎女朋友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直接告訴小奎要在縣城買一套房子,因為她擔心和小奎父母住在老家會因為生活習慣和性格不同鬧矛盾。對於這一想法,小奎女朋友的父母也非常表示贊同。
她的父母表示,既然你們都要結婚了,那就應該有一個自己的家,這樣兩個人住在一起才會沒有雙方家長的顧慮,以後有了小孩兒也能有一個好的教育條件。
聽完丈母娘的想法,小奎也是沒有辦法,雖然他家裡已經重新蓋了樓房,但老婆和丈母娘都不同意住在老家,他也只能抗住壓力在縣城又買了一套房子。
就這樣,買了房子之後,小奎才和女朋友如願以償地舉行了婚禮,領了結婚證。
在我看來,現在丈母娘一般都會要求未來女婿買房,主要原因有三個。
第一是女兒生活的保障,因為丈母娘也清楚買房的壓力很大,如果男方沒有買好房子,那麼以後女兒就要辛苦很多,為了女兒以後的幸福著想,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第二是避免和男方父母生活在一起發生矛盾,主要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和雙方父母生活方式差異太大,而且因為性格不同,很容易產生矛盾,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買房住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第三也是為了以後的孩子著想,畢竟在縣城買了房子之後,周邊的教育資源會更好一些。如果是在老家,以後有了小孩,小孩上學以及戶口也是一個問題。
所以現在年輕人結婚,丈母娘才會要求買房。
⑵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要父母出錢買房
感覺這已經成為一種傳統一種習慣了。我們把年輕人分為兩種,一種是常年上學讀書的,這些人在經歷過大學甚至研究生博士後,學歷自然是上去了,但是畢業後到了該結婚的年齡,剛入職的他們沒有什麼收入積蓄可以自己買房,為了早些成家只能讓父母出錢買房。
還有一種是上了幾年學而早早的去社會上賺錢的,但是如今社會好的待遇的工作都是需要學歷的,他們只能找一些基層的工作,而且多年的付出也未必能有了回報,在外打工的人尤其多,為了自己的工作資源沒有人願意離開大城市,所以買房也是選擇在一二線城市買,這樣的話需要的錢就翻倍了,靠自己的能力自然是不夠的。
其次就是如今的房價上漲的比較厲害,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大多沒有實力去購買,但是買房是迫在眉睫的問題,沒有房的話連自己的基本生活還有婚姻都保證不了,有自己的房子就有了定心丸,為了這個依靠很多人趁早拿父母的錢買房,而不是等自己有了錢去買。
父母在自己的孩子出生後,就默默的替孩子們操心這一切,所以他們從孩子們還小的時候就開始存錢,就是為了將來能給自己的孩子買上房子,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父母覺得花錢給買房是他們應該去做的,這種事情本身就不是要他們的孩子自己去承擔的,很多父母從小灌輸給孩子的信息就是:你只管讀書考學歷,爸爸媽媽給你掙錢買房買車。由此可見父母花錢買房這件事很大程度上是他們自願的,是他們對孩子的一種深沉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