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面對只相信自己孩子說的話的家長怎麼辦啊
那麼你可以讓家長有時間的時候來具體觀察一下孩子的行為,再對孩子的話進行對比,讓家長自己覺悟。
2. 為什麼父母總是不相信自己的孩子而相信別人的話
我父母永遠不信我,我還沒有上初中時都是說實話,從不騙人,但是人總會泛錯,我小時候犯錯會承認,但是承認後總是被打罵,還被說是壞孩子,之後凡是有什麼不見了或者什麼壞了什麼的,他們問都沒問就說是我。有時候真的我連什麼不見了都不知道就平白無故被打還讓我招,呵呵。上初中後我算是看清了,泛錯總會用謊言掩蓋,我越來越愛說謊,我和父母的關系越來越不好,我巴不得變成寄宿生,我在家裡一天內一定至少被罵一次。有一次期末考完,我因為同學邀我又很久沒在食堂吃飯(之前經常去食堂吃飯,但是被我爸說我天天和不三不四的同學混在一起,但是我沒有啊,總之我怎麼辯解都沒用,他不讓我去食堂吃飯)所以故意把考試時間說遲,說來不及回家吃。晚上回家後(我們有晚自習)我爸的朋友說他兒子四點就到家了(四點還沒有考完)然後我爸信了把我打一頓,我爸的朋友還亂嚼舌根說什麼這樣一定是早戀後來又說早戀會怎麼樣怎麼不好,我怎麼辯解都沒用。後來成績出來了,我考得很好,成績證明一切,我等他們道歉,但是他們就像是忘了一樣,總把早戀掛在嘴邊。好吧,既然這樣唯一辦法就是承認,寫保證書,發毒誓。更變態的是他們在我房間裝監控,我一點隱私都沒有了,我要是不讓裝監控,那我就是天天晚上玩手機,還會被打打到我讓裝為止,之後又和朋友說是我自願的,我要是讓裝監控,那我就沒有隱私了。裝就裝了,之後某天我打一個呵欠,被看見了,就說我昨晚又玩手機,監控查了,我確實沒玩,然後又說我是在被子里偷偷玩,呃,我頭啥時候伸進去了???我不辯解了,都習慣了,反正就算辯解了換來的也只是傷心。
3. 家長只相信孩子的話不相信老師的話怎麼辦
人之初,性本善。耐心的對孩子講道理,他(她)如果真錯的話會對你說對不起的。
4. 如何讓家長信任自己的孩子
如何讓孩子信任自己家長
一、家長言行要一致,要給孩子樹立守信的榜樣。身教重於言教。曾子殺豬的故事就是典範。曾子的妻子要出門,孩子非要跟去不可,曾子妻就哄孩子說:「如果你留在家裡的話,回來就殺小豬給你吃。」曾子知道後,果真把小豬殺了,很嚴肅地對妻子說: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守信,說到做到,這樣父母的話孩子才會信任。
二、家長愛孩子,就要相信孩子。周弘老師有一句名言:「哪怕世上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我們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熱淚地欣賞他,贊美他,為自己創造生命而自豪!」我們只要有周弘老師一半的愛和耐心,就一定能贏得孩子的信任。童欣,在微軟亞洲研究院中曾以負責著名。他小時在學校犯錯後,媽媽甚至沒有一句責備。而是看著兒子驚恐的眼睛,語氣溫和地說:「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你過去是一個好孩子,以後還會是一個好孩子」童欣感慨的說:「那個晚上,媽媽給了我最好的禮物。讓我一輩子都受用不盡。」
三、不失時機地給孩子以鼓勵,讓孩子感受到你是信任他的。這里有一則真實的故事:
一所小學里,老師每次提問,一個學生總是舉起他的左手,可是當老師真正讓他回答的時候,他卻答不上來。
老師問他為什麼不會還舉手?他說:「如果老師提問時他不舉手,同學會在下課時叫他傻瓜」。於是,老師就和他約定:當他真會的時候就高高地舉起左手,不會的時候就舉起右手。
這個約定,對孩子來說,是一種莫大的鼓勵。漸漸地,這個孩子越來越多地舉起驕傲的左手,越來越多、越來越好地回答老師的課堂提問。這個原本極有可能在太多的嘲笑中變差的孩子,也由一個差生轉變成了一個好學生。可見信任會讓一個人產生多麼大的自信和動力啊!正是由於信任,挽救了一個孩子的一生。
四、尊重孩子。對孩子既要有嚴格的要求,又能理解、尊重、信任孩子。
(1)平時除了關心孩子的生活外,家長要多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要把孩子放在與自己平等的地位,不要總認為孩子太小,什麼事都不懂,任何事情都是由家長決定及包辦代替。
(2)家長遇事要與孩子多商量、多溝通,真正讓孩子感覺他(或她)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員。
(3)學習上也要尊重孩子,不要將自己的愛好、願望強加給孩子。孩子從父母那裡得到愛、尊重和理解,反過來也會尊敬、愛戴父母的。家長只有走進了孩子的心裡,才能夠真正的領會到孩子的真實想法,才不會用成人的思維定勢去誤解孩子。
五、心靈的成長需要人格上的尊嚴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乞丐跪在地鐵通道邊,擺著鉛筆攤乞討。來了一個商人,丟下一美金,匆匆離去。一會兒,這位商人又跑回來,認真地對乞丐說:「咱們都是商人,都是賣東西的,我剛才付給了你一元錢,沒拿東西,現在我要拿走。」說著,蹲下來,挑了幾支鉛筆走了。商人的話,讓乞丐大為震驚。他第一次聽到有人稱他「商人」,第一次聽到有人說他「賣東西」,他一下子找到了做人的尊嚴。他迅速站立起來,撣撣身上的土,開始認真經營起他的鉛筆攤。經過幾年的努力,他成了名副其實的商人。一次,他衣冠楚楚去參加一個商界聚會,在那裡,他見到了那位商人。他畢恭畢敬地走過去,深深地鞠了一躬說:「謝謝,先生!是你讓我找回了尊嚴!」
尊嚴有如此大的力量,它能讓乞丐變成商人,也能使人變成失去靈魂的乞丐。給孩子以尊嚴,是親子之間平等交流、相互信任的開始,那就讓我們就從小事做起,從不偷看孩子的日記做起,護育孩子的尊嚴吧!
六、做孩子的朋友。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李開復博士在與中國大學生分享的教子經驗時說過這樣一段話,如果你問我的孩子:「你最喜歡你父親的什麼地方?」她們會說:「風趣甚至瘋狂、沒架子,就像我的朋友,讓我許多話都願意和他說」。從這句話里讓我們體會到孩子們心中喜歡的家長是什麼樣。在家長的面前,孩子可能永遠長不大,但是很多孩子在15歲或更早的時候,就願意把自己當作大人來考慮。這時,家長完全可以用成人的談話方式和孩子討論問題,而不再是完全的「家長」作風。建議大家試試這樣做:
(1)和孩子談理想、學習動力、玩耍、事業心、為人處事、愛情、交友、處理家庭問題等,和孩子打成一片,甚至和他一起胡說八道。不要擺起架子,做個「高高在上」的長輩。
(2)對孩子說心裡話,不要把話悶在肚子里,也希望他也這么做。做一個好的聆聽者。
(3)讓孩子知道他對你有多重要,告訴他你多麼愛他,慷慨地把你的時間分享給他,但是對物質上不要「有求必應」。
(4)花些時間理解那些流行的東西。無論是歌星、青少年偶像、新電腦游戲,流行的思想,流行的服飾,流行的技術,流行的音樂等。這樣一方面可以給你更多的話題,另一方面告訴孩子你「在乎」他。而且還可以讓你覺得年輕些!如果你不學新知識,不接觸新的思想觀念,知識匱乏,思想陳舊,你就不能理解現在孩子的所思所想。
(5)把孩子當作朋友,和他談心。可以告訴他你每天經歷的事,也可以問他,他一天經歷的事。如果他告訴你做了什麼「不該做」的事情,不要訓話,不要生氣,多聽少講。當他認為和你聊天沒有「被懲罰的威脅」時,他才會無所不談。剛開始時,如果他有點不敢講時,先對他保證不要生他的氣。創造彼此信任溝通的渠道。
(6)跟孩子多些幽默。 幽默,可以化解親子之間的隔閡,拉近心靈的距離;幽默,是人際溝通的潤滑劑。風趣幽默的教育觸動的是孩子活潑的天性。比如,今年正月,侄女悠悠來了,正哭鬧,我看見她的小臉上有兩個凍瘡疤痕,說:「悠悠好漂亮,悠悠不哭,再哭,你的漂亮的臉蛋就成了個烤糊的糍粑。」悠悠一下子破涕為笑。所以說,幽默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有效方式.
世界上有人拒絕痛苦,有人拒絕憂傷,但決不會有人拒絕笑聲。在教育孩子時,父母如果經常能想到「寓教於樂」,再頑皮、再固執的孩子也會轉變的。幽默表面上只是一種教育手段,實際上它貫穿的是一種樂觀精神,一種堅信「明天會更好」的執著,反映了教育的人文本質。
5. 初為人父母,在生活中該如何與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呢
要想和孩子建立一個互相信任的關系,作為父母首先我們要去相信自己的孩子,去信任自己的孩子。對孩子說的話一定要做到,這有利於孩子更加的信任自己的父母。父母作為成年人,在生活中給孩子提供一些實用的建議,也能夠讓孩子更加的信任父母。很多的新手父母都希望能夠和自己的孩子建立一個互相信任的關系。關於如何和孩子建立一個互相信任的關系呢?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在生活中,父母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實用的建議
很多的孩子在生活中或者是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都會有一些自己的困惑。當孩子產生困惑的時候,如果父母能夠給孩子提供一些實用的建議,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的話,那麼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就會變得越來越高。
那麼你覺得父母應該如何和孩子建立一個互相信任的關系呢?歡迎評論區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