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人都有個傳統思想,覺得父母是對子女最好的,父母說的一切都是對的,都是為了孩子好的,父母做的錯事
在父母心裡認為他們做的都是為你好,卻沒問問你想要的是什麼生活
② 父母總是把最好的都給予孩子,子女該如何回報他們
父母和子女的關系是沒有選項的,從出生那刻起就註定了的,子女任何時候都要尊重父母,孝順父母,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父母對待子女的態度,依舊是關愛中帶著尊重,關心,愛護,陪伴,教育和投入,天下的父母永遠是想著我要照顧好我的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從出生到會走路,自己吃飯等慢慢長大,父母的教育是不可替代和缺少的。小時候,父母是孩子最大的依賴,也是孩子快樂的源泉,當我們慢慢懂事後,更要理解為人父母的不容易。
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於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父母養育兒女長大成才,中間的辛勤培育,為人子女的,即使一肩擔父,一肩擔母,讓父母在自己身上大小便,乃至用全世界最珍貴的奇珍異寶、衣食美味供養。
仍然沒有辦法報答父母養育自己的須臾之恩。父母養育了我們,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為人子女的不應抱怨,而是應該學習怎樣來恭敬、孝養。
③ 怎麼看待父母老是給你說什麼都是為了你好
其實怎麼說呢?因為我們隨著時間的慢慢變化,我們對自己的家裡人或者說是自己的父母感覺都是不一樣的,在你小的時候跟你大的時候感覺是真的完全不一樣。④ 父母總說什麼都是為了我好,我應該怎麼做
你應該明確的表達你的意見,不要一味的順從。
愛的方式總是殊途同歸,我們習慣了通過「買買買」向父母表達「愛」,而爸媽大多不為所動:「我們什麼都不缺,別浪費!」當「買買買」被我們視為衡量孝心的標准時,「愛」就變成了毫不走心、簡單粗暴的物質堆疊。其實用心的愛並不會拘泥於一種方式,但它們總是殊途同歸。
聽說去年小偉被公司派往山西分公司常駐,春節也沒回家。快到中秋了,小偉說太忙不回來了。昨天我外出辦事順便去看了看久違的他媽媽。幾年不見了,阿姨的頭發和我媽媽的頭發已同樣的白了。父母的老是很快的。
如果父母給你安排的,恰好就是你想要的,且不管你嘴上怎麼說,有多麼地不想要,你內心深處假如就是想要這樣的,那麼就好好地接受安排,皆大歡喜。但如果父母給你安排的,並不是你想要的,那就更簡單了,自己該幹嘛幹嘛,腿長在自己身上,想到哪裡去,想做什麼事,沒有任何人可以攔得住你,去做就好了。
⑤ 怎樣看待父母總是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好
這句話確實是非常對的,我們的父母真的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我們更好,但是可能對於很多孩子來說,這句話就相當一種變相的壓力。我們需要為了他們的好意而被迫接受一些自己並不想做的事情,或者不想要的東西,因此可能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都是非常不想聽到這句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