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孩子不贍養屬於什麼部門管了
子女不贍養老人,老人可以向當地居委會、村委會、公安局或者婦聯等機構尋求幫助,請求調解。
如果調解無效或子女不履行協議的,老人可以通過訴訟途徑,向法院起訴要求對方履行贍養義務或強制履行贍養協議。
如果子女不贍養老人導致老人受到嚴重傷害的,可能會構成遺棄罪。老人可以向公安局報警,通過公安機關起訴或者本人自訴的方式,向法院判定對方遺棄罪的請求,由法院對涉嫌遺棄的行為進行定罪處罰。
所謂贍養,主要是指兒女在經濟上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和費用的行為,即承擔一定的經濟責任,提供必要的經濟幫助,給予物質上的合理要求。贍養老人問題最好途徑是通過街道或者居委會(村委會),由所有子女開一個家庭會議,針對老人的財產和收入,老人的贍養,贍養費的支出,財產的管理等達成一個一致的意見!如若不行的話喊滾仿就要走司法途徑,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免費打官司,不過法院還是會以調解為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贍養扶助的主要內容是指在現有經濟和社會條件下,子女在經濟上應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費用,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對父母應尊敬、關心和照顧。
有經濟負擔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分男女、已婚未婚,在父母需要贍養時,都應依法盡力履行這一義務直至父母死亡。
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僅發生在婚生子女與父母間,而且也發生在非婚生子女與生父母間,養子女與養父母間和繼子女與履行了扶養教育義務的繼父母之間。
為保障受贍養人的鄭纖合法權益,我國法律規定,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對拒不履行者,可以通過訴訟備清解決,情節惡劣構成犯罪者,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⑵ 子女不贍養父母會不會受到法律制裁
當然會,老人一則可以追索贍養費,而且還可以告你遺棄罪。
遺棄罪是指負有扶養義務的人,對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中國刑法中妨害婚姻家庭罪的一種。主要特徵是:(1)侵犯的客體是被害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權利。(2)在客觀上表現為行為人對因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原因而沒有生活來源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應當扶養而拒絕扶養的行為。扶養包括長輩對晚輩的撫養、晚輩對長輩的贍養以及夫妻之間的扶養。(3)犯罪主體是對被遺棄者負有法律上的扶養義務的人。(4)主觀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應當履行扶養義務。拒絕扶養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但犯罪動機的不同不影響定罪,可作為量刑時考慮的情節。
⑶ 生下孩子不養這母親應承擔怎樣責任
贍養義務和是否付撫養費沒有必然的關系。為人子女,法律上規定都有贍養父母的義務,這是以血緣關系來界定。孩子的母子(女)的關系者襲,並不能因為母親是否給撫養費而改變。假如 離婚協議中 對於母親贍養有了約定,即使約定將來不用負責,假如母親喪失了行為能力,沒有其他依靠,作為直系親灶嫌高屬,在法律上孩子還是有義務進行贍養。她給了孩子生命,是孩子的母親,這個事實是無法改變的。不知道你是否明白?
《 民法典 》第一千零隱尺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 離婚 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⑷ 女兒不養父母可以起訴嗎
有贍養能力的女兒不養沒有生活能力的父母的,父母可以起訴。但是如果女兒本身沒有贍養能力或者父母可以獨立生活的,父母不可以起訴子女。
不贍養父母要承擔支付贍養費的民事責任,情節嚴重的可能構成遺棄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如果孩子不養父母的,父母可以去法院起訴。追索贍養費哪孫芹的,應當攜帶身份證、起訴狀等證件去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訴,如果幾個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轄區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贍養費的標准如下:
1.應當先由雙方協商處理,協商一致的,可以按照約定的凱雹標准支付。
2.不能協商一致的,可以由人民法院裁定,撫養費標准根據當地經濟水平、受撫養人的實際需求和受撫養人的財務能力確定。
一般應當先計運算元女家庭的月人均收入。如果孩子的平均每月收入低於最低生活水平,則認為該子女無法向父母提供贍養費。當一個子女家庭的月人均收入高於最低生活保障線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子女的人的贍養費將計算為50%;有三個以上孩子的子女贍養費佔40%。應付贍養費除以受贍養人人數為標准為被贍養人的贍養金額。
法院判決對方支付贍養費,但是對方仍不支付的,原告可以向做出生效判決的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如果構成遺棄罪的,應當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依據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一條
贍養人應當履李畢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⑸ 孩子不養父母有哪些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1、《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4條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2、對於不贍養老人的,要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首先,《民法典》第1067條規定: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也規定: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
3、對於不履行贍養義務的,老年人(指年滿60周歲的人)有要求贍養人付給贍養費的權利。老年人與家庭成員因贍養發生糾紛的,可以要求有關部門,如子女所在單位或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查明情況後,要強制子女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根據當地的生活標准,判決子女給付一定的贍養費用可以根據老年人追索贍養費的申請,在判決作出前,依法裁定子女先行給付一定的贍養費用,以解決老年人的生活急需。
4、其次,對於虐待遺棄父母的子女,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虐待,指子女對父母經常以打罵、凍餓、限制自由、污辱人格等方法,從肉體上、精神上進行摧殘迫害。遺棄父母,指子女有贍養義務而拒絕贍養的情節嚴重的行為。虐待父母,情節惡劣的,依照《刑法》第260條處2年以下有亮早正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被害人重傷的敬悔,處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對遺棄老人,情節惡劣的,構成遺棄罪,按照《刑法》第261條的規定,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睜遲役或者管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⑹ 孩子不養父母犯法嗎
犯法,只要形成法律上的子女關系,那麼就會形成撫養和贍養義務。如果對於自已年老的父母,沒有或喪失了勞動能力,或者生活不能自理,因而無法獨立生活的,作為子女負有扶養義務,有能力扶養卻不扶養,襲知致使父母因遺棄被迫自殺的、因生活無著而流落轎禪梁失所的等等,就構成犯罪。閉運
⑺ 兒女不養父母受什麼處罰
法律分析:子女不贍養父母,應該承擔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具體如下。民事責任: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刑事責任: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十四條 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
⑻ 子女不養父母應該怎麼解決
法律分析:養老育幼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法律明確規定的義務。當贍養人不履行義務時須承擔民事責任。違反贍養義務造成贍養人權利受侵害,被贍養人可依法請求人民法院判決義務人承擔民事責任,即承擔必要的贍養費義務。違反贍養義務的贍養人,違法行為的程度未構成刑法上犯罪時,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相應處罰。違法犯罪行為構成刑法某一罪時,贍養人須承擔刑事責任。實踐中贍養人行為會構成虐待罪、遺棄罪。
如果子女不履行贍養費的義務,父母可以通過起訴來要求子女履行該義務,情節嚴重時還可追究其刑事責任,並且要執行法院的判決,同時,在繼承遺產的時候,不履行贍養義務的子女會少分或者不得到遺產。
子女對父母履行贍養義務,贍養是指子女在物質上和精神上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條件,子女作為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兒子和女兒都有義務贍養父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七十二條 老年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權要求有關部門處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和有關部門,對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的申訴、控告和檢舉,應當依法及時受理,不得推諉、拖延。
第七十三條 不履行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職責的部門或者組織,其上級主管部門應當給予批評教育,責令改正。 國家工作人員違法失職,致使老年人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責令改正,或者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四條 老年人與家庭成員因贍養、扶養或者住房、財產等發生糾紛,可以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其他有關組織進行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其他有關組織調解前款糾紛時,應當通過說服、疏導等方式化解矛盾和糾紛;對有過錯的家庭成員,應當給予批評教育。人民法院對老年人追索贍養費或者扶養費的申請,可以依法裁定先予執行。
第七十五條 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對老年人負有贍養義務、扶養義務而拒絕贍養、扶養,虐待老年人或者對老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的,由有關單位給予批評教育;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六條 家庭成員盜竊、詐騙、搶奪、侵佔、勒索、故意損毀老年人財物,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七條 侮辱、誹謗老年人,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八條 未經許可設立養老機構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責令改正;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養老機構條件的,依法補辦相關手續;逾期達不到法定條件的,責令停辦並妥善安置收住的老年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⑼ 不撫養子女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法律規定要如何去處罰
一、不撫養子女構成什麼罪
1、情節惡劣可構成遺棄罪。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
第二百六十一條【遺棄罪】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遺棄罪的犯罪構成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員中的平等權利。對象只限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我國婚姻法明確規定:「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並對家庭成員之間應履行的扶養義務作了規定。有負擔能力而拒不履行扶養義務,就侵犯了年老、年幼、患病或者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權利。遺棄行為往往給被害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為輿論所不齒,也影響社會的安定團結。因此,同遺棄的犯罪行為作斗爭,有助於造成一個少有所養,老有所依的良好的社會環境,有助於保護婦女、特別是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對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應當扶養而拒不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所謂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是指家庭成員中具有以下幾種情況的人:(1)因年老、傷殘、疾病等原因,喪失勞動能力,沒有生活來源;(2)雖有生活來源,但因病、老、傷殘,生活不能自理的:(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除了對於具有這類情況的家庭成員外,不發生遺棄的問題。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必須是對被遺棄者負有法律上的扶養義務而且具有撫養能力的人。只有具備這種條件的人,才可能成為本罪的主體。如果在法律上不負有扶養義務,互相間不存在扶養關系,也就不發生遺棄的問題。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自己應履行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拒絕扶養的動機是各種各樣的,如有的把老人視為累贅而遺棄;有的借口已離婚對所生子女不予撫養:有的為創造再婚條件遺棄兒童;有的為了逼迫對方離婚而遺棄妻子或者丈夫等。總之,遺棄者都是出於個人主義極端自私自利思想或者是其他卑鄙動機。
⑽ 生下孩子不養這母親應承擔怎樣責任
情節惡劣可構成遺棄罪。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母親支付撫養費並且沒有虐待孩子,就不構成犯罪,如果母親沒有支付撫養費的,可以民事案件起訴母親,要求母親支付撫養費。如果有虐待,拋棄孩子不撫養的,可能構成遺棄罪,可以遺棄罪起訴母親。遺棄罪的遺棄行為須達到情節惡劣才能定罪,情節惡劣是指由於遺棄而致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遺棄而生活無著,流離失所,被迫沿街乞討的;因遺棄而使被害人走投無路被迫自殺的;行為人屢經教育,拒絕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一危難境地的;遺棄手段十分惡劣的(如在遺棄中又有打罵、虐待行為的)等情況。情節惡劣的,可能會處五年以下 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和無獨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的撫養是無條件的,必須承擔的義務。當父母不履行應當承擔的撫養義務時,需要撫養的子女,有權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可以要求義務人所在單位和有關部門進行調解御棗。如果父母仍不承擔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和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由人民法院對此類案件進行審理。人民法院首先應當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作出判決。必要時,人民法院可以先行裁定,裁定義務人先行支付撫養費,以保障未成年和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的生活。義務人拒不履行支付撫養費的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採取強制執行的措施,比如從義務人的工資中扣留其應當支付的撫養費。這里的撫養費包括子女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等費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十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鎮唯拆和撫養義務。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一條
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山碧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