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如果孩子教父母做人是什麼體驗

如果孩子教父母做人是什麼體驗

發布時間:2023-05-30 14:44:44

1. 孩子體諒父母,父母會有什麼感受

孩子體諒父母,父母會覺得很欣慰。
小時候我比較皮,惹了不少禍,經常讓爸媽不高興。
那個時候的我不要說體諒父母,不給他們找麻煩,已經謝天謝地了,所以那個時候我經常被訓。
但是在我上五年級的時候,一切都發生了變化。我記得很清楚,那一年村裡修路,一下雨就坑坑窪窪的土路要變成柏油路了。
但是修路自己家也要幫忙,我爸媽都忙著把門口的柏油弄門口一些,這樣就會比較平坦。
那個時候正是夏天,大中午的太陽火辣辣的,爸媽都出了一身汗。我當時看到腦子也沒多想,跑進廚房倒了兩杯熱水,用水杯倒騰涼。
本來我想拿出去給爸媽的,但是想到,老師教的人在夏天出太多汗,身體就會缺鹽,我就在杯子里加了一些鹽。
然後我嘗了嘗覺得味道不太好,又加了一些糖,調了一下味,最後給爸媽端了過去。
爸媽看到明顯愣了愣,然後接過去喝了一口,馬上又停了下來,老媽又看了我一下,最後兩人才一口喝光。
修完路我聽到媽媽和鄰居說,我家小子不知道今天咋了,突然這么懂事,倒的水都是加了糖和鹽的。
從媽媽的笑聲中,我聽出了她的開心。我想到原來我做這樣的事媽媽會這么開心,那我以後可以多做一些。
於是,調皮的我喜歡在樹林玩,但也會收集很多柴火,然後給媽媽拉回去。我也會帶一些常見的野果給爸媽吃,或者給他們倒洗腳水。


那一年,我覺得是自己長大以來被爸媽誇得最多的一年,我能感受到他們的開心與欣慰(臭小子終於開竅了)。
所以我覺得,如果自己突然變得很懂事,會體貼父母,那麼爸媽一定會很高興,也會覺得很欣慰。

2. 馬上就要當爸爸了 ,為人父母到底是什麼感受

首先恭喜你,馬上就要為人父母,做父母的後,身上的 擔子肯定就會更重了,給你說下我的切身體會,也算是給孩子的一封信。

天天(乳名)你好:

媽媽首先祝你三周歲生日快樂。

你為什麼這么喜歡媽媽的肚子?

三年前的今天,你在媽媽肚子里已經多呆了一周,久久不願意和這個世界見面。你喜歡蜷縮在媽媽的肚子里,因為你有安全感是嗎?但是媽媽在家裡坐如針氈,時刻怕因為自己的一舉一動而影響你幼小的身體。所以和爸爸溝通後決定去醫院打催生針,爸爸媽媽一方面怕你出現身體不適,另一方面你也該和世界見面了,你要勇敢的脫離媽媽的身體,獨自一人面對美好的世界。

你在和表姐擺拍造型

你最近喜歡大頭兒子的故事,每天黏著爸爸給你講大頭哥哥的故事,從中你也學到了很多好的習慣。你凡事都會問為什麼?什麼意思?你的小嘴從來不閑著,媽媽希望您能保持不懂就要問的好習慣。

孩子,你現在還看不懂這封信是什麼意思,相信等你有一天長大了,自然會看懂這封信。

願你的一生健康快樂、幸福滿滿,爸爸媽媽愛你。

3. 家長怎麼教育孩子學會做人

導語:種認識太狹隘,我們所說的做人,首先是讓他們做一個正常的自然人,其次是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人。讓他們既有健康的身體又有健康的人格;既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又有良好的心理品質。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怎麼引導?

家長怎麼教育孩子學會做人?

一、讓孩子做一個誠實善良的人

誠實善良是做人的最基本要求,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交友之道,商貿之魂。這種品質需要從小培養,那麼家長應該做的是:

1、告訴孩子誠實和善良的好處和不誠實的害處

其實,很多孩子撒謊是無意的行為。家長要注意從小處著眼,發現問題及時引導。(舉例——“狼來了”)這個故事值得我們深思。慶幸的是放羊的孩子雖然失去了幾只羊但改掉了說謊的毛病;悲哀的是,令他改掉毛病的是狼而不是人。那些村民完全有機會引導教育他,使他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2、讓孩子學會去關心別人

送人玫瑰之手,雖久猶有餘香。人與人相處離不開相互關心、相互幫助。關心是愛的前提,如果孩子對周圍的人和事物毫不關心,他就不會去愛什麼,對別人的愛也會毫無知覺。這樣的孩子將來必定孤獨痛苦,感受不到人間真情,生活沒有色彩。關心別人也是一種品質和習慣,需要從小養成。作為家長應該經常給孩子講關心別人的好處,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怎樣去關心別人。

(1)關心別人從孝敬父母開始。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很簡單,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關心,很難想像他會去關心別人。而關心父母也是孩子最容易做到的。如,早晚向父母問好;吃飯請父母先動筷;外出跟父母打招呼徵求意見;遞上一杯水或遞上一雙拖鞋;祝父母生日快樂等。別小看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這就是教養。

(2)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感。首先,讓孩子學會一些家務勞動;作為家庭一分子,孩子有責任參加家務勞動。其次,讓孩子學會為家庭分憂;應該讓孩子知道父母支撐一個家庭是很不容易的,自己有責任為家庭出力,要有為家庭分憂的意識,不讓父母操心。再次,讓孩子學會關心集體。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集體活動。如,各種比賽,參觀游覽等。通過集體活動培養他們的榮辱感和合作意識。總之,一個人只有懂得怎樣去關心別人,關心集體,才能進一步發展為關心國家的興衰,社會的進步,民族的興旺,最終實現完美人格。

關於培養孩子做誠實善良的人,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家長的以身示範。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再動人的說教也比不上榜樣的力量。(舉例——父母的正反行為)。

二、讓孩子做一個健康快樂的人

健康的身體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是快樂的本源。(舉例)那麼對於家長,我們應該做的是什麼呢?

第一、培養孩子珍愛生命的意識

讓孩子充分認識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絕不能在不經意間糊里糊塗地丟掉自己的生命。強化安全意識並教給孩子自護與自救的本領。(舉例——防火防電、冷靜處理意外傷害)另外為孩子買一份保險是明智的做法。

第二、注意科學的飲食與保健

多看點關於飲食與保健的書,讓孩子吃出健康來,不是越胖越好。

第三、努力營造一個愉快的生活空間

科學合理地安排學習與活動的時間,還給孩子玩的權利和自由,不給孩子施加心理壓力。(舉例——考試必須第一,單親家庭的畸形教育)讓他們身心愉悅地成長。

三、讓孩子做一個樂觀自信的人

樂觀自信是成功的基礎。每個人與生俱來都帶著一種隱形的神奇力量:它可以使你精神煥發也可以使你萎靡不振;可以使你冷靜而理智,也可以使你暴躁易怒;可以使你從容而安詳的學習,也可以使你惶惶不可終日;可以使你生活甜蜜快樂,也可以使你生活抑鬱,暗淡無光;它可以加強你也可以削弱你。這些促使人感受上產生神奇變化的力量就是人們通常說的心態。心理學家發現成功並不在於天賦,而在於心態。成功始於覺醒,心態決定命運。據北大精神衛生研究所研究員介紹,我國17歲以下未成年人約3.4億,保守估計,有各類學習情緒、行為障礙者3000萬人,其中中小學生佔21.6%——32%。突出表現為人際關系、情緒穩定性和學習適應方面的問題。以上都是心態惹的禍。心態有積極和消極之分,如,同樣是放在孩子面前的半杯牛奶,不同心態的孩子就會產生不同的情緒。有的孩子會因為牛奶太少而不高興,有的孩子則慶幸有半杯總比沒有強。後者的心態就是積極的。

積極的心態是正確的心態。通常表現為樂觀自信、慷慨豁達、正直忠誠、通情達理、開拓創新等。小學生的積極的心態是在家長的小心呵護下培養起來的,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經常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樹立他們的自信心。(舉例——搗蛋男孩當州長)這個事例說明,孩子的成就如何永遠和孩子的自信心密切相關。

有一句教育名言說:“要讓孩子抬起頭來走路”。“抬起頭來”即對自己、對將來、對所要做的事充滿信心。那麼,要讓孩子充滿信心不斷進步,家長應該做些什麼呢?

1、尊重孩子的人格

尊重人格是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也不論孩子優點多還是缺點多,絕對不能對孩子說有辱人格、有傷自尊的話。如:“你真是不可救葯、豬腦子”,“就你這德行八輩子也好不了”,“早知道你這樣,當初生下你時就捏死你了”等。這些話足以毀滅一個孩子,他們會覺得自己很無能很多餘,什麼也做不好,這樣的孩子怎麼能成材呢?相反,有的孩子雖然表現很一般,但是家長能夠抓住孩子僅有的閃光點,用鼓勵性的語言和目光給孩子暗示孩子:你能行。你做的對。繼續努力一定成功!那麼,孩子一定會對自己充滿信心和希望,時刻告訴自己:我能行!做起事來也不會畏手畏腳。另外,尊重孩子還表現在,能夠在家長做錯了的情況下,不強詞奪理,坦率地向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讓孩子覺得自己在家長的心中是佔有重要地位的。

2、發自內心地賞識你的孩子

孩子的本能是想把事情做好,家長的責備會讓他們失去信心,而家長表現出來的欣賞和鼓勵會讓他們更加努力。所以經常鼓勵很重要。哪怕是微小的成功都能增強人的自信。當孩子寫一個好字,做對一道題,得一朵小紅花,做一次家務都希望得到認可,家長要幫助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而不能漠不關心。

經常對孩子說的話應該是:你真棒!好樣的!你一定能行!你不比別人笨!沒關系,下次一定能考好!你已經做的很不錯了!我的孩子肯定是最優秀的!最忌諱跟孩子說的話是:你真笨!神仙也教不好你!考第一是應該的!這事你做不好!竟干用不著的等。或許你的孩子缺點很多,但是,天生我才必有用!他一定有他與眾不同的地方。家長要善於觀察和發現。美國有一種EDA教育,就是經常對孩子說:你好棒!這一教育理念認為,告訴你的孩子“你好棒”給你的孩子一種信心,比你的孩子真的好棒還重要。這句話希望大家能記住。

四、讓孩子做一個勇敢堅毅的人

勇敢堅毅是成功的保證。如果說對孩子放任不管的家長是浪費了孩子寶貴的時間,那麼那些過分地呵護孩子的家長卻是給孩子的人生布下了甜蜜的陷阱。如果家長從小就把孩子的一切都包辦代替,那麼孩子長大以後將無法適應這個復雜的社會,最終被社會所淘汰。(舉例——學習好也不能讀大學)那麼,家長要從哪幾方面做起呢?

1、讓孩子學會與人相處

能夠愉快地與人相處是孩子適應社會的一種能力,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的任務就是學習,不能讓他們心有雜念,其他的畢業再說。這顯然是錯誤的。讀書的目的是什麼?目的是讓孩子有更強的適應社會的能力——生存能力,能力是從小培養的,如果只片面地追求分數,那麼,你培養出的孩子將是一個廢物,這絕不是危言聳聽(30歲不會找對象,高分低能)從宏觀上看,國與國之間是競合並存,如果你的孩子成績非常優秀,能上重點大學,那麼他可能要肩負歷史的使命,能力越強為國家做的貢獻就越大;從微觀角度來看,不論是誰,一個人活在世上總得與人打交道吧,能夠很好的`與人相處的人,無論是在事業上還是在家庭中都容易成功。因此,孩子從小學會與人相處不但可以發展心理、健全人格更能從中積累經驗,為將來適應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具體做法:

(1)給孩子與人相處的機會(該玩得玩,適時安排外出,不脫離集體生活)。

(2)教給孩子與人相處的原則(相互尊重、樂善好施、心胸寬闊、真誠相助)。

2、告訴孩子可以說“不”

謙讓是一種美德,但它不等同與懦弱,孩子有權利表明自己的觀點,維護自己的自尊。俗話說“聖命難違,父命難違”,人生修煉中最難學的就是說“不”,簡單的一個字對維護自身的人格、尊嚴、判斷力大有好處。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做到:

(1)鼓勵孩子敢於表明觀點。對不正當的行為與誘惑要勇敢地說“不”。敢於表明觀點是人的一種重要素質,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與人交流,取得共識,避免做違心的事(包括違法);另一方面還顯得光明磊落,避免產生誤會。很多人當別人有所要求時,不管是不是合理,也不管自己是不是能做到,都不忍心拒絕對方,結果往往是費力不討好,自己活受罪。除了對別人以外,對自己的不妥當行為也應該說“不”(如,電視節目好看但是時間已經很晚了,家裡有電腦忍不住想玩游戲)。能對自己和別人的不良行為敢於說“不”也是勇敢的行為。

(2)教孩子把握好說“不”和頂嘴的分寸。許多家長知道唯唯諾諾的孩子將來成不了大事,但又討厭孩子頂嘴任性,怎樣區分呢?關鍵是從孩子的角度看他說的是不是有道理,有理是前者。對無理的頂嘴或任性,家長要進行冷處理,如:先講道理然後讓他閉門思過;先不跟他理論給他個台階,讓他自己走開;轉移話題或雙方各退一步等。切記,家庭要有民主的氛圍,即使孩子說的不正確也要允許他們分辨,犯罪嫌疑人還可以為自己辯護呢,難道孩子還不如他們嗎?但是,決不能縱容,要有效控制孩子的需求。不能無止境的滿足孩子,那樣也會使他們迷失方向。所以家長要掌握好管教的分寸。

3、引導孩子視苦難為教育,視挫折為成長

人的本領是從艱苦奮斗中鍛煉出來的。大多數的富家之子總是不能抵抗財富所加於他們的試探,因而陷入不屑的生命中,這些人不是窮苦孩子的對手。往往是那些為了擺脫貧困境地而奮斗的孩子才會成為可造之才。許多家長總會發出這樣的慨嘆:咱小的時候也沒人管啊,都挺懂事的,現在的孩子天天說著看著,也讓人操心。很簡單的道理,我們小的時候家裡孩子多,家長管不過來,無形中給了孩子施展才能的空間,許多事情都要自己去做。那時候生活也不富裕,有的孩子習慣了也就不覺得苦了。也有的孩子由於嚮往富裕的生活因此而發奮努力,成就人生。國外有一個在貧困中奮斗出來的人說:“我雖然不能成為富人的後代,但我要努力成為富人的祖先。”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因此,我們從小就應該為孩子經受苦難戰勝挫折做好思想上的准備。

(1)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包括學習、做事)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結果,更重要的是在做的過程中如何克服困難,磨練意志,並學習處理問題的方法。

(2)控制孩子的零花錢,教育他們不攀比。

(3)在有些事情上不要同情孩子。不要把過失和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避免孩子養成推卸責任的不良作風。(舉例——中國學生過生日郊遊遇雨;日本小學生搬桌子)

(4)對於那些少數有生理缺陷的孩子更要耐心地引導他們用積極的心態戰勝困難戰勝自我。而不應該怨天尤人、自暴自棄。要正視現實學會百折不撓。我們可以不比正常人,但是跟自己比,可以選擇活得更好的方式。

如何讓孩子學會溝通?

第一、要學會肯定孩子當前的做法

第二、要體會孩子目前的處境和苦惱

第三、每個事件都有不止一種解決方案,站在孩子角度和孩子一起想辦法。當然主要是讓孩子想,家長做好引發。他想到一個,我們就肯定一下。

第四、從孩子想到的辦法中讓孩子尋找一個最好的辦法!第五,鼓勵孩子用想到的辦法嘗試去做,無論成功失敗,都很有意義!

第五、鼓勵孩子用想到的辦法嘗試去做,無論成功失敗,都很有意義!

閱讀全文

與如果孩子教父母做人是什麼體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個官方軟體可以繳納養老保險 瀏覽:3
老年消費教育活動圖片 瀏覽:173
失職養老保險怎麼領取 瀏覽:694
九九重陽節采訪稿 瀏覽:446
喜歡看父母在老年活動廣場 瀏覽:322
什麼青菜吃著養生 瀏覽:638
60歲的女人有性需求么 瀏覽:624
80歲柑橘老人 瀏覽:292
老年人春節送什麼衣服 瀏覽:832
農民轉城鎮養老保險 瀏覽:907
她50歲英語 瀏覽:759
孝敬父母7人情景劇劇本 瀏覽:420
老年養生中葯材有哪些 瀏覽:191
星級養老機構評定怎麼寫 瀏覽:995
老年保健協會健康普查活動 瀏覽:890
老年人志願者服務隊活動文章 瀏覽:281
建築公司瓦工退休年齡 瀏覽:31
周末養生模式怎麼開啟 瀏覽:499
鄭達到了退休年齡嗎 瀏覽:340
養老金保險哪個劃算 瀏覽: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