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與父母相處 800字議論文
與家人相處的快樂與煩惱 隨著年齡的增長,環境的變化,壓力的增大,我感到學習內,生活,交友,容與家人相處等方面的快樂和煩惱。說到這兒,我記憶的小河泛起往事的片片浪花。 我在與家人相處的過程中,遇到了快樂和煩惱。我的父親是一位正直的農民。他一輩子在土裡刨食,嘗到了沒文化的苦。他對我的學業抱著太大的希望。他為了讓我能受城裡的教育,就把家搬到城裡。記得我讀四年級時,開學第一天老師讓我們填家庭情況表。同學們都自豪地寫下自己爸爸的職務——「經理,廠長,辦公室工人……」,而我呢?只能紅著臉寫下「務農」。啊,父親,你為什麼不是經理,廠長,辦公室工人……?從此,我對父親冷漠起來,每次父親接送我上學,我都走在前邊,怕同學嘲笑我家裡窮。我的煩惱開始了,我越來越嫌棄父親,不願和父親...
B. 如何才能更好的和父母溝通
1、首先在和父母的溝通的時候,一定不能擺出一種你們什麼都不懂的姿態。
父母在你生命的大半部分,他們所扮演的角色一直都是你的老師,一直是他們教自己的孩子一些生活和學習中的技巧,其實很多時候,在孩子眼中父母就是很厲害的代名詞,父母對於這種角色也是非常高興的。
C. 如何和父母更好的相處呢
作為青少年,我們經常會和父母產生意見不和甚至矛盾,這是由於年齡、思維方式和生活經驗的不同所導致的。但是,我們想要和父母更好的相處,這不僅是我們成長的必經之路,也是家庭和諧、幸福的重要保障。那麼,怎樣才能和父母更好的相處呢?下面就來談一談!
1. 尊重父母
尊重父母是我們相處告橡的首要原則。我們應該理解父母的辛勞和付出,尊重他們絕蠢的想法和決定。在與他們溝通時,避免口出惡言、冷嘲熱諷,不要過於強調自己的觀點,耐心傾聽他們的意見。
2. 學會溝通
溝通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在和父母溝通時,不要過於情緒化和激動,更不能用暴力解決問題。可以選擇一個適當的時間和場合,誠懇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傾聽父母的意見和建議,避免一味的強硬和固執,達到雙方互相理解的效果。
3. 學會包容
父母的決定可能並不總是與我們的心意相符,但是我們需要學會包容和理解。盡管我們對某些問題持有不同的觀點,但是也應該尊重他們的選擇和決定。要學會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問題,了解他們的處境和需要。
4. 建立共同話題
建立共同話題是促進親密關系和家庭和諧的重要途徑。我們可以和父母分享自己的生活和趣事,也可以與他們討論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增進彼此的理解和溝通。
5. 應對家庭問題
一些家庭問題可能會影響我們與父母之間的關系。我們需要學會正確的應對,避免影響家庭和諧。如果遇到問題,可以選擇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也可以尋求家庭成員間的溝通和理解,共同解決問題。
總之,與父母更好的相處需要我們付出時間和精力,學會尊重、溝通、包並友陪容、建立共同話題和正確應對家庭問題。相信通過我們的不斷努力,我們的家庭關系一定會更加和諧、溫馨。
D. 學生如何與家長溝通心得體會
與家長溝通的心得體會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標、內容和方法上表現是否一致,直接影響教育質量和效率的提高,關繫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共同的願望和一致的社會責任,要求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必須合作和交流,建立一種和諧的友情關系,從而多角度、多層次地發揮教育的功能,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與家長怎樣才能達到有效的溝通呢?我覺得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 真誠交往,密切聯系
教師要想與家長取得聯系,主動熱情地與家長相交,在心理雙方架起彼此信任的橋梁,以爭取家長的有效合作,例如:我通過家園雙方互相訪問,電話聯系;召開家長會;家長開放日;親子運動會等,通過這些活動拉近家長與老師的距離,密切孩子與父母的關系。還可定期開展家長個別咨詢活動,幫助家長解決實際問題。比如說:班上的嘉睿、戎騰、樂添、鄭佳等小朋友的生活獨立性較薄弱。那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獨立性呢?是這些家長們所關注的。因此在於家長的溝通中,我建議家長平時多給孩子一些處理事情的機會:如洗自己的手絹、襪子,自己洗漱,自己收拾玩具、作業本、小畫書等。隨著孩子常時間的鍛練和培養,相信孩子們會逐漸增強獨立生活、獨立思考、獨立做事的能力。以上這些都是教師可以利用的與家長溝通的途徑。
二、 尊重家長,增進理解
在教育實踐中,教師和家長存在許多不合作現象,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教師對家長尊重不夠或雙方不理解而造成的,因此,在教師與家長的交往中,一是要尊重家長,尊重他們的感情,尊重他們的意見,尊重他們的人格。教師不可擺出一付教育權威的架子,或明或暗地對家長進行旁敲側擊,使家長不願接近。二是要理解家長,並讓家長也理解教師,作為家長,一般都期盼孩子成才,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關心,孩子在學校表現不好,就會覺得臉上無光,教師在與家長接觸,不宜總是向家長指出孩子的缺點、短處,向家長「告狀」,不要用刻薄的語言指責,挖苦學生,應從有利於學生發展的角度客觀地交換意見,研究互相配合教育,培養孩子的對策與辦法。
三、激勵幫助,搞好配合
為了使家長與教師更好地配合,教師應激勵家長樹立教育信心,幫助家長提高教育素養,教師應多方面了解學生家長,根據學
生家長的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措施。對於後進學生家長來說,應幫助家長指定教育計劃,明確教育方向。例如:我班的宇烽、雲逸、兆豐等常有發現在與小朋友交往中存在侵犯性行為。事後會推卸責任或接受批評表示以後不敢了,但大都不久就又犯了。針對這種情況,我與家長進行反饋和溝通,希望家園共同為幼兒提供一個健康向上的生活空間,不要在孩子面前講有攻擊色彩的話語。並建議家長採用「轉移注意」法,給幼兒予較多的關注,比方說:消耗能量,在孩子情緒緊張或怒氣沖沖時,可以帶他去跑步打球或進行棋類活動;引導幼兒經常從事這類活動有助於恢復他們的心理平衡,逐漸轉移侵犯性行為。
四、以誠相待,摒棄功利
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往,是教育學生,培養學生成長的需要,不是處於功利目的,例如:有的家長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就是希望獲得老師對孩子多一些照顧和偏愛。因此,百般討好老師,尋找哪一位是班裡的「主管」,哪一位比較好說話,就想辦法或利用節日給老師:「意思意思」。倘若事後沒有對他的孩子照顧好或存在誤解,家長便開始論頭品足,與其他家長結起伴來,言談中表示出不滿足或是做「最後發難」,使家長和老師不和諧的影子在童心中罩上陰影,本來很快樂的學習生活,隨著成人的議論紛紛而留下傷痕。對於這種情況,我們應堅決反對和杜絕利和交往直接或變相收學生家長的好處的行為,以維護人民教師的形象。
E. 作文 怎樣與父母相處 有感 600字
如果說人的「第一次誕生」是離開母體,來到世界上,「第二次誕生」便是青少年朋友離開父母的監視,成為獨立的自己,這是青春期的斷乳階段,孩子徹底地切斷了個人與父母在心理上聯系的"臍帶",走向成人。
但是,習慣了依賴和被保護的孩子們,身上仍然帶著父母教養方式等等的烙印,父母也往往出於擔心未能對孩子完全放手。這樣處於斷於不斷之間,便產生了很多孩子與父母相處的矛盾,嚴重影響了家庭的關系發展。
產生家庭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大部分是因為孩子與父母在看待問題上的差距造成的,這也就是所謂的「代溝」了。
不可否認,「代溝」是必然存在的,那是歷史的原因。
父母畢竟是從艱苦的歲月中走過來的,很可能與時代有點脫節,思想上的陳舊並不代表他們就不比你更懂得人情世故。即使你的學歷再高,掙的錢更多,也不要因此看不起你的父母。他們能做到的你可能永遠做不到,而你的所有成就卻屬於他們。你不一定都要聽從他們的,但必須得尊重他們。
其實,父母並不像我們想像中那麼蠻不講理。我們必須了解他們作為父母的心理:看著自己的孩子慢慢長大,最後確要掙脫自己的保護,父母心理肯定充滿了不舍和擔憂。但孩子卻往往是「初生牛犢不怕苦」,沖勁十足,這樣便容易產生矛盾。這種情況下,用你的坦誠去換取父母的理解與信任是最明智的。向父母提出你的合理要求,並說明原因,留給他們一個可以發表他們看法的機會,這樣的話,成功率肯定大大上升。
如果一開始便抱著父母肯定理解不了自己的態度,即使再據理力爭,也只會是徒勞。父母很希望兒女跟自己商量些什麼,以表明他們的重要性,他們滿意了,自然會留給你更大的民主。
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只要你作出努力,「代溝」也是可以逾越的!
父母的文化層次、身份地位、人生經歷和心理素質等都會影響他們對兒女的教養方式。現代的父母分為冷漠型、專制型、保護型、痛苦型、超人型和離心型幾種,並由此決定了他們與兒女相處時彼此的關系。
無論你的父母是哪種類型,如果能掌握好一些技巧,做一個孝順、體貼的乖孩子,往往是與父母相處的法寶。
父母有時也需要孩子去疼他們。現在我們中間很多朋友的父母年紀都已不輕,有的甚至已經退休,很多時候他們還要面臨兒女不在身邊的現實。這時候,他們的心情也是復雜的。可能是失落,也可能是孤寂。
這時候,身在遠方的你時常捎回家的一聲問候、一張小卡將是他們最大的快樂與欣慰。或許他們會為你的一封信高興幾天,甚至與親友奔走相告,但在你面前又說沒時間就甭寫信了;給他們買個生日蛋糕他們口中可能埋怨浪費,實際上心中卻幸福得不得了。父母,有時候比年你還像小孩子!你的一些很小的心意都會讓他們為之驕傲、興奮的。不必苦心經營,只是舉手之勞,何樂而不為?
首先,應分析一下究竟是誰對誰錯。如果真是父母的問題,就應該誠懇地跟他們解釋清楚。我們畢竟已經長大,可以擁有自己獨立的觀點,但千萬不要怨恨父母對你的不理解哦!倘若是自己錯了呢,就乖乖地認錯,再討好討好他們吧。無論哪種情況,打破僵局的都應該是你,因為父母永遠是你的長輩,對他們尊重是你應該的。
此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有時候不妨聽一聽父母的勸告。很多時候我們發現自己草率的決定只是一種年輕的沖動,往往缺乏周全的考慮,事後再想"早知聽爸爸媽媽的了"也沒用了。父母畢竟有豐富的處世經驗,他們看待問題更加全面、客觀。這些,只有等你經歷了才能明白。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家庭關系,永遠如此復雜,煩透了的時候建議你找些全家人的照片看看或者翻翻一些童年的珍藏,你一定會重新充滿信心的!家,永遠是最可愛的!
多和父母溝通和談心
F. 如何與父母溝通
1、態度決定一切。父母與小孩子溝通是這樣,曾經聽一個小孩沖著爸爸媽媽大喊:「你們說的都對,我就是討厭你們說話時的語氣」;兒女長大了與父母溝通,同樣也是這樣。如果說父母對待孩子最可寶貴的態度是平等,那麼,兒女對待父母最應採取的態度則是尊敬。
2、對父母的尊敬,不全來自道德律令,也來自理解。應該明白,父母是有缺點的平凡人,他們不能免俗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會常常拿你和其他同學、同事作「橫向比較」,他們可能文化水平不是太高,或者知識比較老化。但一顆全心全意愛護兒女的心,卻是一以貫之、不容置疑的。僅憑此心,就足以令天下兒女肅然起敬。
3、態度以外,方式也極其重要。其實不管與誰溝通,很多時候,怎麼說比說什麼更重要。事實上,很多年輕人在社會上、工作中往往能做到溝通流暢,到了家卻擺出一副愛聽不聽的架勢。在真誠的前提下,把你跟客戶溝通的方法,適當地用在父母身上,也許會有奇效。
(6)如何與父母打交道感悟擴展閱讀:
代際差異,在當下中國體現得尤為明顯,經濟社會變遷之迅速,知識更新、觀念變幻之快,讓很多中年人都難以適應。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父母與孩子之間存在溝通障礙大概是不可避免的,無論是感興趣的話題、表達的方式乃至溝通的形式,都很難做到同頻共振。
特別是對於處在青春期的年輕人來說,自主性強、脾氣也沖,往往一言不合便弄得不歡而散,甚至鬧起了「家庭冷戰「,但表面不在乎的掩飾下,雙方的負面情緒都會影響生活質量乃至工作狀態。應該明白,父母是有缺點的平凡人,他們不能免俗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會常常拿你和其他同學、同事作「橫向比較」,他們可能文化水平不是太高,或者知識比較老化。但一顆全心全意愛護兒女的心,卻是一以貫之、不容置疑的。僅憑此心,就足以令天下兒女肅然起敬。
G. 如何與父母有效的溝通交流
我和父母交流遇到的難題有。
一、吃剩飯。
節約,節儉都是好事!但總吃剩飯,就讓人受不了。
二、骨子裡還是重男輕女,認為女孩是外姓人。
三、覺得這個做飯做菜應該是女的乾的!
一、和父母交談有困難怎麼辦
1、多主動和父母彎派早溝通交流,溝通是建立良好關系的基礎。
平時多跟自己的父母多交流自己的心得,告訴父母自己在學習、生活上遇到的難題,需求父母的幫助。也可以分享一下自己取得的成績,把快樂的事情分享給自己的父母。和父母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
2、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多認真傾聽,並尊重父母的意見。
雖然兩代人相處的時代不同,但父母的經驗也是經過生活磨練總結出埋雀來的經驗。多傾聽父母給出的建議,尊重父母給出的意見。即使反對父母的建議,最好也不要生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的跟父母交談,多聽聽父母的理由。
3、多換位思考,體諒父母,犯錯誤時主動跟父母道歉。
如果你真的做錯了事情,父母斥責你時,不要動不動就和父母頂嘴,多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體諒父母的心情和難處。即使有些事情,可能錯不在你,你受了很大的委屈,但是先不要急著去爭辯。
要學會體諒一下父母,也許父母過於勞累或者遇到了煩惱,才會發火。你可以換個時間和地點,再與父母溝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4、多帶父母一起出門旅遊,開闊他們的眼界,增進彼此的親子關系。
父母忙碌一輩子,生活的圈子小,思想也是固步自封,有時間,有條件多帶父母出門旅遊遊玩,讓父母多開開眼界,跟父母一起旅遊也有助羨罩於增進彼此的親子關系。
H. 我們該如何和父母相處
1 怎樣與父母相處?我們要知道父母都是為了我們著想,即使很多時候,他們的舉動會讓我們感到不舒服,但是我們也應該從他們的角度出發,找個適當的時機來表達出自己的意見。
2 不管以前你們關系怎樣,聯系頻率怎樣,如果想關系得到改善,一定要從現在起多聯系。親戚之間是越走越近,父子母女之間也是一樣,如果長時間不聯系,會把不聯系當成一種常態。然後見面不說話也變為一種習慣。所以多聯系是改善關系的第一步。
3 年齡差距大了,就有代溝了,你可能不理解父母那一帶的想法, 比如節儉,他們可能也無法理解你的殺馬特,所以溝通很重要,有了不同的觀點,看法,可以吃飯的時候閑聊,溝通,互相理解。
4 晚飯了可以一起出去散步,周末了可以一家人出去郊遊,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想一想,最重要的親人都在身邊好好的,這是世界上很幸運的事情。
要經常與父母溝通,現在很多人的沉迷在手機之中,總是忽略了父母的想法,這也會使得父母與子女之間出現很多矛盾。在閑暇的時候,應該多花點時間與他們溝通,營造歡樂的家庭氛圍。
父母給的建議或者引導,絕對是為了我們自己好,沒有任何的惡意。可能當時跟咱們的理念不合,或者跟自己的追求不符,而導致讓你不想聽那些建議或者勸告。那你也沒必要當面的跟他們爭吵,稍微陳述一下自己的理念,讓他聽聽你的想法。如果他們不認同,他們會給出理由。我們要將他們的理由記下來,然後好好思考。畢竟那是二十來年經驗的積淀。
I. 父母溝通感悟200字
溝通是心靈與心靈之間的橋梁,溝通是兩個人傾聽對方心聲。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與父母之間的溝通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飯後的一聲聲震撼心靈的關門聲,是我們和父母之間的沉默和爭吵。
缺少了與父母之間的溝通自然也就和父母之間有了「代溝」,無形之間產生的隔閡。有人說:「現在的老一輩永遠不理解小一輩的所作所為,而小一輩永遠也不理解老一輩所說的話。」時代的不同,思想的不同,年齡的不同,使我們與父母產生了分歧,我想這一點大家都深有感觸吧?
我的爸爸媽媽一直很看重我的學習成績,其實,我知道他們也是為我好,可是有時候我也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我想有一個自己的學習的時間,我想有一個自己的休息時間……可是,我碰穗的這些想法都只是藏在心裡,並沒有和爸爸媽媽說,說出來怕他們生氣,又說我什麼不想好好學習,什麼翅膀長硬了,不聽話……
爸爸媽媽,我已經學會安排自己的時間了,你們可以放心了,我知道自己的任務是什麼,作為一名學生,我當然知道我的首要任務是學習,但是,我也需要休息,我也要玩耍,畢竟我還是一個小孩子……
爸爸媽媽,一次考試沒考好並不代表我永遠都考不好,考不好,我知道,我的心情也不好,所以你們不要再責備我了,不要在因為一次沒考好就對我板著臉了,你們這樣我的心情只會更加的低落,爸媽,不要再因為我一次沒考好,你們就為我找補習班,我知道你們是希望我能夠學的更好,但是,我希望你們能夠聽一聽我的想法,我需要你們耐心的傾聽……
爸爸媽媽,我會做一個好孩子,我會認真的做每件事情,我會好好的孝敬你們,只是爸爸媽媽,我希望你們對我多一點的信任,給我多一些機會,有足夠的時間讓我證明給你們看,讓你們看看你頌者們的孩子是多麼的精彩……
爸爸媽媽,其實我也很優秀,只是你們沒有發現,請你們不要在再我的面前說張三李四家的孩子又取得了什麼樣的成績了,我知道你們是希望我也可以像別人一樣的優秀,但是,你們知道嗎,你們無意間傷了我的心,我需要的是你們對我的鼓勵啊!
爸爸笑櫻卜媽媽,我多希望有一天我們面對面坐下來心平氣和的談一談自己的心聲,可是,每一次,您都說還不快寫作業去,您不知道,多少個黑夜我一個人躲在角落裡默默的流淚,你們對我的期待,對我的要求,如巨石般壓在我身上,壓的我喘不過氣來……
…………
都說溝通是心靈與心靈的橋梁,可是,為什麼和父母溝通卻那麼的難呢?為什麼我們和父母之間會存在著「代溝」呢?讓我們一起坐下來和父母談談心,把我們心中想的告訴父母,讓父母知道我們的想法,讓父母了解我們,也讓我們走進父母的心靈,聽聽他們是怎麼想的。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和父母做朋友,父母也一定能夠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