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農村人怎麼孝養父母

農村人怎麼孝養父母

發布時間:2023-05-18 22:59:57

Ⅰ 父母養大我們不易,我們該如何孝敬父母

父母把我們養大不容易,主要體現在:

1.養育孩子本身的不易。一個孩子出生開始,父母就要一點一滴照顧著我們的吃喝拉撒,不管白天還是黑夜,這些瑣碎的事成了父母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我們越小,父母越辛苦,尤其是碰上生病的時候,有時連睡覺都沒得睡。除了照顧我們的飲食起居,還要幹活,著實不易。

2.父母養育我們花費很多心思和精力。一個人能夠健康成長,除了必要的飲食起居,還有很多其他的需求,父母當然得費各種心思和精力。

比如,上學了,父母要考慮送我們去哪裡讀書才好;我們成績不好,父母也跟著操心;考不上大學,父母又著急,考上了,父母經濟壓力又更加大了;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還得操心我們的終身大事……

可以說,我們一路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努力付出,離不開他們的愛與呵護。

既然父母生了我們,還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了,孝敬父母是我們應當做的事,可以這樣做:

1.多抽時間陪伴父母。兒女長大,父母變老,這是自然規律。

老了的父母,不再像年輕時候那麼強壯了,身體各方面狀況也會越來越不好,子女無形中成了父母的情感依託,他們需要子女的陪伴。

有我們的陪伴,父母會很欣慰也很開心。

2.如果不能在身邊,多打電話聊家常也是一種孝敬。很多子女長大後在外面工作,很難留在父母身邊陪伴老人家

這樣的情況,我們平時有休息的話盡量常回去看看,不能回去時,多打電話跟老人聊聊也是很不錯的。有兒女關心,父母心裡多少都覺得知足。

3.接納父母的不完美,多讓父母開心。沒有誰的父母是完美的,父母養育我們長大,恩情我們一定不能忘記,不管自己的父母好與不好,我們都要學著接納他們,包容他們。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我們的父母,才能更好地與父母相處。

4.生活上的照顧,就像小時候父母照顧我們一樣。如果沒有父母的照顧,我們誰也無法長大成人。

父母老了,生活中需要我們照顧的地方很多,比如沒有經濟來源了,我們需要給父母一些錢花;父母生病了,我們需要盡力照顧父母;父母老糊塗了,我們需要體諒他們,就像小時候他們寬容我們一樣……

孝敬父母,沒有統一的標准答案,最重要的是讓父母欣慰,讓他們開心,生活上照顧他們,精神上支持陪伴他們。

愛,是孝敬父母最好的辦法,而愛的表達方式有無數種。

孝順父母的方式有哪些

身為子女,孝順父母的方式有哪些?

其實我覺得能夠幫父母完成一些他們的心願也是孝順他們的方式,比如說你單身久了,你就會發現父母的心願就是你能夠早點結婚,早點生孩子,能夠讓他們早點抱上孫子。有句話是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其實你能盡快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並為他們生一個大胖孫子,這也是報答他們的一種方式。他們辛苦忙碌了一生想要的不就是兒孫承歡膝下這種天倫之樂嗎?能夠看到自己的後輩有出息,成家立業,是每一個父母都想要的最好的報答。

Ⅲ 怎樣孝順父母

古語有雲:「小孝養身;中孝養心;大孝養志;至孝養慧。」

能滿足親人衣食住行等物質需要,這是小孝;

能滿足親人的心願,讓他們順心遂意,內心安樂,這是中孝;

能幫助親人獲取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實現志願,這是大孝;

而能幫助親人明白人生的真諦,擁有真正的生活智慧,這是至孝。

所以,從小孝、中孝、大孝以及至孝的層面來看,我們的「孝」應該是一個逐步進階的過程:

小孝:在孝順父母之前,我們首先要經營好自己的生活。

當我們有了一定的物質基礎,並展現出應對生活的良好素質與能力時,才能使父母對我們真正感到放心,這時我們的物質孝順,才更容易為父母所接受。

另外,我們要關注父母的身體健康,為他們所獲取的「醫學知識」把關,給他們創造以真正科學的方式養身、治病的環境。父母的身體好了,情緒自然會更放鬆愉悅。

中孝:我們要理解並尊重父母的價值觀和生活觀,不要將自己的三觀強行灌輸給父母,強迫他們按我們的「好」的標准行事。

我們要明白,父母老了,他們能做的事越來越有限,他們很擔心被子女,甚至被這個社會拋在腦後。

所以我們要努力尋找對父母表達關心和愛意的渠道,比如陪伴他們度過紀念日和節日,他們的一些希望和要求,或者一些特殊的生活習慣,如果不違背我們的原則與底線,也盡量考慮滿足和包容他們。

大孝:馬斯洛的五層需求其實可以歸結為一點,那就是感到生活能為自己所掌控的需要。

因此,我們要多幫助父母更好地獲取這方面的能力,比如可以手把手教他們學會使用電子產品和社交網路,使他們哪怕地域隔絕,還是能維持原先的社交網路,從親朋好友那裡獲得情感上的陪伴與慰藉。

有些父母年輕時為了生計,不得不忍痛放棄了自己的興趣愛好甚至理想。而現在他們退休了,如果當年的夢想和熱情依然沒有熄滅,那麼我們可以創造條件幫他們實現。自我實現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可以讓人感到極大的幸福,並且深深覺得自己的人生是有意義的。這會是我們給父母最好的禮物。

至孝: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缺點或者性格上的問題,我們的父母必然會做錯事,而他們做的錯事不僅會讓身邊的人受傷,更會讓他們自己的生活慢慢偏離幸福的軌道。

如果是一般的小問題,那麼我們可以通過理解和包容來解決。但如果父母身上的問題比較嚴重,已經突破了我們的底線,或者使他們自己的幸福和安寧受到很大威脅,那麼這時就不能一味順從與忍讓,而是要通過我們主動的努力與干預,設法幫助父母「成長」。成長是終生的,也永遠不會嫌太晚。只要有外部的力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所改變。

Ⅳ 如何才能孝順父母

孝順父母是子女的一種義務跟責任,很多人有一個誤區以為做到了養老送終就已經盡到了自己的責任義務。如果把孝順父母真的當做一種責任跟義務,而沒有所謂的真正發自內心對父母的關愛,替父母分憂。我想那將是所有父母的悲哀吧。那麼如何做到正確孝順父母,真正讓父母在年老的時候感到寬心跟快樂呢?

Ⅳ 如何正確孝敬父母 如何孝敬父母

1、最基本的一條,要讓父母老有所依,至少要保證父母能吃飽穿暖,自己過得如何,要讓父母也達到相應的標准。像那些遺棄父母的不孝子真真是太可恨了!

2、父母的年紀大,經歷的多,很多事情上看得比我們要透徹、清晰,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往往都是很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對於這些有益侍穗的意見建議,我們應當聽從,而不是想著自己要獨立而跟他們對著干。孝順的順,就有順從的含義在裡面。

3、很多老運卜人總想著,等我將來有錢了,我就給我父母買這個那個,或者,等我退休了,我再好好陪陪我的父母……子曰,子欲養而親不待,悄嫌意思就是當你想贍養雙親,可能他們已等不及便過世了。真的等到你實現了自己目標的時候,很可能你早就已經失去了孝順父母的機會。所以孝敬父母,應當從現在開始,從你還能夠跟自己的父母一起生活開始,不要讓自己抱憾終身。

4、小時候父母盼望你能學習優秀,長大了又盼著你能事業有成、家庭和睦,這幾乎就是全天下父母對孩子的最大期盼。因此無論是在學習或是工作生活上,都要讓自己做的更好一些,讓父母放心,而不是一天到晚為自己擔心、發愁。

5、每年帶父母去做一次健康體檢,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健康對你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像小時候他們那麼緊張你的身體一樣,你也很在意他們的健康。

6、無論有什麼煩惱或心事,最好能說出來,讓父母聽一聽。要知道,看著你憂心忡忡的樣子,父母的心裡很不是滋味,與其讓他們胡思亂想翻來覆去睡不好覺,還不如坦白告訴他們,也表示你很願意與他們溝通交流,想聽聽他們的意見。

7、不管多忙,也要抽出時間給父母打個電話,報個平安。有空就多回家看看,陪父母說說話,吃頓飯,比起買一堆東西送給他們,我相信父母更願意選擇讓孩子陪在身邊。

Ⅵ 孝敬父母的28種方式孝順方法

孝順父母,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孝敬父母的方式有哪些呢?下面是的孝敬父母的28種方式資料,歡迎閱讀。

人世間最賺錢的買賣,莫過於為人子女。一聲“爸爸”“媽媽”,便輕而易舉地換來了兩個人對你一生的細心呵護。

然而,時光荏苒,轉眼他們就兩鬢斑白,於是,很多人會一邊感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一邊把孝順這件事兒壓到思維的某個角落,只在某個不經意間才會想起。

盡孝難道真的就很難嗎?以下這28件事情都是回報父母的有效方式,縱使你一無所有,只要能做到其中的三條五句,也能賺得父母眉飛色舞、開懷大笑。

1、記住父母的生日,生日當天送上生日禮物,或親口說我愛你、我想你。條件允許,給他/她開一個生日party。

2、常回家看看,如做不到,那就一周打二次以上電話吧!

3、每年或每兩年帶父母去做一次體檢。

4、經常給父母拍照,尤其是帶女朋友或者有寶寶時。

5、認真回父母的簡訊,不要因父母啰嗦而表現出煩躁。

6、帶父母去旅遊。

7、幫單身父母找一個老伴。

8、常和父母談心,談談你的工作、新認識的朋友。

9、食物要燉得熱的,軟爛的,中老年人脾胃虛弱,不易消化。

10、寒濕省份,給父母常備暖寶寶、保暖鞋、羊絨褲等保暖用品。

11、學習一些養生之道,教會父母。家中常備常用中成葯,如板藍根、金匱補腎丸等。另備熱水袋、刮痧板、拔火罐、按摩椅、足浴盆等保健產品。

12、常帶愛人回家,如無,適齡男女給父母一個遠期規劃。

13、每年幫父母洗一次腳,或者捶一次背,梳一次頭,剪一次指甲,回味父母曾經為我們所做的事情。

14、知道父母喜歡吃什麼,親手給他們做一二道菜。

15、解決父母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問題,條件允許,給父母備足零花錢,每年親手幫父母選一二套新衣,讓他們穿的舒服體面。

16、准備錄音筆或DV,聆聽父母往昔的 故事 ,記錄今日的笑容,給自己留點溫馨的回憶。

17、父母若生病,須知親情第一,工作事情第二,生病期間,凡事須親力親為,悉心照顧,切不可生嫌惡之心。疾病調理,為子女者,俱要放在心上。

18、重要節假日在他們的身邊,重要的決定要讓他們知道。

19、中老年人都比較小氣,傾聽他們的牢騷,解開父母的心結。

20、不要對父母指手畫腳,不要給父母臉色看,不頂撞父母,不辱罵父母。

21、如有婚嫁,夫妻相敬如賓,縱使吵架,也得避開父母,老人最忌家庭不和。

22、如有婚嫁,夫妻另一方須對老人包容、尊重和真心愛護,夫妻雙方互相尊重,莫讓老人擔心,莫讓老人生氣,莫傷老人心。

23、給父母購買合適的 保險 。

24、幫助父母完成年輕時未完成的夢想,哪怕是坐坐飛機,看看大海,爬爬長城這樣的念頭。

25、和父母一起散步、聊天、鍛煉身體。

26、帶父母看一場電影,唱一次卡拉OK,帶他們體驗一次新時代的高科技。

27、無條件支持父母的業余 愛好 ,尊重父母的選擇和決定。

28、愛所有的人。本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擴充到社會大眾,此乃大孝。
孝順父母 方法
一、聽言受教,不做頂撞

子女對父母的教導應虛心接受,遵於他們的教導。所有的勸阻告示也應嚴謹看待,時時牢記心懷,不違背叛逆,不做頂撞,凡事與父母商討,尊敬他們。

二、衣食住行,皆要齊全

父母衣物,三餐食物,房子住宿,交通車輛皆要安排齊全,不可讓父母挨餓受凍,遭風雨侵襲,身為子女的應當時時關懷父母的基本要求,生存條件,不讓他們擔憂難過。

三、日常生活,當要照顧

父母日常生活,點點滴滴當要謹慎周全,一切應盡心盡力,馬虎不得,讓父母無憂無煩,安然舒適過享晚年,子女應體母意,時刻守候身旁,盡忠盡孝。

四、物質關愛,精神關愛,缺一不可

物質滿足父母固然重要,但精神上的關愛、呵護卻遠遠超於這一切,父母至老年時,物資需求反為次要,心靈難免需要子女的慰問關心,所以兩者路都有其重要性。

五、出門返家,都要交代

子女出門遠行難免會使父母擔驚害怕,所以在有事離家出門時,皆應禮貌知會父母一聲,讓其知道你的行蹤,身在何方,不讓他們為子女煩憂難過。

六、品性兼顧,父母不憂

子女在家孝順,出外也必須自修個人品德,在待人接物方面更須時時提升自己,溫文有禮,對人盡忠盡義,做個頂天立地之人,讓父母引以為驕。

七、兄弟相愛,父母歡心

兄弟姐妹應相親相愛,有事互相幫忙相助、不妒忌、不埋怨,時時以手足之恩而互待之,不爭不鬧,父母歡喜開心,一家也樂融融。

八、遵命辦事,有商有量

父母之命應溫色接受,萬事都可與父母商討,無命不可自專權,凡事要體諒父母的用意,遵父母之命,萬事以父母為先,愛護他們。

九、已立立人,愛國愛眾

子女應在適當時候向自己的孩子教導孝順,自身做到後,進一步推廣到社會,做他人的標桿榜樣,並愛護自己的國家,為國盡忠,為世界的眾生付出,達至萬國一家,天下太平的理想。

父母的恩德既然如此深重,我們應怎樣做才能算是孝順呢?佛教認為孝順有不同的層次:一般的人對父母財、物奉養,只是小孝;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悅,是為中孝;引導父母趨向正信,遠離煩惱顛倒,永斷三途(1)之苦,是為大孝;視三世一切眾生皆是我父我母,盡一切力量,使之解脫生死輪回,離苦得樂,才是最無上的至孝。所以,克盡孝道,應該注意下列三點:

(1)孝順必須是長期的,不是一時的:父母以畢生歲月為我們辛苦奉獻,我們即使不能終身膝下承歡,也應該長期供養,使無所缺。

(2)孝順必須有實質的,不是表面的,約有五樣:一是飲食,二是衣服,三是起居,四是疾病,五是悅親。孝順父母必須解決父母實際需要,不僅在衣食住行上無虞匱乏,在生老病死上有所依靠,還要給予父母精神上的和樂,心理上的慰藉。

悅親是養親第一要訣。使父母常生歡喜心,可以增進他們的健康,這是壽親之道。在父母前萬不可有愁容,更不可有怨言。無論我們的環境順逆,總應該克制感情以悅親為主。於‘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這是孝父母應該有的態度,所以父母若是信佛的,兒女們更應當推父母的愛敬,而敬佛學佛,這才是好兒女啊!

故印光大師教導我們:‘汝已娶妻,當常以悅親之心為念。夫妻互相恭敬,不可因小嫌隙,或致夫妻不睦,以傷父母之心。中庸雲: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孥。子曰:父母其順矣乎。蓋言夫妻,兄弟和睦,則父母心中順悅也。現為人子,不久則又為人父。若不自行悅親之道,必生忤逆不孝之兒女。譬如瓦屋檐前水,點點滴滴照樣來。光老矣,不能常訓示汝。汝肯努力盡子道,則便可以入聖賢之域。將來往生西方,乃汝所得之法利也。’(《(續)復周法利書二》)

就是家常的菜蔬,只要鹹淡得宜,生熟中節,不敢潦草,然後敬奉,略有好食,先進父母;至於自己,粗糲俱不計較。要奉得父母歡喜,就是盡心。大約年老的人,脾胃自然虛薄,飲食難得消化,進的食物,須要燉得熱的,軟爛的,香美的,方才有益。凡是生冷粘膩堅實難化之物不可與食。食不可過飽。這飲食調理,為子女者,俱要放在心上!

衣服的事,只要冷暖合宜,奉得父母歡喜,就是盡心。大約年老的人,氣血自然衰弱,身體未免不耐寒暑,未曾冷先就怕冷,未曾熱先就怕熱。冬月衣服內棉花,每年要換新的,去舊的。薄棉襖要做兩件,秋冬來漸漸加添,春暖時漸漸減去。霜冷之月,若有暖氣輕裘,固是上等,如不能的,就是布被布衣,只要溫暖。至於晚間,宜將熱水袋,放於被內。再如夏月夏衣,須要涼爽;凡有汗者,頻頻換洗。這衣服調理,為子女者,俱要放在心上。

疾病的事,為子女者,須要加意調攝小心扶持,請名醫專家用葯。病中煎制湯葯,進奉飲食,切不可生一個懈怠的心。只想你在幼小的時候,有了疾病,為父母的,不知替你調理了多少,你今日可有不盡心的理!父母有病,萬一弄污床褥,為子女者,俱要勤勤洗換,切不可生一個嫌惡的心。只想你在懷抱中,便溺糞污,為父母的,不知替你潔凈了多少,你今日豈可有嫌惡的理!這疾病調理,為子女者,俱要放在心上

其行住坐卧,俱要照管扶持。只要得父母安穩自在,快活過日,就是盡心了。這起居調理,為子女者,俱要放在心上!

(3)孝順必須能全面的,不是局部的:孝順應從自己的親人做起,然後本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擴充到社會大眾,乃至無量無邊眾生,使之解脫生死輪回,離苦得樂。

世尊(2)在《無量壽經》里,懇切地告訴我們:‘人在世間,獨生獨死,獨去獨來,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又說:‘窈窈冥冥,別離久長;道路不同,會見無期’。又說:‘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婦更相哭泣,顛倒上下。無常根本,皆當過去,不可常保’。又說:‘或時室家父子,兄弟,夫婦,一死一生,更相哀愍。恩愛思慕,憂念結縛。心意痛著,迭相顧戀。窮日卒歲,無有解已’。世尊在《善生經》里又說:‘父母家室居,譬如寄客人。宿命壽以盡,舍故當受新。各追所作行,無際如車輪’ 。所以大慈悲的世尊,指示我們念佛,使我們到達極樂世界,解決這人生的缺憾。我們應該勸父母念佛,把父母從苦海里度到凈土,這才是真正徹底的報恩啊!

我們只要記著:要知父母恩,只看自己怎樣養兒育女;要求子女孝順,必先自己做到孝順父母。
我們用什麼方式來孝敬父母
當今社會誰都忙忙碌碌,可在忙碌之餘我們總想著如何來孝敬自己的父母。由於社會的分工不同或是工作的特殊性所致,不能如願天天守候在父母的身邊,如何來孝敬父母便是擺在年輕人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不妨通過以下方面來完成我們的夙願,讓您的父母從此不再孤單、寂寞、憂愁!

定期打個電話:作為在外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年青人這個方式特別適用。

由於各自的情況不同,不能到家看望父母和親朋好友,及時定期的打個電話和父母聊聊天,知道他們心裡在想什麼、需要什麼、擔心什麼,又有什麼讓他們不愉悅的事情。通過聊天得到有效信息,有針對性地進行安慰。進入老年階段的父母由於家底薄,身體透支大,時不時會受病痛折磨。可是老人為了不讓子女擔心,卻總在報著平安無事。有的甚至剛做了一個手術,子女都有不知到的情況,尤其是在國外學習或工作的及在大型企業工作的子女,還有難以請假的單位比較常見。父母怕子女分心,只能受著傷痛,帶著年邁的心情度過日夜。設想,假如我們老了的那一天會有多麼孤單?父母給孩子的愛和關心是無限的、真正的、無私的。可是作為子女給父母的卻再有限不過了,父母無論在何種艱難困苦的環境都會把孩子放在第一,省給孩子吃、讓給子女穿,為了子女的幸福不遺餘力去爭取。他們犧牲了自己的若干若干,也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大的幸福美滿,然而孩子卻有時為自己的一時幸福“瞞父騙母”。試想又有多少年青人在戀愛的初期甚至同居了會如實稟報父母呢?更有甚者為了自己的愛情離家出走,離開日夜牽掛他們的父母,這些真的不應該出現。爸爸媽媽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真的很不容易,到了現在該讓老人家有一個好的心情、好的身體,學會定期打個電話,讓父母有一個心靈依靠,有一個訴說衷腸的機會,不再讓老人在孤單和寂寞中度過餘生。在我治療的患者中有一位退休的外交官,老倆口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症不能自理,吃飯都要有單位的老同事幫忙送,就是不願意告訴在美國的兒子,說是怕孩子耽誤學業,影響工作。自己的吃飯都成問題了,還考慮著孩子,都說養兒能防老,有這樣的情況一怪父母,二怪子女。一不該父母不能讓子女知道身體的不適,不給孩子的關心和孝敬機會,不讓子女盡應有的義務;二不該作為子女不能太粗心大意,一定要學會關心父母的身體。還有一位軍人的媽媽,她五十三歲的年齡從遼寧鞍山來北京看病,跑了五六家醫院查出頸椎病、二尖瓣返流、腰椎間盤突出、類風濕性關節炎、失眠、健忘症等疾病。健忘到剛說一句話就不知到是自己說的,剛告訴她干什麼便會忘掉應該干什麼,心身痛苦難當。就是這樣的一位媽媽,她的兒子卻是軍隊醫院的一名軍醫。她說怕兒子知道了擔心,害怕影響工作,還不如一個人來北京看病,不給兒子添麻煩。多麼偉大的母親、偉大的媽媽啊!可是做子女的應該有所察覺媽媽的身體的健康狀況及心理狀況,有必要進行適當關心,盡一下應有的孝心。不能在父母不能動了再去盡孝,那時父母已經感覺不到這種幸福快樂,不能等父母不在的時候會傷心欲絕,因為盡孝的機會越來越少了,父母年年都在變老,我們每天都在成長,為了不留後悔和遺憾,一定養成定期打個電話聊聊天、敘敘舊。不讓父母有孤單感、寂寞感,讓他們安享晚年。

擠時間回家看看:無論是在外地創業工作或和父母同在一城的人們都會面臨著這個問題。身在外地的年青人逢年過節盡量要擠時間回家看看父母。人們總在感嘆一年的光景變得很快就會過去,父母就是在我們不斷的感嘆中變得衰老。趁著老人還能守望著這種幸福的時候,我們要盡量創造機會回家和父母團聚,和老人暢談過去,展望未來,讓父母永遠帶著快樂、滿足、幸福的新去面對每一天,這應該是做子女的責任。千萬不能以單位工作忙、脫不開身等理由錯過每次與父母團聚的機會。或許有些愛面子的年輕人認為自己功不成名不就,回去了沒啥說的。其實父母不在乎你掙多少錢,當多大官,只要孩子平安、幸福就是最大的心願。回家時要回憶兒時父母對你的叮嚀,投其所好買些小禮品以表心意。記得在我剛記事的時候,媽媽曾幾次和我說:“當你長大了出門時,回來什麼不用買,給我買些點心就行了”。從兒時起我就想一定記住媽媽的這句話。現在每次回家除了買些 其它 必需品外還必定買些點心,就連妻子都主動去幫我做這項工作,以完成自己的心願。爸爸喜歡茶葉,每次就給他帶些特別喜歡喝的茶葉,也滿足一下父親的願望,有吃有喝,老人很自在很滿足。我們從兒時到現在,父母投入了很多,付出了很多,一定要在老人家還清醒的時候讓他們享受這種幸福。如果有一天他們生病了,躺在床上,你連一起圍坐吃飯的機會都沒有了,如果不能說話了,就連親密交流的機會也盡無了。到那時候只能兩眼含淚,那種辛酸,那種後悔,只有經歷到的人才能體會到。所以說我們不能再留後悔和遺憾,把“盡孝在父母明白時”這句話始終記在心間,你做到了這一點就會感到比什麼都幸福。另外,盡管回家幾天,可有的人急於應酬也陪不了父母幾時,尤其是作為兒子的比較普遍。試想回家整天喝的酩酊大醉後父母除了無奈還能有什麼感慨呢?老人家既心痛又難受,無奈的是回家應酬不斷不能清醒的交流;心痛的是不忍心你酒後對身體的傷害。所以回家後盡量多陪陪父母,少一次應酬,多一次交流。只要你和誰能說的開,周圍的朋友都會理解的,會讓你和父母多團聚的。女孩子在這方面做的很好,真正起到了“小棉襖”的作用。但奉勸未婚女孩不要為了自己的戀愛忽略了和父母的溫存,找各種不回家的理由。一旦結婚就很難隨願過節回家了。因為有了雙方的父母了,時間的沖突、兩人的心理沖突交織在一起,無法訂妥去誰家探親。所以趁現在還方便時多創造機會去和父母交流、團聚,要對得起“小棉襖”這個尊稱。

學會勤請示勤匯報: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越發覺得自己的頭腦那麼清晰。越是在這個關頭,我們做兒女的更不應該讓他們有失落感。有的父母總在說“我們老了,不中用了,孩子的事情都不和我們講了,都長大了…”盡管是實話但也帶著幾分傷感。越是在這個時候,老人越是想聽聽兒女的心事,越想支支招,企業經營老人不懂,但可以在兒女情長之事請他們參與。假如你什麼都不和老人說,交流的話便越來越少,距離越來越大,興趣點越來越局限,老人就越發感覺到孤獨。現在父母老了,當兒女的老的時候那種孤獨感你還想嘗試嗎?所以平常和父母講些有趣的事、家裡的事、過去的事,不但能勾起老人的回憶,多幾分溫馨之餘還防止老人患老年痴呆症,何樂而不為呢?我遇到一一位部隊首長,年近九旬了大腦仍然事思維敏捷。原來是他的女兒有時間就給他讀書讀報,還把單位的事告訴他請老人分析並幫忙出個“注意”,其實女兒都處理好了,只不過是讓老人鍛煉思維能力,預防痴呆而故意做出的。我們也不妨在老人最需要關懷的時候用各自的聰明才智去盡一份應有的責任和孝心。願普天下的父母永遠幸福、安康!

Ⅶ 怎麼孝敬父母

我沒有怪過父母,因為父母把我養大已經是不容易。我覺得通過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實現這些夢想,作為子女來說應該好好的孝順父母:
第一、聽父母的話, 不要當面頂撞父母
年紀大了,有的時候有些固執已見,說話辦事可能不太符合我們的心意。在 這種情況下,只要不是違反原則的事兒,做為子女的就應該聽從父母的話。父母說的對的我們就聽,說的不對的明芹我們也要聽,不要當面頂撞。
第二、經常給父母買衣服,讓父母沖槐納穿得舒心
父母上歲數了,在穿衣方面沒有太多的散沒要求和講究,只要穿得干凈、暖和、舒服就行。季節更替的時候,要想著給父母及時添置衣服;自己出差的時候,別忘記給父母買件衣服。
第三、經常給父母換口味,讓父母吃得順心
老年人牙口不太好,最好做飯的時候能夠給老人單獨做。老人吃的食物盡量是綠色無公害的、無污染的、少鹽、低糖、五穀雜糧。另外,還要注意不要讓老人吃太涼或太熱的食物,以免刺激腸胃。
第四、經常帶父母出去旅行,讓父母玩得開心
在父母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利用節日假期多帶父母出去走一走、逛一逛。多看看名山大川,多看看美麗的景色。父母心情愉悅,有助於身體健康。

Ⅷ 孝敬父母最好的方式是什麼

我認為孝敬父母最好的方式是「讓父母知道自己好好的」。

我們大多數人孝敬父母無外乎以下幾種方式:

給父母錢。 這主要是工作,事業繁忙的兒女,或者與父母不在同一個城市的兒女孝順父母的方式,沒什麼時間,也不方便經常去看父母, 但是兒行千里母擔憂,兒女始終是父母的牽掛。

操持父母的衣,食,行。 在農村兒女多的,有好多,父母老了,輪班在幾個兒子家生活,當然也有不孝兒女嫌棄父母的,父母在身邊,生活的難,父母也盡收眼底,老人家幫不上忙就會自己上火, 這時候更應該讓父母感受到自己生活的快樂!

常回家看看。 我們家就是這種情況,兄弟兩個都在城裡住,父母不願意搬離農村,拗不過老倆,不過現在家裡都有車,所以就沒事回家看看,陪二老說說話。

我都是四十多歲的人了,也有時因為工作忙,一個禮拜不回去看看父母,每每接到年近七十的老媽打來電話問寒問暖,我就覺得,孝順父母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們知道自己好好的」。

如今再忙,我都會給二老打個電話報個好,我認為這就是最好的孝順方式!

一次,我公公生病了,我跟老公說回去看看吧,可他卻說,看什麼看,做你的事情,你就算經常回去看他,但不給錢,有用嗎,就算你很少回去,但給夠了錢,他會更高興,這是我老公認為的孝敬方式,他這樣說對嗎

《常回家看看》這首歌就很清楚地詮釋了孝敬父母的最好方式!!

誰人不知道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親人啊!他們的一生可以說把大部分心血都奉獻給了自己的兒女。任勞任怨,無私奉獻,不求回報!

為了孩子父母可以捨生忘死,丟掉一切!所以說父母是我們最大的恩人,最值得信賴的親人!

都知道,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親不待。父母年輕的時候能打能動,不一定需要子女的經常的陪伴。而隨著光陰的流逝, 父母老了,步履蹣跚,行動不便。甚至得了好多疾病。這時候越來越感到孤獨不安。

這是年邁父母最後的人生階段,正是為人子女應該










孝敬和多陪他們的時候了。父母並不在乎你給他多少錢,而是要多給他聯系,哪么平時多給他打個電話,他們也就心滿意足了!

奉勸為人子女早點覺醒吧!不要到處去廟宇虛心假意,燒香拜佛了。不要再借口說工作忙沒有時間了!其實父母才是這個世界上最真,最大的「佛像」!其他的都是「虛無」!

行孝須及早,莫等失去後悔遲!!

孝敬父母最好的方式是跟父母好好說話。

現在的年輕人認為,只要給父母錢,或者給父母買東西就是孝敬父母,而和父母說話沒有耐心,幾句話就煩。

其實現在的老年人都有退休金,缺的不是錢,也不是東西,而是缺少和子女的交流。老年人的思想是不如年輕人新潮,但是,對子女的關心是第一位的,沒有哪位父母不關心自己的孩子。因此,希望年輕人對父母多些耐心,耐心聽父母嘮叨,你可以少說話,也可以聽不進去,切不可頂撞父母,頂撞父母是最讓父母傷心的。

當然是多陪伴父母了。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我們在他們身邊二十多年,可能更長,至到成家立業。他們老了,自理能力下降,這時我們就要象父母照顧我們小時候一樣,全心全意的照顧父母,讓他們生活安逸,心情歡暢!

孝敬父母最好的方式是陪伴。

父母,尤其是上了年紀的父母最大的心願就是兒女能常在身邊,這樣才不會孤獨終老。

不幹涉父母的生活。

閱讀全文

與農村人怎麼孝養父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孝敬父母心懷感恩的作文 瀏覽:987
徐州市農村養老保險繳費時間 瀏覽:187
社保機構發退休金 瀏覽:694
我媽50歲以後我突然特別依賴人 瀏覽:678
父母要強是什麼原因 瀏覽:556
富士康每月體檢多少錢 瀏覽:266
老人睡著的時候為什麼腿在抖 瀏覽:359
惠州個人繳費的退休金多少 瀏覽:385
延遲退休年齡不是要工作到死 瀏覽:491
北京市企業退休職工2016年漲工資標准 瀏覽:230
駕照換證自助體檢機怎麼測視力 瀏覽:908
體檢怎麼檢查肝炎 瀏覽:779
男子名下有車怎麼交養老保險 瀏覽:847
保定市高檔養老院 瀏覽:653
再苦再忙孝順當頭 瀏覽:149
19歲男生該如何養生 瀏覽:818
父母結婚30周年送什麼花多少支 瀏覽:988
養老金會計存在的問題研究 瀏覽:553
花溪哪個醫院可以常規體檢 瀏覽:126
上海市敬老院主頁 瀏覽: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