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父親牌位的正確寫法是什麼
牌位的正確寫法如下:
上面一般書寫不帶供奉二字,正中央寫靈位即寫男,女,某太公或某太君或某公某,再右出格寫一諱字,避忌姓名直書不敬之意。
右邊落格書寫一聯:永垂不朽,萬古長青等句子。
左邊下則可以落筆寫:不孝兒,女某某泣血敬立。均內豎寫,右上左下。位用黃紙,上下一尺二寸,寬三寸六分。
產生意義:
按照我國民間傳統習俗,人逝世後其家人都要為其製作牌位,作為逝者靈魂離開肉體之後的安魂之所。牌位大小形制無定例,一般用木板製作,呈長方形,下設底座,便於立於桌安之上。
牌位書寫,古代一般多用老宋體(筆劃豎粗橫細)、自上而下豎寫,現代則多採用正楷、隸書、魏碑、等字體,以示莊重、肅穆。古往今來,民間廣泛使用牌位,用於祭奠已故親人和神祇(指天地之神)、佛道、祖師等活動。
B. 父親要過三周年了,牌位應該如何寫
人去世後,為了表示對先人的敬意和尊重,和盡最後一絲孝心,我們往往會注重喪葬,也就是陰宅風水的好壞,像選址、立碑這些事情當然也馬虎不得。墓碑碑文,自古以來,在形式上可以說不拘一格,一般是由抬頭、正文和落款三個部分組成。
一、墓碑碑文的基本組成。
1、抬頭:
抬頭主要寫逝者的生前職務、職業、誕辰與隕日(就是出生和去世的日子,通常用農歷,代表傳統,也有用公歷的,由立碑人決定)和籍貫。
2、正文:
一般一個墓地是夫妻同穴,是寫兩位墓主姓名,老式墳墓只寫丈夫姓名,妻子只寫姓氏,且大都不居中寫,僅靠左旁寫;現代墳墓,墓碑上夫妻是並排列,男居右女居左。
一般是這樣書寫:「慈父某公某某,德配某氏某某壽域(或之墓)」12字排成兩列,「壽域」兩字須比其它字大一倍,且居左右兩列的中間。
也有人提出正文主體字數不能成雙,要成單數,則宜改為「慈父某公某某,配某氏某某壽域(或之墓)」 第一字慈寫頂格中間,字體大小與壽域兩字一樣。也有是「父某公某某,配某氏某某」 排成各五字兩列。
在老式墓碑中,女性姓氏後常見「孺人」兩字,有此兩字的女性,通常是丈夫七品官以上或名門望族家庭的夫人,普通百姓妻子一般沒資格享此尊稱。
3、落款:
特指出資建造此墓穴者,即使出資者是墓室主人,也宜具寫自家子女及孫輩曾輩的名字,常見的有:「孝男某某、某某、某某,孫某某、某某、某某,敬立」 。
沒兒子,只有女兒的,則寫「孝女某某、某某、某某,外孫女某某、某某、某某,敬立」,落款位置在左側三分之二寫起,字體大小一般與日期一樣,「敬立」之前要空一格位置,子孫名字前省略寫姓氏,但外孫若是異姓,則要寫上其姓氏。
碑文中的稱呼,則需要遵循祖宗十八代裡面的規定,一一對應,不可出現錯誤。
二、立碑有何注意事項。
1、立碑方向:
立碑要和點穴立向的方位一致,立向有24山向,360分成24份是15度,也就是說15度一個山向。若立碑和墳地穴位的山向不符合,有可能會造成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點穴立向,不能小視,這關繫到後人的人氣旺衰、健康、事業。須記住東北的艮方位,一般情況下不要立碑,因為傳統的艮方為鬼門,在此立碑容易家人不安,陰氣很重,鬧鬼氣怪異之事。
2、立碑時間:
給故去親人立碑,要選在1周年、3周年、5周年時間段。一年之中,以清明、農歷十月初一和年底臘月為最好。具體時間,要選擇良辰吉日,不要和已故的人犯沖,防止帶來不利。
3、墓碑和墓穴的距離:
墓碑和墓穴的距離,不能太遠,也不能太近。一般是距離穴位的9寸到6尺之間為宜,記住墓碑和墓穴盡量不要零距離接觸。太近,容易影響墓穴的風水效果;太遠,墓碑和穴位不能互相接氣。具體遠近,要根據墓碑和穴位的建造情況來確定。
4、墓碑的大小和顏色:
墓碑要大小適宜為好,如果墓陵穴位很小而墓碑很大,有頭重腳輕之嫌,如果過小則氣勢不夠。墓碑大小,主要依據是墓陵和墓碑要協調統一。墓碑的顏色,要根據靠山的顏色來決定,如果是在西北向東南,因為西北為金,最好是黃色和白色;如果是坐南向北,墓碑顏色最好選紅色和黃色,以此類推。
三、祖宗十八代的宗族成員稱呼。
1、上按次序稱謂:生己者為父母,父之父為祖,祖父之父為曾祖,曾祖之父為高祖,高祖之父為天祖,天祖之父為烈祖,烈祖之父為太祖,太祖之父為遠祖,遠祖之父為鼻祖。
即:父、祖、曾、高、天、烈、太、遠、鼻。
2、下按次序稱謂:父之子為子,子之子為孫,孫之子為曾孫,曾孫之子為玄孫,玄孫之子為來孫,來孫之子為晜(讀kūn)孫,晜孫之子為仍孫,仍孫之子為雲孫,雲孫之子為耳孫。
即:子、孫、曾、玄、來、晜、仍、雲、耳。
3、直系親屬:
①父系:曾曾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父親。
②母系:曾曾外祖父(母)--曾外祖父(母)--外祖父(母)--母親。
兒子:夫妻間男性的第一子代。
女兒:夫妻間女性的第一子代。
孫:夫妻間的第二子代,依性別又分孫子、孫女。
曾孫:夫妻間的第三子代。
玄孫:夫妻間的第四子代。
4、旁系親屬:
①父系:伯:父親的兄長,也稱伯伯、伯父、大爺;大媽:大爺的妻子;叔:父親的弟,也稱叔叔、叔父;嬸:叔叔的妻子;姑:父親的姊妹,也稱姑姑、姑母;姑夫:姑姑的丈夫。
②母系:舅:母親的兄弟,也稱舅舅;舅媽:舅舅的妻子;姨:母親的姐妹,也稱阿姨、姨媽;姨夫:姨的丈夫。
5、姻親親屬:
丈夫:結婚的女人稱呼自己伴侶;媳婦:結婚的男人稱呼自己伴侶。
公公:丈夫的父親,直稱爸爸;婆婆:丈夫的母親,直稱媽媽。
丈人、岳父:妻子的父親,直稱爸爸;丈母娘、岳母:妻子的母親,直稱媽媽。
兒媳:對兒子的妻子的稱呼;女婿:對女兒的丈夫的稱呼。
嫂子:對兄長妻子的稱呼;弟妹、弟媳:對弟弟妻子的稱呼。
姐夫:對姐姐丈夫的稱呼;妹夫:對妹妹丈夫的稱呼。
妯娌:兄弟的妻子互相稱呼或合稱;連襟:姐妹的丈夫間互相稱呼或合稱。
大姑子:對丈夫的姐姐的稱呼;小姑子:對丈夫妹妹的稱呼。
大舅子:對妻子哥哥的稱呼;小舅子:對妻子弟弟的稱呼。
C. 怎樣給已故父母寫牌位祭拜
家中供奉的牌位要豎寫,父親寫:故先考X諱XX之位;母親寫:故顯妣X諱XX之位。
「故」是已故版的意思,姓和名之間權加「諱」字,是為了避免直呼父母名字。「諱」字要寫小一些,並且與其它字向右錯開半個格。為了表示尊重,也有把「先」字寫成「顯」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