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了解父母心理需要讀什麼書

了解父母心理需要讀什麼書

發布時間:2023-04-23 14:29:19

A. 有哪些適合脾氣暴躁的父母看的書籍值得推薦

《菜根譚》、《圍爐夜話》、《小窗幽記》、《小窗自紀》、《幽影夢》、《修身養性學做人》、《你可以不生氣》等書籍都可以。這些書籍都是修身養性的必讀書籍,我覺得你可以挑選幾本讓父母讀一讀,興許有些用處。

B. 有什麼讓子女理解父母心的好書嗎

孩子一出生就意味著教育的開始,家長需要多看一些關於教育孩子的書籍,以便補充教育知識更好的教育孩子。以下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的書籍推薦,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的書籍推薦

1.《童年的秘密》

[意]蒙台梭利

推薦理由:在本書中,蒙台梭利博士詳細而生動地描繪了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徵。作為家長,想了解孩子成長的秘密,走進孩子的心靈,此書不可不讀!

作者蒙台梭利是義大利第一位女醫學博士。第一所「兒童之家」的創辦者。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學校遍及 110個國家。她的傳記被列入12位「幫助世界的人們」傳記叢書之一。英國教育家贊譽她為「20世紀贏得世界公認的推進科學和人類進步的最偉大科學家之一」;美國教育家贊譽道:「當代討論學前教育問題,如果沒有論及蒙台梭利體系,便不能算萬全」;德國教育家這樣評論:「在教育史上,能像蒙台梭利教育法如此舉世矚目的並不多見。」在日益重視素質教育的中國,以她的思想為基礎創立的蒙台梭利嬰幼兒早期教育班也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青睞。

2.《愛彌兒》

[法]盧梭

推薦理由:《愛彌兒》是一本小說體教育名著。1762年第一次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出版,轟動了整個法國和西歐國家,影響巨大。它所論述的教育理論,在教育史上引起了一場偉大的革命,被歌德稱頌為"教育的自然福音"。

在此書中,盧梭通過對他所假設的教育對象愛彌兒的教育,來反對舊教育制度,闡述他的"自然教育"思想。盧梭的所謂自然教育,就是要服從自然的永恆法則,尊循人的身心的自由發展,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實踐,主張採用實物教學和直觀教學的方法,讓孩子從生活和實踐的切身體驗中,通過感官的感受去獲得他所需要的知識。與自然教育密切相聯的,盧梭還主張對兒童進行勞動教育和自由、平等、博愛的教育,使之學會謀生的手段,及早地養成支配自己的自由和體力的能力,保持自然的習慣。

3.《教育漫話》

[英]約翰.洛克

推薦理由:這是一本飽含哲理而又深入淺出、生動感人、深刻影響後世、不朽的教育經典,它們深刻地影響了後世的學者,塑造了一代又一代普通人的思想,至今仍然是歐美乃至世界各國教育工作者和父母必讀之書。

在西方公認的三大家教經典《教育漫話》、《愛彌兒》、《童年的秘密》三本書中,洛克的《教育漫話》發表的時間最早,也最清晰明了:他明確提出對兒童進行身體、德行和智力訓練,並把身體訓練放在首位。洛克在此書的開篇寫道:"健康的精神寓於健康的身體。"與"磨練身體"相似,洛克建議家長以「嚴格管教」的方式訓練兒童的德行。

《愛彌兒》《童年的秘密》《教育漫話》三本書中,洛克的觀點比較"理性",盧梭的觀點比較「浪漫」,蒙台梭利則承接了盧梭的「浪漫」卻又比較「理性」的為兒童的自主活動提供「有準備的環境」。

4.《早期教育與天才》

[日]木村久一

推薦理由: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作者木村久一,一生致力於兒童早期教育與智力開發研究,日本皇室在給他授勛時盛贊道:木村先生成功提升了一代日本國民的素質。

作為兒童早期教育的鼻祖,木村久一著作頗豐,其《早期教育與天才》一書更是被教育學界奉為家庭教育「聖經」,雖然出版已時隔近百年,但至今仍是年輕父母們的教育子女的首選書籍。本書可讀性強,可操作性強,適合所有家長閱讀。

5.《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美]海姆.G.吉諾特

推薦理由:暢銷美國 500多萬冊的教子經典,以31種語言暢銷全世界,徹底改變父母與孩子溝通方式的巨著。對中國的家長非常有借鑒和指導意義。父母光有愛是不夠的,洞察力也不足以勝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獲得並使用這些技巧就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作者海姆·G·吉諾特,心理學博士、臨床心理家、兒童心理學家、兒科醫生。他將自己短短的一生獻給了兒童心理研究以及對父母和教師的教育。他依靠他的聰明才智做了很多創造性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在他的書中、演講中、專欄中宣傳的如何跟孩子溝通的創新思想不僅在美國,甚至在全世界都獲得巨大反響。

6.《親愛的加百列》

[挪威]哈芬丹·費昂

推薦理由:這本書是一封父親寫給患孤獨症兒子的感人長信,不是小說也不等同於紀實。從加百列出生,到三歲確診為孤獨症,再到上小學的成長經歷:兒子學會閱讀、騎單車、表演獨唱,父子倆一起出海、舉辦化裝海盜舞會和家庭聚會……作者以飽蘸真情的筆墨,記下兒子點點滴滴的成長故事,令人心碎的情感、綿綿無邊的愛、理解和家庭遭受的無盡惆悵的真實,從孤獨症的特殊視角讓我們理解孩子是如何看待一事一物,是如何成長的,讓我們知道真正的寬容和愛是怎樣的,相信每個父母親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感動,流下自己虧欠的淚水。

7.《斯特娜夫人的自然教育》

[美]斯特娜

推薦理由:維妮弗里德·斯特娜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大學語言學教授,在著名的哲學家詹姆斯博士的影響下,開始閱讀《卡爾·威特的教育》,深受影響,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即「自然教育」理論。

在此理論指導下,她的女兒維妮弗里德 3歲就會寫詩歌和散文; 4歲會用世界語讀寫劇本; 5歲能自由運用 8國語言; 9歲進入大學,成為人們眼中的天才兒童。但是斯特娜夫人並不滿足於僅將自己的女兒培養成才,她也渴望讓世人了解早期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於是在她女兒12歲那年寫成了《斯特娜的自然教育》一書,並成立了自然教育學校,培養出了眾多天才兒童。本書詳細地記述了她的女兒維尼夫雷特的成長過程,並極力闡明作者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作者以生動的事實來說明問題,而不是用枯燥無味的理論,父母可以獲得許多借鑒。

8.《兒童的人格教育》

[奧]阿德勒

推薦理由:阿德勒非常准確而又清晰地介紹了兒童人格發展的基本動力和問題兒童誕生的原因,他關於兒童人格結構的基本框架,可以視為理解兒童問題的一把鑰匙。對這本書的反復閱讀,能夠幫助家長建立起理解兒童人格的基本結構。因為阿德勒的這本書,確實揭示了兒童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程序之一,可以解釋許多難以管教的問題兒童的根源。若對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感興趣的家長,還可閱讀他的另一本代表作《自卑與超越》一書。

9.《卡爾·威特的教育》

[德]卡爾·威特

推薦理由:作者卡爾·威特,19世紀德國的一名普通鄉村牧師,用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將先天不足、略顯痴呆的兒子教育培養成了一名有著驚人成就的奇才。其著作《卡爾·威特的教育》堪稱中外教育史上的一本奇書,是他的教育方法和教子心得的真實記錄,是現代家庭教育讀物的鼻祖。

10.《教育的目的》

[英]懷特海

推薦理由: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作為過程哲學家的懷特海敏銳地把握住了教育的基本節奏,即「浪漫—精確—綜合」以及「自由—紀律」。雖然懷特海盡可能通俗易懂地闡釋了自己非常重要的思想,但是要真正理解懷特海的思想,仍然有一個過程,不過一旦真正理解和掌握,這些思想便會成為非常有用的力量,成為我們家長思考教育問題的基石之一。

教育孩子的技巧

一:尊重孩子的「狡辯」-----反饋效應

每當家長指出孩子的錯誤時,孩子總會找出很多個理由來證明自己的清白。這時,家長一般都會氣憤地稱孩子的這種行為為「狡辯」,其實,這並不是狡辯,而是孩子對家長教育的一種反饋。

教育是雙向的,家長不僅要教,還要接受孩子的反饋,教育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效果。然而又很多家長卻意識不到這一點,他們只管自己「教」,一點都不在意孩子反饋回來的信息,這樣的教育往往達不到家長想要的目的。

二:分析並尊重孩子的反饋

當孩子對我們的教育作出反饋時,我們首先要對孩子的這種反饋作出分析,當然,這種分析不僅僅是針對孩子的語言進行分析,還要連同孩子的動作及神情進行分析。

但是值得家長們注意的是,不管是孩子的反饋是不是「狡辯」,都務必要尊重孩子的反饋。在上面的教育案例中,當孩子說出「我們班小朋友搜這樣說」的理由時,那位媽媽沒有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分析,就對孩子大吼,這是不是不尊重孩子反饋的一種表現。所以,這位媽媽也並知道孩子反饋的真正還以----並不認為「你真蠢」是臟話。

可以想像,家長誤解孩子的反饋,並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壓制,長久如此,孩子就再也不會對媽媽的教育進行積極反饋了。沒有孩子的配合,家長勢必將更沒有辦法對孩子進行教育。

三:針對孩子反饋出的問題,對其進行有目的的教育

當家長分析出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就可以針對孩子的反饋進行有目的的教育。例如,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他不知道將禮貌的重要性,家長就再也不會,就可以通過實例,道理來講述講禮貌的重要性,引導孩子做一個講禮貌的好孩子;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是他不想知道承擔最近錯誤言行所造成的責任,家長就要孤立孩子做一個知錯就改,敢作敢為的人……

總之,不管孩子對家長的教育作出任何反饋,尊重和認真分析孩子的反饋,都是達到教育目的的首要前提。

四:家庭教育不能前後矛盾-----手錶定理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給一個人一塊手錶,當別人問這個人時間時,這個人能夠快速而且自信地說出時間;然而,當給這個人兩塊不同的手錶時,這個看錶的人反而不能很快地說出時間了。因為兩只手錶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准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錶的人失去對准確時間的信心。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手錶現象」,並由此而引伸出了一個結論:在做事情時,只能有一個指導原則或價值取向。後來,人們把這個結論稱為「手錶定理」。

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一、對孩子多一些表揚和鼓勵 。 有人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只要孩子有點進步,都要及時表揚,讓她有成就感,促使她再接再厲;退步時也盡量不要當面數落她,也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做對比。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很多閃光點,家長如果經常表揚鼓勵孩子,孩子一定會有更出色的表現。

二、培養孩子的自覺性,養成好習慣 。教育家孫雲曉說過:「習慣決定孩子命運。」可見好習慣對孩子來說多麼重要。小學階段是孩子自覺性、好習慣形成的階段。家長要讓孩子明白什麼事對的,什麼事錯的。什麼時間該做作業,什麼時間該玩。平時,我總是鼓勵她早睡早起,讓她早晨早起去看太陽,並告訴她,最美的朝陽只有早起的孩子才能看見。所以,她天天早起,看完之後會讀讀書。孩子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度過,學校濃厚的學習氣氛孩子知道該干什麼,可是放學回到家卻不知道了。

所以,我總會讓她放學回家,先完成作業,做作業時家人不許打擾。孩子愛讀書,首先自己要養成愛讀書的習慣。家長端著書,孩子也會仿效,習慣也自然而然形成。我給女兒買了許多書,每晚睡前讀半小時書。我讀我的書,她讀她的書,她也會讀得津津有味。不過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持之以恆,日積月累。

三、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以前,我是事無巨細,結果孩子養成依賴的心理。現在,我不再提醒她,讓她自己檢查自己的書包。如果少帶了,老師批評了我也不會過問。她已經知道這些生活上、學習上的事都是自己的事,她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將來才會是個有責任心的人。

四、經常與老師聯系,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態和表現。家庭和學校之間要經常保持聯系,保持一致,家長應當主動到學校去拜訪老師,向老師反映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和思想態度,詢問孩子在校的學習態度,上課是否認真、發言是否積極等情況,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後就能夠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才能避免孩子走彎路及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

五、 要教育孩子勤奮刻苦學習,要立大志。人無志向就不能成大器,志向是一個人的奮斗目標。督促孩子要明確自己的奮斗目標,要求孩子要立大志,明確方向,努力學習。在家中,要求孩子作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在學校要求孩子做到「尊敬老師,聽從老師的教誨。」上課時要做到認真聽講,要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一切作業;團結同學,要做到取長補短;在學校要爭取多做些對大眾有益的事情。嚴格遵守校規,力爭做到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將來才能為祖國效力,為人民服務。做一個有智慧、有德行、有覺悟的人,這就是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和教育的綱領。

看著孩子一天天的變化,作為家長,我看在眼裡,喜在心上。我知道,她所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各位老師的諄諄教誨,離不開同學們的無私幫助,也離不開家長的辛勤付出。我有理由相信,有我們的陪伴,有老師的科學指導,孩子們一定會健康地成長,她們將會是我們的驕傲。

C. 2020父母必讀書目資料

書是一陣風,吹散煩惱烏雲;書是一陣雨,滋潤心靈成長;書是一聲雷,驚醒惡夢回頭;書是一絲光,指引前進方向。願書伴你快樂一生。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父母 必讀書目 ,供大家參考。

父母必讀書目

1.《愛的 教育 》【意】亞米契斯(著);王干卿(譯)

2.《教育漫話》【英】約翰·洛克(著),徐誠、楊漢麟(譯)

3.《愛的藝術》【美】弗洛姆(著),李健鳴(譯)

4.《 家庭教育 》【中】陳鶴琴(著)

5.《童年的秘密》【意】蒙台梭利(著),單中惠(譯)

6.《愛彌兒》【法】盧梭(著),李平漚(譯)

7.《家庭和 兒童 教育》【前蘇聯】馬卡連柯(著),麗娃(譯)

8.《兒童的人格教育》【奧】阿德勒(著),彭正梅、彭莉莉(譯)

9.《名家治療筆記:為家庭療傷》(上、下)【中】李維榕(著)

10.《愛的五種語言》【美】蓋瑞·查普曼(著)

11.《傑出青少年的七個習慣》【美】肖恩·柯維(著),陳允明(譯)

12.《為何家會傷人:揭示家庭中的心理真相》【中】武志紅(著)

13.《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中】周國平(著)

14.《新家庭如何塑造人》【美】薩提亞(著),易春麗等(譯)

15.《100位企業家給家長的忠告》【中】趙剛(主編)

16.《趙忠心談家庭教育》【中】趙忠心(著)

17.《新父母學校》【中】劉良華(著)

18.《發現母親》【中】王東華(著)

19.《羅恩老師的奇跡教育》【美】羅恩·克拉克(著),李文英等(譯)

20.《培養獨立的孩子——生存教育在美國》【美】黃全愈(微博)(著)

21.《第56號教室的奇跡》【美】雷夫·艾斯奎斯(著),卞娜娜、朱衣(譯)

22.《會做飯的孩子走到哪裡都能活下去》【日】安武信吾、安武千惠、安武花(著),金暉(譯)

23.《為什麼孩子要上學》【日】大江健三郎(著),陳保朱(譯)

24.《美德書》【美】威廉·貝內特(著),王睿(譯)

25.《陪孩子長大》【中】李子勛(著)

26.《家庭教育基本功》【中】冉乃彥(著)

27.《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中】李躍兒(著)

28.《別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中】關承華(著)

29.《當孩子遇到錢:繞不開的財商》【中】徐國靜(著)

30.《李中瑩親子關系全面技巧(升級版)》【香港】李中瑩(著)

提高閱讀能力要怎麼做

1、眼睛識別和吸收信息方面。

閱讀的時候,我們往往會無意識的把速度變慢,然後眼睛慢慢就不能很好的吸收文字,讀著讀者就不知道自己在讀什麼了,大腦一片空白。所以在讀的時候,我們要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閱讀速度,該快的時候快、該慢的時候慢。

1)提高閱讀速度,我們首先想到的會是跳讀、略讀這些,但這種閱讀 方法 往往會導致我們忽略過多的細節,從而使得一些關鍵內容的缺失。比如:很多人往往比較喜歡讀大小標題、段落的前後 句子 ,而略過中間的內容,這種讀書的方法,對了解大概講什麼是不錯,但是對內容的理解、以及思維的鍛煉是很不利的。就像「大道理大家都懂,但為什麼是這個道理、如何體現、有什麼用、如何用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所以一般情況下,跳讀略讀更多的時候,主要適合讀網路小說。

2)掃讀。這里說的掃讀就是在傳統閱讀的方式上,加快速度一行一行的掃過文字,不過多遺漏文字的一種讀法(如果你在看的時候容易看串列或注意力不集中,可以用一支細一些的筆,在文字下方快速的移動,引導著眼睛去閱讀)。掃讀是一種有重點的讀法,掃讀的時候,只在重點句子上停留,一般次要的、輔助的就簡單過一遍。

掃讀的關鍵在於你是否能夠快速的分辨出哪些是重點內容。這里給你幾點建議:①當你讀到「新東西、有幫助、讓你印象深刻的以及與自己思維不同」的地方,都屬於對你有用的內容,都可以是你的「畫線」對象。②根據你的閱讀目的、需要來辨別。③當你讀到不理解的地方的時候(一般不要死磕,做個標記就好,說不定讀到後面就豁然開朗了)④當你在讀到某一句話或某一個事例時,有了自己的見解或聯想的地方(不妨停下來做個記錄、因為靈感稍縱即逝)。

3)片語、短句或意群式閱讀。片語、短句好理解,意群是一個稍長的句子分成的具有一定意義的若干個 短語 ,比如讀一個長句子時,中間某個地方需要停頓一下,不然容易出現理解偏差,這個停頓的前面就是一個意群。

閱讀中,一個字一個字的讀是比較浪費時間的,平時閱讀的時候要刻意的去練習:一眼看一個片語、短句或意群。事實上你可能已經在某種程度上這樣做了(大多數人對簡單的文字、 文章 基本都是三四個字一起讀的),只是還比較基礎。

4) 快速閱讀 。快速閱讀是一種建立在「視幅」和「感知」上的閱讀,也就是說快速閱讀不是一眼看一個字,而是一眼看「五個、十個」甚至更多的字,同時快速移動焦點到下一眼的閱讀方法。快速閱讀訓練的是「眼睛快速看、大腦快速處理」的一種閱讀吸收信息的方式。

一般訓練方法和步驟(以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為例):①打開我們的視幅:視幅越大,一眼捕捉的信息就越多。②提高我們焦點移動的速度:也就是訓練我們眼睛從這一眼到下一眼的快速移動,同時可以在快速移動中迅速准確的感知信息。③訓練提高我們的感知能力:這里主要是指訓練我們眼睛快速看清、識別信息的能力。快速閱讀,特別是高段位的快速閱讀(一目多行、片式閱讀),就需要很強的整體感知能力。④訓練提高快速閱讀中的:眼睛吸收信息能力和大腦處理信息能力(也就是快速理解):其實就是訓練「眼睛和大腦的協調能力」。⑤另外,還包括訓練克服音讀、默讀的習慣。

2、閱讀中,大腦處理信息方面。

我們閱讀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依賴的是大腦的思維能力和大腦里的知識。我們大部分人的思考能力和知識一開始都是差不多的,但是隨著後天的學習,差距就開始出來了。因為學習的過程不僅是積累知識的過程,同時也是鍛煉大腦的過程,這就是學習的意義所在。

學習自然是越早越好,我們沒有時光倒流的本事,但我們有現在開始改變的能力。

1)學會抓重點及整合內容。

關於一本書中,哪些是重點,上面簡單列舉過幾個,在讀的過程中要留下記號和批註,這樣方便你讀完之後有目標的重點閱讀和理解(簡單的閱讀一遍一般不會有太大收獲,需要回看、重點思考和記憶)。

想要讓更多的知識點留在腦袋裡,要學會把零散的知識點整合一下。一般建議:以知識框架或 思維導圖 的形式來來整理書籍,主要是書本的重要內容提煉,也包括自己在讀的過程中的一些理解和感悟。這樣的整合不是為了擺設,而是方便以後「經常」翻閱(回看的過程中,如果有新認識,記得添加進去)。

2)學會選讀。有些書,我們不需要從頭讀到尾的整體學習,依照當下需求閱讀學習相應的部分就可以了,等有需要了或者有時間有精力了再去完善其他部分或整本也不遲。比如工具類、指導類等的書籍,這類書籍的閱讀就像在挖鑽石,只要挖到鑽石,其他砂石都不重要。

3)讀不懂的時候該怎麼辦?

如果只是閱讀中的少量內容讀不懂,不要過分糾結(糾結或死磕只會是浪費時間),做個標記繼續往下讀就好。讀完這個章節或整本書的時候,再回頭看看,是不是理解了。還是不理解的話可能是你在讀的過程中遺漏了某些關鍵點或者在作者的其他書里給出了答案。當然,讀完之後對某些內容還是不理解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網上搜搜或者問問有學識的人。

如果是大量知識不了解,這個時候你就需要考慮換一本書了,換一本這本書或這個概念的初級讀物。進行分級閱讀和主題閱讀,先把自己的理解能力提升上來。

4)學會分析,養成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我們在面對一個問題的時候,往往會下意識的從你最熟悉的知識面去思考或者被他人引導著思考(比如作者的文字),這往往會導致理解的局限性。比如,在評價「李鴻章」這個人的時候,很多人會主觀的覺得他是個賣國賊,可是當你從清政府、時代背景、外交、個人能力、局限性等多方去了解他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他。

5)多讀。提高閱讀及理解能力的根本方法就是多讀。大量閱讀的過程中,你總會找到最適合你的閱讀方法。而且讀的多、理解的也就會越多,理解的越多又折回來促進你更有效的閱讀,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2020父母必讀書目資料相關文章:

★ 好父母必讀書20本

★ 2020最新初中生必讀書目資料

★ 父母必讀中外書籍精選20篇

★ 十本家長教育孩子的必讀書目

★ 2020年寒假初中生必讀書目推薦一覽表

★ 2020小學生推薦課外閱讀必讀書目最新

★ 書香家庭2020年度讀書計劃

★ 2020初中生必讀十大名著課外閱讀書目

★ 2020初中生必讀課外閱讀書目精選

★ 2020小學生最暢銷的課外必讀書目推薦

閱讀全文

與了解父母心理需要讀什麼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60歲以上賭博 瀏覽:590
潮汕地區重陽節吃補品 瀏覽:864
老人電信手機屏摔了怎麼回事 瀏覽:421
閔行韓湘水博園70歲老人票價 瀏覽:457
廣元去年平均養老金多少 瀏覽:3
老年人無頜 瀏覽:319
50歲了月經沒來怎麼回事 瀏覽:216
陝西農村養老保險計算 瀏覽:229
辦理健康險做什麼體檢 瀏覽:823
江寧老年大學怎麼入學 瀏覽:99
夫妻房間讓父母住犯什麼忌諱 瀏覽:948
企業退休和公務員退休年齡 瀏覽:550
根據學生寫的孝敬老人寫的總結 瀏覽:670
補繳養老保險抵扣個人所得稅 瀏覽:1000
男士全面體檢與常規體檢哪個全面 瀏覽:843
寧波農村基本養老保險 瀏覽:354
老年紅歌會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69
胚胎停育染色體檢查費用多少 瀏覽:594
漳州皇宮養生館多少錢 瀏覽:204
長壽花繽紛品種指什麼 瀏覽: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