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父母墓碑碑文範例
人去逝後,如要立墓,大多都要有墓碑文。墓碑文上一般刻記死者的姓名、籍貫、成就,逝世日期和立碑人的姓名及與死者的關系。寫碑文應對死者充滿敬意和感情。
範例:
李XX父鄭升母碑文
先父諱名李XX,生於丙辰一喊戚老九一六年臘月十二,卒於一九九七年臘月初十,享年八十一歲。先父出身農家,受先祖之教誨恩澤,以農為業,為本,為貴,躬親耕作,頤養天年;以家為職,為根,為重,苦心經營,終致殷實。
忠厚老實待人,安分守己處事,耿直無媚,儉朴不奢。含辛茹苦一世,兢業操勞終生。八十一載平凡普通,淡泊寡慾與世無爭。無愧於蒼天厚土,榮耀於列祖列宗,堪為兒女之嚴父師表。
(1)父母墓碑標准怎麼寫擴展閱讀:
墓碑墓碑通常有抬頭、正文、落款三部分組成。
1、抬頭抬頭主要寫死者的生前職務、職業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寫。
2、正文正文主仔岩要寫明立碑者對死者的稱謂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落款寫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時間可寫可不寫。
B. 父母墓碑的正確寫法是什麼
父母墓碑刻字內容主要有稱謂姓名、生卒日期、立碑人、立碑時間這四點。
父母墓碑碑文格式:第一:稱謂姓名,先考,顯考,先妣,顯妣是我們會常用的詞,先考意思是家族沒有人的身份比死者更高了,這里就用先,考是男性尊稱。顯考,就是還有身份比死者高的人,還未過世,就只能用顯考。先妣和顯妣只是差別在妣,這是女性的意思。
第二:生卒日期,這是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痕跡的時間周期,很多人會問立碑有什麼講究和忌諱,生卒日期的講究就很多。一般這么寫「生於****年**月**日,終於****年**月**日」,這一列字要講究合生老,
年份一般正常寫,加上生於,年,月,日,就是九個字,最多加三個字,所以如果是十二月十三日,這樣整體加起來就十三個字了,不符合合生老的要求,所以這里我們要改成農歷來寫,十二月就是臘月,十一月就是冬月。
這樣就可以保證日期都是十一或者十二個字,當然如果是十一個字,那麼就要寫到下邊,就是右下角合適一點,但是如果是十二個字,就需要高一點的地方書寫,比如左上方,右上方。
第三:立碑人的書寫方式,立碑人一般選擇子,孫,曾孫這樣的書寫方式,這個部分需要行數符合合生老,一般採用縱向書寫的方式比如「孝孫楊**」可以改成「孝孫男楊**」。
第四:立碑日期也是重要的碑文信息,一般書寫是這樣的:「二零零八年秋」,這樣簡單清楚,也可以寫成「二零零八年秋立」,大多選擇清明立碑,畢竟這個時間段符合黃道吉日。
在父母生前多盡孝才是對父母最好的孝道。
給父母立碑是孝道的一種,立碑時父母墓碑刻字內容嚴謹一些是為了文化的傳承,也是對父母的美好祝福。但是,陪伴才是最大的孝心,在父母生前,多盡孝道,不會為「子欲養而親不待」後悔,才是對父母最好的孝道。
C. 現代父母墓碑碑文格式
碑碑文內容及格式是什麼樣的?
(一)墓碑
墓碑通常有抬頭、正文、落款三部分組成。
1.抬頭 :抬頭主要寫死者的生前職務、職業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寫。
2.正文 :正文主要寫明立碑者對死者的稱謂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寫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時間可寫可不寫。
(二)墓誌銘
墓誌銘常常由標題,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組成。
1.標題 :標題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種名組成。如《柳子厚墓誌銘》。
2.正文 :一般而墓誌銘正文內容由三個方面組成。一是要簡單介紹死者的主要生平經歷;二是要評價死者主要的成就業績及其社會價值;三是要寫出立碑的意義,同時對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3.落款 :落款註明立碑的單位名稱、撰文者姓名,同時署上成文日期。需指出的是,有的墓誌銘立碑單位名稱或撰文者個人姓名已寫在標題下,所以落款只註明成文日期即可。
(三)功德碑
古代歌頌公德的公德碑在今天已基本絕跡,但今天為了表彰一些先進的個人,比如捐資建校等也會立碑以紀念,這可以稱作當代功德碑。這類功德碑通常也有標題、正文、落款三部分組成。
1.標題 :標題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稱謂和文種名稱構成。如《某某先生捐資建校紀念碑》。
2.正文 :正文敘述在何時、何地、為何原因、何人作了什麼好人好事,同時正文也要闡明立碑單位或個人的感激之情。
3.落款 :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稱或姓名,並署明立碑日期。
顯祖考某某太府君之靈 (對祖父)
顯祖妣某某太夫人之靈 (對祖母)
顯考某某府君之靈 (對父親)
顯考諱某某大人之靈 (對父親)
顯妣某氏老孺人之靈 (對母親)
顯妣某某太夫人之靈 (對母親)
岳父大人之靈 (對岳父)
故岳考某公諱××老大人之靈 (對岳父)
岳母某太夫人之靈 (對岳母)
故岳妣某門某氏老孺人之靈 (對岳母)
D. 為父母立碑碑文怎麼寫
為父母立碑碑文,可以使用和墓碑的格式,具體如下:
1、稱謂姓名,先考,顯考,先妣,顯妣是會常用的詞,先考意思是家族沒有人的身份比死者更高了,這里就用先,考是男性尊稱。顯考,就是還有身份比死者高的人,還未過世,就只能用顯考。先妣和顯妣只是差別在妣,這是女性的意思。
2、生卒日期,這是一游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痕跡的時間周期,一般寫「生於****年**月**日,終於****年**月**日」,這一列字要講究合生老,年份一般正常寫,加上生於,年,月,日,就是九個字,最多加三個字。
3、立碑人的書寫方式,立碑人一般選擇子,孫,曾孫這樣的書寫方式,這個部分需要行數符合合生老,採用縱向書寫的方式比如「孝孫楊**」可以改成「孝孫男楊**」。
合墓墓碑的形態
為了多刻字其形體又演變為方形、長方形,開始埋於墓穴神野宴內或墓外,參照房屋建築,碑頂加上碑帽,飾刻動、植物或山水花紋,碑身刻上死者簡歷。標明是獨葬與妻、妾、子、女等合葬。
附刻陰宅(即墳墓)風水地理位置朝向(以天乾地支表明)。中產之家立中等墓碑,窮家僅可立上留個姓名的小石碑,或陶磚碑或種植某種長青樹為標識。
從而墓碑由實用品逐漸轉化為文化藝術品,其功能、形態、質地、文飾也越發多樣化了。名人墓碑更加講究碑身多用花剛岩、大理石等上等石料,碑頂有死者雕像或在碑中心鑲嵌死者的燒瓷像。墓碑成為記載死者家族世系及功德行事的「榮譽狀」和裝飾品了。這很符合國人的光宗耀祖、澤及後代、流芳千古的社會風尚脊乎。
E. 給父母立墓碑的寫法怎麼寫
1,抬頭:
抬頭主要寫死者的生前職務、職業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寫。
2,正文:
正文主要寫明立碑者對死者的稱謂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寫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時間可寫可不寫。
相關介紹:
人類對死者埋葬處所做的一種紀念性的載體,一般以石質材料製成,也有使用木材、金屬材料和其他材料製成。
中國古代「墓而不墳」,只在地下掩埋,地表不樹標志。後來逐漸有了地面堆土的墳,又有了墓碑。
人去逝後,如要立墓,大多都要有墓碑文。墓碑文上一般刻記死者的姓名、籍貫、成就,逝世日期和立碑人的姓名及與死者的關系。
寫碑文應對死者充滿敬意和感情。民國二十二年《河南通志·睢縣采訪稿·袁可立墓碑》:"袁尚書可立墓碑,在(睢州)城南四里許,劉店村東里許。碑高八尺,上蛟螭,下贔屓,高約丈余,尚稱體制。"
F. 為祖父母立碑,碑文怎麼寫
墓碑主要包括抬頭、碑文和落款,落款處應慧氏寫明落款人的身份和姓名。其他要求及範例如下:
G. 父母的墓碑應該怎麼寫
1、在中間部分寫上父母的正文,正文部分一定要分左右,中國人講究男左女右,所以男性正文在左側,女子正文在墓碑的右側,而生卒時間,最好全部寫在墓碑的左邊,依次排列分別是:父生辰,父親卒日,母生辰,母親卒日。
2、這種寫法會顯得男權主義,這種墓碑寫法是男子的名字寫在上面,女子譽岩的名字寫在下面。在中間加一個暨字,就是「和」「與」的意思。一般用於男子地位和身份顯赫的家庭。
墓碑通常有抬頭、正文、落款三部分組成。
1、抬頭
抬頭主要寫死者的生前職務、職業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寫。
2、正文
正文主扮虛跡要寫廳並明立碑者對死者的稱謂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寫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
立碑時間可寫可不寫。
H. 父母墓碑正面格式
父母墓碑正面格復式有地區之分制,南方和北方不同,下面具體介紹一下。
在北方比較常見的墓碑形式,如:慈父(母)X(諱)XX之墓;先(顯)考(妣)X(諱)XX之墓,碑的後面多刻有:養育之恩,終生難忘;風水寶地葬仙骨,等等,不一而足。
在南方比較常見的墓碑形式,如:顯祖考某某太府君之靈(對祖父);顯祖妣某某太夫人之靈(對祖母),碑的後面有的刻有贊頌死者生前事跡,功德的,這種題材有文,有銘,又有序。
(8)父母墓碑標准怎麼寫擴展閱讀
而古人的墓碑、墓誌都有定製。碑多是長方形,螭首龜趺。碑頭用篆體書寫某朝某官某人墓碑,叫做"篆額"。墓誌較小,多為方形,刻石加蓋,上寫某官某人墓誌,叫做"書蓋"。有了"篆額"和"書蓋",碑文、志文的前面就不必再刻題目了。
墓碑文的題目。稱墓碑銘並序的,是先序,次碑,後銘;稱墓誌銘並序的,先序,次志,後銘;稱墓誌或墓碑的,有志或有碑而無銘;稱墓銘的,有銘而無志;也有雖只名志或碑,卻各項都具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