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父母給孩子夾菜會有什麼後果

父母給孩子夾菜會有什麼後果

發布時間:2023-03-30 20:16:37

A. 你建議老人經常給孫子夾菜嗎

其實我不是很建議老人經常給孩子夾菜,但偶爾夾一下也沒關系,老人畢竟也是一片好心,如果不想讓老人給孩子夾菜的話,可以說「孩子已經長大了,可以自己夾」之類的話,不要直接拒絕老人,太傷人了

B. 我弟弟11歲,弟弟吃飯的菜都是我家人夾的,都11歲還這樣,這樣好嗎你們的孩子呢

不大好,孩子打小就要樹立他自己生活的習慣,我的BB從兩歲開始就在教他自己使用勺子,然後自己吃飯了

C. 長輩在飯桌上夾菜給你,你會怎麼辦

直接吃掉啊,長輩夾菜給自己就是出於疼愛,我父母給我夾菜,就是希望子女吃得進去,身體好,吃得多他們才高興。至於其他長輩,你吃得進去,吃得多,他們高興,覺得自己做的菜合你胃口。其實長輩也需要被認可。

D. 孩子在長輩面前夾菜會不會沒教養

"別夾菜,筷子不要混一起放!"
近日,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張文宏提醒:即便疫情狀況穩定了,也要保留分餐制的習慣。也就是說,用餐的筷子不要混在一起放,不要拿自己用餐的勺子到盤子里盛湯,不要用吃飯的筷子互相夾菜。
在我們中國,一家人吃飯的時候就喜歡熱熱鬧鬧的,彼此之間互相夾菜,這是親近的表現。家長也喜歡給孩子夾菜、讓他們"多吃點"。很多人習以為常,所以乍一聽到"不要夾菜"的時候,有些人就會覺得很納悶,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不管是在外面吃飯,還是在家裡吃飯,筷子上都會帶有口水,夾菜的時候會沾到菜上。此時再夾給別人,就有可能造成細菌傳染。可以說,張文宏的這一句提醒,踩中了中國家庭的痛點。
以前有些老人喜歡把飯菜嚼爛了再喂給寶寶吃,今天很多家長已經摒棄了這種做法。因為人的唾液中含有幽門螺桿菌,大人嚼碎飯菜喂給寶寶,唾液中的病菌就會傳染給寶寶,導致孩子被感染。不給孩子夾菜,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家長給娃夾菜,反而可能是在害娃。

"分餐制"有哪些優點?
家人吃飯用的碗筷區分開來,不拿自己用餐的筷子給家人、孩子夾菜,是有很多好處的。其中一個好處就是上文所說的避免病菌傳染;另一個就是幫助孩子攝入均衡的營養。
我們都說要均衡營養,但多少才是孩子應該攝取塵凱的量?很多家長是不知道的。在不分餐的情況下,孩子會吃更多自己喜歡的食物,不去塌兄洞碰不喜歡的,難以做到均衡。分餐制解決了這個問題,讓家長和孩子吃得明明白白,了解自己吃了些什麼、吃了多少。

除了"分餐"外,家長還要教孩子哪些用餐知識?
一、飯前飯後要認真洗手
人的手上沾有很多細菌,尤其是喜歡玩鬧的團枯孩子,吃飯前把手認認真真洗干凈,非常有必要。作為家長,在用餐前要主動帶孩子把手洗干凈,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吃完飯之後,也要讓孩子洗手。因為在用餐過程中,孩子的手可能會沾上很多油污,如果不洗手直接去玩耍,將會弄臟衣服和玩具,不利於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二、不要浪費
現在很多家庭基本是吃穿不愁,在家吃飯或者是外出就餐的時候,有些孩子喜歡拿很多食物,結果最後剩下一大堆。有的家長會跟孩子說"吃不下就倒了吧",造成了糧食浪費。
其實家長可以告訴孩子,能吃多少就先盛多少,最後不夠吃的話再去添加,不要一開始就裝特別多,浪費糧食是可恥的。

結語
為了孩子的健康,家長別再用自己吃飯的筷子給孩子夾菜了。若孩子夾不到遠一些的飯菜,家長可以使用公筷、公勺,想給孩子夾菜表示親近的時候也一樣。

E. 春節走親訪友時,父母要注意三種兒童安全問題,牢記七個「不要」

時間過得鏈緩掘真快,眼瞅著就到了除夕,馬上進入春節的高潮階段。此時,家家戶戶已經把房屋收拾得一塵不染,年貨也都准備齊全,就等著春晚凌晨的鍾聲敲起,真正迎接新的一年。

過年最開心的莫過於孩子,也是孩子們期待已久的日子;對於爸爸媽媽來說,可以有時間與家人團聚,走親訪友聯絡感情,可謂是一家人最為快樂的時光。

然而, 春節期間也是孩子意外傷害事故的高發時期, 主要有三種:人身安全、飲食安全,心理安全,而心理安全也是眾多家長在春節期間最容易忽略的棚核兒童安全問題。

人身安全就不用我贅述了,年年都有強調,但是年年都有發生,最常見的就是孩子在燃放煙花爆竹時被燒傷,甚至引發火災,給人身安全帶來危害。

孩子好像天生都愛玩火,尤其是喜歡看到火點燃的樣子,聽火燃燒的聲音,聞火燒起來的氣味,一切都是為他的 探索 服務。

過年怎麼能少得了煙花爆竹,雖然城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但是在農村卻沒有。大人燃放煙花爆竹時,孩子看到一點火就能出現那麼美麗的火焰和震天的鞭炮聲,肯定也忍不住「以身試火」。

就在前不久,就發生了3起孩子放鞭炮被炸傷事件:

一起發生在甘肅,兩個孩子往井蓋里扔鞭炮被炸昏迷;一起發生在福建,一個孩子往井蓋里扔鞭炮被炸飛;一起發生在四川,一個孩子扔鞭炮炸飛5個井蓋,幸好人沒有受傷。

對於孩子來說,燃爆煙花爆竹充滿了樂趣和誘惑,是過年必備的 游戲 項目之一,很難完全杜絕。對於家長而言,大過年的時候一般都會允許孩子點個炮仗放個煙花,這樣更能增添年味兒。

放假了,孩子們開始放鬆起來,白天玩到瘋起,晚上過於興奮不願入睡,這樣的晚睡又導致了第二天的晚起。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一日三餐不定時,有時一日兩餐,有時又一日多餐。

過年的食物多是大魚大肉、甜食飲料,又是孩子喜歡吃的,難免會控制不住自己,沒有節制的胡吃海喝帶來的後果就是腸胃積食,體重蹭蹭上漲,嚴重的還會引起便秘腹瀉等腸胃消化不良問題。

除了胡吃海喝之外,還要警惕和預防兒童在飲食上的突發事故,比如異物卡喉。過年肯定少不了果凍、糖果、堅果之類的零食,這些都是孩子特別愛吃的,也是容易導致孩子被噎著卡著,發生窒息。

最後,再次給廣大父母強調一個逗娃的問題,那就是哄逗娃喝酒。雖然兒童喝酒不一定都會導致中毒,但危害是很大的,尤其是3歲以下的孩子,傷害更大, 嚴重的話還會造成腦損傷或哪握死亡。

2016年2月,廣西一個才兩歲的小男童就在其二伯的哄逗下喝了一兩多米酒後便昏睡不醒,最終診斷為酒精中毒導致腦損傷和癲癇,目前智力、運動、語言發育遲滯,相當於1歲幼兒發育水平。

據媒體報道,春節期間也是醫院兒科的一個就診高峰,大多是幼兒因為飲食造成,還有小部分是異物卡喉等其他突發意外。 年年如此,一個個血淋淋的慘劇還是沒能引起家長的足夠重視。

家長也許會疑惑,春節期間孩子每天吃喝玩樂過著神仙般的日子,不用早出晚歸上下學,不用面對如山的作業,不用愧對我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殷切希望,哪來的心理問題呢?

其實, 健康 是身體、心理和 社會 適應的健全狀態。 世界衛生組織:「 健康 是一種身體上、精神上和 社會 適應上的完好狀態,而不是沒有疾病及虛弱現象。」

也就是說,過年期間,父母除了注意孩子的身體 健康 (包括人身安全和飲食安全)外,還要注意孩子的心理 健康 ,這個心理問題往往是由父母的主觀行為引發的。

為了讓孩子沒有心理負擔開心過個好年,家長要牢記這7個「不要」:

(1)不要不停地幫孩子夾菜

過年走親訪友時,主人肯定會准備一桌豐盛的飯菜來招待客人,為了表示自己的熱情好客,就會不停地給客人夾菜。對於大人來說那是一種禮節,但是,在孩子眼中卻是一種「災難」。

首先,夾菜不僅不衛生,還隱約帶著一種不容拒絕的強求感受,孩子心理會不舒服。其次,夾給孩子的菜有可能是孩子不喜歡吃的,吃不完卻又不好意思拒絕,孩子會有心理負擔。

說實話,我自己就不喜歡別人給我夾菜,因為我有潔癖,要是夾菜用公筷倒是沒什麼,但是你見過在走親訪友聚餐時,哪家是用公筷的呢?

(2)不要出題「考一考」孩子

大人出題「考一考」孩子,也許只是一種想和孩子進行交談的交流方式,但是在孩子眼中卻是「噩夢」,因為害怕自己萬一答不出來,那就顯得自己「很笨」。

既然是走親訪友,家中不可能只有一個孩子,有時候還可能有好幾個,答對的孩子倒也罷了,沒答出來的孩子肯定會難過,會認為自己不如別人,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3)不要無條件地讓「大的」讓著「小的」

過年走親訪友,怎麼能少得了愛熱鬧的孩子呢。大人和大人談天說地去了,那孩子肯定就跟孩子相互追逐嬉戲玩鬧了,而年齡小的孩子又特別喜歡跟在年齡大的孩子屁股後面「湊熱鬧」。

孩子大小不一致,難免就會出現矛盾沖突,年齡小的往往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弱小,容易獲得大人的偏心。但是,請記得並不見得「大的」就必須讓著「小的」。

無論是自家娃還是別家娃,發生矛盾的時候請先聽聽孩子怎麼說,並正確引導孩子自己去解決沖突矛盾,而不是無條件地讓「大的」讓著「小的」,讓「大的」受委屈。

(4)不要強迫孩子當眾表演節目

大多數的孩子並不喜歡當眾表演,如果孩子表現出害羞或不想表演,請尊重孩子的選擇,我們不慫恿別家孩子表演,也別強迫自家孩子當眾表演節目。

我女兒學舞蹈2年,也參加過十幾場大型演出,還去過北京鳥巢參加過舞蹈大賽,算是見過世面的人了。但是,每年春節回老家,村裡的人讓她當眾跳舞時,她就是不願意表演,當然我也不強迫她。

我以為她是因為害羞或者害怕不想表演,女兒卻說不是,就是不想表演,我也納悶,不過我尊重她的想法。並不是說孩子當眾表演節目就一定不好,而是孩子也有他們自己的意願,請尊重他們。

(5)不要一見面就讓孩子比個子比體重

過年的時候,老母親們難得聚集在一起嘮叨嘮叨,不過嘮嗑最多的肯定都是自家的神獸,聊天的話題十個有九個也是跟神獸有關的,除了學習成績外那就是比個子比體重了。

不是說比個子比體重不好,而是每個孩子生長節奏不同,同樣的年齡階段肯定會出現高矮胖瘦的情況,長得快的也未必代表以後長得高,長得胖的未必以後就一定是胖子。

父母這樣無聊的比身高比體重,說不定會打擊到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會認為自己「貌丑」而產生自卑心理,長此以往,就會害怕與人交往,甚至形成社交障礙。

(6)不要當眾問孩子考試排名

老母親們聚集在一起,肯定少不了攀比孩子的成績,會問孩子每一科都考了多少分,在班上排第幾名等等,如果孩子成績好一般沒有什麼,但是成績不太好的孩子會很反感回答這個問題。

父母們要知道,我們大多數都是普通人,我們的孩子註定了大多數也是普通人,「別人家的孩子」那隻是個例,只要自家孩子善良勇敢,孝順懂事,學習成績不是最重要的。

大過年的,父母們就不要再提學習成績啦,就讓孩子拋開「頭懸梁錐刺股」的痛苦回憶,開心過年吧。

(7)不要當眾批評孩子沒有禮貌

在中國,大多數孩子是內向害羞的,未必喜歡主動打招呼。有些在長輩的引導下會打招呼,但有些可能就是靦腆地笑,不肯叫人,有些孩子可能還會躲閃。如果大人催促,可能還會大哭。

其實,並不是孩子不懂禮貌不想叫人,而是孩子天生有著對陌生人的恐懼。所以,孩子在不願意開口叫人時,家長不要當眾批評孩子沒有禮貌,要尊重孩子的「慢熱」。

我家的兩只神獸就屬於這樣的「慢熱」,每次帶孩子去走親訪友時,大寶不會主動打招呼,二寶看到生人則是立即躲到我身後,抓住我的衣服把臉包住。

但是,只要待上一段時間,這對姐弟倆就恨不得在別人家住下來,「叔叔阿姨」那是叫得不停歇。所以說,遇到「慢熱」的孩子,父母要多些耐心引導,當眾批評孩子不禮貌才是自己的不禮貌。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未來,對父母而言,孩子就是希望,孩子就是一切。 春節本來就是和和美美,快快樂樂的節日,應該平平安安、歡歡喜喜地度過。

然而,孩子年齡小,缺乏安全意識和辨別力,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也不夠,很容易出現意外和突發狀況,做家長的一定要重視,重視,再重視,任何時候都不能鬆懈。

過年期間,家長除了注意孩子的人身安全和飲食安全外,更要加強心理安全建設,避開這7個「不要」,不僅僅是為了預防大人無意間對孩子們造成的心理傷害,也是讓爸媽們自己了解孩子的心理。

當我們尊重孩子,了解孩子,才可以與孩子培養最好的親子關系,取得最好的教育成果。只有家長擔起責任,投入更多精力,我們的孩子才能更加快樂、安全、幸福地長大。

大過年的,但願不再聽到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悲劇。只有孩子過個歡樂又安全的春節,家長也才能過個好年。毫不誇張地說, 孩子其實也是春節的一道「年味兒」。 你認同嗎?

閱讀全文

與父母給孩子夾菜會有什麼後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九九重陽節開展旱教活動 瀏覽:1000
2019豐台老年大學招生簡章 瀏覽:295
不在戶口地交社保退休 瀏覽:5
河北省石家莊老年大學地址 瀏覽:872
廣陵區體檢中心怎麼走 瀏覽:485
父母戶口遷入昆明有什麼好處 瀏覽:964
比爾蓋茨孝順父母不能等 瀏覽:456
父母挑錯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瀏覽:416
給80歲老爸的禮物好 瀏覽:273
北京市基本養老保險 瀏覽:777
青島市四方區老年大學招生 瀏覽:795
西安市養老保險金能補交嗎 瀏覽:24
江蘇省養老機構服務規范 瀏覽:315
老年人高度近視 瀏覽:336
共享體檢有哪些特徵 瀏覽:51
重陽節初中4開小報 瀏覽:733
12月27號退休12月有退休金嗎 瀏覽:400
長壽縣農業公司有什麼扶持 瀏覽:276
2018深圳市退休金計算方法 瀏覽:358
卧床老人一天最多喝多少果蔬汁 瀏覽: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