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年輕人討厭父母怎麼辦

年輕人討厭父母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3-03-14 23:03:23

① 14歲的孩子為什麼會討厭父母呢孩子討厭父母應該怎麼教育呢

14歲正是最美好的年華,人生有多少個14歲,14歲的時候可能會叛逆,可能覺得自己長大了,嚮往外邊的世界,這個年齡段,一邊覺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不想讓家人限制你的自由,一邊其實又是依賴於父母的。

② 特別討厭父母怎麼辦

所謂關心則亂。你要一定程度上的理解,一定程度上的無視。
我和你一樣是青春期,但是卻沒有出現和父母這樣緊張的情況。關鍵在於處理方法,用聰明的方法處理重視能很快解決問題。你要明白,家長和其他人一樣,也會有自己的個性,通常情況下這種個性是和你相近的,但是如果出現了出入,就無視掉。
具體方法,很難說,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一樣,但是陽奉陰違以及無視確實是兩大殺招。你如此聰明,一定會明白如何如何使用這兩種方法,但切忌較勁式的無視,這會適得其反的。
你現在必須收起一切情緒,一切從如何改變你的處境出發。記住,這種忍耐是為了自己更舒服些,這樣,你就不會內心有抵觸。
另,下面是找到的一些東西,會對你有用。
青春期的孩子拒絕和家長交流有多方面的原因。
1、二者懸殊的地位。
為什麼孩子願意向同齡人吐露苦水,卻不願把事情告訴父母?因為二者的地位太過「懸殊」,一個是家長,一個是孩子。在孩子眼裡,自己與家長根本就不處於一個對等的位置。這樣讓孩子在與家長交流時,感到的壓力過大(與同齡人交流時,雙方可以各執己見,但與家長交流時,若意見不和,孩子敢堅持自己觀點么?)。所以除非碰見很棘手的問題,一般的生活中的小問題,孩子大都不會選擇父母作為傾訴的對象。
2、二者認識觀念上的巨大差別
毋庸置疑,家長的認識觀念和孩子的認識觀念存在巨大的差別。同樣的事物,兩個人的觀念卻是大相徑庭的,兩個人還怎麼交流。所以即使家長放下架子,孩子也放低戒心,二者也是難以交流的。因為家長思維模式和孩子是不一樣的,孩子的想法家長根本不可能理解,同樣家長的想法,孩子也是覺得莫名其妙。
3、家長對於交流技巧使用不當
對於與孩子的交流技巧,一般家長知道的就是兩點:一是採取主動,二是態度親近。其實這只是基礎,沒有這兩點根本不可能與孩子交流,但要交流有成果,這兩點遠遠不夠。
首先,家長由於認識和孩子的巨大差別,在交流的時候,必然會有不同的觀點。而遇到這樣的情況時,家長往往會強壓孩子,讓孩子屈服。這里不是說家長的觀點錯誤,事實上,多數情況家長的觀點都是正確的。
但正確並不一定就能讓人信服。很多東西,在我們認識到它是錯誤之前,都認為它是正確的。而孩子由於社會經驗不足,很多東西他都沒有經歷,沒有認識到錯誤。這時,家長以過來人的身份,強壓孩子,他怎麼能信服。
其次,家長與孩子交流時,總是採取攻勢,就是自己說得多。總是自己說,如何能對孩子深入了解。而且由於缺乏對孩子的了解,說話就難以說到點子上,那樣孩子怎麼能聽得進去?這樣一次難得與孩子交流的機會,就這樣浪費了。
第三,家長最常犯的一個交流的問題就是嘮叨。
心理學上有一個超限效應。說,一個人去教堂聽牧師祈禱,他聽了一會兒後感覺牧師說得很好,就往募捐盤里捐了10元錢,可牧師說了一會之後,卻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那人慢慢感到煩躁,就把10元錢拿了回來。而那牧師依舊沒停,那人感到更煩,最後走的時候,甚至還偷走了2元。
事實上,這種情況在家長中非常普遍。嫌父母嘮叨的孩子不計其數。可能家長們會說:不怪我嘮叨,孩子要是聽進去了,我還用說么?其實,很多事,就是因為家長的嘮叨,孩子才聽不進去的。
孩子雖然還不成熟,但有些事,他還是明白道理的。所以家長一說,他也能聽得進去。但若家長一嘮叨,孩子的叛逆心一起,那就聽不進去了。
而現在的情況是,一來由於沒有經歷過,有些事說了孩子是不聽的,而家長因為這些事,養成了嘮叨的習慣,喜歡什麼事,都多遍的重復,而使一些孩子本是能聽進的事,被家長一嘮叨,就又不聽了。
至於您說幫助孩子克服這種心理障礙,我覺得這話並不合適。事實上,您的孩子是沒有問題的,青春期的孩子都是這樣的心理。所以解決之道不在於孩子,而在於家長。
個人看來,與孩子成為朋友是不現實的。朋友是建立在共同的思想,愛好上的,思維上存在差異的話,是難以成為朋友的。孩子也不是能和所以同齡人成為朋友,他們也只是和自己興趣相和的那部分人。
所以,與其花費大量時間去走進孩子的內心,讓自己的思維和孩子一致,去成為孩子的朋友。還不如成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好的老闆是不會對自己的員工事事都監督的。

③ 越來越反感甚至討厭自己的父母,甚至有時候都想斷絕關系,該怎麼辦

越來越反感、甚至討厭自己父母的主要原因也許是忘記了父母的養育之恩,也許還有父母不能給予你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不能給予你經濟上的援助的原因。

反感父母的原因大致還有以下4點:

一、沒有共同語言

年輕人與年老的父母無話可說的現象普遍存在,年輕人有自己的世界,父母有他們喜歡的生活方式,孩子和父母喜歡的人和事物截然不同。

沒有共同的愛好,也就不可能有共同語言,沒有共同語言的後果就是父母與孩子互不理睬、互不過問。

父母與孩子,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父母的責任和義務就是生育孩子,把孩子養育成人,孩子長大了,父母的任務就完成了。

“天高任鳥飛,水闊憑魚躍”,你已經長大了,自己的事自己去做,失敗與成功、過的好與不好都是你自己的事。

但是有一點你要記住,父母已經把你養大成人,他們老了,不再有能力負擔你的一切,即使你有了困難,也不要去給父母添麻煩。

④ 很討厭自己的父母怎麼辦

我也一樣
家裡關系現在很僵
只能可惜的說我們沒有緣分做一家人

大學在外面讀書,我想以後也會在外面工作生活

關系僵到不說話還好,一說話就要吵架的那種

一次,路過一個看面相的人,就路過,對放把我叫下來,說你臉上的兩棵痣註定和父母關系不融洽
當時尷尬,只是賠笑著說,沒有啊,家裡關系很好

但心裡卻很明白

那時候就覺得有些東西是註定的
不是我們不夠好,緣分不夠深把
現在對家根本就是絕望的態度,盡量不在家裡說話
根本就不說話,來維持家裡的安寧

但做的很辛苦
所以確定工作會去別的城市找把

又或者離開了才會明白更多,但是那麼多年了,我怕越是離開,以後就越陌生了

⑤ 討厭父母怎麼辦

在你的父母盡到為人父母的義務時(生育、養育),你就不應該討厭父母。
父母這兩個字的分量就是他們肩上要承擔的責任。不知道你是出於什麼原因覺得自己討厭父母,是厭煩他們的嘮叨教育還是說疏於管教,如果是前者,那麼大可不必,他們一定是關心你的。如果是後者,也可能是教育方式的特殊,俗稱「放養」。或者說你看不慣他們的一些行為習慣和性格特點,這就是個人立場、知識水平、社會經驗的不同造就的。
在你覺得討厭他們的時候,你先考慮一下你是否有資格討厭他們。父母與子女在他們生育下兒女的那一刻就不是平等的,父母註定要承擔起生育和養育的責任,承擔所有的艱辛,而兒女卻不一定會常常守在父母身邊盡到應有的孝道。很多父母會視兒女為自己的全部,而很多兒女也只是將父母當做一個「隨時」的避風港,占據他們生活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則是自己的生活和家庭。
我從小到大,從沒有哪一刻是討厭父母的。因為家庭經濟狀況,本身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就不長,聚少離多。可能是距離產生美,打電話、視頻的時間倒是挺多。而這樣的分離我們都不願,這樣的辛苦我們都不願承受。可這一切是為了我啊,為了我能順利且較為「富餘」地完成學業,為了以後我能有一個好的將來,他們不得不舍棄現在的自己。我一直堅信,我不會陷入那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可悲境地。
所以,但凡你能看出你父母有對你盡責任,所做的事情哪怕是你討厭的,但確是為你著想的,你都沒有理由討厭父母。相反,請珍惜當下與未來和父母相處的機會。

閱讀全文

與年輕人討厭父母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壽公園到嘉定10號橋怎麼走 瀏覽:289
西安未央老年大學 瀏覽:394
延遲退休年齡你怎麼看 瀏覽:879
醫院體檢心電圖需要多少錢 瀏覽:799
50歲以後男士怎麼養生 瀏覽:173
婚前體檢報告多久能出 瀏覽:446
8月份前退休職工漲工資 瀏覽:495
國色天香養生館裡面做些什麼 瀏覽:727
老年人血管的特點 瀏覽:207
廣西兩歲半體檢哪些項目 瀏覽:218
蕭山老年痴呆福利院 瀏覽:108
春天老人上火怎麼預防 瀏覽:164
農村養老保險哪個劃算 瀏覽:274
長壽金逸 瀏覽:226
陽山養老院 瀏覽:311
養老機構登記機關 瀏覽:41
贛榆區社保退休認證app 瀏覽:506
沈陽市退休人員工資如何計算方法 瀏覽:78
家庭老年活動中心 瀏覽:606
花生米加什麼煮飯養生最好 瀏覽: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