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潑冷水型父母怎麼相處

潑冷水型父母怎麼相處

發布時間:2023-03-09 03:03:25

1. 和父母相處越來越難,面對老去的父母,我們該怎麼辦

父母為子女的付出,是所有文字和歌曲都無法表達的辛苦。

但是, 不是所有的親子關系都是和諧幸福的,不是所有的家庭關系都是溫馨美好的,很多人都在苦惱如何與父母相處

你是否經歷過與父母的沖突?因為工作選擇、因為城市選擇、或者因為戀愛伴侶的選擇?

你是否經歷過被父母掌控的無奈?無法滿足父母期望時,要承受他們的憤怒和自己的愧疚?

你是否經歷過來自父母的打擊,沒有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就從最親近的乖孩子變成了一無是處的陌生人?

如果你經歷過這些,那你總會去思考,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到底要如何和父母相處。

《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這本書也許可以告訴你一些答案。

這本書的作者是格蕾絲·勒博和芭芭拉·凱恩,她們兩個人都是有著超過30年經驗的臨床社工師。

1982年,她們在美國創立暮光服務網,目的是協助家屬關懷和照顧家中老人,他們接觸過各種類型的老人,也為這些家庭的子女提供了解決方案,他們把多年的經驗和智慧匯集成冊,來幫助有同樣困擾的人解決問題。

在書中,作者將難相處的父母分為六種類型,通過案例,逐一解讀了不同類型的父母所表現的狀態,給出了具有實際意義的解決方案。

想要解決和父母之間的問題,首先需要了解父母的問題所在,根據父母的不同表現,作者將難相處的父母分為了六種類型:依賴型、潑冷水型、自戀型、控制型、自毀型、恐懼型。

依賴型父母:需要時刻滿足被陪伴的需求

這類父母總是希望孩子能夠時刻陪伴自己,遇到事情也希望有人幫忙做主,難以獨立面對自己的生活。一旦與子女失去聯系或者在分開的時候,就會表現出焦躁不安的狀態。

潑冷水型父母:只愛理想中的人,你要麼是極好要麼是極壞

書中提到一個老人,對兒女滿腹怨恨,和外孫卻非常親近,但因為外孫考取了其他城市的大學,老人便和外孫徹底反目,外孫打電話她不接,放假回家她也不開門。

這類父母會因為某一件事沒有達到自己預期,就對他人做出非常糟糕的判斷,因為他們愛的只是自己理想中的人。

自戀型父母:只從自己的角度看事情,不在乎他人感受和需求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天然的,但凡事過度就會產生負面結果。

婆媳矛盾是很多家庭都在面對的問題,導致矛盾的一大原因就是,兒子娶妻成家後,母親會覺得自己被忽略了,覺得兒子被別人搶走了,這樣的想法就是因為母親的自戀型人格,只從自己角度出發,沒有考慮別人的感受。

控制型父母:凡事不按照自己說的做,就會產生極端行為

書中有一個例子讓我印象深刻,因為長女違逆了母親每天打電話的要求,在長達20年的時間里,母親都沒有和女兒聯系,並且不允許丈夫和小女兒與長女聯系,直到夫妻患病後,小女兒一個人無法承受,母親才勉強願意再次和長女聯系。控制型父母的特點就是一旦對方不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就會做出極端的表現來操縱他人。

自毀型父母:有酒精、毒品或葯物成癮,有某些強迫性舉止

這種父母是最讓子女擔心的父母,他們容易產生抑鬱情緒,或者總是做對身體有害的事情,嚴重的時候甚至會想結束自己的生命。

恐懼型父母:容易恐慌,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這一類的父母往往對很多事情都會感到恐慌,比如說整日擔心自己的身體出現了問題,或者整日擔心子女在外遇到了困難,導致他們無法正視生活中很普通的事情。

這就是六類父母的特徵表現,這六類行為並非獨立,而是息息相關。如果你發現自己的父母符合其中幾種表現,也不需要驚慌,作者在書中已經給了我們一些解決方法。

我經常會聽到一句話,如果他不是我爸或者如果她不是我媽,我這輩子都不會靠近這樣的人。

但是無法改變的是,他就是你爸,她就是你媽。

面對父母這樣那樣的反應,我們能做的有哪些呢?

首先,學會理解,去探究父母表現背後的成因。

每個人的本意,都不希望給他人帶來痛苦,父母表現出來的一面,背後必然有其成因。

這些年,我們一直在探討原生家庭對於人的影響,我們父母也是一樣,他們的很多表現也是基於童年或早年的一些經歷。

比如說喜歡依賴他人的母親,年少的時候可能經歷過被忽略、被拋棄,所以老年的她害怕再次經歷這樣的痛苦,一旦她認為會出現這樣的可能性,她就會表現出過度緊張。

父母的一些行為會給我們造成困擾,但是我們需要理解一點,他們並非是故意要讓我們難過,而是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

在我們感受到痛苦的時候,他們的內心一定也是痛苦的,而並非獲得了快感 。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不會去怨恨為什麼有這樣難相處的父母,而是會理解和同情他們的感受。

其次,學會接受,明白很多事情是自己力所不能及的。

作者面對過太多具有相處困擾的家庭,所以我們要知道,這世界上不是只有你的父母如此。

有了這個認知,我們心裡就會變得好過一點。相處困擾是很多人都會遇到的通用問題,並不是我們在遭遇特殊的挑戰。

很多時候,我們的 無力感來自於無法解決父母的問題

比如說與自戀型的父母同住時,父母以自我為中心,提出很多要求。開始我們可能會盡量去滿足他們的要求,忽視自己的情緒,但久而久之,我們內心會充滿很多委屈,也會對父母產生埋怨,這種沖突感會讓自己陷入困境。

事實上,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無論是在處理工作還是處理其他方面,所以 我們無需事事滿足父母的要求,劃清我們的邊界感,也是對自己生活的一種保護

所以,我們要學會接受,接受父母因為某些經歷,導致他們具有性格上的不足;接受他們的想法與自己不同,理解他們的擔憂和恐懼;接受父母並不完美,降低對父母的要求和期待;接受自己並不能事事滿足父母,降低對自己的要求,減少自己的愧疚感。

最後,學會面對,從講道理轉變為同理心。

人在充滿負面情緒的時候,是很難聽得進去道理的,講道理也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優辦法。

就像我們小時候,考試成績不好的時候,回到家如果被打一頓,或者被說教一番,我們內心對於考砸的愧疚感會轉變成不耐煩和對考試的厭惡。

想像一下,如果我們聽到的是:「爸爸媽媽知道你很努力,這一次考差了是個意外對嗎?我們一起來看看錯誤的原因是什麼。」那我們感受到的是溫暖和善意,考砸的難過會化作努力學習的動力。

對父母來說也是一樣的,和他們一味講道理,會顯得雙方是對立的,反而會激發對方的不滿情緒。

而對他們的感受表示認同和理解,會安撫對方的情緒,也會拉近雙方的距離。

辦法總比問題多,父母也並非洪水猛獸,把老去的他們當成脆弱的孩子,用當年他們賦予我們的耐心,去包容他們,理解他們,陪伴他們。

人這一生,認識自己最難,我們看到的「難相處的父母」,就是因為沒有達成與他人和自己的和解,才會有種種惹人煩惱的表現。

我們看到了、分析了很多父母的問題,那有沒有想過,我們自己,是否也存在很多問題呢?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讀到很多地方,我都會想到生活中的某個人,他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在對待自己的家人。

我的母親也有著很多不好相處的地方,大學畢業的時候,因為我不想考公務員,和母親有過長時間的冷戰和沖突;每次放假回家,開始總是高興的,但如果因為什麼事情違逆了她的意願,就會產生激烈的矛盾,實際上不過是買衣服意見不和這類的小事。

所以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也在不斷反思自己的行為,當母親說出與我截然相反的看法時,我最初的反應並不是去理解她,而是反擊她。

從她的角度考慮,她希望我考公務員,是因為在她生活的地方和認知里,這是最好的選擇;她不停給我買衣服,是因為她小時候沒有那麼多衣服,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經歷物質貧瘠的苦,她想把自己的缺憾都彌補在我的身上。

而我的反應,會讓她覺得自己的付出毫無價值,就會觸發她的負面情緒。理解了這一點,之後我就懂得如何去解決和母親之前的分歧。

我們和父母之間的矛盾,不是因為兩代人之間有著不可調和的沖突,而是因為在最親近的人面前,我們往往會把情緒表達的更直接,把自己的性格缺陷暴露的更徹底。

所以,最令人擔心的,不是無法與父母相處,而是「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我們在不知不覺中,也成為了不好相處的人,也許也正在帶給他人很多困擾。

因此, 學習如何與父母相處,也是在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 ,對伴侶、對朋友、對子女,都是如此。

如果你有興趣,建議讀一讀《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這本書,一定會受益匪淺。

這本書不僅讓我們看到了難相處的父母是什麼樣子,更是對我們自身的一個提示,從理解、到接受、到面對,這是我們與父母和解的方式,也是與自己和解的方式!

2. 老人難伺候怎麼辦,快崩潰了

這位知友,老人,年紀大了,就跟小孩一樣,很難伺候,要麼叫老小孩呢!
1,他內跟你有代容溝,他在那個年代出生,他會以那個年代的觀念去要求自己,當然也會這樣要求你;其實,他的想法也不一樣,所以,做出的事情,也就不會和你同步了。所以,也沒必要跟他同步,只要在他需要你的時候跟他同步就好。
2,老人就是小孩,你不哄她,不達到他的要求,沒做到他喜歡的,他怎麼會滿足呢?
3,他的性格就是這樣,所以,性格就決定了處事為人,所以,你對她有意見,其實,就是對這個性格不喜歡了,胸懷要大一點,你看到東西已經比他多很多了,所以,不要太計較。
4.老人家,還有多少年華,家裡有老,全家都當寶,對於生活來說,他吃鹽真的比你吃飯多,所以,要尊敬尊重他們,雖然他們已經退居了前線,可是他們是不服輸的,所以,你對他要像對待領導,對待長輩一下,而不是將他們看成是累贅。
如果實在是刁難的老人,其實也是有的,那你做到你應該做的,其他的就不是你的事情和錯誤,只要家裡人,家族裡的人都認為你做的很好了,無可挑剔了,那隻有他一個不滿意你,你又有什麼好傷心和介意的?

3. 父母總潑我冷水,說我什麼都不會,十分自卑,該怎麼克服

序言:有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喜歡實施打擊教育,但是這種打擊教育非常容易讓孩子變得自卑。孩子經常會覺得自己沒有任何的價值,連父母都看不到身上的優點。所以小編建議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定要和父母進行溝通交流,我們要讓孩子父母改掉錯誤的教育方法,一定要讓父母多誇獎孩子。有很多的父母非常擔心自己的孩子變得驕傲自滿,但是小編覺得如果父母一味的打擊孩子,反而會讓孩子變得自卑敏感。

閱讀全文

與潑冷水型父母怎麼相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痴呆測試早期自測 瀏覽:120
老年人做愛都是在肚子上睡多久 瀏覽:735
什麼是生物鏈體檢 瀏覽:74
騰訊象棋重陽節殘棋 瀏覽:942
重慶到長壽高速公路什麼時間通 瀏覽:736
孝順的議論文1000 瀏覽:85
老年痴呆症的心理治療PPT下載 瀏覽:982
去體檢怎麼形成體檢報告 瀏覽:655
內蒙古退休金計算錯誤 瀏覽:557
愛父母如何試教 瀏覽:529
高血壓體檢都體檢什麼 瀏覽:154
養老金南水北調的優缺點 瀏覽:503
協警退休年齡范圍 瀏覽:252
退休金是十三薪嗎 瀏覽:688
長壽花怎麼保養最好 瀏覽:40
表明孝敬 瀏覽:804
金源養老院 瀏覽:849
伊春廠辦集體退休金 瀏覽:428
父母一方死亡兒子戶口怎麼遷出 瀏覽:13
冰雪大世界60歲 瀏覽: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