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是大學生,要父母每月給我2000元生活費合理嗎
很多大學生的生活費開銷一般是和同學出去吃飯、和戀人看電影、給對象買零食、自己還要買一些生活用品等。父母每月給2000元生活費合理嗎?我家並無富裕,也不算很窮,我每個月給孩子2000元,他都會剩下800元左右,他開銷計劃是左右的,在學校食堂伙食費900元、買一些學習資料300元,不買生活用品的話,基本1200元夠他用了,按照他的話來說,這個不是節約,父母賺點錢不容易,再加上現在是學習的好機會,不應該把心思花在怎麼消費上,而是一門心思以學業為主。
『貳』 家庭五口人,三個人上學,只有父母工作,人均年收入600元,那父母月收入多少元
600x5÷12=250
父母平均每月收入250元。
講解:家有5口人,人均年收入600元,(600X5=3000),5人年收入就是3000元。
一年12個月,(3000÷12=250),每月父母共收入250元。
『叄』 上大學父母一個月給1500塊錢的生活費,夠花嗎
大學生需要完成學業,沒有時間去賺錢,大學生每個月要靠父母給予的生活費而生活。我們學校有很多學生在周六周天去干兼職,雖然賺的錢並不多,但也能增加自己的生活費,生活還算過得去。每一個人的家庭富裕程度有很大的差別,就會導致每一個家庭給學生的生活費不同。大部分家長會給予孩子一個月一千五左右的生活費,家庭不太富裕的父母會給孩子1000元左右的生活費,而那些家庭富裕的孩子會得到更高生活費。有些孩子認為父母一個月給1500塊錢不夠花,我認為1500夠花,下面就分析一下吧。
綜上所述,1500塊錢的生活費可以支撐學生的日常開銷。大家不要認為學生上大學會花費很多的金錢,除了學費十分昂貴之外,其他日常開銷比普通上班族要少得多。
『肆』 家長每月應該給大學生多少錢生活費
先說說我一個月的生活費,我是在鄭州上的大學。大學對面就是萬達廣場,比較繁華。我每個月的生活費都在2000-2500塊錢左右。我承認這裡面有200是買煙用了,還有300-400是買檳榔用了。如果有的時候LOL有折扣皮膚的話,可能每個月會多花100-200之間。畢竟我屬於微氪玩家。
但是我個人覺得,如果像我這種完全不給一點的也不合適。畢竟大學還是學校,起碼家長給的生活費應該夠在食堂吃一個月的飯。但是如果說每個月都給的很多,我個人認為不可取。當然如果是女生的話還能夠理解,畢竟社會比較險惡,看似平常的兼職也是有很多坑的。其實兼職還可以保證一個事情,那就是無形之中遠離了網貸。畢竟當代年輕人最成功的理財就是沒有任何負債。
『伍』 我是大一新生,問父母每個月要7000生活費,過分嗎
象你這么優秀的職高大專生,7000元/月生活費一點都不過分。只要你爸像馬雲一樣有錢。如果不是,你每月一千五百元生活費也過非常分,因為你畢業了的工資一般在4000元/月左右,這樣你將怎麼生存?結婚成家那是天荒夜譚了。
這種問題有好多都是為了問答而問答!說白了是為了平台的量~以後我是不回答這種問題了,先是4500每月,大一,然後是大二,現在改個數,4500變7000!沒有任何意義的問答!
請你看清楚我說的啥,再跟帖。
不過分,你父母是馬雲、許家印、馬化騰都行,董明珠也沒有問題。你爹要是個普通職工、打工的,你這放假去替他干倆月,再考慮你要多少錢吧。
僅是一個大一新生,問父母每個月要7000生活費,試問你父母是有錢大老闆嗎?如果是理所當然不過分。
再次試問你上大學,求知學習還是為了父母,讀書像上班,向父母要工資嗎?
你這孩子無論怎麼說,你沒有當家不知柴米貴,上大學每月要哪么多錢幹嘛?我很擔心你畢業後,參加工作月工資,也許不到這個數,說句實話每月1500該夠了。
生活中上大學的鋪天蓋地,家庭有富有的有一般工薪階層的有從農村走出來的。
富裕家庭每月拿7000元行,人家有錢。工薪階層供孩子上大學基本靠嘴挪肚子攢。農村培養大學生可能更吃力,甚至還借錢。如果他們都要求每月7000元生活費會有大部念不起大學的。
又問你了,幹嘛你一個月7000塊錢生活費呀?每天吃龍肉啊?一個三口之家一個月開銷多少?你上大一自己就7000多你是不是在外邊裝富二代呀?
父母的錢都是每天辛苦賺來的,不是風刮來的,父母供你上大學是讓你好好在外讀書將來有立足 社會 的本領,不是讓你在外花天酒地有校舍不住出外租房子泡妞享樂去了!
為父母想想,看看勤工儉學的同學。
當然你父母願意供你是他們的事,別人管不著,你自己要樹立勤儉持家的觀念不能總啃老,上學別攀比,自己學到真本事才是正道。
老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說的是越困難的孩子越立世,他知道父母掙錢不容易,他知道父母供自己上大學不容易,他知道每天節衣縮食為什麼。所以,他們珍惜上學的機會都會努力讀書學有所成將來就是要擺脫貧困。
花錢花慣慣的了我都懷疑能讀好書?
這簡直不是在要生活費錢,而是要父母的命啊!試想一個新生,剛剛進入大學需要7000元的生活費,這得是什麼樣的家庭才能夠負擔得起呢?作為三四線城市的工薪階層的家庭,一個月的收入合計平均也就有8000塊錢,如果一二線城市最高也就有一萬多,這得給家庭帶來多大的壓力啊!
當然,新生剛入學校,可能需要購置的日用品比較多,花銷會比較大,有可能需要7000塊錢,這樣是情有可原的。但是隨後的日常生活是不會用那麼多錢,如果一味地給父母要7000多塊錢,那就是家長太嬌慣他了,有點讓人無法想像。如果是富豪的家庭,還可以理解。
中國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他們想把最好的生活留給自己的孩子,不想讓孩子受一點點罪,哪怕自己辛苦受累受罪,也要讓孩子過的舒服舒心。但這恰恰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孩子的發展。上大學期間,最好是鍛煉一下孩子的自理能力,孩子即將進入 社會 ,在大學的四年裡,如果能夠進行勤工儉學,用自己的辛勤和智慧去得到一些收入的話,不僅能讓孩子體諒到父母的辛苦,更能夠增加他進入 社會 的各種能力。所以說作為工薪階層的父母不能過度的寵愛孩子,要讓孩子勇敢地在大學期間,走向 社會 進行自我鍛煉。
我們的鄰居日本,在孩子上大學的問題上就處理的相對好一些。在孩子進入大學以後,家長給他們的生活費並不多,能夠他們的學費就不錯了。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去打工,打工的費用不僅僅要支付自己租房的費用(日本大學里基本上都沒有宿舍,需要自己租房子),而且還要負擔自己的日常生活開支。這樣雖然辛苦點,孩子會得到很好的鍛煉,適應 社會 的能力也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作為孩子,考上大學也就已經進入了成年。要體諒父母的辛苦,盡量減輕自己父母的負擔,用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托起全家人的幸福和希望。
如果你父母每月收入70000元,你只索要7000元,應該不算過分吧。
如果你爹娘每月收入700000元,你索要7000元,1%而已,你要得太少啦。
如果你爸媽每月收入不足7000元,你索要7000元,那意味著父母為你獻出了一切。過分嗎?不好說。
總之,你可以索要,多少都行。如果你爹娘願意,你不妨連他們的命也索要吧。
你剛上大一就要7000塊一個月的生活費。你將來大學畢業了參加工作。一個月掙多少?難道還要父母給你生活費嗎?
我覺得一點都不過分,只要你爸媽像馬化騰、馬雲、曹德旺那麼有錢,不要說7000塊錢每個月,就是7萬那也不多啊。
但是據我了解,像馬化騰,馬雲,曹德旺,董明珠,李嘉誠等等這樣的大亨,人家對子女的教導卻非常的嚴厲,而人家的子女反倒比較節儉。
不知道你的爸爸媽媽是干什麼的?也不知道你是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
如果你爸媽只是一個普通老百姓,或者只是一個收入微薄的工薪階層,那麼你每個月7000塊錢的生活費,可能就是你爸媽加起來的工資。
你爸媽把每個月的工資都給你,讓你揮霍,那麼一家人的吃喝拉撒行該如何應對?
從你提這樣的問題,就可以推斷出你並不是一個勤儉節約懂事上進的孩子,而是一個揮霍無度,自私貪婪的人。從而也可以斷定,你所上的大學一定是那種末流的學校。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大學畢業以後會不會順利的找到工作?要知道有好多上了三流大學的孩子,出來以後根本就找不到工作。如果你能找到工作,每個月又能掙多少錢呢?像你這種上大學每個月就要7000元的生活費,那麼將來如果每個月只能掙三四千元左右的工資,那該如何生活呢?
大一新生,問父母每個月要7000生活費,過分嗎?
一方面如果你家是富豪明星或官員,不費吹灰之力能承受,一個月要二萬也不為多,我看過一未成年富豪子弟每天父母給他八千元,他無法花,竟包一明星情人消費,那才叫瀟灑,你比他差遠了。
另一方面,你家一般般,每月要7000就多了,吃飯讀書,哪來那麼高的消費,除了不幹正當業,或賭或毒或嫖或傳銷等,一旦走上歪路就難以自拔,既害了父母又害了本身。終久摧毀了全家。
『陸』 家長給12歲在上學的小孩兒一個月多少錢零花錢合適
12歲還在上小學,一般都是在家吃完飯再去學校,所以去學校應該只是去買點零食或文具等等,所以一個月給他們170元比較合適。但如果是住宿的話,一個月就要給他們310元,等於一天10塊,為什麼要這么多呢?例如:口渴了買瓶水、不想吃飯買了袋泡麵、晚自習下課買點零食。
『柒』 大學生上學每年家長給孩子多少生活費最為合適呢
首先,我要申明下,這個賬單比較適合跟我一樣,普通18縣農村家庭的孩子,土豪們請無視即可。
寫此文主要受啟發於一個大一新生問的問題,她說「自己一個月想找父母要1500塊錢的生活費,結果父母卻說,600塊錢就夠了呢,然後求助於廣大網友。」
其實,這一點上應該多理解父母一點。
其次,大家還可以參加學校的勤工儉學,至於校外兼職,請擦亮眼睛,防止上當受騙,可以參考我另外一篇文章!
感謝您的閱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家要是覺得文章有用,可以隨意分享轉發,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捌』 如何看待父母每月給讀大學的孩子1000生活費,孩子存不下錢,父母生病的時候正在讀書的孩子拿不出
每個月1000元的生活費是很緊張的,現在物價上漲較多,1000塊錢節約的孩子夠花,大手大腳的都不夠花,當然存不下錢了。父母生病孩子沒有錢可拿是正常的。
『玖』 我是大一新生,問父母每個月要7000生活費,過分嗎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這個生活費的數額要得相當過分。當然如果你是富二代,你家有花不完的金錢,你要的再多點也無可厚非。
一般家庭,大多數高校,男孩一個月2000元,應該是夠用的,甚至可以剩下些買一幅的錢。高消費的城市可以更多點。
如果父母工資水平低,甚至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每月有1000元讓你這個大學生吃飽,你就滿足吧,千萬別為難生養你的人!大學生學業不是很忙的都可以兼個職,賺點錢。如果覺得父母給的不夠花,不影響學業的情況下,適當做做兼職,自己賺來的錢花著更舒心,你也會為此成為父母的驕傲!
問這個問題,如果你是家裡有礦或者父母富甲一方,我認為7000元的生活費確實不算多。但是如果像我的父母一樣,是普通工薪階層,那麼,孩子,你要的7000元我給不起。還有父母是農民的,7000元是什麼概念?估計都能是一年的買菜錢了吧?難道你讓父母每天發愁,什麼時候工資能夠讓孩子達到「最低生活費」的標准呢?說的過分一點,你不覺得讓已經有白發的父母每個月想盡辦法給你湊7000元的生活費很過分嗎?
為人子女,你想想如何好好學習,回報父母的恩情不是更好嗎?我認為多數父母還是屬於工薪階層,並沒有足夠的能力去供你一個月7000元,即使勉強拿出來,家底也會很快被你敗光。父母的錢都是辛辛苦苦掙來來的,不是刮風逮著的。
你現在覺得問父母一個月要7000元很簡單,那你想過畢業以後自己一個月能掙7000嗎?還是像大家所說的那樣,一畢業就回家啃老?我認為在你沒有掙錢的時候,向你父母提出這種「獅子大開口」的要求,是很不應該的,很過分!
如果你的生活費確實不夠,你可以勤工儉學,去用自己的勞動換取.而且上了大學,已經屬於成年人的范疇,你不應該在向父母提出這種要求,完全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去換取,且行且珍惜吧孩子
你去打個工,看看每月能掙多少?再根據這個數去1500元剩下的就是你的每月花費,如果不夠花,就自己想辦法吧!要麼省點,要麼打點零工,就是不能去買自己。要是還不夠就縮衣節食,加倍打工,你會發現,原來你是可以做到的。
我是大一新生,問父母每個月要7000生活費,過分嗎?在我認為沒有搞清楚條件的情況下,我們不可以輕易下結論。
這種事情一般有兩種可能性。第一種是自己的家庭比較貧窮比較困難,7000元生活費都相當於幾個月的工資了,那麼問父母要7000元的話,簡直就是沒有在意父母的心裡想法。簡直就是在逼父母了,並且自己已經讀大學一年級了,要學會自立了,要學會自己工作掙錢,不要什麼都依靠父母,畢竟自己大了。父母不可能永遠陪在我們身邊,那麼我覺得就沒必要向父母要這7000元,要個幾百元或者一兩千元就夠了。
如果自己家庭本身就比較富裕,7000元算個小數,一個月月薪能達到幾萬,或者幾十萬,那麼還是可以向父母要這7000元,但是要記住不能亂花,不能在學校到處炫耀,不能在學校裡面雇傭人。自己當老大,不能以大欺小,以自己家有錢欺負別人,這樣是萬萬不可的,也是萬萬不能的。向父母每個月要7000元,自己可以節約點,每個月存一至2000元,在學校裡面不要大花錢,自己也可以勤工儉學掙錢。即節約了,又得到了多餘的錢,這不是兩全其美嗎?並且要告訴大家的是,一定不要養成不良的習慣,不要因為自己家裡有錢,就時時刻刻都依靠父母,啥事兒都不做,這樣是不行的哈。
那麼以上有兩種可能,根據自己家裡的條件就可以決定到底能不能向父母要著7000元?畢竟自己已經上大學一年級了,可以在放假的時候打工賺錢,掙自己的零花錢。這樣可以減少父母親的經濟負擔。
我是六年級學生,請網友點評加關注,謝謝!
你這個問題問的理直氣壯的,感覺父母一個月不給你個萬兒八千的都不行,你要個七千都是少的。
我也是一個大一學生的母親,我們生活在一個二三線的省會城市,消費相對來說不算很高,我姑娘今年也剛上大學,我和姑娘商量一個月給一千元生活費,這一千就只是吃飯,當然女孩子大了,都愛美,像衣服化妝品這些都是我給買的,也不是很貴,一套也就三四百,一套化妝品怎麼也用個兩三個月。這里說明一點,我也不是那種專制的媽媽,買衣服都是孩子自己選的,當然孩子從來不選太貴的衣服。
一是我的家庭是一般的家庭,本來就不富裕,孩子從小就養成節儉的習慣,從小都很懂事,從不亂花錢。
二是,我姑娘已經年滿十八歲了,她從開學開始就一直做兼職,雖然賺的錢不多,但是我覺得這也是一種鍛煉。
我也了解到她們同學的生活費一般一個月都是兩千。也許只有我們這樣的家庭,一個月給孩子一兩千的生活費。就算你生活在一線城市一個月七千也太多了吧! 如果你家有礦,或者你爸是馬雲,那就另當別論了。可即使如此,你也應該學會勤儉。不為別的,就為了以後繼承家業,把你的家業發揚光大吧!
我想大多數的家庭都是普通家庭吧!有的家庭一個月收入都沒有七千。大學生了,多為父母想想吧!量入而出吧!
首先假定你在國內讀書,我在這個回答里也排除你家庭高度富裕和極度貧困的選項。你可以看看我們國家每個城市的最低工資標准和平均工資標准,網上都可以找到。你是一個大一新生,年齡應該在18歲左右,也就是說你是一個成年人了。作為一個成年人,我覺得要這個詞首先就讓人有點難為情,當然你還在讀書,另當別論。2019年廣州平均工資為9129元每月,蘭州7620元每月,洛陽6729元每月,這是一個成年勞動力在一二三線城市每個月辛勞付出的平均所得,也是他養家糊口的唯一保障。那可以試想,你是一個學生,家長應當為你提供必要的生活開支,應該在哪個標准上確定。無論你的家庭生活富裕程度如何,你首先要自己確定一個合情合理的支出標准,這是你作為成年人應當考慮的一個問題,也是你的家庭早該教給你的起碼生存知識。我不評價你每個月要7000的生活費是否過分,只是想問問你如果你參加工作你能不能保證每個月收入7000以上。所以我覺得大學生作為一個剛剛長大的成年人,應該考慮考慮生活之輕重了。無論家庭富裕程度,無論個人消費需求,為自己確定一個適度的生活標准才是你踏上成年人生活之路的必備本領。
2.大一新生向父母要多少生活費,取決於你家裡有沒有礦。如果有礦、能可勁造,那你要七萬也行;如果家裡沒礦,那你最好消停點,因為大學生每個月要想花掉七千塊錢,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兒。
3.我們就以北上為例,根據媒體調查,北上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平均值也不過是2000-3000之間,這已經是包括了吃穿行,以及通訊社交等基本需求……
4.所以核心不是你想要多少錢,而是你爹媽能給你多少錢……現在大學學費動輒幾千上萬,加上住宿費,以及每月七千的生活費,你這四年大學的開銷10幾萬……
5.那你是不是還想要大學畢業爹媽幫襯著找個不錯的工作,剛工作月光了還得爹媽補貼下,尤其是要談朋友了,時不時得玩點小浪漫;然後得買房吧,這還得啃老……
6.那你爹媽養你這個兔崽子有個毛用……
我是一名大學老師,由於還擔任班主任,需要給學生發放國家助學金等資助,所以會對大學生的生活費問題,會一些調研工作!
根據我的調查,大學生的生活費,確實在逐年增加: 2005年——2020年,生活費從500元/月增加到2000元/月。
在05至09年,我上大學的時候,我的生活費是700多塊錢/月,基本上就足夠用了,並且偶爾能改善一下伙食。
當然,也有比較富裕的同學,我記得班裡有個同學家裡是開房地產的,每月生活費有2000塊錢,他用的一個枕頭就3000塊錢,改變了同學們的三觀,但是這樣的學生畢竟是少數。
大部分學生生活費跟我差不多,都在600至900左右。等到我2016年當老師之後,發現學生們的生活費已經非常高了,大部分都在1500左右。
包括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大學食堂里都有補貼,生活費跟普通城市的大學一樣,並且越好的大學,食堂做的越好越便宜。
但是,很奇怪的是,大學學費沒有增加,一直維持在4000-5000元。
至於,題目中所說的生活費達到了7000元,也是存在的。那主要生活費不在於基本的飲食上,而在於購買衣服和 娛樂 生活方面 。
我發現我們班的學生,就有生活費達到5000元。他的花費包括交女朋友、經常買衣服、經常出去看電影和 旅遊 等。
我們學校一直在打擊網貸,各種校園貸等活動,防止學生提前消費,產生不良的後果。
在國內的大學上學,基本的生活費2000塊錢就足夠了,如果再加上一些 娛樂 活動,3000元已經足夠了。
如果能每月消費7000元,不是在國外消費,就是在外校租房子等活動。
發表一下個人的觀點,有說的不對的地方還望大家多多包涵!
過分!7000元對於一個大一的新生來說很多,畢竟你到學校是去學習的,不是去享受生活去度假的,不能一到一個新的城市就要求什麼都是最好的,好在陌生人面前突出你的優越感和虛榮心! 學校為你提供了住宿、食堂,你自己所要花的錢是有限的。
如果剛到學校第一次問父母要7000元可以理解,因為購置的物品或者電子設備可能要多些,可以理解!
但每個月要7000元就很是過分!
請問父母一個月掙多少錢?既然大一新生是否滿十八歲周歲,如果滿了,父母給是情分,不給是理所當然。沒有滿十八歲,父母根據家庭條件提供生活費。有正確三觀的人不應該提出這種問題,只能說明父母沒有把你們教育好!
不要跟我們說中國的父母就是這樣,別人給,我的父母就應該要給,沒有這個道理,別人家是別人家,自己家是自己家!不管是不是滿十八歲,父母把你養大,本就不容易(別和我說父母不好各種原因),有多大的頭就戴多大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