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幫媽媽做家務作文
周末,我急急忙忙的做完作業,跑到客廳里捧起我最愛看的《特種兵學校第二季》,坐到沙發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
看到一半時,媽媽拿出新買的拖把,在地上拖起地來。看著媽媽汗水不住的淌了下來,我想起來了:明天是三八婦女節!這不正好可以給媽媽一個禮物嗎?於是我放下手中的書,跑到媽媽跟前:「媽媽,明天三八婦女節,今天就讓我來做家務吧,您去看會兒電視,休息休息。」「好啊」媽媽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回答道。
媽媽看電視去了,我拿起手中的拖把,去衛生間洗了洗。擠干後,把客廳每一個角落都拖了一遍,被我拖完後的地面潔白無瑕,幾乎一塵不染。我又再洗了一遍拖把,拖起了樓梯,只見樓梯有一部分角落沾滿了灰塵,我使勁的拖了起來,大汗淋漓的我終於把樓梯拖干凈了。
下一個任務便是把昨天的臟衣拿出來,放到洗衣機里洗干凈,然後晾乾。我笨手笨腳的把一盆衣拿到了衛生間,一路上還掉了好幾件衣。我把衣一個個的放到了洗衣機里,然後把洗衣機開了下來,現在只等洗衣機洗完晾衣了。
過了一會兒,衣洗好了,我拿來晾衣架,把衣一個一個的掛到了晾衣繩上。
最後就是要把今天中午的碗筷洗干凈。我首先把裝著碗筷的盆里放滿水,然後拿起鋼絲球和洗碗精把所有的碗筷擦了一遍又一遍,害得我手上油膩膩的,不過心裡卻是甜滋滋的。我把洗好的碗筷放到了廚房的水池旁,用自來水再洗一遍,以防有殘留的洗碗精。
做完家務,我興奮的向媽媽去報告了。我心裡甜滋滋的,因為,我能幫媽媽做家務了,以後,不管是不是三八婦女節,我都要幫媽媽做家務,讓他少操心。
放暑假了,媽媽讓我幫她做家務,做一樣家務就畫一條線,每一條線代表一塊錢,畫滿了五條寫一個」正「字。我聽了欣喜若狂,因為我可以掙錢了,掙來的錢就可以買玩具了。
第一天放假,我一睜開眼就想著做家務,用最快的速度穿好衣服,來到廚房間,問正在准備早飯的媽媽:」有什麼活需要我干?「媽媽想了想說:」吃好早飯,你去拖地板吧!「」耶!「我歡呼雀躍。
我狼吞虎咽地吃好早飯,迫不及待地去找拖把。我拿著拖把左拖拖,右拖拖,亂拖一氣,結果拖過的地方又被我的腳踩臟了。媽媽看到了就對我說:」拖地要倒著拖,兩手要握住拖把柄,兩腳要一前一後交替著拖。「我按照媽媽說的去做了,不一會兒就把地板拖干凈了。
我覺得手臂酸酸的,但是我仔細一看,那些角落裡灰塵還是隨處可見,格外顯眼。媽媽發現了,說:」拖地時角落裡也要拖到哦!「於是我來到衛生間,把拖把清洗了一下,開始拖角落了。書櫥之間臟兮兮的,我把拖把側過來塞進櫥縫,然後用力往外拉,灰塵一下子消失了;桌子下灰濛蒙的,我蹲下身子,掄起拖把在桌下轉圈圈,灰塵也失蹤啦!我變換著不同的姿勢,就像哈利波特手拿魔杖」嗖嗖嗖「把灰塵變得無影無蹤,角落裡變得乾乾凈凈。這時我已經累得氣喘吁吁了,但看著照得出人影的地板,我還是感到異常興奮。
原來拖地板這么累啊,媽媽真辛苦!
媽媽看見如此干凈的地板,激動地向我走過來,緊緊地抱住我,親吻我的額頭,說:」你真是我的好幫手啊,不愧是我們家的小小男子漢!「我在媽媽的懷里偷偷地笑了。
這時的我感到了真正的快樂,因為我是小小男子漢了。
每當我看見爸爸媽媽做家務累得氣喘吁吁時,心裡救很不是滋味,總想為爸媽做點什麼。
星期六晚上,媽媽說要給我和爸爸做一桌好吃的。我和爸爸非常高興,在沙發上津津有味地看著電視,等待媽媽的佳餚。過一會,只見信心百倍的媽媽端著剛出鍋的菜放在茶幾上。我和爸爸迫不及待走到茶幾旁聞著菜的香味。媽媽坐在沙發上說:「開吃!」我和爸爸就大吃特吃起來。菜不一會就吃完,媽媽做的菜讓我回味無窮。
看著媽媽疲憊的樣子,我想:今晚我要幫媽媽干點活!於是,我便從沙發上起來,收拾碗筷到廚房,開始我的「餐具大掃除」。爸爸說:「兒子真懂事呢!他知道為咱分擔家務!」媽媽說:「是呀!還是兒子好!」我在廚房聽得真真兒的,心裡甭提多高興。我首先拿起鋼絲球,擠一滴洗潔凈在鋼絲球上,再用鋼絲球把碗的正反面全部刷一遍,最後用水沖洗,知道碗盤被我修理得乾乾凈凈,然後整整齊齊地擺放在碗櫃里。我把勞動的成果給老爸媽媽看,他臉上都露出甜甜的笑容,我也樂得喜笑顏開。
接下來我要開始打掃地板。可是掃地並非我想的.那麼容易。我先拿起掃把,把每個屋的灰塵掃在一起,讓它「家庭大團圓」,接著我就要把它掃進撮箕里,可是它不聽我的使喚,不是飛到這,就是飛到那。我費好大勁才把這些「淘氣鬼」掃進它應該去的地方……看著一塵不染的地板,爸爸媽媽的臉上再次露出甜甜的微笑。
哦,我終於明白老爸媽媽每日又上班、又做家務的辛苦。以後我得多干點家務活,為爸爸媽媽分擔一份勞累。
我終於做一件我最想做的事,那就是讓我的爸爸媽媽露出快樂的笑容!
晚上,吃完飯後,我看媽媽已經筋疲力盡了,還要洗一大堆。臟兮兮的碗,我靜靜地想:我已經是小學6年級的學生了,應該幫媽媽做點事了,正好現在有洗碗的活兒干,嘻,我要抓住良機,大顯身手了!於是,我自信地走到了媽媽的面前,對媽媽說:「媽媽,我看您很累了,還是去休息吧,今天的碗包在我身上!」媽媽疑惑地看看我,說:「你行嗎?」我拍拍肩膀說:「行的,如果這點小事都不會,以後怎麼辦呢?」媽媽笑笑說:「好吧,那我去休息了。」
我來到餐廳,把碗、勺子、筷子和盤子等用餐具整理到廚房的水池上,再把蝦皮、魚刺倒進垃圾桶。拿起抹布把桌子擦乾凈。好,真正的任務開始了!我走進廚房,來到水池邊,我先打開水龍頭,把碗弄濕,再用洗潔精往碗上滴一滴,用我干凈的小手抹一抹,搓一搓,然後把碗沖洗干凈。OK!碗洗完了,該給盤子和勺子「洗澡」了,我越洗越有勁,還哼著歌兒呢!我同樣滴上了洗潔精,把勺子和盤子抹一抹,搓一搓,沖洗干凈。真是好玩啊,我家的盤子不僅會唱歌,勺子也會呢,還來了個「合奏」。最後洗筷子,我還是滴上洗潔精,用手從上到下,從下到上,從左到右,從右到左,「嘰咯嘰咯」地仔細認真來回滾動,在水中沖洗。
啊!大功告成,這一大堆餐具全被我洗得乾乾凈凈,還在燈光下閃閃發光,都能映出人影!擦乾後,我把這些餐具放到消毒櫃里,心裡甜滋滋的。
這時候,媽媽過來了,她看到了這一切之後,慈祥的臉上露出了滿意又燦爛的笑容。
今天,媽媽難得放了一天假。但是是,媽媽沒有休息,卻做起了各種家務勞動來了。我看在眼裡,心想:媽媽這么辛苦,而我已經長大了,應該幫助媽媽做一點家務活了。
於是,我也去拿了一塊抹布擦起窗子來了。擦窗真難啊:爬上爬下,擦東擦西。有的地方的垃圾粘在窗上。我就想辦法用指甲刮,用洗潔精抹。擦了一會兒,我就覺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淋。接著,我弄得滿頭大汗了。擦到中午,我們還沒有把全部窗子擦乾凈。我們只好吃飯了。
吃好午飯,稍微休息了一會兒,我們就繼續擦窗子。然後,我們一起上樓去掃地拖地板。媽媽看著我說:「達誠,你累嗎?」滿頭大汗的我說:「我不累」媽媽笑著對我說:「你已經這樣了,難道還不累嗎?」我只得跟媽媽說實話了。媽媽就叫我休息一下,看一看電視。
我休息了一會兒,覺得身上不像剛才那麼熱了,就起身去繼續勞動了。這時候,媽媽已經做得衣服都能夠擰出水來了。我就去搶過媽媽手中的抹布擦起地板來了。媽媽贊許地點了點頭,倒在床上睡覺了。不一會兒,她就睡著了。這一覺竟然睡了一個多小時。媽媽在睡覺時,我繼續抓緊時間幹活。而且,我在幹活時注意不發出什麼聲音來以免吵醒媽媽。後來,媽媽醒來了,我也正好做完了家務。
於是,我就叫媽媽看一看地面,再看一看門窗。媽媽看著看著,一股勁地表揚我。這時候,我已經累得不行了。我走到床邊躺了下去,呼嚕呼嚕地睡著了。
放暑假了,自然不能讓自己閑下來,慢慢地,習慣地做一些家務事,為爸爸媽媽分擔分擔。一開始是拖地,用拖把拖兩下就行了。媽媽覺得這個工作沒什麼份量,我便多了一份工作——洗碗。我有時候會在廚房裡露兩手,我有時候會主動地曬曬衣服,我最喜歡洗碗。
剛出鍋的食物擺放在盤子上是美味,而我們吃完飯後,剩菜剩飯堆積在廚房的水池裡,就是殘渣了。第二天洗碗時,有可能是不適應吧,剩菜的味道特別難聞,為此我戴著塑膠手套洗碗,盤子上都是油漬。還有一些剩菜懶懶地「躺」在盤子上,丟到垃圾桶後,這種味道使人忍不住捂著鼻子。我只是盼著,快點洗,表面上看著干凈,就行了。我懷著這樣的不情願的心情,沖一兩次水,就洗完了,慢慢地,我接受了這種味道,不覺得難聞了。我洗碗的時候也不要手套了。我只是想像著是給碗和盤子們洗澡,洗去它們身上的污漬,換上嶄新干凈的面貌,一天晚上,我像往常一樣走進廚房,開始洗碗。剛一打開水龍頭,就被滾燙的熱水,燙傷了。
我不知道燒了熱水,我看了看被燙傷的手,白白的皮膚上突然紅了一塊,特別明顯。但是我一想起,之前爸爸媽媽洗碗時,肯定也被燙過,我沒有聽到他們有什麼怨言。雖然熱水流過手上,燙燙的,就當是給我的兩雙手泡溫泉吧。在這個假期,做了許多家務事,證明我長大了,我學會了做家務事。
今天,爸爸媽媽出去買菜,我心想:平時爸爸媽媽那麼辛苦地照顧我,今天我就好好回報他們一下,親自下廚吧!我要是能在他們回來之前做一道菜,他們豈不是會很高興嗎?於是,我興沖沖地跑進廚房,打開冰箱,看見裡面有一些青椒和牛肉。
對了,我可以做「青椒炒肉片」啊!說干就干,我高高興興地從冰箱里拿出幾個青椒,把他們沖洗干凈,放在斬板上把他們切成一塊一塊的,再把美味的牛肉切成一片一片的。接著,我照著媽媽的樣子,把煤氣打開,調倒小火,架上鍋往裡面倒了一些油,等油被燒熱以後,我把所有切好的青椒一股腦兒全倒進了鍋里。隨著「呲兒」的一聲,鍋里冒起了一股白煙,就像一個大蘑菇,我又往鍋里加了一勺水,放上鹽,蓋上鍋蓋。燜了幾分鍾後,打開鍋蓋,青椒就燒熟了,綠油油的,真鮮艷,煞是好看!我把青椒盛在一個碟子里開始炒牛肉了。
我把剛才用來抄青椒的鍋子洗干凈,把煤氣調到大火,有了前面炒青椒的經驗,這次就熟練多了,我倒上油,等油熱了以後,就把牛肉倒入鍋中,再放上鹽、生薑、白糖、蔥和醬油,翻炒著。大約十分鍾後,一股香味就直往我的鼻子里鑽,我把煤氣調到了小火,把剛才炒好的青椒倒進鍋里,最後放上一些味精。翻炒了幾遍後,我就把火給關了,把最後的成果倒進一個大盤子里。
瞧!這就是我做的「青椒炒肉片」,碧綠的青椒,醬色的肉片,真好看!爸爸,媽媽回到家,看到我做的菜,一個勁兒地表揚我乖,媽媽嘗了一口:「恩,不錯不錯,挺好的!」我聽了心裡美滋滋的,看來我做的「青椒肉片」還真是色香味俱全啊!看著爸爸媽媽幸福快樂的樣子,我也十分高興,同時也體會到了爸爸媽媽把我養到那麼大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以後我一定要多幫媽媽做家務!
星期六的早晨,我被一聲煩雜聲吵醒了,天還是黑沉沉的,還伴有朦朧的夜色,我想:這么早,是誰發出的聲音呢?
大約6點半左右,天漸漸亮了,光線從窗簾間透射進來,我匆匆的起床了,走出房間一看,媽媽正忙著做家務。媽媽說:「唉,這星期都很忙,沒來的及做家務,只得現在做了。』於是我也來幫媽媽做家務。
家務真多呀,衣服還沒洗,地也沒有拖,房間里的地板也該擦一擦了。我們從洗衣服開始動手,馬上投入了「戰斗「中。雖然我洗過幾次衣服,但還不熟練,剛洗了幾下,就濺得滿身是水,看來等我洗完衣服,身上的這件也得換了。於是,媽媽教了我洗衣服的竅門:揉,搓,刷。
學會洗衣服的竅門後,我開始繼續「戰斗「。我先在盆里倒滿水,將衣服放入浸濕,由於水太冷,我遲遲下不了手,猶豫了一會,我鼓起勇氣把手伸入水中。我按照媽媽教得方法,加了一些洗衣粉,用手搓了幾下,再用刷子刷,接著用力用手搓,去掉衣服上的污物,然後把袖口,角落都清洗過去,最後用清水一沖,衣服就算系好了。
接著我又和媽媽一起拖地,擦地板。幹了一個多小時,在我和媽媽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終於幹完了家務事,家裡變得煥然一新。雖然幹得很累,但也為自己的付出感到自豪。
通過這次的做家務,我感受到了媽媽的辛苦,我覺得我也應該多為家裡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多替媽媽分擔辛苦。
一個星期六下午,我看見媽媽正在吃力地拖著地,臉色灰暗,額頭上冒著細細的汗珠,我突然想起媽媽這段時間看書看得很晚,很辛苦,便心疼地對媽媽說:「媽媽,你去休息吧,讓我來拖。」「不用了!」媽媽說。我說:「我今天學了『烏鴉反哺』這個成語,連烏鴉都知道應該照顧父母,我當然也要孝敬你們嘍,幫你們分擔一些家務。」媽媽高興地說:「好吧!」
於是,我將媽媽扶到沙發上休息,接過她手裡的拖將,幹了起來。我拿著拖將左拖拖,右拖拖,亂拖一氣,結果拖過的地方又被我的腳踩臟了。媽媽看到了,就對我說:「拖地要倒退著拖,兩手要握住拖將柄,兩腳要一前一後交替著拖。」我按照媽媽說的去做,拖了不一會,我就覺得手臂酸酸的。我碰到角落就避開,拖完後,那些角落裡的灰塵隨處可見,格外顯眼。媽媽發現了,就對我說:「拖地的時候角落裡也要拖到。」於是,我走到衛生間,將拖將清洗了一下,開始了「掃角落運動」。我變換不同的角度,將角落裡打掃的乾乾凈凈。這時,我已經累得氣喘吁吁,兩臂酸得舉不起來,感覺脊樑上已經微微出汗,但看著自己的勞動果實,我還是感到異常興奮。
我帶著成功的喜悅跑到媽媽面前,媽媽摟著我說:「你真棒!將地面拖得那麼干凈!」
通過這次勞動,我知道了媽媽每次做家務都是那麼辛苦,那麼勞累,勞動是最光榮的,也可以鍛煉一個人的意志,以後我一定要多抽出時間,幫媽媽分擔些家務。
小時候,我們看著爸爸、媽媽在家裡做家務活。那時,我又怎麼會知道做家務是如此不易啊!
有一天,我對爸爸、媽媽說道:「今天,由我來幫你們做家務吧!」爸爸、媽媽欣慰地看著我,笑著說:「我們的兒子長大了。」首先我從客廳開始搞衛生。我拿起掃把把客廳里的地掃干凈,然後又用抹布把地板擦得一塵不染。
換過新的水之後,我又把桌子擦了一遍,那叫一個亮啊!搞完客廳,現在該打掃房間以及陽台和廚房了。我心裡想:天啊!光打掃一個客廳都這么費勁,想想爸爸、媽媽是有多麼不容易啊。
廢話不多說,接著打掃房間。我先把床單掀起,以免弄到水。接著我收拾了一下床和桌子,把它們擺得整整齊齊。下一個目的地——主人房,我把爸爸媽媽弄得亂七八糟的衣服整理干凈,把地板擦乾凈。
唉!才掃完房間,我便累得喘不過氣來了。沒辦法,只能去搞陽台了。我先沖了一桶水,接著用刷子刷了一遍再用水一沖,漂亮。終於把家裡的全部衛生搞好了,我也已經累得滿頭大汗,腰酸背痛了。我剛打算坐在那舒服的搖椅上去休息一會,突然想到飯還沒煮呢。
天啊!崩潰了,一天要干如此多的家務,看來爸爸媽媽得多辛苦啊!我一定要認真讀書,將來感恩父母。還是繼續去做飯吧,這樣做家務的一天才算圓滿啊!
B. 孩子給父母洗腳後,父母的感受
1、看著曾經襁褓中的小小人兒,現在已經會給爸爸媽媽洗腳擦腳內了,內心有難以言喻的欣慰容。欣慰的是我的孩子很棒,很懂事。難以言喻的是,孩子能不能慢點長大呢?
2、我的小寶貝,今天在老師的要求下,你第一次完成了給爸爸媽媽洗腳的小任務。雖然動作有點笨拙。但是媽媽知道你已經很努力了!
3、寶貝,謝謝你今天帶給了媽媽強大的內心震撼,那種震撼是幸福的!媽媽從前總是對你要求太高,對你否定太多,鼓勵太少了。往後媽媽一定改,媽媽也是第一次做媽媽,往後的日子裡,我們一起再接再勵,好嗎?謝謝寶貝今天幫媽媽洗腳,很舒服很舒服!
4、我的小天使!今天爸爸真的覺得你長大了。你用那稚嫩的小手給爸爸搓腳時,爸爸幾乎就要落淚了。你是爸爸的小棉襖,最貼心的小棉襖。願我的小天使健康快樂成長每一天!爸爸愛你!
5、我的小小男子漢!為媽媽洗腳的你,雖然有點害羞而不知所措。但媽媽覺得懂事孝順的你,特別的帥,特別的棒!
6、你的長大來得太快了,好像媽媽還沒來得及好好地把你抱個夠,你就匆匆地長大了。
C. 孝老愛親道德模範的事跡材料
孝老愛親道德模範的事跡材料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許多人都寫過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可以起到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我們該怎麼擬定事跡材料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孝老愛親道德模範的事跡材料,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陳世鵬是濮陽實驗小學的學生,和爸爸、媽媽一起生活在一個普通而又特別幸福的三口之家,他從小就體會著爸爸、媽媽一邊上班、一邊照看他的不容易,懂得了父母養育他的艱辛;看著爸爸、媽媽勤儉持家,家裡日子越來越好的變化,陳世鵬也深受感染,學會分擔家務,不挑吃穿,不亂花錢,不給父母增加負擔。不知不覺中,他成了一個善良、孝順、懂事的好孩子。他學習認真,成績優秀,懂得感恩父 母和老師,懂得尊老愛幼,經常因為做了好事、幫了別人而發自內心的高興和快樂。
在老師和家長的教育下,他在學校是一個認真學習、講文明有禮貌的好學生。課前他能認真收集資料做好預習工作,課上積極思考,踴躍發言,課後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還能抽出時間認真閱讀一些有益的課外書。不管何時,他見到老師總能熱情禮貌的打招呼。平時與同學團結友愛,熱心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學校組織的獻愛心活動,他都踴躍參加。因她的出色表現,每個學期都被評為「三好學生」。
陳世鵬從小就很會孝順大人,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感人故事,卻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表現出來。在生活中,他也很懂禮貌講孝心,每次出門,進家門,總是和家人打招呼,回到家裡後,能主動給大人開門、倒茶、拿鞋,幫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當客人到家時,大膽、主動地與客人打招呼,和兄弟姐妹友好相處;經常把學校發生的趣事和大人說說,遇到困難時也能主動和家人交流,尋求幫助。在小區里見到老人總是爺爺、奶奶地叫個不停。
如果家裡遇到為難的事,家長講給她聽以後,他也會一起出主意想辦法,負起自己對家庭的責任。他會從細小的事情入手,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表達自己對她們的關心和熱愛,有時是一句輕聲的問候,一個細微的動作,或者是一句真誠的「謝謝」。在今年的「三八」婦女節那天,早上他主動給媽媽煎雞蛋,在學校里有時間就給媽媽精心准備節日禮物。為了給媽媽准備這份節日禮物,他花了很多心思,四處搜集材料,在放學時完成了一幅精美的畫,並在這幅畫上寫上了給媽媽的祝福。回家後她將這份特殊禮物送給了媽媽,大聲地對媽媽說:「媽媽您辛苦了,今天是您的節日,我祝福您!」
他體貼父母,年齡雖小,家裡的小主人翁意識很強。每當媽媽身體不舒服或者感到勞累的時候,鵬鵬總會關切地詢問:「媽媽,你怎麼了?」有時還會給媽媽揉揉肩,按摩按摩。媽媽生病時他端茶送水,用稚嫩的小手給媽媽按摩額頭,眼神里充滿關切和憂傷,問:「媽媽好點了嗎?」爸爸平時工作忙,特累,鵬鵬總能給爸爸捶捶背、揉揉肩,當爸爸歪在沙發上睡著了,陳世鵬總能拿起小被子輕輕的給爸爸蓋上;爸爸值班時,鵬鵬總能打電話向爸爸問侯。感覺到像一個小小男子漢,已經懂得照顧別人了。
鵬鵬真的是媽媽的好兒子,每天放學回家的路上,總要和媽媽聊聊天,把學校里發生的事情告訴媽媽。鵬鵬從小就很懂事孝順,從來不亂發脾氣。每次回到家,總是自覺地完成作業,從來不用家長操心。學什麼都很感興趣,都非常投入,也很刻苦。
每逢春節陳世鵬總能想起把平時攢的零花錢給爺爺奶奶作為一份小禮物以表達自己的心意,平時還會用自己的零花錢給家裡老人買鞋子、衣服等。
盡管有時陳世鵬總愛表現的「酷酷」的,有時也有點撒嬌,但其實他還是蠻細心的。每次進出校門,鵬鵬總是主動揮手再見;而且由於校門口附近車輛擁擠,鵬鵬也堅持自己走進校園,一句「媽媽,要小心開車哦」,總能讓一天保持美好的心情!平時,還常常幫媽媽作家務活,掃地、刷鍋、刷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物品整理得井然有序,自己整理好自己的學習有具、玩具、衣服,並且還會洗自己的衣服。有好吃的也不忘留著大家一起吃。
鵬鵬生病時從不哭鬧,他怕爸爸媽媽著急、怕治病多花錢、怕因給他看病耽誤爸爸、媽媽上班,又怕耽誤自己上學。
他從不亂花錢,即使是正常開銷,也總是說:多少錢夠嗎?咱家有嗎?
和鄰居奶奶一起上樓,主動幫奶奶那東西;謙讓年齡比他小的孩子,在幼兒園上學時,一名同學咬傷了鵬鵬的鼻子,他沒有責怪同學,反而說:「他小,我讓著他。」
陳世鵬做的令人感動、受人稱贊的小事還很多。雖然他還不懂什麼大道理,但是他這種做了好事、幫了別人而發自內心的高興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有的人去學習。
一個孝老愛親的好媳婦——都督村王立梅同志事跡簡介
王立梅,開城鎮都督村人,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一個平凡的農家媳婦。七年如一日服侍患有心臟病的公公和孝敬尚在人間的婆婆。無微不至,無怨無悔,她的孝心感染著周邊群眾,她的事跡傳遍六店街道。自與丈夫結婚以來,她和公婆的和諧程度如同自己的親生父母,公婆一直把她視如己出,從未把她當作兒媳看待,有些話寧願對她說也不願意告訴自己的女兒們,立梅成了他們生活中的貼心人。
2005年,身患心臟病的公公在南京市鼓樓醫院做了心臟搭橋手術,在眾多的子女中,是和老人關系最融洽的三兒媳婦王立梅主動去醫院照料公公,她沒有在丈夫的三個姐姐和兩個嫂子面前說一句抱怨的話。多年來,身患疾病的公公和年邁體弱的婆婆一直住在立梅家。公公自手術後,老年病纏身不能起床正常活動,連吃飯都要人喂,這些年來吃喝拉撒睡全靠兒媳立梅一人照料。立梅對一雙公婆真是無微不至地關心,生活上多方照顧,夏天買回夏裝,冬天買回毛衣、羽絨服。婆婆經常腰、腿痛,立梅就給婆婆尋醫問葯,擦腰洗腳或陪送醫院診治,就像女兒照顧母親一樣。
丈夫徐魯生因工作需要經常不在家,立梅不僅悉心照料公婆,還特別重視一對兒女的學習,把這個家操持得美滿溫馨,從不讓丈夫多操心,她既是一個孝順的媳婦,又是一個賢惠的妻子,還是一個善良的母親。
鄰居都羨慕徐家有一個像女兒一樣好的兒媳婦。王立梅的事跡不但在六店街道而且在周圍村莊也傳為佳話,沒有誰不誇她的。都說:「有好兒子不如有個好媳婦!」
經典國學《弟子規》中說:「親有疾,葯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王立梅用自己切實的行動詮釋了「孝」的真諦。在經濟社會發展的今天,在越來越文明的新農村裡,這樣的好媳婦就是我們民族傳統美德的傑出代表!
她是家中老人的精神支柱,心靈慰藉,為老人排解憂慮,分擔愁苦,與老人默契溝通;她是家中老人的細心家長,知己摯友,對老人真心呵護,她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尊老敬老的美德,她就是東經路社區海寧路的居民張靜蘭。她直爽熱情的`性格以及幾年如一日侍奉父母的行動成為大家傳送的佳話。
張靜蘭是東經路社區的一名退休黨員,現年62歲,一直置身於社區的公益活動,支持社區工作,但她照顧父母大人的行動更是叫大家敬佩。這得從張靜蘭伺候父親說起,她的父親是一位從部隊離休的軍隊幹部,老人88歲,因為早年參加革命,身體落下來不少的病根子,老人身體很虛弱,作為女兒的她只要有時間就要回到父母的身邊,給父母料理一些家務,做頓可口的飯菜。到2008年的時候,父親的心臟病突然加重了,住到281軍區醫院,她更加忙碌了,白天陪護,給老人做飯送飯,晚上陪床,一連多天奔波在自家、母親那裡和醫院,自己的女兒看到母親忙的都心疼,勸她休息一下都不肯,默默地奉獻著孝心,直到她父親住院一個月後安詳地離開人世。她父親走了,父母那裡剩下了一個90歲的老母親,兄弟姐妹有的在外地工作,只有退休的她天天守在母親身旁,她父親的離世給母親很大的打擊,因為他們相濡以沫幾十年的感情很難割捨,母親的情緒十分低落,很長時間不能走出失去親人的陰影。對母親的情況,她非常擔心,怕時間長了壓垮了母親的身體,便經常陪老人拉呱、開玩笑,讓老人開心。俗話說:老小孩小小孩,最難照顧的就是老人,90多歲的老人,身患心臟病、高血壓、自己已經不能自理了,怎麼也不能讓老人自己生活的,生活離不開子女的照顧了,張靜蘭本人還有很嚴重的糖尿病,連帶眼睛視力都下降了,自家裡老公患有腦血栓後遺症,身體也需要照顧,即使這樣她和老公商量,照顧母親義不容辭,堅持照顧,還是堅持北戴河和秦皇島兩個區來回奔波,每次坐車來回都得2個小時的路程,往往是給老人做好了飯後,再坐車回到北戴河海濱給老公買菜做飯。2009年春天,張靜蘭年時已高的母親摔倒了,胳膊摔成了骨折,張靜蘭為了兼顧母親和老公想把母親接到自家裡來一起照顧,可是母親不來,沒辦法,張靜蘭就把精力放到了母親那裡,每天給老人買菜洗衣做飯,給老人做愛吃的菜飯,買愛吃的水果,把老人的生活料理的有條不紊。由於胳膊的骨折,每天還得給母親洗臉穿衣,每頓飯都是她一口一口給老人喂下去的。記得有一次張靜蘭已經給老人做好了飯,但是老人不肯吃,一問才知道老人想吃餃子,張靜蘭二話沒說就給母親包餃子。老人的行動不便,甚至大小便都得有她伺候,根本離不開人,就連自己的女兒做了流產都照顧不了,只好叫女兒住到姥姥家,老人和孩子一起照顧,她的行動得到了自己女兒的理解。就是這樣,她一點怨言都沒有,她常說老人為我們付出那麼多,照顧孝順老人是我們做兒女的責任和義務。90歲的母親在她的照顧下身體已經好多了,骨折的胳膊也康復了,老人見人就誇自己的女兒孝順。街坊鄰里都羨慕老人有一個孝順的女兒。
張靜蘭不但是父母的孝順女兒,也是街坊鄰里的熱心人。張靜蘭是小區的樓長,轄區內的大事小情都愛給大家提供幫助,如轄區一位70多歲叫高秀梅的老人要調轉戶口,她就親自給老人到社區開信到派出所辦理。2008年城鎮居民醫保,她幫助年近90歲的常鳳蘭老人辦理醫保手續,親自去市醫保中心取卡。2010年區里給70歲以上老人每人55元的生活補貼,她在逐一通知大家的同時,還親自給他們填表准備申請的資料,帶著大家到銀行取錢。社區每次組織活動,她管轄的片區參加人數的都居多,並且都是一些老年人,一路上她都細心照顧大家,叫大家注意安全。她的實際行動,得到了街坊鄰里的尊重和愛戴。
張靜蘭就是這樣敬老愛老的,她的行動影響著社區的每個人,是社區居民的學習的榜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