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過世老人房屋動遷問題怎麼辦
一、過世老人房屋動遷問題怎麼辦
1、過世老人房屋動遷問題的處理方法如下:
(1)如果老人是在過失之後,房屋才進行拆遷的,則屬於繼承人的房款;
(2)如果是在拆遷公告後去世,已經登記為拆遷安置人口,是可以主張補償的,協商補償不成,可以起訴。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第八條
納稅人改變有關土地、房屋的用途,或者有其他不再屬於本法第六條規定的免徵、減征契稅情形的,應當繳納已經免徵、減征的稅款。
第十一條
納稅人辦理納稅事宜後,稅務機關應當開具契稅完稅憑證。納稅人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查驗契稅完稅、減免稅憑證或者有關信息。未按照規定繳納契稅的,不動產登記機構不予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
二、房屋拆遷要經過哪些程序
1、前期洽談、現場勘察;
2、簽訂評估合同,然後制定工作計劃;
3、外業入戶評估;
4、內業結算;
5、出具正式評估報告;
6、送達報告。送到拆遷戶手中;
7、動遷解釋;
8、把報告歸檔。
❷ 父親已過世,現在老家老宅拆遷,我們家有補償款嗎
非農村戶口繼承父母的宅基地有補償嗎在我國法律中有明確規定。假如子女是城市戶口,農村的父母留下的房產,是可以和村集體成員一同獲得補償款的。農村宅基地房屋的補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對地上建築物的補償,地上建築物,也就是房屋所有權是歸產權人所有的,作為父母的遺產,無論戶口在哪裡,子女都有權繼承。
法律分析
農村宅基地房屋的補償分兩種,一種是針對宅基地,由於宅基地的產權屬於村集體,這部分補償自然歸村集體所有,而不是宅基地的使用人。另一種是針對房屋,繼承之後,房屋的產權屬於子女,無論戶口在哪裡,都應該獲得補償。1、土地法修正草案明確單獨補償農村村民住宅。草案規定,徵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補償安置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制定。依照國務院制定的具體辦法,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規定補償安置的具體標准。2、征地補償內容增加了對宅基地的補償和社會保障補償。修正案草案規定,征地補償包括土地補償,被征地農民的安置補助與社會保障費用,農民村民住宅補償,以及其他地上附著物補償和青苗補償。3、在住房保障方面。將對城市規劃區內的被征地農民提供該國有土地上的房屋,無法提供的按照市場價給予貨幣補償,城市規劃區外則安排宅基地重建住房並按照新建房屋成本給予補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條 既有法定繼承又有遺囑繼承、遺贈的,由法定繼承人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超過法定繼承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由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按比例以所得遺產清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