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信佛的宗旨是什麼有孝敬父母的嗎

信佛的宗旨是什麼有孝敬父母的嗎

發布時間:2023-03-03 23:52:31

㈠ 為什麼學佛人首先要孝敬父母

佛是本師,是師道。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所以孝是佛種。孝敬父母是根本,不孝父母就談不上奉事師長,也就談不上學佛。信佛父母反對,實際是不孝父母,真孝順父母,必然支持你學佛。學佛後變孝順了,父母必然歡喜你學佛。阿彌陀佛!

㈡ 信佛一定要盡孝道嗎

你好 我想我沒有資格說自己是佛教中人 但我很信佛 心誠則靈
我想孝道無關乎信仰 無論你信什麼 你都要盡到孝道 這是為人最基本的
也許你覺得你的父母不好 但是無論他們多不好 沒有他們就沒有你 這是最最首要的 如果你不能接受父母的不好 怎麼能說自己是他們的子女呢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生命是他們給的 請不要覺得他們不好
我只是說出自己的觀點 說的不對什麼的請不要介意~~~

㈢ 學佛人是否要很強調父母恩

下面引用幾段一位學佛多年人的教引
5隻能說佛教的世界觀和判斷標准跟世俗觀念差別很大,而且其實佛教教義是很繁瑣精密自稱體系的,你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瑜伽師地論,原版或者現代解說版都行,這裡面對佛教世界觀有一整套的敘述。
在因果觀里,對父母的傷害因果很重,但是這個不在正信與否的范疇內。儒家認為孝順是天經地義,但佛教更注重出於因果的趨吉避凶。
其實你可以看一看善生子經和優婆塞戒經,那裡有提到,對於初學者,一般是要求他們孝順父母,善待妻子奴僕等等等等,但是這些被歸結為不放逸行,其實跟基本要求你守五戒十善是一樣的,如果你守五戒十善,自然而然就必須善待身邊的人,父母自然就在內了。
皈依是皈依佛法僧,簡單粗暴一點說,就是接受佛教的世界觀定義,破皈依自然鄙視正信,但是對父母的不孝是算在戒律或者因果里的。
4我的答案是不能說明。因為愛和不愛是個很自我的定義,拿出家做例子,有人出家,在他看來自己修行,是為了日後度化生生世世的父母,這是大愛啊,然而在某些人眼中不能承歡膝下就是不愛。所以你說這件事能說明什麼?連愛與不愛都是各花入各眼的判斷。
如果你想問心中愛不愛父母這件事是否是錯的,我可以告訴你,確實是錯的。但是沒必要過分苛責,因為愛與不愛其實也只是因緣的一種表象,有些人就註定了與父母無緣,你就沒必要逼他去做出你認為的愛的表現,事實上佛教也不強調我們誇大了的骨肉情分,而是說既然是父母和子女的因緣,那麼你就隨順這個因緣,做好你自己的本分和責任。所以佛教並不逼人去愛和感激,因為這種情感也是一種緣分,它只強調你的感情未必真實,它可能只是一種表象,無論表象如何,你都要清醒地知道自己是誰,應該做什麼。
3父母,夫妻,子女,朋友都是緣分,緣深緣淺無法控制,但你可以選擇去終止惡緣,隨順善緣,這個就是這些緣分對你的意義。
2孝與不孝,愛與不愛只是一種選擇和一種方式。
1這個問題不太了解你疑問在何處,佛法跟孝順父母並沒有直接聯系

㈣ 為什麼有的人虔誠拜佛而不孝敬父母呢

佛教的和尚或尼姑一旦出家,就斷絕塵緣,即與父母、兄弟等斷絕關系,這是同一個道理。

㈤ 為什麼有人講,學佛的根本在於孝順父母

應該說做人的根本是孝順。父母是我們生命的根源,愛父母是人最自然,最初始之情。專如果一個人連屬對父母之情尚不能出,如何可能將真情通向其他人?如果情不能通,又豈能有感於眾生?對眾生無感無情,有何能生慈悲之心?無有慈悲又何能稱佛?
所以學佛做人之根本是孝順。
末學合十。

閱讀全文

與信佛的宗旨是什麼有孝敬父母的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生戰爭注意是什麼 瀏覽:898
肝體檢都是陰性是怎麼回事 瀏覽:571
誇女人賢惠孝順的成語 瀏覽:937
2o8山西退休職工工資怎長 瀏覽:840
社保險種多少影響養老金 瀏覽:957
老年人幻聽幻視的治療 瀏覽:744
民間小調孝順女哭靈 瀏覽:186
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 瀏覽:805
奧的斯體檢都有哪些 瀏覽:557
天津市康寧樂園老年公寓 瀏覽:795
瘦的中老年人喝什麼牌奶粉好 瀏覽:508
老年人有老年痴呆咋辦 瀏覽:921
職工體檢有稅費怎麼寫會計分錄 瀏覽:687
灤縣養老保險在哪裡交 瀏覽:836
60歲老人買腕式電子血壓計好嗎 瀏覽:881
靈活就業養老保險怎麼統籌 瀏覽:917
孝敬老人的兒畫 瀏覽:743
人去世了退休工資漲 瀏覽:65
西部計劃怎麼去官網看體檢要求 瀏覽:182
長壽百歲酒 瀏覽: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