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樣的父母才是合格的父母
一、適當要求。
家長對孩子有要求是很正常的,但如果要求過高,動不動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考進班級前三。可全班50個孩子,有25位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進前三,這僧多粥少,怎麼分都一定會有家長失望,繼而必定將負面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
還有一部分家長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孩子卻希望家長還能關注些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小歡喜》中,宋倩只關注女兒的成績,明知女兒喜歡天文,硬是不讓孩子「分心」在業余愛好上。
家長在給孩子制定要求時,要秉著「跳一跳就能達到」的原則,不能過高,好高騖遠。更不能動不動就拿「別人家孩子」的成績作為標准,不切實際。
二、適當任務。
早在幾年前國家就發現孩子壓力過大,提出減負,可實際上我們的孩子並沒有真正減負,而是學校里少布置作業了,可家長好像搶白菜似的給孩子搶到各種興趣班和輔導班,或者額外給孩子布置作業。覺得只要自己孩子多做一道題,就能甩掉一個人,成為佼佼者。
六、家風良好。
一個家的家風最為重要,說白了就是家長學校教得再多優良品質都是紙上談兵,真正對孩子的生活習慣、性格養成起到關鍵作用的還是家風。好的家風,不需要家長多說什麼,孩子受潛移默化的影響就能夠學到。比如,尊老愛幼、鄰里和睦、遵紀守法等等。
Ⅱ 在孩子眼裡,什麼樣的父母才是好的父母
在孩子眼裡,什麼樣的父母才是好的父母?這個問題我考慮了很久,突然想起了最近看的電影《找到你》,最後的一段話讓我感觸很深,她是這樣說的:」都說母愛是偉大的,但其實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也是只在對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最該被感謝的是孩子,是他們帶父母成長,讓我們體驗到一種毫無戒備的甚至可以獻出生命的愛!」正因如此,讓我們做父母的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意義。
Ⅲ 真正優秀的父母是什麼樣的
我覺得真正優秀的父母對孩子又安心,鼓勵孩子去做事情。教育不是一條單行道,每個父母在專注於孩子的教育時,都應該反思「我們是否是好父母」。沒錯,大部分負責任、有耐心的父母都是「好父母」,但卻只有一小部分父母能夠成為優秀的父母。
Joyce除了在女兒成長過程中扮演母親的角色,她更像一個帶著燈塔的向導。而性格上的耐心和堅韌會傳遞給女兒,這個手握教育學博士學位的老媽總是能夠及時抓住女兒心中所想,和女兒進行零隔閡的交流。女兒喜歡說話、喜歡唱歌、喜歡與人交流,Joyce就從鍛煉女兒的演講能力和興趣出發,將她培養成一個語言煽動力和邏輯性一流的孩子。所以我覺得真正優秀的父母對孩子又安心,鼓勵孩子去做事情。
Ⅳ 一個好的家長的標准
1. 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當家長想讓孩子按時起床,放下手機、積極運動、好好學習時,家長自己是不是有睡懶覺、沉迷麻將、不願動彈、從不提升自己呢?
最好的教育,不是言傳,而是身教,只有家長自己做給孩子看,他才能學會。
2. 有讀書的習慣
家裡是有否有書房?父母是否經常讀書?是否會給孩子讀書?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家裡有讀書的氛圍,那麼孩子會自然而然地愛上閱讀。
3. 沒有不良嗜好
當提起孩子們希望父母改掉的缺點,答案包括:抽煙、喝酒、賭博、臟話……
這些都是父母不希望孩子沾染上的,但如果父母本身就在做這些事情,耳濡目染之下,孩子怎麼能學不會呢?
4. 和孩子一起成長
父母們心智成熟穩重,但孩子們也有浪漫的想像力;父母們有時候世俗,孩子們有時幼稚。
父母和孩子,其實都有各自的優點和不足,都需要成長,都能從彼此身上學到什麼。
優秀的父母,都知道和孩子一起成長,相互感染,相互促進。
5. 和孩子有共同的愛好
共同的愛好,是父母通往孩子內心的一條路。
如果沒有和孩子一起玩耍,一起閱讀,一起踢球,一起追劇,一起做彼此都覺得有意思的事情;那麼父母就失去了很多歡樂,也很難和孩子有效溝通。
6. 不把大人的關系灌輸給孩子
父母之間的關系,有時候並不和諧,鬧別扭的時候,甚至會要求孩子「站隊」,這樣只會讓孩子的情感世界被撕裂。
父母之間的親密情感,也是一種無聲的對孩子的教育。即使父母雙方離婚,也能一起培養好孩子,是非常可貴的。
7. 不對孩子有暴力和冷暴力
沒有暴力,就是不打孩子,很多家長恐怕很難做到這一點。
但打完孩子後後悔,和理直氣壯地打孩子出氣,又是兩個不同的境界,前者讓孩子知道父母還愛自己,後者只會毀了孩子對父母的感情。
但父母還是要盡量避免對孩子施加暴力。
而冷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有時遠超過身體上的暴力,會直接傷害的孩子的心靈,更是要避免。
8. 不把意願強加給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路要走,而不是父母的復制。
家長不能因為自己的想法或者遺憾,就要求孩子走上規劃好的路線,給孩子勇氣和能力,讓他選擇自己的方向,才是父母應該做的。
9. 經常自然地和孩子談心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在陪伴中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和孩子自然地談話,能默默地教好孩子。
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去和孩子談話,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
10. 會向孩子認真道歉
沒人不犯錯誤,父母也不例外,而犯錯之後的態度,也是對孩子的一種教育。
死不承認,百般辯解,你就是在教孩子逃避責任;惱羞成怒,發火掩蓋,你就是在教孩子強詞奪理。
該認錯的時候,一定要真誠認錯,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11. 關心孩子的身體更多
孩子的身體好,學習棒是很多父母所希望的,但有時不可兼得,真的要二選一的時候,還是身體更重要。
沒有了好身體,拿到第一名又有什麼用呢?
12. 要求孩子做家務事
家務是種責任,做家務是培養孩子責任感最開始的一步。
很多沒有自理能力的孩子,都是家長以各種理由,推卸掉了孩子的這種責任。
不會做家務的孩子,沒有責任感,也不能說是一個完整的人。
Ⅳ 什麼樣的父母才能教育出真正優秀的孩子
什麼樣的父母才能教育出真正優秀的孩子?
一、樂於學習的父母。
教育孩子不僅僅只是指文化教育,更需要進行素質培養,家長如果能夠做得很好,會給孩子帶來很好的作用,比如出門的時候,父母會遵守交通規則,文明懂禮貌,懂得照顧別人,那麼孩子也會像父母那樣做,我們往往會看到有一些熊孩子,不聽管教,破壞公共設施,很大原因都是家長不會教育的結果。無論是在孩子面前,還是沒有孩子,家長都要嚴格要求自己,孩子就會更優秀。
Ⅵ 如何成為合格的父母
一、作為合格的父母,應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楷模。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給孩子潛移默化的作用,為此,父母要特別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工作作風。生活有要規律,即正常的飲食起居,決不因自己的嗜好來影響孩子正常的生活和學習,為孩子營造良好、和睦、尊老愛幼的家庭氛圍。自己對工作要有高度的責任感,盡職盡責,遵守單位各項規章制度,尊重領導,團結同事等等。這些均會在孩子腦海里深深烙印,並影響其終生。
二、作為合格的父母,應培養孩子的良好生活習慣、學習習慣。
作為孩子,不是天生下來就有良好的習慣的,不培養是無法形成的。我孩子一上小學,就給其制訂好星期一至星期五的作息時間,讓其生活有規律,讓其知道什麼時候完成作業,什麼時候看電視、玩耍。在學習習慣方面要求更嚴格,要求孩子一定要按質按量完成,包括書面、口頭作業,如檢查不合格,就應重做,不論有多晚。完成好課內作業後,還要其看一些課外書籍。假日,除做適量作業後,我每個假日均會陪孩子去參加一些體育鍛煉,比如:爬山、打球、溜冰等。有時還會陪他去書店、圖書館看書,通過不足三年的努力,孩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已基本形成。
三、作為合格的父母,應培養孩子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康心理素質。
作為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在五彩斑瀾的世界裡,大千世界裡良好的、不良的東西均會對其產生影響。作為父母應十分注意孩子的舉動,經常與學校老師有密切聯系、溝通,一旦發現有不良現象,應因勢利導,耐心教育。只憑打罵的方式強迫孩子接受父母的意見,常會弄巧成拙,也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導致性格的偏差。記得有一次,老師打電話來,說我孩子跟同學去自選商場偷熱狗。我得知後,確實火冒三丈,但自己還是馬上冷靜下來,去學校老師那裡了解事情的經過。一放學,馬上接他回家,給其講這件事的嚴重性,給其講附近認識的事例,報紙、雜志上不認識的事例給他聽,讓其自己認識到錯誤,這樣才能改正錯誤。最後,他哭著說:「爸爸,我以後一定改正,如再犯類似的錯誤,任你怎樣處罰。」從此,孩子顯得更懂事了。另外,現在孩子的心理比較脆弱,特別是現在的獨生子女,經不住失敗挫折,哪怕是一次單元考得不理想,與同學鬧小矛盾,老師、家長的批評都會受不了。為此,我認為孩子不應生活在「表揚」之中,但適當的鼓勵還是要有的。表揚要恰如其分。疼孩子要疼在心裡,要引導孩子勇敢地面對現實,總結原因,吸取教訓,這樣才能把孩子培養成為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質。
四、作為合格的父母,應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作為父母,不能過分溺愛現在的獨生子女,「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是絕對不可取的。應培養獨立能力,包括學習和生活,不要有依賴心理。學習上,如遇到難題,要讓孩子獨立思考;生活上,做到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讓其能體驗勞動,享受到勞動樂趣,體會到父母養育自己的艱辛,體惜父母。我的孩子一上一年級,自己的鞋襪、書包、紅領巾自己洗,書桌、房間自己收拾,打掃干凈。開始,做得不好,便幫他,為其加工。到現在,已經能自己煮簡單的早餐,會幫我拖地。看到這些,作為父母感到無限的快慰。
總之,作為合格的父母,最好採取理智、自然的態度和孩子溝通,讓其有喜有處報,有苦有處訴。只要多下功夫,頑石也有點頭的一天。小孩子最理想的狀態是健康成長,成為有素質的合格公民,至此,你便堪稱合格的父母。
Ⅶ 你認為什麼樣的父母,才是一個好父母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優秀的父母培養出優秀孩子的概率會更高。好的父母可以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你認為什麼樣的父母才是一個好父母呢?
小編覺得作為父母也是需要不斷學習的,父母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中一定要積極進取。這樣的話就能夠讓你的孩子感覺到自己生活在一個學習的氛圍中,所以孩子也是可以受到感染的,並且父母一定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如果孩子能夠得到父母的認可,那麼這個孩子也會變得非常有自信,所以父母一定要善於鼓勵和引導。
Ⅷ 真正的好父母是什麼樣的
真正的好父母是什麼樣的? 真正的好父母就像我的父母一樣的吧,非常疼我。
還記得有一次我去乘公交車,那一天下大雨,但是到了開車的時間司機還遲遲沒有來。然後售票員就去催他,但是好像是那個司機當時在打麻將,沒有打完就被售票員叫來了。兩個人都是很生氣,司機上車之前一直在和售票員互罵。後來,就是司機開車開的特別快,全程幾乎就跟飛一樣。本來原來要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他用了將近四十分鍾就快要到了。
那天我和我媽一起乘的公交車,她就坐在我邊上,我在玩手機,那時候還小,我玩的也是我媽的手機,然後我媽就只能看窗外了。後來就是車鬥了一下,我媽就用力把我抓住了。其實那時候我都還沒有反映過來,後來反映過來就是司機開車蹭到綠化帶了。司機也是嚇得不輕,站起來抓住方向盤,臉都紅了,手上也是青筋暴起。後來司機下車查看了一下就說是一輛紅色小轎車闖紅燈 他為了避開剎車踩的緊了。後來就是開的特別慢。
那次我媽第一時間就是問我有沒有被嚇到,我是一臉懵逼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我媽在發生危險的第一時間不是保護自己而是抓住我的手。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就是說一個人遇到生命危險大腦的本能反映就是做出保護自己的行為。
那次超級感人,都過去十幾年了,我還是可以回憶起來當時的每一個細節。好的父母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