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父母有哪些令人難以接受且常見的邏輯或思維模式
1、缺乏界限意識,視子女為附屬品,不尊重子女對個人生活的自主權。
2、通過道德綁架迫使子女屈從自己的意志,或指控其不孝,或歷數撫育子女的艱辛。
3、上綱上線,一言不合就對子女進行性格、能力甚至是人格上的貶低。
4、價值觀單一,認為依據自身經歷得出的感性經驗是人生真理,對不了解的事物一概持否定態度,並要求子女遵循自己的價值觀。
5、重視家長權威而忽視教育方法,喜歡講空泛的大道理訓誡子女,而非進行較為平等的有效溝通。
㈡ 如果父母犯了哪3種病態的思維方式,會總是對孩子發脾氣
同事新柔人如其名,溫婉動人,她有個4歲的兒子小宇。有次同事聚會,新柔帶著小宇來參加,小宇非常活潑好動,一會打翻了杯子,一會摔碎了勺子,新柔開始還耐心溫柔的給孩子說,讓他凡事小心,不要著急。雖然小宇嘴上答應了媽媽,但還是很調皮,一會站在椅子上,一會又到處跑。新柔的臉色逐漸變得難看。
就在小宇第無數次又把湯碗弄碎在地上後,新柔再也忍不住怒氣了,沖著小宇吼到:「能不能老實點?早知道就不該聽你爸的,帶你來,以後你再也別跟我出來了。」在新柔的吼聲下,小宇也害怕了,不再調皮了,安安靜靜的坐在椅子上。
㈢ 你的父母都有哪些令人難以接受的常見的思維模式
一、父母在孩子畢業工作後會催結婚和生孩子,認為越早越好。有時,在和網友們聊天的過程中,會聊到父母這一輩有時會有一些讓年輕人難以接受的常見的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往往在我們認真地與父母談過後,他們仍然覺得他們的思維模式才是對的。我在和父母聊天的時候,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感覺。比如,她們會認為女孩子必須盡早結婚和生孩子;女孩子工作後還沒談戀愛的話,就要通過相親的方式找對象;如果自己的孩子追星的話,女孩子的工作能力不一定有男孩子的好。
我曾經聽我親戚家的姐姐說過,她在讀高中的時候有過一個關系很好的男同學,她們放學經常會一起走。有一次她媽媽在路上遇到她和她的男同學走在一起,認為她們在談戀愛,當時就阻止了。後來等到她畢業工作了以後,她媽媽又開始催她快點找對象。也許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在讀書的時候當然是以讀書為重,但是畢業出來也很難馬上找得到對象。而家中的長輩就會開始問什麼時候找對象、什麼時候結婚、什麼時候生孩子等等的問題。我的父母也試過在我剛畢業的時候,問我有沒有對象,她們也會對我還沒有戀愛感到著急。很多長輩都會認為畢業工作後越早結婚生孩子越好,但我認為這是需要順其自然的,再過幾年才結婚也不晚。
父母代表了上一代人的思想,有時我們也無法讓他們輕易地改變這樣的思維。我希望我們在面對後代的時候,能夠以一個更加進步和創新的思想去教育他們,這樣彼此的沖突也許會越來越少。
㈣ 父母有哪些令人難以接受且常見的邏輯或思維模式
一、眼睛近視就是玩手機、玩游戲玩的
我相信大多數父母都會這樣說吧,眼睛近視就是你總看手機看的,總玩游戲玩的。其實,造成孩子近視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學習姿勢不規范,或者用眼過度、疲勞過度等等都有可能導致視力下降。但是,如果你一旦近視了,父母就會說,看吧就是玩手機玩多了,把眼睛都玩壞了說你還不聽。巴拉巴拉一大堆這種話就會撲面而來,其實這種做法很有可能導致孩子們失去學習的積極性。
㈤ 中國式父母有哪些令人難以接受卻常見的邏輯或思維模式
「上了補習班就一定要考一個好成績」這一點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初中以前我都不上補習班,因為成績不好。上了高中開始發奮努力,高三的時候每周都要去上補課班,每周要犧牲我的休息時間,交著一周二百塊錢的補課費,結果高考的時候我還沒有考好,我媽嘴上說,不管我考成啥樣都不怪我,結果現在有的時候還說我高考那年怎麼了怎麼了。
「人家咋就欺負你不欺負別人呢?」在遭受到校園暴力的時候,父母的第一個反應如果是不相信孩子,而且還對孩子說出這種話,那真是很沒道理了。
本來孩子已經很受傷害了,回家還要面臨爸媽的質疑,孩子自己也想知道為啥被欺負的會是她,可校園暴力往往是沒有理由的呀!作為一個父母,最主要的就是陪在孩子身邊,不顧一切的相信她。
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肯定有許多做的不周到的地方,不懂事的時候還好,如果長大了懂事了,記得多包容父母一點,身為人子不論父母多不可理喻,都要包容再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