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你都知道或者聽說過哪些生而不養的不負責任父母的案例
這樣的案例可多了,在電視新聞,網路新聞都有,你可以在網路一搜,一大堆。以下我就身邊的生活舉些活生生的例子。
案例一:村裡的娃被送人
在我隔壁村的有位嬸嬸,第一胎生了個女嬰,養到三歲的時候想要個兒子,說有女有子才就好,於是夫妻商量再生一個。
過了一個月,才有人發現,校門外的下水道有一個死嬰,當時這事鬧的沸沸揚揚,經調查發現,是高二(6)班的某個女生生的,當時學校就開除了她及和她的情侶。後來也受到了懲罰和法律教育,但已釀成苦果,無法回頭,這一小小的生命就這樣在世界待了一分鍾不到就離開了人間。
好不負責任的父母,好「懵懂的」父母,我認為,出現這樣的事情,社會也有責任,我倡議,為了避免以後像這對情侶發生嚴重錯誤,學校應該開個青少年性教育培訓班,來減少甚至杜絕這類事件的發生。
㈡ 現在的父母最容易疏忽的事情有哪些
很多名人都喜歡在孩子出生時給孩子寫一封信,寓意希望孩子將來成長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那麼多當中,最欣賞的就是白岩松,在他兒子出生時,他也在書桌前留下了這樣一封信。
信中的內容沒有華麗的詞語藻飾,也沒有大肆渲染孩子將來要成為多麼有成就的人,反倒是平淡地留下幾個要點,可這些要點看似「索然無味」,卻是現在孩子最缺少的,也是現在父母最疏忽的。
當孩子聽到這種似乎「遙不可及」的要求,孩子會想要去努力嗎?就像要求父母必須在一年內賺到成百上千萬,亦或者一下子連升好幾級,這樣的目標會激起人的動力嗎?
很顯然,這樣的目標並不能。這也是為什麼強調在教育過程中要循序漸進,先給孩子制定一個小目標,告訴孩子,「你先進步5個名次」,等到孩子達到目標之後再給他們制定一個小目標。
這樣循序漸進的效果好過於突然的「第一名」,且將來說不定某一天真的就登頂了。這也是白岩松所說的「更好」勝過「最好」。
不要求孩子爭第一,並不是讓孩子不要努力,而是讓孩子去追尋更好的自己,只有這樣才會一直保持積極進取的心,不會因為得不到「第一名」而泄氣或自暴自棄。
試想,現在多少孩子都缺乏寬容與上進的動力,不是孩子們做不到,而是孩子們本可以做到,只不過因為父母還沒有刺激到孩子的這些方面,所以仍然缺乏。
或許也有一部分父母覺得孩子原本就懂這些所以沒有強調,但事實卻不是如此,就像木板效應一般,你該給孩子彌補的反倒是這些方面。
㈢ 父母失責導致孩子死亡的感悟
7月23日,陝西富平發生一起5歲女童被忘車內事件,送醫後,孩子因熱射病出現接近腦死亡症狀。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僅今年7月,就有8起類似事件見諸報端,但是無一例被追責,基本上就是父母自責了事。 如果換個當事人,比如幼兒園教師、校車司機、親朋好友把自己孩子困於車中致死,相信沒有人會說就這么算了,不報案不要求賠償的。但是換成親生父母疏忽把孩子忘在車上致死、爺爺奶奶下車忘了自己孫子孫女還在車上導致其悶死,估計很多人都會認為人家已經死了自己親生的孩子就是最大的懲罰了,還要再懲罰人家父母,不是在人家傷口上撒鹽? 其實這種觀點實在是太過善良!隨著經濟的發展及不確定性的偶然因素,比如拆遷、炒股、買彩票中獎等等,很多人已經一夜暴富。像小轎車這樣的舊時王謝堂前燕,已經越來越多的飛入尋常百姓家,然而與之配套的安全知識和科技知識及相關的法制觀念並未如影隨形。雖然有駕校把關駕駛技術,但是很多知識是駕校老師不教的。 像現在這三伏天,35℃的氣溫下太陽直曬半小時就能使車內溫度達到65℃,很多爺爺奶奶爺的司機朋友根本就不知情,他們帶孫子孫女出來辦事,以為就一會兒功夫,孩子在車里開空調睡覺比跟著下去舒服,會把孩子鎖車里。而年輕的父母也有不少科學常識少到可憐,再加上盲目的自信,讓悲劇一次又一次的上演。比如今年7月9日新聞:4個月大女嬰被鎖車內4小時,其父稱經常這么干。 在國外,將嬰兒遺忘在車內,是不可原諒的。美國名叫莫妮卡栠的華裔母親,在聖地亞哥縣拉梅薩市一處購物中心停車場被警察逮捕,原因是她不顧烈日當空,將兩名幼兒留置在露天停放的汽車內,被指危及兒童生命安全。正因為有這樣嚴厲的監管,國外兒童在國內悶死的悲劇要比我們少得多。 我們很多人會有一種奇怪的價值觀和讓人咂舌的自信,比如我們都知道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酒駕要入刑,可還是很多人對自己的駕車技術出奇的自信,逢年過節及其他節假日朋友宴請,還是照喝不誤,交警每年查的酒駕能以千計。對於安全帶更是如此,別說小孩子要坐安全坐椅,就是大人安全帶都有穿印染T恤襯衫糊弄的,以為這樣很有型很酷。 是以,雖然悶死孩子最為傷心的是父母,但是也不能免除他們的失職責任。懲罰他們不是給他們傷口撒鹽,而是對他們失職的代價,也是為了警示他人要對孩子上心。只有這樣的懲罰加上科學知識的宣傳,才能讓各位監護人們認真的重視起科學知識的掌握,對生命有了敬畏之心,不會用盲目的觀點和經驗以及僥幸之心來處世!
㈣ 南充一女童掉進鐵軌客運員跪地營救,家長的疏忽帶來了怎樣的隱患
引言:網路上有一條關於南充一名女童掉進鐵軌被客運員發現後跪地營救的視頻,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家長的疏忽,會帶來怎樣的隱患?
有一些父母可能習慣性把葯落在桌面上,這樣的話可能會讓孩子出現誤食的情況。因為葯片在孩子的眼中,可能就是糖果對他們非常有吸引力。還有一些孩子比較有探索欲,他們對一些縫隙和小孔都特別感興趣。因此父母一定要裝帶有安全防觸電的裝置,為了孩子的健康父母一定要非常關注孩子的日常行為。
㈤ 保定初二學生花光母親12萬手術費網購,家長教育上有哪些疏忽
孩子是家庭的未來,是祖國的未來,所以我們應該重視孩子的教育。如果忽視了孩子的教育,那麼孩子就可能會走上歧路。保定初二學生花光母親12萬手術費網購,家長在教育上有哪些疏忽?我認為家長在教育上有兩點疏忽。
綜上所述,保定初二學生花光母親12萬手術費網購,家長教育上有以上兩點疏忽。
㈥ 因父母的疏忽導致孩子意外死亡,該不該追究父母的責任
如果孩子死亡確實是因為父母重大疏忽或重大監護不力所導致,從構成要件上看,父母可能已涉嫌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類似事件在香港、台灣地區都有父母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例。但內地類似事件父母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情況較為少見,公安部門可能主要是基於死者與行為人之間的特殊關系以及傳統倫理道德角度考慮,追責手段相對寬容。但父母確實有必要敲響警鍾,作為未成年人尤其是嬰兒的監護人,監護職責重大,不容忽視。
㈦ 父母教育失敗的典型例子
以下就是一個父母教育失敗的典型例子:
據報道,一對15歲的孿生姐妹因嫌父母管教過嚴,竟將劇毒鼠葯拌進稀飯中,最終將親身父母雙雙毒死家中。這對忤逆姐妹在逃亡7天後被警方抓獲。被抓獲後二女交代了毒殺父母的全部過程。原來夫婦倆平時對女兒管教十分嚴格,引起了女兒強烈的逆反心理兩姐妹中考後均未考上重點高中,被父母嚴厲責罵。於是,二女策劃並先後用煤氣、鼠葯兩次殺害父母,因故未達到目的,最後,二女將6瓶「毒鼠強」放進稀飯中,終於將父母毒死,作案後,她們拿走家中存款及2000餘元現金、兩部手機,逃到一網友家躲藏。
是什麼樣的原因能讓孩子親手毒死自己的父母?這肯定跟從小的家庭環境有直接關系:來看看這對雙胞胎姐妹是成長在一個什麼環境
1、從小被寄養,錯過了孩子最重要的陪伴期。兩個雙胞胎孩子從小被寄養在姨姑家學習,到小學三年級時才跟父母同住。錯過了孩子成長的關鍵幾年,孩子對父母的感情也無從談起。
2、爸爸一直高高在上,總是以家長自居的威嚴對待他們,媽媽是家庭主婦,經常打麻將,平時也沒跟孩子交流。
3、苛刻管理,沒有玩耍時間,這對父母為了讓孩子考好成績,不讓孩子看電視、不讓孩子出街、也不讓孩子帶同學回家。周末父母還請了家庭老師為他們補習,這讓孩子感到很壓抑,但是父母不理解。父母把漂亮衣服和零花錢當最好的愛。
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被媽媽數落說「孩子把她的臉都丟光了」,爸爸也罰他們跪了20多分鍾。在孩子心智沒發育成熟的情況下,姐妹倆第一次萌發了殺死父母找自由的念頭。
在某天夜裡,失落的姐妹倆突然萌發了把父母整死尋找自由的念頭。父母的冷漠養出了冷漠的孩子,這不得不為那些狼爸、虎媽的家庭敲響了警鍾。
不得不說,這是家庭教育的失敗。本以為愛孩子,沒想到為自己挖了墳墓。然而讓人痛心的是,如今仍有不少家庭依然在這樣教育孩子。
㈧ 重慶一司機一個橫停為幼童擋住貨車,家長存在哪些疏忽
家長存在沒有看好幼童的疏忽,同時還沒有讓幼童遠離危險地帶,除此之外,在幼童遇到危險時,家長並沒有幫助幼童擺脫危險。
在看到重慶一位司機位幼童擋住貨車的新聞後,很多人都表達了對於這位司機朋友的認可,不過也有很多人覺得幼童的父母並沒有做好父母的監護責任。
由於孩子還非常年輕,這使得孩子根本沒有養成分辨危險的能力,正是由於家長的疏忽使得孩子才會身處危險地帶,如果家長能夠起到監護人的責任和義務,家長就不可能會讓孩子身處危險之中,所以我認為家長必須要為此付出一定的責任和代價,不然的話,家長根本不可能從中吸取到足夠的教訓。
我希望每位家長都能夠負起監護人的責任,如果不能夠承擔這份責任,那麼家長就必須要把孩子的監護權轉移到其他人的手裡。
㈨ 江蘇一幼童被鎖車內家長拒絕破窗等開鎖,這件事背後暴露出了哪些問題
在江蘇有一個小孩子被困在車里,可是他的父母居然拒絕砸窗救孩子出來,堅持要等開鎖的人過來開鎖,這件事情讓在場的人都感到非常震驚,同時也暴露出父母對於孩子的疏忽看管以及安全意識的缺失這些問題。還好本次孩子被安全的解救了出來,這才沒有釀成大禍,否則這位父母一定會後悔一輩子的。
希望各位父母有了孩子以後要加強自己的安全意識,一旦自己有事要離開車內也不要單獨把孩子留在車內,帶著孩子一起出去,一旦孩子不幸被鎖在車內,那麼千萬不要計較一點錢,不要等到釀成大禍再後悔,希望以後能夠少一點看到這樣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