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年喪父的名人有哪些
1、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在孔子兩歲的時候即公元549年就去世了。
㈡ 誠信的名人事例
古今中外誠信故事四則
一、誠實節的由來
埃默紐·旦南五歲的時候,父母雙亡,他成一個孤苦伶仃的孤兒,生活無依無靠。有人名叫頓諾的酒店老闆見他可憐,便對他說:「埃默紐,你到我的店裡來幹活吧!「老闆這樣做,只是為了討得一個慈善好名聲,這樣,大家會說,老闆心地善良,是個好人,並幫他們干很活針。
轉眼之間,三年過去,埃默紐長到了八歲了,他比過去更懂事了每天辛勤勞動,待人誠懇,彬彬有禮。
一天晚上,勞累了一天的埃默紐躺下睡得正香,忽然,一聲巨響驚了了。埃默紐不知發生了什麼事,連忙起床真到外面房間,就在那一剎,他看到一墓十分可怕的情景。「天啊,你們在干什麼?他叫起來。原來,老闆夫婦正在殺一個。被殺的是個商人,隨身帶了很多錢,晚上他在酒店喝酒。結果醉一攤泥。頓諾財迷心竊,為了掠奪商人的錢財,竟殺死了商人。
埃默紐見鮮血四濺,嚇壞了,他連忙跑回到自己的小房間躲了起來。不一會兒,老闆收拾干凈走進埃紐的房間沒有,他裝出悲哀的樣子說:「孩子,你都看到了。殺死他,我也很傷心。明天,如果警察來問這件事,你必須說:這個商人喝醉了酒,見人就打,老闆是為了自衛,把凳子扔過去,為料,把他砸死了。」 埃默紐望兇狠的老闆,膽怯地說:「不,爸爸,事情不是這樣的。我不想說謊。」
老闆生氣了,逼著他說:「必須這樣說,你向我發誓!」埃默紐搖搖頭,說:「不,我不想說謊!」老闆羞成怒,說:「那我就不客氣了!」說罷,他把埃紐捆綁起來,吊在屋樑上,用鞭子抽打他。「照不照我的話說?」「不,老闆見埃默紐不改口,就狠命地抽打。最後,埃默紐被活活地打死了。
老闆的罪行終於暴露了,在法庭受審的時候,他不得不講出事情的經過與真相。埃默紐小小年紀,至死不肯說謊,他的事跡深深地感到了人們。為了紀念這個誠實的孩子,當地的人們就把埃默紐死去的這一天,也就是第每年的五月二日,定為誠實節。
二、小櫻桃樹的故事
庄園中有一個很大的果園。每到收獲的季節,一隻只碩大的蘋果、一個簇簇紅色的櫻桃垂掛在綠葉叢中,真是逗人喜愛。
一天,小喬治在家裡發現了一柄爸爸新買來斧子。很快,他就成了這打斧子的「主人」。帶著它跑進花園,用它削小草、砍樹枝,玩得可開心啦!玩著玩著,突然他想到:「父親能掄起斧子砍倒大枝,我能不能掄起斧子砍倒小樹呢?」正巧,在他的前面不遠處有一棵小櫻桃樹,於是小喬治跑上前,掄起斧子向小櫻桃樹砍下去,一下,兩下……剛砍了七下,小櫻桃樹就倒下了。
黃昏時分,當父親發現花園被弄得亂七八糟,他十分喜愛的那棵小櫻樹也被人砍倒了,非常生氣。他怒氣沖沖地走進屋裡,厲聲問道:「誰把我的櫻桃樹砍倒了?」 小喬治這是明白自己闖了禍。但他僅僅猶豫了片刻,然後突然抬起頭看著爸爸,態度誠懇地說:「爸爸,我不能說謊,是我用斧子把樹砍壞了的確我願再栽上一棵,以後再也不砍了。」
小喬治的話音剛落,他父親滿臉的怒氣頓時煙消雲散,並稱贊小喬治「那誠實的行為勝過一千棵櫻桃樹的價值。後來,小櫻桃樹的故事傳開了,「我不能說謊也成了小喬治為人者寫照。
三、做人要講信用
宋濂是我國明代一個知識淵博的人。他從小喜愛讀書,但家裡很窮,上不起學,也沒錢買書,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書,他都講好期限,按時還書,從不違約,人們都樂意把書借給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書,越讀越愛不釋手,便決定把它抄下來。可是還書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連夜抄書。時值隆冬臘月,滴水成冰。他母親說:「孩子,都半夜了,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這書看。」宋濂說:「不管人家等不等這本看,到期限就要還,這是個信用問題,也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如果說話做事不講信用,失信於人,怎麼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遠方向一位著名者請教,並約好見面日期,誰知出發那天下起鵝毛雪。當宋濂挑起行李准備上路時,母親驚訝地說:「這樣的天氣怎能出遠門呀?再說,老師那裡早已大雪封山了。你這一件舊棉襖,也抵禦不住深山的嚴寒啊!」宋濂說:「娘,今不出發就會誤會了拜師的日子,這就失約了;失約,就是對老師不尊重啊。風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當宋濂到達老師家裡時,老師感到地稱贊說道:「年輕人,守信好學,將來必有出息!」
劉綺燃荻讀書。梁代時彭城人劉綺,「早孤家貧,燈燭難辦,常買荻折之,燃荻為燈」,發奮讀書。
蘇廷吹火讀書。「少不得父意,常與僕夫雜處,而好學不倦。每欲讀書,總無燈燭,嘗於馬廄中,借火照書誦焉,其苦如此。」
常林帶經耕鋤。漢末常林,「性好學,帶經耕鋤。其妻常自饋餉之,林雖在田野,其相敬如賓。」
李密牛角掛書。隋朝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里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有一回,李密騎了一條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此事被傳為佳話。
董仲舒三年不窺園。董仲舒專心攻讀,孜孜不倦。他的書房後雖然有一個花園,但他專心致志讀書學習,三年時間沒有進園觀賞一眼,董仲舒如此專心致志地鑽研學問,使他成為西漢著名的思想家。
管寧割席分坐。漢時,管寧與華歆二人為同窗好友。有一天,兩人同席讀書,有達官顯貴乘車路過,管寧不受干擾,讀書如故,而華歆卻出門觀看,羨慕不已。管寧見華歆與自己並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寧其後終於事業有成!
匡衡鑿壁偷光。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車胤囊螢夜讀。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從小家裡一貧如洗,但讀書卻非常用功,「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車胤囊螢照讀的故事,在歷史上被傳為美談,激勵著後世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
陳平忍辱苦讀書。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陸羽棄佛從文。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少年包拯學斷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萬斯同閉門苦讀。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裡。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唐伯虎潛心學畫。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屈原洞中苦讀。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裡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范仲淹斷齏劃粥。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於,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朴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經過刻苦攻讀,他終於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
司馬光警枕勵志。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玄奘苦學佛法。玄獎是唐代一位高僧,為了求取佛經原文,玄奘從貞觀三年八月離開長安,萬里跋涉,西行取經,終於到達印度,歷時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記》,為佛教和人類進步、世界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岳飛學藝。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厲歸真學畫虎。五代畫虎名家歷歸真從小喜歡畫畫,尤其喜歡畫虎,但是由於沒有見過真的老虎,總把老虎畫成病貓,於是他決心進入深山老林,探訪真的老虎,經歷了千辛萬苦,在獵戶伯伯的幫助下,終於見到了真的老虎,通過大量的寫生臨摹,其的畫虎技法突飛猛進,筆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幾可亂真。從此以後,他又用大半生的時間游歷了許多名山大川,見識了更多的飛禽猛獸,終於成為一代繪畫大師。
沈括上山看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當讀到這句詩時,沈括的的眉頭凝成了一個結,「為什麼我們這里花都開敗了,山上的桃花才開始盛開呢?」,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沈括約了幾個小夥伴上山實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還寒,涼風襲來,凍得人瑟瑟發抖,沈括矛茅塞頓開,原來山上的溫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來得比山下來得晚呀。憑借著這種求索精神和實證方法,長大以後的沈括寫出了《夢溪筆談》。
徐霞客志在天下。有一天,江邊發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撈落水的石獅,卻怎麼也找不著。這時,一個叫徐霞客的小孩說,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獅。果然石獅找到了,大家都贊譽這個聰穎的小孩。原來他就是長大後成為偉大地理學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李晟練成神箭手。李晟的父親是一員威武的大將,李晟希望長大成為父親一樣的人。可是,父親卻總是說他年紀小,不能習武。李晟不甘心,偷偷學習射箭,終於練成了百發百中的神箭手,讓父親刮目相看。
陸游書巢勤學。南宋詩人陸游他從小就刻苦勤奮、敏而好學。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擺的是書,櫃中裝的是書,床上堆的也是書,被稱作書巢。他勤於創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詩,成為我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大文學家。
劉勰佛殿借讀。夜深了,佛殿里忽然傳來朗朗的讀書聲。小和尚們嚇壞了,以為裡面有鬼,立刻報告給老和尚。於是,老和尚帶領小和尚捉鬼,沒想到「鬼」原來是一個叫劉勰窮孩子,他在借佛燈讀書呢。劉勰經過刻苦學習,終於成了偉大的文學家。
㈢ 古今中外.有沒有哪位名人是孤兒的
從孤兒到商界驕子的傳奇故事
金馬凱旋集團公司董事長肖凱旋從孤兒到商界驕子
從孤兒到身價過億的商界風雲人物,金馬家居老總肖凱旋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創業路。
抓住兩次機會
哲人說,機遇只留給有準備的頭腦。肖凱旋能夠踏入商界的機緣在於,他抓住了人生進取的兩次機會,一次是當兵,一次是經商。
肖凱旋原名肖錦旋,1971年出生在粵北一個貧困封閉的山溝里。在他16歲那年,父母相繼去世,肖錦旋成了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兒。繼續讀書無望,肖錦旋在父親生前戰友的幫助下,走進了軍營。肖錦旋很慶幸,發誓要干出個模樣來,並把名字「錦旋」改成了「凱旋」。
有志者,天不負。1991年,肖凱旋所在部隊物色經營人才,他因為頭腦靈活被領導相中,被調到部隊駐武漢辦事處,從事一些生產經營活動。這段經歷,讓他積累了大量的經商經驗,結識了一些商界朋友。
從漢正街轉戰家居業
1996年底,政策不允許軍隊辦產業,肖凱旋選擇了轉業,在漢正街「下了海」。這時,原來的人脈派上了用場,南昌燈芯絨廠的廠長同意把布料賒銷給他。讓肖凱旋意想不到的是,當時的燈芯絨簡直賣瘋了,半年多下來他就凈賺了100多萬元。
得到「第一桶金」後,肖凱旋隱隱覺得,漢正街的商業氛圍,不適合自己把事業做大,他開始籌劃開辟一番新天地。
他通過調查發現,中國的家居消費還處在一個非常低級的階段,往往是家裡缺把椅子,就去買把椅子,沒有把傢具和居住文化、享受生活聯系起來。肖凱旋覺得做高品位的家居,一定有很大潛力。
1997年8月,他在青年路租下一塊200多平方米的場地,請來10多個員工,花了很長時間把店面重新裝飾、包裝了一番,並精心挑選了一批檔次高、有特色的家居用品,完全改變了過去大排檔式的傢具銷售方式。肖凱旋既當老闆,又當導購員、組裝工、商場經理和出納,每天忙得團團轉。但不管有多忙、多累,他都注意保持店子的檔次和品位,做好售後服務,讓消費者走進「金馬」,就有回家的感覺。這一經營理念為肖凱旋打開了財富之門,從1997年到2000年,肖凱旋賺了將近2000萬元。
從狂妄回到冷靜
三年多的時間,就賺了2000萬元,肖凱旋欣喜若狂。他立馬買了一輛130多萬的「賓士」,還買了一棟豪華別墅,空閑的時候特別喜歡出去兜風,赴宴搶著買單的派頭更是讓他飄飄然。
2000年春天,他去義大利度假。肖凱旋發現當地計程車都是「賓士」,深受打擊。更刺痛肖凱旋神經的是,歐洲家居展銷會的會場上,寫著「業內歡迎中國的仿冒大使到處參觀」。這些都讓他感受到了國內家居的設計理念還很落後。
回國後,他調整心態,冷靜分析後認為,「金馬」要繼續發展,必須提高管理團隊的素質,走內涵發展之路。肖凱旋去北大光華管理學院讀了EMBA,每個月抽出4天時間去北大上課,給自己「充電」。同時,公司還派出9位管理層人員去武大修EMBA,這筆培訓費用超過100萬元。
本文轉自名人故事吧 http://www.gushiba.com
㈣ 哪些名人從小失去了母親
秦始皇13歲喪父; 項羽自幼由叔叔項梁撫養;
漢武帝劉徹16歲喪父; 曹操早年喪父;
諸葛亮3歲喪母7歲喪父; 唐太宗李世民16歲喪母;
成吉思汗8歲喪父; 朱元璋17歲時半月內父、母、兄同喪,入寺為僧;
皇太極12歲喪母; 康熙8歲喪父10歲喪母;
努爾哈赤 10歲喪母; 多爾袞年幼喪父喪母;
孔子2歲喪父17歲喪母; 孟子3歲喪父;
張衡早年喪父; 陶淵明7歲喪父;
歐陽修童年喪父; 柳宗元幼年喪父;
鄭板橋 3歲喪母; 韓愈孤兒,由兄嫂撫養;
范仲淹1歲喪父; 歐陽修童年喪父;
岳飛生而無父,在洪水中靠一口大缸躲過劫難; 朱熹14歲喪父;
鄭和11歲喪父; 康有為11歲喪父;
梁啟超15喪母; 譚嗣同11歲喪母,且五日三喪;
孫中山12歲喪父; 李大釗自幼孤兒;
陳獨秀2歲喪父,祖父養大; 毛澤東16歲喪母17歲喪父;
周恩來10歲繼母生母先後去世; 蔣介石8歲喪父;
張學良11歲喪母; 魯迅13歲喪父;
胡適5歲喪父; 老舍2歲喪父;
茅盾9歲喪父; 徐悲鴻16歲喪父;
陳景潤10歲喪父;
邱少雲 9歲喪父, ;
李嘉誠14歲喪父; 楊志遠2歲喪父。
亞里士多德幼年喪父,寡母哺養成人;
但丁6歲喪母18歲喪父;
達芬奇私生子,在祖父家庭長大,繼母惡劣,沒受過正規教育;
哥白尼10歲喪父;
牛頓遺腹子,由外祖母撫養成人; 盧梭幼年喪母;
莫扎特早年喪母; 尼采5歲喪父;
安徒生11歲喪父; 高爾基4歲喪父;
托爾斯泰2歲喪母,9歲喪父; 門捷列夫13歲喪父;
彼得大帝10歲喪父; 列寧16歲喪父,17歲哥哥絞死;
聖雄甘地16歲喪父; 卓別林2歲父母離婚,10歲喪父;
達爾文8歲喪母; 居里夫人8歲喪姐,10歲喪母;
亨利•福特13歲喪母; 華盛頓11歲喪父;
愷撒大帝15歲喪父; 托馬斯•傑斐遜14歲喪父;
林肯9歲喪母; 比爾•柯林頓遺腹子,母親4歲再嫁;
馬克•吐溫12歲喪父; 拿破崙•希爾早年喪母;
青黴素的發現者弗來明7歲喪父; 豐臣秀吉8歲喪父;
松下幸之助12歲喪父,19歲喪母; 丘吉爾年輕時失去父親;
梅傑19歲生日前兩天父親去世; 布萊爾 11歲失去了父親,沒幾年母親也去世。
補充:
那個不知道你要誰的,所以就~~~也不知道要什麼類型的簡介
東漢末年,劉備家居涿縣,幼年喪父,貧苦無依,和母親一起織席賣草鞋為生。起事後,常被政敵蔑稱為「織席販屨小兒」
補充:
北宋時期 歐陽修
東晉 陶淵明
公元前259 秦始皇
前232 項羽
漢朝 漢武帝劉徹
三國:曹操,諸葛亮
唐朝:李世民, 韓愈,柳宗元
宋朝:范仲淹,歐陽修
㈤ 世界歷史上有哪些名人從小失去父母
諸葛亮,從小父母雙亡,隨兄長大。
㈥ 從小是孤兒的名人事跡有哪些
1、《陸羽棄佛從文》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2、英超切爾西的老闆,俄國人。阿布拉莫維奇在年幼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但是他的其他近親從未想過要送他到國家孤兒院,他們熱愛小阿布拉莫維奇,把他視同己出。今天阿諾·阿布拉莫維奇自然再也不是過去的那個科米地區的小孤兒了,他坐擁72億英鎊,是英國的首富,也是俄羅斯的鋁業大亨、石油大王,同時更是一個聲名顯赫的足球大亨,而他現在只有37歲。
在阿布拉莫維奇很年少的時候,他就知道努力改變自己默默無聞的生活。而他也知道這需要自己付出努力和汗水,而讀書,就是改變命運的第一個途徑。從小阿布拉莫維奇的小卧室里,可以看見窗外的白樺樹,在這個小天地里,他學著策劃自己的人生。他一直渴望進入莫斯科某間著名的高校深造。當他只有9歲的時候,他說過:「我的一生絕對不會在這個默默無聞的小地方虛度。」
挫折是人生的必經階段,不過一個失敗的人和一個成功的人的最大區別,就是成功的人因為自己的百折不撓而獲得成功,失敗的人卻因為自己的軟弱和一蹶不振導致失敗。雖然阿布拉莫維奇對自己的人生有著精心的設計,但是他也免不了要面對失敗和挫折。阿布拉莫維奇因為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在14歲的時候被舉薦到莫斯科讀書,但是在17歲的時候,他卻沒有實現進大學繼續深造的理想。擺在阿布拉莫維奇面前的路只有被迫如期加入軍隊服役兩年,因為這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他接受了這個命運,被分配到炮兵部隊當了一名卡車司機。服役期間阿布拉莫維奇嚴格要求自己,厲行節省燃料,然而這並沒有使他獲得晉升的機會。不過即使在軍中的兩年他過得並不愉快,但他還是有了別的收獲,他認識了許多親近的朋友,其中就包括前俄羅斯第一首富一一列別佐夫斯基,這些人後來幫助他在西伯利亞建立起龐大的石油王國。
命運只垂青懂得把握機遇的人,人的一生中,好的機遇只有那麼一兩次,只有牢牢把握的人才會取得成功。阿布拉莫維奇珍惜機遇並時刻為機遇准備。蘇聯在 1991年最終解體,隨之而來的就是私有化運動。阿布拉莫維奇精於隨機應變,以極其低廉的價格買下國有資產。當然,他能夠做到這一點不僅僅是因為他有資金,重要的是他與列別佐夫斯基的友誼使得他有機會和葉利欽認識,並成為葉利欽的「私人會計」。雖然,普京上台後著力打擊寡頭,列別佐夫斯基也因此逃到倫敦。但是阿布拉莫維奇卻在這場運動中幸運脫身,因為他和他的妻子馬蘭蒂娜都是俄羅斯總統普京以及第一夫人柳得米拉的朋友。
在莫斯科,有許多人嫉恨阿布拉莫維奇的財富並且聲稱要威脅他的人身安全,企圖使他的5個孩子:11歲的安娜和阿卡迪、10歲的索亞、8歲的阿麗娜和6個月大的伊麗亞像他爸爸一樣成為孤兒。最終,阿布拉莫維奇這位俄羅斯第二富豪選擇了離開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