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你知道如何反擊生活中的熊孩子和熊家長嗎
先不管是不是熊孩子家長,單從有效溝通這個前提出發。
包含三個方面:
一是了解溝通5層次理論。
二是遵循有效溝通的8大要訣。
三是清楚的影響溝通效果的3因素。
俗話說得好:「有什麼樣的熊孩子,背後就有什麼樣的熊家長。」
熊孩子在學校里、班級上是最難搞的。不僅上課不認真聽,作業不認真做,而且還經常違反紀律。批評他,不但不承認錯誤,而且還是那個熊樣子。不要說打不能打,罵不能罵,就是勸說他也不聽。稍有不慎,還容易招來熊家長。許多老師怕惹熊孩子,連班主任也傷腦筋。當然,我們不可能讓他為所欲為。總得治治他,當然,要完全根除這顆毒瘤,必須先搞定背後的熊家長。
我認為最好的辦法不是劈頭蓋臉的責備,而是非常誠懇的和孩子和家長分別談話,讓父母和孩子多換位思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作為老師,還是要理解孩子所處年齡段的特徵,找到他熊的原因,對症下葯才行。
❷ 遇到熊孩子和熊家長,作為大人該如何對自己的孩子進行解釋和疏導
遇到了熊孩子和熊家長,那麼作為大人的我們,應該要讓孩子遠離這些人。其實在現實生活當中,沒有幾個人會喜歡那些熊孩子和熊家長,因為這些熊孩子和熊家長容易闖出一些禍端,而且又不遵守相應的紀律,甚至容易違反相應的規則,所以遇到這樣的人,我們應該要遠離而不是跟他們抬杠。我們在跟孩子講的時候,一定要跟他講清楚,如果我們跟他們抬杠或者跟他們講道理,以及跟他們講規則講原則之類的,他們沒准不一定會遵守,反而容易將我們拉進去,甚至會引起一些矛盾和不必要的沖突,為了保全自己,同時也是為了不浪費時間遠離那麼才是最好的選擇。
管好自己對於別人,我們也沒有必要去干涉。我們要跟孩子講,我們要管好自己能夠管好自己,其實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對於別人他們能管好就管好,管不好會有法律體制去管他們,如果他們違反了法律法規,他們也會為此付出代價的。雖然孩子有時候似懂非懂,但是我們在做一部解釋,孩子就能夠接受了,要讓孩子知道我們所說的話具體是什麼意思,讓孩子能夠了解。
❸ 知乎 怎麼不動聲色地對付熊孩子
是熊孩子就應該要改變對他的教育 而不是要想辦法對付他 這樣只會讓他越來越熊的 如果是自己親戚的孩子很熊 就直接打屁股就好
❹ 遇到熊孩子+熊家長,就一點辦法都沒有這樣做解氣
前些天寫了一篇文章是關於教育熊孩子的,有讀者向我反映:「曾經被一個熊孩子氣到了,當跑過去跟熊孩子的家長理論的時候,家長不僅沒有責怪孩子,還說『他還只是個孩子』,讓我不要在意。聽完之後我簡直要氣炸了,本來想著家長能教育一下熊孩子,結果完全不管。我氣不過罵他幾句還朝我吐舌頭,就差動手打他了!」生活中這樣的熊孩子太多了,老愛搗亂,或者故意捉弄人,有些甚至對你罵臟話或者直接動手。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和感覺, 自家的熊孩子教起來容易,但面對別人家的熊孩子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打不行罵不得,有時沖動出手了還會被說虐待未成年兒童,如果再遇上家長說「他還是個孩子」或者「孩子還小」,那就自認倒霉了。難道我們面對著別人家的熊孩子就一點辦法都沒有嗎?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也說過,「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之所以會變成熊孩子,大概率是和家庭環境有關, 家長的縱容、包庇是導致孩子任性的最直接原因。 所以我們在面對熊孩子的時候並不可怕,可怕的家長直接放任不管,輕描淡寫地甩出一句「他還是個孩子」,這樣的熊家長才是最難處理的。因為 熊孩子可以有改正的空間和機會,但熊家長卻是最難改變的。 有的熊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連自己都覺得孩子並沒有什麼過錯,甚至反過來理直氣壯地質問你。如果在這個時候你忍不住動手或者做出一些不合理的回應,不僅不能解氣,可能還會惹上不必要的麻煩。
所以,在面對這樣的熊孩子和熊家長的時候,我們要採取什麼樣的方式才能解氣且不會背上「虐待兒童」的罪名呢?
之前看過一個新聞,四川遂寧市某輛公交車上發生了可怕的一幕:「 一名男子抓起旁邊的一個孩子直接來個過肩摔,之後又用腳踹了孩子的頭部。 」調查後發現,原來這名男子和小男孩素不相識,但在坐車的過程中, 旁邊的這名小男孩一直用腳踢這名男子,而旁邊的家長根本不予理會 。這名男子忍無可忍,直接動手對熊孩子教育了一番,結果出手重了,也給自己惹上了不必要的麻煩。事後男子被公安機關控制,拘留了15天,而且公安機關表示,該男子毆打的是14歲以下的兒童,15天後還要根據小男孩的傷勢檢查結果來依法從重處理。
新聞剛報道的時候,不少網友大呼「解氣」,家長不想管的熊孩子終於有人來管了!但解氣歸解氣,這名男子的行為明顯過激了,而且也為自己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可能會面臨牢獄之災。
很多人在面對熊孩子的時候,都會通過暴力的方式來解決,直接辱罵或毆打, 雖然能馬上阻止熊孩子的行為,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有的熊孩子甚至會在你越生氣的時候越要和你對著干 。所以我們必須要保持足夠的冷靜和耐心,千萬不能動手。如果動起手來,孩子根本不能反抗一位成年人, 一不小心就可能受傷了,自己還可能背上「虐待兒童」的罪名,這樁「買賣」不劃算 。
而且俗話說「大人不計小人過」,誰家沒個孩子呢,孩子再熊也有改過的機會,我們一不小心把孩子打殘了,或者給孩子造成了心理陰影,這也不是我們所願看到的,我們的最終目的只是想讓熊孩子知道自己錯了並且改正。
一、如果熊孩子年齡很小,就嚇唬他。 對於年齡太小的孩子來說,害怕的東西比較簡單,你只需要趁著家長看不見的時候做個鬼臉或者凶惡的表情來嚇唬他,那麼他就不敢再來搗亂了,如果他哭起來或者找媽媽的時候,再假裝出微笑的模樣,這招百試百靈。
二、面對大一點的熊孩子,如果他所犯的過錯很小,我會先跟他講道理,耐心地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如果他不聽,那就直接告訴他的父母,讓他的父母來管教。 誰都會犯錯,更何況是一個小孩子,我們應該給孩子自我改過的機會,如果孩子不接受,那就讓孩子的家長親自來教育。
三、如果熊孩子所犯的過錯讓我容忍不了,而且家長跟我說「他還是個孩子」或者「孩子還小」,我一定會追究相應的責任。 我已經給過孩子改過的機會,但孩子的教育責任主要在於父母,如果連家長都覺得不需要教育, 那我就沒有必要插手他們的教育方式,但熊孩子必須要對我的傷害進行道歉或賠償。 其實這也是想告訴家長,你可以包庇孩子的過錯,但孩子造成的損失就必須由孩子或你來承擔。
四、如果家長拒絕道歉還叫我不要和孩子較真的話,那我會這樣做: 面對家長這樣的態度,你很難再通過什麼有效的行為去讓家長知道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對,不如耐心等待,等到熊孩子遇上他「惹不起的人」的時候,就知道什麼是「 社會 毒打」了。而且我相信,家長對這樣的熊孩子放任不管,總有一天會有人替我教育!
也提醒各位熊孩子的家長,在家裡的時候哪怕把熊孩子寵上天也可以,但在學習中、在 社會 中就不行!誰沒犯過錯,小明的爺爺活到100歲也不敢說自己不再會犯錯,但犯了錯就得承擔責任! 家長可以慣著孩子,但是不能用一句「他還是個孩子」或「孩子還小」來推脫,因為熊孩子所犯的錯外人沒有義務替你承擔!一味用這種思維方式來教育孩子,讓孩子一直活在溫室里,最終有一天會吃虧的。
你會用什麼方式對付熊孩子呢?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❺ 如何正確的對付熊孩子家長·
熊孩子已經變成了一個特定的稱謂了,意即在公共場所大喊大叫、影響到別人或是給別人造成了一定程度上危害的孩子了。
好幾次在公共場所,遇到源不聽話控制不了自己,還有別人小孩在吵鬧。源媽都是遵循這樣的原則來和孩子、以及其它管理人員、家長溝通的。
答主:源媽,和你一起帶著娃成長!公眾號「源媽生活圈」,ID:【ymshq99】。
❻ 如何一針見血地徹底擊潰熊孩子和熊家長
委婉的提出一些建議或者教育孩子的經驗。當我們遇到熊孩子和熊家長,我們可以恰當的有界限的表達我們的感受,提出我們的請求。
例如:「對不起打擾了,你的孩子一直在醫院走道上跑來跑去,發出喊聲,這讓我們心煩意亂,我的孩子需要安靜的休息,所以能否麻煩你讓孩子控制一下音量?」
所以從對方的角度去想一想,從情形出發去想一想,是否對方是需要幫助需要指引的?是否我們可以在這中間做些什麼?多換位思考一下,也許我們對其他的人,其他的事就會多一些理解。
❼ 「熊孩子都是熊家長慣出來的」遇到熊孩子該如何處理
父母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先有熊家長,再有熊孩子,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沒有一個家長是無辜的,熊孩子都是熊家長慣出來的,遇到熊孩子該如何處理呢?
第一,要正視並且接納孩子的每一份情緒。熊孩子性格暴躁,情緒不穩定的背後,一定有著一個動盪不安的家庭,或者脾氣暴躁的父母,父母先要在生活當中收斂自己的言行,給孩子起到一個良好的示範作用,才能教會孩子正確的為人處事方法,接納孩子的所有不良情緒,給孩子一個安慰和擁抱,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才能給他帶來足夠單純的安全感。
第四,要讓孩子認識到自身的錯誤。一個人如果認識不到自己身上的錯誤,不管你說什麼,他都不會真正做出改變,遇到一個熊孩子,你要知道他的所作所為會給自己的人生帶來哪些嚴重的後果,不要總是給他灌輸一些,現在年齡還小,任何錯誤都可以挽回的想法。要讓他真正對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
❽ 遇到熊孩子、熊父母怎麼辦
熊孩子招惹到你後,你可以直接教育熊孩子,給他講道理告訴他要做一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
如果熊孩子不聽你的, 直接告訴熊孩子的父母,讓他的父母去管制自己孩子。
教育熊孩子要剋制住自己脾氣,不要跟他吵起來了,更不能動手,畢竟不是自己家的孩子,熊孩子的父母也不會是什麼通情達理的家長。
如果這幾項都對熊孩子沒有效果,那麼我們不理他,打不過咱躲得過。
❾ 怎麼反擊熊孩子和熊家長
對於熊孩子與熊家長,我沒想過反擊,只想過遠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理由如下:
1,熊孩子是熊,熊家長是潑。熊孩子是把天下人都在當他爸媽來欺負,熊家是是要天下人把他孩子當寶貝來寵。這就造就了熊孩子無法無天,熊家長還要你忍著。如果你忍不了熊孩子了,熊家長就會撒潑,並且美其名曰——他還是個孩子!你怎麼能跟一個孩子計較呢?恕我直言,這樣的語句,我活了二十多年,我發現我很詞窮,實在不知道怎麼去懟回去。
5,惹他們是消耗自己的時間。熊孩子是街頭小霸王的存在,熊家長是報警也能在派出所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存在。他們可以停下來一切事務和你鬧,而你卻真心想點結束這樣的鬧劇。我這事在東莞的時候碰到過,在旗峰山的湖中亭那個地方,我和一個朋友在那坐著,熊孩子過來把我朋友推掉進湖裡(她很瘦),並且她還不識水性,我把我朋友拉起來之後,和周圍的人要求他們母子倆道歉,結果並沒有,後面我就報了警。就見識了一場在派出所裡面哭鬧的戲碼……說民警欺負他們母子,說民警看到我們倆是小姑娘就偏向我們……當時腦子快炸了!
熊孩子跟熊家長,我覺得就不要反擊,小熊孩子熊事做多了,自然有長大了的熊孩子收拾,像前段時間那被踹的事件,就是一個長大的熊孩子教訓正在熊的熊孩子的故事,這樣就挺好。
❿ 如何一針見血地徹底擊潰熊孩子和熊家長
提起「熊孩子」,相信不少人都遇到過並為之頭疼。時不時會看到超市的地板上、餐廳過道里或者景區空地上,一些熊孩子離經叛道的行為:躺在地上哇哇哭鬧並撒潑打滾,在飯店裡追逐打鬧並碰掉你的筷子和勺,景區里大呼小叫上躥下跳打攪你的觀景興致。這時候你如果出面想教訓兩句,旁邊總有人瞪你一眼「孩子還小呢,不懂事」。這人就是熊孩子身後的靠山——熊家長。
一般而言,熊孩子出沒的場所有兩個:公眾場所和你家。其實,公眾場所碰到熊孩子倒沒什麼,畢竟熊家長再熊也頂不住輿論壓力,多少會教育自家孩子克制些。再說遇見熊孩子還可以採取「眼不見心不煩」的策略,敵進我退,看不慣我就走掉好了。但熊孩子若在你家出沒,就沒那麼好辦了。畢竟,熊孩子能在你家,代表你和他家長有交情,不想撕破臉皮該怎麼辦呢?
遇上熊孩子和熊家長怎麼辦?教你幾招智斗方式,內容引起極度舒適。
你熊我也熊
朋友說有次他去飯店吃飯,飯菜都已經吃了幾口了,就在他起身去拿紙巾的時候,回來發現飯桌被幾個孩子給霸佔了。禮貌地讓孩子們走開他們不聽,依然在打打鬧鬧。
朋友臉上掛著微笑,很溫和地問他們「小朋友,你們的家長在不在呀?」孩子們回答「不在」。
「那還不趕緊滾?!」朋友一拍桌子大聲吼道。孩子們立刻縮起脖子走開了,還有個被嚇哭的。
治理熊孩子不能按常規套路,他們對和風細雨式的教導可能會油鹽不進,但厲聲威嚇還是管點用的。但前提是,對方家長不在。不然,就會演變成兩個成人之間的戰爭。但這個策略多多少少有點「居高臨下」之感,所以稱為「你熊我也熊」。
教會熊孩子承擔自然後果
有一網友就曾講過,一位親戚家的熊孩子在自己書房裡亂竄,還特意拿熱水澆濕了自己收藏的舊版書。網友當時就提出讓賠償,熊父母還不在乎「不就幾本破書而已,能值幾個錢?」後來經過一番詢價他們臉色不好看了,那套舊版書價值幾萬元。從那以後,熊孩子再到她家就老老實實的了。
很多人會因為親戚家的熊孩子而頭疼,但要知道一點:治熊孩子得從治熊父母開始,這是智斗熊孩子的核心原則。有時候不必要為了面子忍氣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