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孝敬父母的古文有哪些

孝敬父母的古文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15 18:15:39

㈠ 形容盡孝的古詩詞有哪些

1、《導引·吾皇盡孝》

年代:宋作者:樓鑰

吾皇盡孝,宗廟務崇尊。巨典備彌文。巍巍東向開基主,七世祔神孫。追思九閏整乾坤。環宇慕洪恩。從今密邇高宗室,千載事如存。

2、《恭王故太妃輓歌詞二首》

年代:唐作者:元稹

燕姞貽天夢,梁王盡孝思。雖從魏詔葬,得用漢藩儀。

曙月殘光斂,寒簫度曲遲。平生奉恩地,哀輓欲何之。

文衛羅新壙,仙娥掩暝山。雪雲埋隴合,簫鼓望城還。

寒樹風難靜,霜郊夜更閑。哀榮深孝嗣,儀表在河間。

㈡ 描寫孝敬父母的詩句古詩詞

十首孝敬抄父母的古詩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母稱兒干卧,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錦》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字嚴
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
伴侶。鄭振鐸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㈢ 關於孝敬的古文 古句 名言 名句 警句 文章 等

1、《勸報親恩篇》——清代佚名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譯文: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意,面帶歡笑。

2、《遊子吟》——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3、《慈烏夜啼》——唐代白居易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譯文:慈烏失去了它的母親,哀傷的一直啞啞啼哭。早晚守著舊樹林,整年都不肯飛離。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聽到的人也忍不住淚濕衣襟。

慈烏的啼哭聲彷彿在哀訴著自己未能及時盡到反哺孝養之心。其他各種鳥類難道沒有母親,為什麼只有慈烏你特別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

4、《別老母》——清代黃景仁

原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譯文:

把帳幕撩起來,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要向年邁的母親道別,看到她白發蒼蒼禁不住流幹了

了眼淚。在這風雪之夜都不能孝敬與母親團聚,從而開了這凄慘的分離的柴門遠去,養子又

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5、《憶母》——清代倪瑞璿

原文:

河廣難航莫我過,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時滴思親淚,只恐思兒淚更多!

譯文:

河道很寬,但船難以航行,並不是我的過錯啊,不知道您最近過的如何,是否平安。

㈣ 有誰知道古人孝敬父母的文言文呀

古人二十復四孝
http://www.chinaunix.net 作者:zbdl 發表於:制2003-06-30 20:02:50

二十四孝_忠孝雙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將沉至緒,有一個獨生女兒,名叫沈雲英。自小聰明好學,跟父親學得一身好武藝。因其父率兵迎異軍死在戰場上,當時沈雲英才十七歲,她登上高處大聲呼曰:「我雖然是一個小女子,為完成父親守城的遺志,我要決一死戰。希望全體軍民保衛家鄉。」大家深受感動,發誓要奪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圍,取得了勝利。沈雲英找到父親的屍體,大聲痛哭,全體軍民都穿上孝服,參加了葬禮。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緒為副總兵,並任命沈雲英為游擊將軍,繼續守衛道州府。後來人們為她建了一座忠孝雙全的紀念祠。有詩頌曰:

異軍攻城圍義兵,娥眉汗馬解圍城;父仇圍難兩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二十四孝_望雲思親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傑的人,從小家庭貧困,勤奮好學,後來做了丞相K

㈤ 古詩文中關於孝的詩句(關於孝的古詩有哪些)

1.關於孝的古詩有哪些

1、《遊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別老母》【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3、《十五》【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4、《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5、《母別子》【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願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於汝。

6、《慈母愛》【元】楊維楨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

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執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櫃書。

7、《墨萱圖》【元】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2.關於"孝"的十條古詩詞

1、《遊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別老母》【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3、《十五》【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4、《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5、《母別子》【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願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於汝。

6、《慈母愛》【元】楊維楨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

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執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櫃書。

7、《墨萱圖》【元】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8、《誰氏子》【唐】韓愈

非痴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又雲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

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聖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

嗚呼余心誠豈弟,願往教誨究終始。

罰一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未晚耳。

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遲,下山疾。

百年三萬六千朝,夜裡分將強半日。

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於今日時。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無樂聲。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張謂

負薪老翁往北州,北望鄉關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兩人已向黃沙死。

如今小兒新長成,明年聞道又徵兵。

定知此別必零落,不及相隨同死生。

盡將田宅借鄰伍,且復伶俜去鄉土。

在生本求多子孫,及有誰知更辛苦。

近傳天子尊武蔬,強兵直欲靜胡塵。

安邊自合有長策,何必流離中國人。

3.關於「孝」的古詩詞都有哪些

1. 《陳遺至孝》

(南北朝)劉義

陳遺至孝。母好食鐺底焦飯,遺作郡主簿,恆裝一囊,每煮食,輒貯收焦飯,歸以遺母。後值孫恩掠郡,郡守袁山松即日出征。時遺已聚斂得數斗焦飯,未及歸家,遂攜而從軍。與孫恩戰,敗,軍人潰散,遁入山澤,無以為糧,有飢餒而死者。遺獨以焦飯得活,時人以為至孝之報也。

2. 《元夕二首》

(明代)王守仁

故園今夕是元宵,獨向蠻村坐寂寥。賴有遺經堪作伴,喜無車馬過相邀。春還草閣梅先動,月滿虛庭雪未消。堂上花燈諸第集,重闈應念一身遙。

去年今日卧燕台,銅鼓中宵隱地雷。月傍苑樓燈影暗,風傳閣道馬蹄回。炎荒萬里頻回首,羌笛三更謾自哀。尚憶先朝多樂事,孝皇曾為兩宮開。

3. 《沁園春·題潮陽張許二公廟》

(宋代)文天祥

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氣分,士無全節;君臣義缺,誰負剛腸。罵賊睢陽,愛君許遠,留取聲名萬古香。後來者,無二公之操,百煉之鋼。人生翕歘雲亡。好烈烈轟轟做一場。使當時賣國,甘心降虜,受人唾罵,安得流芳。古廟幽沉,儀容儼雅,枯木寒鴉幾夕陽。郵亭下,有奸雄過此,仔細思量。

4. 《周頌·閔予小子》

(先秦)佚名

閔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於乎皇考,永世克孝。念茲皇祖,陟降庭止。維予小子,夙夜敬止。於乎皇王,繼序思不忘。

5. 《下武》

(先秦)佚名

下武維周,世有哲王。三後在天,王配於京。王配於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維則。

4.關於"孝"的十條古詩詞

1、《遊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別老母》【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3、《十五》【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4、《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5、《母別子》【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願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於汝。 6、《慈母愛》【元】楊維楨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

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執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櫃書。

7、《墨萱圖》【元】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8、《誰氏子》【唐】韓愈 非痴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又雲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 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聖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 嗚呼余心誠豈弟,願往教誨究終始。

罰一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未晚耳。 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遲,下山疾。

百年三萬六千朝,夜裡分將強半日。 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於今日時。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無樂聲。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張謂 負薪老翁往北州,北望鄉關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兩人已向黃沙死。

如今小兒新長成,明年聞道又徵兵。 定知此別必零落,不及相隨同死生。

盡將田宅借鄰伍,且復伶俜去鄉土。 在生本求多子孫,及有誰知更辛苦。

近傳天子尊武蔬,強兵直欲靜胡塵。 安邊自合有長策,何必流離中國人。

5.有關孝順的古詩

1、《別老母》清代: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2、《思母》宋代:與恭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3、《歲暮到家 / 歲末到家》清代: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4、《國風·邶風·凱風》先秦:佚名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母氏聖善,我無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5、《慈烏夜啼》唐代:白居易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6、《燕詩示劉叟》唐代:白居易

樑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卻入空巢里,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6.求問關於孝順的古詩

孟郊

《遊子吟》

慈 母 手 中 線,

游 子 身 上 衣。

臨 行 密 密 縫,

意 恐 遲 遲 歸。

誰 言 寸 草 心,

報 得 三 春 暉。

勸孝歌

孔子著孝經,孝乃德之屬。

父母皆艱辛,尤以母為篤。

胎嬰未成人,十月懷母腹。

渴飲母之血,飢食母之肉。

兒身將欲生,母身如在獄。

惟恐生產時,身為鬼眷屬。

一旦兒見面,母命喜再續。

愛之若珍寶,日夜勤撫鞠。

母卧濕簟席,兒眠干被褥。

兒睡正安穩,母不敢伸縮。

兒穢不嫌臭,兒病身甘贖。

兒要能步履,舉止慮顛狀。

哺乳經三年,汗血耗千斛。

兒要能飲食,省口姿所欲。

劬勞辛苦盡,兒年十五六。

慧敏恐疲勞,愚怠憂碌碌。

有善先表揚,有過則教育。

兒出未歸來,倚門繼以燭。

兒行千里路,親心千里逐。

孝順理當然,不孝不如禽。

忠孝篇

重華大孝動於天,

武穆精忠國在先。

識得榮辱除弊政,

更期來者譜新篇。

7.與孝有關的古詩句

如下,望採納:

《遊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椿萱圖》

【作者:唐寅】

漆園椿樹千年色,堂北萱根三月花。

巧畫斑衣相向舞,雙親從此壽無涯。

《母子吟》

【作者:釋文珦】

遊子行遠方,慈母在高堂。

砌有忘憂草,對之還斷腸。

母心乃如斯,子心其可忘。

子心苟如母,足以感蒼蒼。

君不見漢蔡邕,晉王祥。

《歲末到家》

【作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墨萱圖 其一》

【作者: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墨萱圖 其二》

【作者:王冕】

萱草生北堂,顏色鮮且好。

對之有餘飲,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順心,豈在榮與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歲華老。

遊子未能歸,感慨心如搗。

《王母祝語·萱草花詩》

【作者:王義山】

當年樹背入詩章,綠葉丹花有暉光。

為道宜男仍永世,福齊太姒熾而昌。

猶記夏侯曾與賦,灼灼朱華凝瑞露。

紫微右極是慈闈,歲歲丹霞天近處。

《題楊解元壽萱堂其一》

【作者:王炎】

冬夏勤溫情,晨昏潔膳羞。

堂中人不老,庭下草忘憂。

《題楊解元壽萱堂其二》

【作者:王炎】

濟濟斑衣子,怡怡白發親。

紫萱偏得地,玉樹解留春。

《用黃侍郎韻題宇文發運瑞萱亭其一》

【作者:魏了翁】

花長鄂鄂自相親,枝葉根心一氣春。

認得個中真血脈,孝慈天分匪由人。

《用黃侍郎韻題宇文發運瑞萱亭其二》

【作者:魏了翁】

春風拍拍壽觴前,人有何憂樹爾萱。

老眼未忘兒女愛,花隨人意瑞家園。

《送母回鄉》

【作者:李商隱】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8.關於孝德的古詩

關於孝的古詩

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步虛

【作者:司空圖】 【年代:唐朝代】 【詩文】:

阿母親教學步虛,三元長遣下蓬壺。 雲韶韻俗停瑤瑟,鸞鶴飛低拂寶爐。

《墨萱圖》【元】 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㈥ 搜幾個關於孝的文言文

《二十四孝》講的都是孝道的故事,你選擇吧,有的是糟粕。例如郭巨埋兒,這樣的不可信,也不能行教育之用。 一、孝感動天虞舜 虞舜。瞽搜之子。性至孝。父頑母囂。弟象傲。舜耕於歷山。有象為之耕。有鳥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堯聞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讓焉。系詩頌之。 詩曰對對耕春象。紛紛耘草禽。嗣堯登帝位。孝感動天下。 二、親嘗湯葯西漢文帝劉恆 西漢文帝。名恆。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後。帝奉養無擔母嘗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湯葯非親嘗弗進。仁孝聞於天下。系詩頌之。 詩曰仁孝聞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後三載玻湯葯必先嘗。 三、嚙指心痛周朝曾參 周。曾參。字子輿。事母至孝。參曾採薪山中。家有客至。母無措參不還。乃嚙其指。參忽心痛。負薪以歸。跪問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嚙指以悟汝耳。後人系詩頌之。 詩曰母指方纏嚙。兒心痛不禁。負薪歸未晚。骨肉至情深。 四、單衣順母周朝閔子騫 周。閔損。字子騫。早喪母。父娶後母。生二子。衣以棉絮。閔損。衣以蘆花。一日。父令損御車。體寒失鞭。父察知其故。欲出後母。損曰。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後母聞之。卒悔改。系詩頌之。 詩曰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娘。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 五、負米養親周朝子路 周仲由。字子路。家貧。嘗食黍薯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歿。南遊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褥而坐。列鼎而食。乃嘆曰。雖欲食黍薯之食。為親負百里之外。不可得也。有詩為頌。 詩曰負米供甘旨。寧辭百里遙。身榮親已沒。猶念舊劬勞。 六、賣身葬父漢朝董永 漢董永家貧。父死。賣身貸錢而葬。及去償工。途遇一婦。求為永妻。俱至主家。主令織布三百疋。始得歸。婦織一月而成。歸至槐陰會所。遂辭永而去。有詩為頌。 詩曰葬父貸孔兄。仙姬陌上逢。織布償債主。孝感動蒼穹。 七、鹿乳奉親周朝郯子 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雙目。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往深山群鹿之中。取鹿乳供親。獵者見而欲射之。郯子俱以情告。乃免。有詩為頌。 詩曰親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若不高聲語。山中帶箭歸。 八、行佣供母後漢江革 後漢江革。少失父。獨與母居。遭亂。負母逃難。數遇賊。或欲劫之去。革輒泣告有母在。賊不忍殺。轉客下邳。貧窮裸跣。行佣以供母。母使身之物。莫不畢給。有詩為頌。 詩曰負母逃危難。窮途賊犯頻。告知方獲免。佣力以供親。 九、懷橘遺親後漢陸績 後漢陸績。字公紀。年六歲。至九江見袁術。術出橘待之。績懷橘二枚。及跪拜辭墮地。術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績跪答曰。吾母性之所愛。欲歸以遺母。術大奇之。有詩為頌。 詩曰孝悌皆天性。人間六歲兒。袖中懷橘實。遺母報深慈。 十、乳姑不怠唐朝唐夫人 唐。崔南山曾祖母長孫夫人。年高無齒。祖母唐夫人。每日櫛洗升堂。乳其姑。奶不粒食。數年而康。一日玻長幼咸集。乃宣言曰。無以報新婦恩。願子孫婦。如婦之孝敬足矣。有詩為頌。 詩曰孝敬崔家婦。乳姑晨盥梳。此恩無以報。願得子孫如。 十一、恣蚊飽血晉朝吳猛 晉。吳猛。年八歲。事親至孝。家貧。榻無帷帳。每夏夜。蚊多潛膚。恣取膏。雖多不驅之。恐其去以而噬親也。愛親之心至矣。有詩為頌。 詩曰夏夜無帷帳。蚊多不敢揮。恣取膏血飽。免使入親幃。 十二、卧冰求鯉晉朝王祥 晉。王祥母喪。繼母朱氏。不慈。父前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母欲食鮮魚。時天寒地凍。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歸供母。有詩為頌。 詩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上水。留得卧冰模。 十三、為母埋兒漢朝郭巨 漢。郭巨家貧。有子三歲。母嘗減食與之。巨謂妻曰。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盍埋此子。及掘坑三尺。得黃金一釜。上雲官不得齲民不得奪。有詩為頌。 詩曰郭巨思供親。埋兒為母存。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 十四、搤虎救父晉朝楊香 晉。楊香年十四。常隨父豐往田間獲粟。父為虎曳去。時楊香手無寸鐵。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踴躍向前。 搤持虎頸。虎亦靡然而逝。父方得免於害。有詩為頌。 詩曰深山逢白額。努力搏腥風。父子俱無恙。脫身饞口中。 十五、棄官尋母宋朝朱壽昌 宋。朱壽昌七歲。生母劉氏。為嫡母所妒。復出嫁。母子不相見者五十年。神宗朝棄官入秦。與家人訣。謂不尋見母。誓不復還。後行次同州得之。時母年已七十有餘。有詩為頌。 詩曰七歲離生母。參商五十年。一朝相見後。喜氣動皇天。 十六、嘗糞憂心南齊庚黔婁 南齊。庚黔婁為孱陵令。到縣未旬日。忽心驚流汗。及棄官歸。時父疾始二日。醫曰。欲知愈劇。但嘗糞。 苦則佳。黔婁嘗之。甜。心甚憂之。至夕。稽顙北辰。求以身代父死。有詩為頌。 詩曰到縣未旬日。樁庭遘疾深。願將身代死。北望起憂心。 十七、戲綵娛親周朝老萊子 周。老萊子至性孝。奉養二親。備極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稱老。常著五彩斑斕之衣。為嬰兒戲於親側。又常取水上堂。詐跌卧地。作嬰兒啼以娛親。有詩為頌。 詩曰戲舞學驕痴。春風動綵衣。雙親開口笑。喜氣滿庭幃。 十八、拾桑供母漢朝蔡順 漢。蔡順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亂。歲荒不給拾桑。以異器盛之。赤眉賊見而問之。順曰。黑者奉母。赤者食。賊憫其孝。以白米三斗。牛蹄一隻與之。有詩為頌。 詩曰黑桑奉萱幃。飢啼淚滿衣。赤眉知孝意。牛米贈君歸。 十九、扇枕溫衾漢朝黃香 漢。黃香。年九歲。失母。思慕惟切。鄉人稱其孝。香躬執勤苦。一意事父。夏天暑熱。為扇涼其枕席。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褥。太守劉護表而異之。有詩為頌。 詩曰冬月溫衾暖。炎天扇枕涼。兒童知子職。千古一黃香。 二十、湧泉躍鯉漢朝姜詩 漢。姜詩。事母至孝。妻龐氏。奉姑。尤謹。母性好飲江水。妻出汲而奉母。又嗜魚膾。夫婦常作之。召鄰。母。供食之。後舍側忽有湧泉。味如江水。日躍雙鯉。詩時取以供母。有詩為頌。 詩曰舍側甘泉出。朝朝雙鯉魚。子能恆孝母。婦亦孝其姑。 二十一、聞雷泣墓三國(魏)王裒 魏。王裒事母至孝。母存日。性畏雷。既卒。殯葬於山林。每遇風雨。聞阿香。響震之聲。即奔墓所跪拜。 泣告曰。裒在此。母親勿懼。有詩為頌。 詩曰慈母怕聞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時一震。到墓繞千回。 二十二、刻木事親漢朝丁蘭 漢。丁蘭幼喪父母。未得奉養。而思念劬勞之恩。刻木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針戲刺其指。則出血。木像見蘭。又眼中垂淚。蘭問得其情。將妻出棄之。有詩為頌。 詩曰刻木為父母。形容如在時。寄言諸子侄。各要孝親幃。 二十三、哭竹生筍三國孟宗 三國。孟宗。字恭武。少孤。母老病篤。多月思筍煮羹食。宗無計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須臾地裂。出筍數莖。歸持。作羹奉母。食畢疾愈。有詩為頌。 詩曰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須臾冬筍出。天意報平安。 二十四、滌親溺器宋朝黃庭堅 宋。黃庭堅。號山谷。元佑中為太史。性至孝。身體貴顯。奉母盡誠。每夕親自為洗滌溺器。未曾有一刻不供人子之職。有詩為頌。 詩曰貴顯聞天下。平生事孝親。不辭常滌溺。焉用婢生嗔。 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12068228.html

㈦ 所有有關孝的古語,含義,作者,謝謝。

1、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釋義:為人弟為人子的版人進家要孝順父權母,出外要順從兄長。

2、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宋)林逋《省心錄》

釋義:你對父母孝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

3、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明)《增廣賢文》

釋義: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4、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春秋)《禮記》。

釋義:曾子說:「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再次是能養活父母。「

5、首孝弟,次謹信。——(清)李毓秀《弟子規》。

釋義: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

6、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清)李毓秀《弟子規》。

釋義: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

㈧ 孝順長輩的文言文翻譯

導語:如果全天下兒女都能做到孝順,那麼我們的社會才是充滿愛的和諧社會。以下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有關孝順長輩的文言文原文及翻譯,請大家鑒賞。

《閔子騫孝順》

原文:

閔子騫兄弟兩人,母卒,其父更娶,復生二子。子騫為其父御,失轡,父持其手,寒,衣甚單。父歸,呼其後母兒,持其手,溫,衣甚厚。即謂婦曰:「吾所以娶汝,乃為吾子,今汝欺我,寒兒,汝去無留。」子騫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四子寒。」其父默然,而後母亦悔之。

譯文:

閔子騫兄弟共二人,母親死後,他們的父親又娶了一個繼母,繼母又生了兩個兒子。閔子騫給他的父親駕馬,丟失了馬的轡頭,他的'父親握著他的手,發覺他的手很冷,穿的衣服也很單薄。父親回去後,把後母生的兒子叫來,握住他的手,手是溫暖的,穿的衣也很厚。就對妻子說:「我娶你的原因,是為了我的兒子,現在你欺騙我,讓我的兒子受冷,你走吧,不要再留在我家。」子騫上前說:「如果母親留在我家,就只有我一個兒子受寒;如果母親離我們而去,四個兒子就都會受寒啊。」他的父親一句話也不說,沉默了好久,而他的後母也很後悔自己的做法。

《陳某孝順》

【原文】:吳郡陳某,家至孝,母好①食鐺②底焦飯,陳作郡主簿③,恆④裝一囊,每煮食,輒⑤佇錄⑥焦飯,歸以遺⑦母。後值⑧孫恩賊出吳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陳已聚斂得數斗焦飯,未展⑨歸家,遂帶以從軍。戰於⑩滬瀆,敗,軍人潰散,逃走。⑾山澤,皆⑿多飢死,陳獨以焦飯得活。

【注釋】。①好::喜歡、愛好。 ②鐺:鐵鍋。 ③主簿:掌管文書機要、主辦事務的官吏。 ④恆:經常、常常。 ⑤輒:就。 ⑥佇錄:貯藏。 ⑦遺:贈送。 ⑧值:時值。 ⑨未展:來不及。 ⑩於:在。 ⑾走:跑。 ⑿皆:都。

【譯文】:吳郡人陳某,在家裡非常孝順。他母親喜歡吃鍋巴,陳某在郡里做主簿的時候,總是收拾好一個口袋,每逢煮飯,就把鍋巴儲存起來,等到回家,就帶給母親。後來正值孫恩賊兵侵入吳郡,內史袁山松馬上要出兵征討。這時陳主簿已經積攢到幾斗鍋巴,來不及回家,便帶著(鍋巴)隨軍出征。雙方在滬瀆開戰,袁山松打敗了,軍隊潰散,都逃跑到山林沼澤地帶,沒有吃的,多數人餓死了,唯獨陳主薄靠鍋巴活了下來。

㈨ 孝的古文名言_關於孝的古文名言

從古代起,孝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很多的古文 名言 都對孝的作出深刻的描寫,下面我為你分享的是關於孝的古文名言的內容,希望你會喜歡!

孝的古文名言

1)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2)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3)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4)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5)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6) 母稱兒干卧,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7)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8)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9)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10)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11)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12)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13)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 對聯 》

14)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15)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關於孝的古文名言

1)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2) 子孝父心寬。——〖宋〗陳元靚

3) 大孝終身慕父母。——〖戰國〗孟軻

4)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5) 勿以不孝身,枉著人子皮。——《勸孝歌》

6) 父慮後母虐,鸞膠不再續。母慮孤兒苦,孀幃忍寂寞。—— 《勸孝歌》

7) 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乾涸。——字嚴

8)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9)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10)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錦》

11)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12) 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勸孝歌》

13) 忤逆不孝矣,三世果報然。——《勸孝歌》

14)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15)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關於孝的古文 名人名言

1)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2)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3)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詩經》

4)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5) 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6)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璧》

7)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我今不敬老,我老誰敬我?

8) 千忙萬忙,白發父母不可忘。

9) 父母恩情似海深,兒女莫忘養育恩。

10) 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孟郊

11) 子曰: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康熙

12) 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13)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14)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15)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16)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

17)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18)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19) 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20) 慈鴉尚還哺,羔羊猶跪乳。人不孝其親,不如禽與獸。

看了關於孝的古文名言還會看:

1. 古代關於孝的名言

2. 古代關於孝名言

3. 古代有關孝的名言

4. 關於古代孝順的名言

5. 孝道感恩名言

㈩ 孝順父母的名言名句(古文)

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
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出自《勸報親恩篇》。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准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殘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出自(明)《增廣賢文》。
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出自(清)《增廣賢文》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意思是: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出自《勸報親恩篇》。
首孝弟,次謹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
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出自《大學》

閱讀全文

與孝敬父母的古文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人久咳不止是怎麼回事 瀏覽:433
代繳社保對以後退休有影響嗎 瀏覽:493
可以扣退休金 瀏覽:337
養老保險幹嘛的 瀏覽:564
公務員五一勞動獎章退休金 瀏覽:734
老年人遊客最喜歡聽什麼話 瀏覽:810
長壽村距離 瀏覽:728
咸安區文筆路養老院電 瀏覽:137
老年人突然走路暈倒 瀏覽:80
保定公安局體檢在哪個醫院 瀏覽:846
老人長壽的秘訣是孝順 瀏覽:697
山東鄆城縣有什麼體檢中心 瀏覽:327
美康體檢報告密碼一般是什麼 瀏覽:448
社會上女性退休年齡 瀏覽:219
企業的工人和技術崗退休工資 瀏覽:177
90歲奶奶整容 瀏覽:459
上海外地戶口養老金 瀏覽:302
長江養老金安享31天收益怎麼樣 瀏覽:764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相關法律法規 瀏覽:608
如何孝敬地球 瀏覽: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