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父母為什麼不讓孩子去上大學

父母為什麼不讓孩子去上大學

發布時間:2022-09-18 19:11:25

① 爸媽不讓讀大學怎麼辦

如果你爸媽不許你讀書,只要你拿著錄取通知書(沒有通知書也沒事,你能證明你是你,學校就不會讓你沒學上),你就可以去大學報道,不交學費也能讀!(會有各種助學貸款申請等等,最後能還清就行)每一個(公立)大學生的學費住宿費伙食費其實國家都貼了一大部分錢。而研究生貼的錢更多,可能高達幾十萬,同時國家還給他們發錢(補助和獎金)。
一般大學不是必須開學就交學費的,甚至大學畢業前能結清就ok!
拿錄取通知書去買高鐵票還會打折!還有,沒有路費的話拿著自己的錄取通知書去教育局,省內能領500塊路費,省外能領1000的路費。

② 有些家長不想讓孩子出省讀大學,這是為何

因為省內更加有利於學生的工作和發展,很多家長經過奮斗之後,會在省內有一些自己的人脈和關系,所以如果自己的孩子能夠在省內上大學,那麼孩子在找工作的時候,家長也能夠幫上一些忙,這也更加有利於學生的個人發展,但是在省外上大學,孩子就需要全靠自己,一個人奮斗也沒有得到任何的幫助,對於個人的發展是比較困難的。

其實在本省大學錄取的人數會比較多一點,所以當地的錄取分數線也會比較低,而本地的大學也會比較好考,這是非常關鍵的。有的家長會過分擔憂孩子的身體狀況以及個人發展,所以家長肯定會不放心孩子在外地打拚。很多大學生都會選擇在所在大學的城市成家立業,但其實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回到家鄉來工作,因為這樣離家更近。

③ 為什麼很多農村家長不讓孩子上大學

你好!其實上大學更多的是給農村學生帶來一種新的可能性,如果不能正常上大學,那麼絕大多數學生會在初中結束後隨大流去打工或者學一門手藝之類的。

這無關學習好壞,反正大家吃穿都一樣,家長也不太可能有雞娃的想法。即使孩子相較於他人優秀,也不太看重這一點。

大多數學生初中畢業也就14-15歲,而農村普遍結婚較早,一般不太容易拖到25歲以上,除非是在外面上學之類的,否則很難找到心儀的另一半。

而農村父母普遍具有一種為子女操勞的責任感,想著早點給孩子攢錢蓋房買車成家看娃,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孩子畢業後打工幾年一方面多多少少能夠攢點錢,另一方面也與同齡異性接觸,如果彼此相處的還不錯,那麼過一兩年就張羅婚事,那麼父母也就完成了一項重大使命,接下來就盼著早點生娃看孩子,多多少少也能幫襯著點子女的生活。



可一旦上了大學,且不論學校和專業的好壞,就算孩子足夠優秀,那大概率也是只能留在大城市,畢竟家鄉不太可能有適宜的工作。

我國大學生已經從幾十年前就不包分配不分房了,就算有一些單位有豐厚的待遇之類的,那小兩口也得付首付置辦物品充實自己的小家。

可大多數年輕人畢業之後就二十大幾,加上租房吃飯等硬性開支,一年到頭也落不下多少錢。

中國人對於成家立業比較重視,覺得結婚之後要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才安心,可房價卻一視同仁,不會考慮你個人的一些特殊情況。

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輩,也就是所謂的「六個錢包」,終其一生辛辛苦苦忙忙碌碌也攢不下幾個錢,就算砸鍋賣鐵也很難達到首付的標准。

與之對應的是,父輩的棺材本被掏空,生活了大半輩子的祖宅從此易手。

好不容易買了一個小平米的房子,一下子又擠進祖孫三代人,背井離鄉物價貴,人生地不熟工作累,誰也過的不舒坦。

對於飛出窮窩的農家子弟,外人眼中的階層躍遷,可卻給家裡面帶來較重的負擔。雖然有一些可以通過自身努力在大城市落足的人才,但這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的夢想還是需要親人的犧牲與付出。

所以有時候並不能簡簡單單認為農村父母目光短淺不考慮長遠打算,都是自己的親生骨肉,誰不希望子女能夠過得更好?

只不過自己沒有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台,要是義無反顧的支持某一個孩子的發展,那麼可能馬上面臨著揭不開鍋、老人的葯買不起、其他孩子得輟學等等問題。客觀上也就逼迫著只能考慮當前實打實的利益,至於能否實現那個美好的未來,那就得看個人的福氣了。

④ 為什麼有些農村父母不再執意讓孩子上大學現在的大學生不吃香了嗎

對於農村孩子來說,如果孩子考上大學,家長肯定會繼續讓他上大學。 如果考試不好,家長也不會堅持讓孩子現在上大學。 大學生不受歡迎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問題。

家長要盡最大努力為孩子上大學創造條件。 不管是好大學還是不太好大學,上大學和不上大學還是有區別的。 如果孩子長期在農村呆著,他們的眼界就會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他們的眼光會變得更加短視,不會考慮長遠的問題。 孩子很難更好地發展。

⑤ 為什麼很多農村家長不讓子女上大學

對於城市高中生而言,高中畢業上大學是順理成章的事,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看到城市高中生畢業後,不上大學直接出去打工的。但是,在農村,很多學生讀完初中就外出打工了。在一部分貧困地區,能夠念高中的農村學生都非常少。與此同時,一部分農村家長不願意讓自己的子女讀大學,原因又是為什麼呢?

這種現象的存在,導致一部分父母不願意讓子女上大學,甚至不願意讓子女上高中,而是希望他們初中畢業後學點技術,早日賺錢養家。因此,一部分農村父母不願子女上大學,既有經濟條件的原因,也有思想觀念上的原因,更有現實的考量。

⑥ 為什麼很多農村家庭不想讓孩子上大學

在以前,上中專、大專都是有工作分配的,如果大學生更是香餑餑,不僅不用為工作發愁,甚至結婚、戶口這些都能解決。誰家有孩子考上了大學生,那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可以讓全家人的生活狀況得到改善。
可是現在大學生滿大街都是,畢業之後不僅就業難,而且所找到的工作工資也不高。而在農村裡很多的家庭本來收入不高,上大學一年就得萬把塊,這讓家裡確實壓力很大。何況近些年有些農大學生,畢業以後又回到了農村,甚至還有些在一些工地、工廠幹活,和一些沒上大學的沒什麼兩樣。
所以他們認為投入沒有產出,或者是投入遠遠高於產出,明顯低於了期望值,是白白浪費錢的事情。

高不成低不就,娶媳婦更加棘手。
在以前,誰家如果出了一個大學生,那就是「雞窩里飛出金鳳凰」,說「一家有大學生百家求」是一點不為過的。可是現在大學生一畢業就差不多20多歲左右了,如果還讀研至少25歲了。
而且還沒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他們的擇偶標准自然要高一些,這樣的話農村裡的女孩子本來少,讀大學的女孩子更是少之又少,而城裡的大學生又不願意嫁到農村裡來。再加上本來讀大學就已經讓家裡拉飢荒了,自身又是高不成低不就的,這樣娶媳婦成親就更難了。
讀大學卻找不到媳婦,這讓很多的父母心灰意冷。

家長思想也開放了,不把考大學當成唯一出路。
在以前,農村的孩子要想擺脫貧窮,考大學是唯一的出路。可是現在不一樣了,農村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民的思想也是與時俱進。
很多的家長也明白了,考大學並不是唯一的出路,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孩子頭腦靈活,那一樣可以有大作為。

⑦ 為什麼有些農村父母不再執意讓孩子上大學現在的大學生不吃香了嗎

不是不再執意,而是不是誰想上大學都可以上的,只有不到三成的高中生可以考上大學。

大部分畢業生對好工作的定義應該都是相同的,例如大公司、國企、福利待遇好,還有發展前途。最重要的一點是,還得是專業對口。

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今天的大學生要想找到一份工作其實很簡單。但抱著「我都讀過大學了」這樣想法的人也不在少數。我都讀過大學了,怎麼能去送外賣?怎麼能去開網約車?我還這么年輕,一個大學畢業生,能去當保安進廠嗎?顯然,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

於是我們可以說,大學生找工作很容易。但難的部分在於,因為專業對口的原因,大學生要想找到一份自己理想中滿意的工作,這很難很難。

以金融行業為例。去年,我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了909萬,其中就有超過10%的金融、財經類畢業生。10%是什麼概念?這相當於,在這909萬畢業生中,有100萬的人都是學金融、財經專業的。而根據統計數據來看,2010年到2019年這9年時間,金融三大行業新增了大約有118萬就業人員,平均下來,每年也就是13萬的新增就業人數,即便我們考慮到退休人口,這個數字也不會超過15萬人。

換句話說,這意味著在這100萬金融類畢業生中,在畢業後要去爭奪極其有限的15萬個工作崗位,這大致相當於七個人競爭一個崗位,六個人註定會被淘汰。而這餘下被淘汰的六個人,要麼選擇啃老等待機會,要麼選擇轉行。

從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是:大學畢業生人真的太多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人多有時候會成為一個優勢,我們在經濟發展的早期,其實就是靠著人口紅利,成為世界工廠。靠著廉價的勞動力,向全世界輸出我們的價格低廉的商品,從而擁有了「世界工廠」的美譽。

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包括生活成本和物質成本的進一步上漲,我們的「廉價勞動力」反過來成了制約我們經濟發展的另一道屏障。從有害的角度來講,人太多,這就導致了勞動力廉價。大學畢業生太多,人們因為收入不高,消費水平有限,反過來又導致了我們的就業市場難以支撐起如此龐大的就業人口。

而大學畢業生又受制於高昂的學費,通常會選擇一些比較「高精尖」的專業,例如計算機編程、金融類專業等等。但也因為消費水平的不足,製造業工資的低廉,導致了金融類和計算機編程又並不需要這么龐大的就業人口,於是差距就出來了。

大學生為什麼不選擇製造業等相對冷門的專業?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這些行業中的薪資有限、福利待遇有限、未來職業發展空間有限。

人多,能夠成為人口紅利,讓製造業和互聯網在一個人口眾多的經濟體中發揮出最大的能量,撐起了我們的經濟發展速度。但有時候,人多也會成為一種負擔。

大家都想上車,都想成為中產階級,都想學金融學互聯網,於是乎,內卷就出現了。當人越來越多的時候,內卷就越嚴重,從比拼本科學歷,到比拼985/211,再到比拼碩士甚至是博士學歷,到最後比拼家庭背景、戶籍地,內卷就形成了強有力的負循環,沒有任何人可以逃脫。

我們必須要承認的是,人口在早期是我們的優勢,是我們之所以能夠在短短的幾十年發展到今天的制勝法寶。但在經濟總量到達某個瓶頸時,人口又成為了我們的掣肘,使我們陷入無休止的內卷、惡性競爭之中。因此,盡量均衡學習專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合理,才是緩解大學生就業難的重要辦法。

⑧ 爸爸不讓我去上大學,怎麼辦

大學不屬於義務教育,從法律上確實不能強制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就讀。不過,大多數家長都會努力創造條件,讓孩子上大學。具體到你們家,個人覺得需要具體分析原因:
1、如果是家庭經濟困難,這相對是比較好解決的,現在幾乎所有的正規高校都有綠色通道,也就是可以先注冊入學,然後再辦理繳納學費事宜,一般學校都會幫忙申請助學貸款,以及申請一些學校的助學金,保障新生的基本入學資金需求。
2、如果是你爸爸個人的原因不想讓你上,個人覺得可以坦誠的找你爸爸溝通一下。一般男性都不太願意袒露自己的心聲,可對於自己的孩子,只要誠懇的溝通,一般爸爸都會願意給你說的。
3、退一步講,如果真的沒有上大學,對於你自己來說,人生的道路還很長,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這個社會最終拼的不是學歷,而是你的做事能力、為人處世的能力、以及擅於調配使用資源的能力。因此,早入社會4年,也就可以提前接觸到社會的各種資源,沒准也可以找到自己一個很好的定位。
世事都是如此,萬事沒有定論,不要被一時的困難或問題給迷惑了。坦然去面對人生中遇到的每個經歷,這就足夠了。

⑨ 為什麼有些農村父母不再執意讓孩子上大學呢

能考上重點大學的農村孩子少

本人是從農村考大學出來的,個人認為農村孩子還是盡量去上大學,通過一二代的努力去改變家庭的命運。農村孩子成績不夠理想,難以考上理想大學。現在農村家庭很多都是父母出去打工,留下小孩跟著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在鄉下上學。由於老一輩的教育理念不太先進,可以只要孫子們吃好就行,根本不太管也管不了小孩們的學習。

而農村的學校師資力量也比較弱,學習條件也不夠好,所以孩子成績普遍比較差。就是那個別天資非常好的孩子,能考上高中,其成績也不拔尖,最後真正能夠考上重點大學的農村孩子少之又少。

如果上的是高職專科或者普通的二本大學,畢業後的待遇並不理想,不能大家帶來示範效應。大家對上一個普通的大學的興趣不大,而考重點大學又難上加難,因此不再強求孩子去上大學。

有些農村朋友缺少眼界

說一下本人的經歷吧,本人13年大學畢業,考上老家縣級醫院編制護士,那時候工資很低,兩三千左右,工資基本只能養活自己,而我堂妹,高中畢業後就去廣東打工,每個月5千多的工資,每個月都都會寄錢回家給父母。她的父母經常有意無意的在我父母或其他人面前挖苦我,大學生的工資還沒打工妹的高,讀大學有什麼用,白白浪費錢之類的話。

然後我們村裡的那些長舌婦就到處宣揚讀書不如打工,白白耽擱幾年還浪費錢等等之類讀書無用論,要是有誰家的孩子要去讀大學,很多人就會說看看XXX(我爸爸的名字)家的閨女,大學畢業收入還不如打工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敢回家,就怕人家說閑話。

閱讀全文

與父母為什麼不讓孩子去上大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退休年齡到了但沒交夠15年 瀏覽:57
你的牙齒能活80歲 瀏覽:549
如何讓老人穿白襪 瀏覽:604
體檢乙肝弱陽性該怎麼辦 瀏覽:849
警察體檢復檢血生化查什麼 瀏覽:698
城鎮養老和農村養老同時入著 瀏覽:352
兒女不孝敬爸媽正能量視頻 瀏覽:690
舊社會的老人是怎麼欺負女人的 瀏覽:74
論語中關於孝敬父母的 瀏覽:683
父母不考試怎麼辦 瀏覽:106
老人膝蓋長骨刺怎麼治 瀏覽:50
南昌市青山湖老年大學電話 瀏覽:818
搜索關於重陽節的作文 瀏覽:728
老人是冠心病脾氣很大怎麼辦 瀏覽:341
體檢導醫和門診導醫哪個好 瀏覽:500
老人遺留房產怎麼處理 瀏覽:549
孝順名著片段 瀏覽:145
曹家渡老年大學 瀏覽:95
晉煤上班去哪裡培訓體檢 瀏覽:137
老年人不會團購怎麼辦 瀏覽: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