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果大學生被網路詐騙,一個人去派出所報案,會通知學校和家長嗎
大學生被網路詐騙,一個人去派出所報案,是不會通知學校和家長的。
詐騙,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款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在欺詐行為與對方處分財產之間,必須介入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就不成立詐騙罪。欺詐行為的對方只要求是具有處分財產的許可權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財物的所有人或佔有人。行為人以提起民事訴訟為手段,提供虛假的陳述、提出虛偽的證據,使法院作出有利於自己的判決,從而獲得財產的行為,稱為訴訟欺詐,成立詐騙罪。
具有以下情形的行為不構成犯罪:
1、不知是偽造、變造、作廢的金融票據而使用的;
2、將他人的金融票據誤認為是自己的金融票據而使用的;
3、不知存款已不足而誤簽空頭支票或者誤簽與其預留印鑒不符的支票的;
4、簽發匯票、本票時因過失而作錯誤記載的;
5、不知是偽造、變造的委託收款憑證、匯款憑證、銀行存單而使用的。
詐騙主要形式包括:
1、熟人借關系進行詐騙
此類騙子往往是冒名頂替或以老鄉、朋友的身份進行詐騙的。而受害人往往礙於面子或出於「熱心腸」,上當受騙
2、中介借中介為名進行詐騙
當前,此類詐騙案件有上升的趨勢。而此類騙子就是利用同學急於找到好的兼職、家教的心理,以招工點、兼職家教介紹所等名義進行詐騙或利用同學們作為其兼職勞動力,從中大撈一把。
3、特殊身份
此類騙子多以「能人」的名義進行詐騙,如謊稱自己是導演、公安人員、氣功大師、醫生等,對找工作等難辦的事表示「完全有能力」解決。這類詐騙手段較為單一,較易識破。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條之二 【組織未成年人進行違反治安管理活動罪】組織未成年人進行盜竊、詐騙、搶奪、敲詐勒索等違反治安管理活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B. 孩子小學時被勒索後不斷給錢了事,不告訴家長,等七八年後家長知道真相後處理難嗎,
這時間太長了,物是人非,沒有證據,口說無憑,不要抱有什麼希望了。告訴孩子把這當成一次教訓,無論遇到什麼事,有法律保護,不需要害怕的。
C. 為什麼很多大學生情願進行裸貸,也不願意向自己的父母要錢
大學生之所以寧願自己裸帶,也不願意向父母伸手,主要體現了三個問題——獨立意識增強,覺得向父母張口丟人!
遠離裸貸
很多大學生都上過小額貸款公司的片,換句話說現在應用商店裡面有一堆一堆的小額貸款軟體,比如拍拍貸,比如你我貸,比如說金融貸……是這些小額貸公司他們的利率都是非常高的,換句話說他們只不過是披著羊皮的高利貸,因此大學生一定要遠離貸款,遠離小額貸,遠離裸貸!
D. 很多被校園霸凌的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向老師家長求助
很多被校園霸凌的孩子不願意向老師和家長求助,我認為主要是缺乏信任,首先可能是家長在之前跟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並沒有特別注意孩子的感受,所以孩子認為這種事情發生之後,找家長和老師並不能解決問題,其次就是家長也並沒有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給到孩子安全感。
1、家長教育問題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很多家長可能做得並不好,因為孩子出生的時候就是一張白紙,所以需要家長去教育,但是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缺乏耐心,所以導致很多事情認為孩子做得不好就大聲呵斥,時間長了,孩子就會產生害怕的心理,很多時候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家長需要的是告訴他如何做才是正確的,但是往往家長並沒有這么做。
4、事情得不到根本的解決
孩子告訴家長或者老師之後很多時候老師和家長認為已經解決了,但是其實只是表面現象,因為畢竟是在學校,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他們在一起的時間更多,所以一旦欺凌者只礙於老師和家長的權威暫時妥協,那麼對於被欺負的孩子來說他之後可能會遭到更多的欺凌,所以很多被霸凌的孩子會選擇忍氣吞聲。
所以總結起來主要是跟家長從小對孩子的教育有很大關系的,家長在小時候就應該在孩子心中樹立保護意識,被欺負了就應該還回去,因為一旦你選擇忍受,那麼就會讓別人認為你很弱,那麼下次還會被欺負,但是哪怕每次還手還是打不過,那麼下次再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欺負你的人也得考慮下你是否還會不會還手,孩子被霸凌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跟家長有關系,作為家長我們需要多拿出時間關心孩子,真正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讓孩子信任家長和老師,那麼遇到情況他才會想起來還有人能幫助他。
E. 被高年級同學勒索錢財怎麼辦給家長說了怕挨打,給他們錢怕他們得寸進尺,我該怎麼辦呢
為什麼怕被挨打呢?難道你是得罪了高年級同學才被索要錢財的嗎?
如果不是的話,我建議你要告訴家長,讓家人和你一起處理好這件事情,像你說的,給了錢可能會得寸進尺。如果是的話,你就更應該告訴家長,不要害怕被挨打,家人把你送到學校是為了讓你接受好的教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改之,善莫大焉。向你的家人坦白,這樣得到家人的原諒和幫助,不是一舉兩得嗎?
F. 當孩子遭遇校園勒索,孩子又不敢跟家長和老師說,該怎麼辦
讓孩子遭受到了校園暴力或者勒索時,卻不敢跟家長和老師說,這其實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
害怕就是一味的縱容,這並不能改變什麼,只會讓孩子受到越來越多的打擊報復,膽子變得越來越小。
學校明明是一個教書育人的地方,但總會有一些不學無術的人,他們整天就喜歡欺負別的同學,甚至以打架斗毆為“己任”。
作為家長肯定不能時時刻刻跟在孩子身邊,我們能做的就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勇敢的說出來,面對不公,有說不的勇氣。
孩子突然出現情緒反常,或者是精神緊張,特別是身上出現了傷痕的時候,就要引起重視了。
G. 對父母,為什麼只報喜,不報憂
8號晚上11點多,我准備睡覺。
忽然接到一個朋友的問候微信。
這貨一般不怎麼聯系我,這個時間點,恐出了大事。
打起精神,趕緊詢問。
一開始她只是客套,說打擾了,最近過的好不好。
過一會,才說,自己今天剛做完手術,現在麻葯散了,有點疼,睡不著,想找人聊一下。
我大吃一驚,問怎麼回事?
她說,切除肚子里一個疑似良性的腫瘤,手術需深度麻醉,有風險,她沒敢告訴父母,在北京也沒親戚,只叫了一個好朋友幫她支應著。
我責怪她太大膽了。
這么嚴重的事,怎能不叫親生父母在身邊。萬一出點什麼事,這可怎麼得了。
--------------------
聊完已經一點多,我心緒不寧。
睡不著覺。
乾脆刷抖音,想著玩一會給自己進行催眠放空,然後睡個好覺。
結果刷到這樣一條視頻。
本來沒什麼,一點視頻評論,我瞬間被擊中了。
終於知道,心緒不寧的原因在哪裡了。
------------------------------
這個女生,不是我身邊第一個,人生遇到重大事件或艱難境遇不跟父母溝通的了。
我仔細數數,至少她算我身邊第五個。
一個做眼睛手術的同事,曾讓我下午臨時請假去幫她簽字,因為她本人簽字不可以,必須有親人幫她負責。然而她誰也沒告訴。
一個認識的人,離婚1年了,帶著孩子獨自煎熬,靠托班和鄰居偶爾幫個手,有時甚至需要把孩子鎖在家裡,來咬牙上班,保住工作。
一對年輕的90後夫婦,老婆在天壇醫院,做開顱切除血管瘤手術。倆人竟然全程都沒告訴父母。手術結束,修養半年,康復了,才敢跟父母透漏一二。手術前妻子已經雙目接近失明,手術凶險也是高等級,術後各種並發症副作用,全程就倆人在那熬著。
多年前,戶總也在301醫院做過開腹的手術,才20多歲的她,也選擇不告訴父母,然而她麻醉過敏,差點下不來手術床。
------------------
中國青年報的一個調查顯示,有52.0%的受訪者都習慣性與父母報喜不報憂。
我們給這類人貼上:能力強 、孝順父母的標簽。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是能力強,還是現實下的無奈選擇呢?
--------------------
人,趨利避害是本能。
我們為什麼不向父母報憂?因為後果我們計算過了,不劃算。
如果一件事,做了對他有利,很舒服,他是非常有動力去做的。反之,後果他接受不了,會引起更多麻煩、恐懼、擔憂、內疚、負罪感,那麼誰願意去干呢?
------------------
抖音上的評論,讓我扎心的原因就在於,部分孩子評論:
當他們身體健康出現問題時, 父母卻用嫌棄和責怪的方式去對待他們。
彷彿孩子不該生病,給父母帶來如此多的麻煩和經濟壓力等。
孩子向父母傾訴自己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的時候,父母也並沒有接納,包容,理解,提出好的解決方案。反而是用嘲諷、責罵甚至暴力的方式去回應孩子。
一次兩次,多次後,父母自己切斷了和孩子親密之路。孩子早已習慣,身後無任何依賴屏障,一切只靠自己硬著頭皮去應對。
因為習慣了,背後空無一人。
-----------------
琳琳說,我做手術不敢向父母說, 是因為他們接不住 。他們文化少,經濟能力差,一輩子沒經歷過什麼大事,沒出過老家,知道我生病要做手術也干著急,日夜擔憂的,萬一再急出病了,更麻煩了。
我說,理解。
我記得好朋友東哥也說,一次父親又催婚,東哥委婉的說,現在城裡女孩結婚都要准備房子,至少有個首付才靠譜。父親卻批評他說,不要找那麼勢利眼的,再說,誰誰家的孩子是自己奮斗買的,誰誰家找了白富美,婚房都是岳父母出的。
後來東哥再也不和父親說這類話題,因為有種 被指責無能 的憤怒感受。
父母催他,只說,沒遇到合適的。不再談實質問題。
中國的孝文化暗示,作為一個孩子,應該多向父母付出,少索取。倘若你生活過的比父母好些,不管是什麼原因,都是被懷疑不孝的。倘若時常讓父母為你憂心,勞神,那是大不孝。
我們承擔不了,對父母的負罪感和愧疚感。
所以我們咬牙堅持,不敢透漏分毫,以免被內心折磨。我們需要做一個有出息的孩子,物質上多回報父母,精神上多給愉悅消息。
否則,我們是有罪的。不需別人評判,自己良心會受折磨,會治自己的罪。
長大後,我們就成了父母的父母。
--------------------
從我身邊的案例來看,最喜歡和父母報喜不報憂的,是家庭較多兄弟姐妹的。
他們這部分人,從小就不怎麼被重視。
打壓,忽略,嫌棄較多。
成年後,他們靠自身的優秀,去再次引起父母的關注,誇贊。
彌補當年缺失的父母之愛。
所以他們習慣性,給父母更多好消息,更多物質回報,讓父母對自己更加滿意。
以此證明,自己是值得被愛的。
--------------------
看似這些報喜不報憂的孩子很強大,實際卻讓人心疼。
人的情緒,是需要流動的。
缺失的家庭親密關系,遲早在另外的地方要找補回來。
另外的地方是哪裡?
肯定就是 與伴侶的親密關系了。
根據我的觀察,容易出現的問題有幾個:
1、早戀
父母給的愛很少,他們會在青春期幻想有一個人做自己的父母。對自己無微不至的包容和關注。有個人稍微對自己好一點,立馬就淪陷了。實際上心理未成熟時,青澀的愛情只是成長的炮灰。
2、缺乏自信
有喜歡的人也不敢表白。因為覺得自己不配。有人愛我,我也害怕。覺得他們沒看清我的真面目,了解我後他們會失望,因為我沒有那麼好。
即便有了愛人,他們總懷疑伴侶,這人是否是真的愛自己?他們去找各種理由,來確認,伴侶沒有那麼愛我,因為我本來就是不值得被愛的。我父母都不愛我,你憑什麼愛我呢?
3、別對我好,我不配
有人對自己好,不但沒有感激,反而很憤怒。我覺得你對我好是陰謀,恐怕你是想讓我對你有內疚之心,然後來控制我吧?我拒絕接受。
4、持續索取
幻想當公主或王子,對方要無條件滿足我包容我的一切。如果不滿足,就指責對方不愛自己。愛情也講究平衡,持續的索取,對方遲早接不住。
5、想找更好的伴侶,藉助光環,讓其他人覺得我是成功的。
比如某人生逆襲的知名總裁,換了n個老婆和女友,最後娶了一個年輕漂亮高知的白富美,以此證明,自己是成功的。不過因為本身生命底層有缺失,即便有了白富美太太,仍覺得不夠,繼續試圖證明自己的成功和魅力,到底被多少女性崇拜,可以任爾予取。
於是他在美國有了仙人跳事件,據說被人設計,出軌一個女大學生被勒索,被抓進局子,讓全國人民吃瓜,股價一夜之間蒸發N個億。
6、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有不少男生,過分地區要求愛人孝順父母,也有不少女生,過分的對娘家進行輸血幫扶。如果你仔細研究他們背後的故事,以為父母從小對他們的愛是滿格,所以他們才不惜一切代價回報,那就錯了。他們的童年都過的不怎麼樣,父母也沒有比其他父母更愛他們。
比如,珍珍說:「我父母從小辱罵我,打擊我,否定我,但是我還是愛我的父母,總想著少花錢,多做家務,農活,減輕父母負擔,一出來工作就省吃儉用,把省的錢都給我媽,想著這樣他們就會愛我了。」
這就是長期在某種環境下無法逃脫,時間長了,當事人會把情境合理化,甚至還有進行重新包裝弄得很偉大的樣子。
只有這樣,內心才能不起沖突,接受不好的回憶。
這些孩子努力獲取 父母 關注,並對自己的這種行為無限維護。
---------------
為什麼那麼多人,對抖音這條視頻淚流滿面。瘋狂評論。
是因為,這對父母一看著裝和樣貌,多麼像我們底層的父母。
我們發現,原來即便父母經濟條件有限,生活窘迫,也還是給予孩子滿滿的愛。而不是暴脾氣,不耐煩,斥責,嫌棄和抱怨……
一瞬間,我們把那個噘嘴委屈的女孩,當成自己。
我們多麼希望,自己也可以像她那樣,有困難的時候,可以被充分的接納,在父母身邊放肆的脆弱,放肆的委屈,不用偽裝堅強……
如果可以,誰願意,身後無燈火,前路霧茫茫呢?
H. 大學生不向父母伸手要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大學生不向父母要錢我覺得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拿我自己舉個例子吧,我家境本來就不好,因為父親投資失敗,家裡基本就是靠著親戚的救濟過活。但是父母還是省吃儉用供我上大學。
新生開學的幾天,我大概也辦了有好幾張,賺了幾百塊錢,後來又發傳單,帶家教,推銷考研補課班還有駕校優惠券,這么多的渠道加在一起,保證我一學期的生活費也就沒什麼問題了。所以自從爸爸媽媽給我交了第一學年的生活費,我就再也沒有和他們要過錢,因為我知道他們自己就是很拮據的人,但有時候會來學校看我,給我帶很多好吃的,當然也包括很多生活用品。我承認自己的貧窮,但是我卻感謝這樣貧窮家庭給了我完整的愛,讓我從小到大都成長的很快樂!
I. 當學生遭遇敲詐勒索時,怎麼辦
作為學生還屬於未成年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以社會上有人敲詐勒索時,自己聶於他們的勢力是無法正確解決和面對的。所以可以把事情跟父母說明,由父母決定接下來怎樣做。
如果不想多事可以讓父母護送上下學,這樣那些人就不敢敲詐勒索了,如果有證據,也可以舉報到公安局。公安對社會上這樣敲詐勒索的都會認真對待,嚴懲不貸的。
J. 孩子在學校遭遇暴力敲詐勒索,家長怎麼辦
孩子在學校遭遇暴力敲詐勒索的問題一定要引起重視,如果處理不當,極有可能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因此,家長必須先找到孩子把情況完全了解清楚,問清楚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敲詐者的身份,然後給孩子以信心,讓他不要害怕。了解清楚情況後盡早找到學校班主任,把情況告訴老師,並且希望學校引起重視,然後讓學校把敲詐勒索的孩子的家長喊過來,讓他們對此進行了解,對孩子進行嚴加管教。如果這種情況再次發生的話,就絕不要心慈手軟,直接向警方報案,不能姑息容忍。因為敲詐者只會越發囂張,只有藉助法律的武器,才能夠打擊這些無知少年的囂張氣焰,並認清自己的行為是犯罪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