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學生沒有生活費不敢和父母講怎麼辦
如果沒有生活費,一定要問。沒什麼好尷尬的,因為他們是你的父母,是你身邊最親近的人。不要問你父母問誰。如果實在不想問,可以做兼職掙錢。
告訴他們真相!什麼?我花光了所有的錢!他們一定會給你的!被罵是必不可少的。
自討苦吃就是了。以後盡量不要把生活費都花光了。存點錢以備不時之需。
說白了,大學總有一些計劃外的開支,這很正常。
直說吧。這不是作弊。真的很有必要。
B. 當今時代的大學生是如何向父母討要生活費的
說到學習這件事相信很多家長都有共鳴,沒有一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出人頭地,望子成龍也成為很多家長的夙願,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照顧、呵護、關心、還有最重要的教育培養。
寒窗苦讀十二年就是為了金榜題名,考上一個好大學,也意味著將來可以尋找一份好工作,我們都說父母養孩子那是天經地義,大家也都知道當今時代發展非常快,不論是衣食住行還是娛樂休閑,只要有錢就可解決很多問題,然而很多問題的矛盾也都是錢的問題。
C. 我兒子大一,給他三千生活費嫌少不理父母,要五千,給不起的我們該怎麼做
慣子如殺子。
劉德華的粉絲楊麗娟,瘋狂迷戀劉德華。為了追星,她的父親賣房賣腎滿足女兒的追星夢。最後楊麗娟終於得償所願,見到了劉德華,可她仍沒有滿足,而他的父親為了讓劉德華再見自己的女兒,為了滿足女兒的願望,選擇了以死抗爭。
他臨死前,寫下了譴責劉德華的遺書。而楊麗娟則覺得,這是我父親的遺願,劉德華必須見我。
這樣的父親,這樣的女兒,這樣的親情,不可敬,只可怕。
很多父母真的懂得如何愛自己的孩子嗎?
《知否》里的林噙霜為了讓女兒嫁入高門,縱容女兒去偷情。盛紘覺得她這是糟踐自己的女兒,而林噙霜卻覺得,她這都是為了盛墨蘭好。
盛墨蘭最後雖然沒有被梁晗休掉,但是卻被厭棄了,甚至是以後再也不能生孩子。
他們都是口口聲聲為了孩子好,但是,這樣嬌養孩子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
一個月5000左右的生活費,對於農村家庭來說,有多艱難。
孩子已經這么不懂事了,而為人父的張翰卻只是縱容,甚至怪自己沒本事。
他為了兒子可以去借錢,可以一年不買新衣服,不吃肉。他也跟楊麗娟的父親一樣,堅持只要他高興,我做什麼都可以。
慣子如殺子。
這些父母不是在愛孩子,而是在縱容孩子走上一條不歸路。你不可能負擔孩子的一生。你現在為他提供的所有過分的便利,將來都會成為他面對社會的阻力。
孩子被你養廢了,反過來更「不孝」地對待你。
愛多了成仇。
父母子女一場,別成仇。
D. 大學期間父母不給生活費犯法嗎
法律分析:違法。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父母應當支付上學子女的生活費。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六條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E. 大學父母不給生活費怎麼辦
已經過了十八歲,父母不給你生活費了也是正常的。畢竟父母給你撫養到十八歲就算是應盡的義務已經盡到了。剩下的還是要靠你自己努力。當然了,你上大學父母不給你生活費,可以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家裡的經濟條件。二是自己的表現。沒有哪個父母狠心到自己吃香喝辣而不顧自己的孩子。所以說自己要結合實際情況,靠自己才是最好的。
F. 在校大學生父母拒付學費生活費,該去哪借
這種應該不行,基本上這種銀行不可能給你批貸款。還是盡量和父母協商,實在不行,找一下輔導員和學校試試,應該有辦法,比如給你在校內安排個勤工儉學的崗位什麼的。另外,實習應該有工資吧?如果沒工資,自己也可以考慮多找一個兼職,省著點花,基本上還是比較容易滿足生活費的。有時候就是有這種艱難的時候,熬過去吧
G. 大學畢業後家裡人不給生活費了怎麼辦
已經畢業了就應該不伸手找媽媽再要錢了,你可以先去外面打工,解決生活費問題。
H. 大一生活費不夠了,自己又不好意思和父母要,該咋辦呢
大一生活費不夠,當你不好意思找父母要錢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份靠譜的兼職,靠自己的能力賺取額外的生活費,合理安排利用好課下空餘的時間,找到一份合適的兼職,每個月額外賺得的生活費供自己花銷。
兼職的選擇很多,可以選擇做學生家教、奶茶店兼職、教育機構兼職等等,都是我學生時期常見的兼職方式。這類兼職不僅可以為學生帶來收入上的提升,還能增長學生的能力,積累社會經驗。比起一片空白的簡歷,出彩的實踐經驗會為學生求職時加分。
如果你不願犧牲寶貴的休息時間,那麼選擇更加樸素的生活也是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花銷,每個月記錄好自己的消費清單,養成記賬的好習慣會使得你的開銷一目瞭然,不養成大手大腳的消費習慣。而兼職帶來的好處便是對社會更多的認知,豐富自己的閱歷,提高自己的能力。
I. 大學生活費總不夠用怎麼辦
大學生生活費總是不夠的話,作為大學生我們首先可以合理的規劃自己的生活費,做好理財。其次可以做些兼職省點錢賺些錢。最後是尋求家人幫忙。下面是我從這三個方面展開闡述,希望可以給你一些啟發。
三、找家長要。這個是下下策,因為我相信一般父母給我們的生活費的預算都是夠的,只有我們提前消費了,才會覺得不夠。但是我們要是真的沒錢了,爸爸媽媽一定會是我們的後盾。總之呢,就是我們寧可去找爸爸媽媽要錢,也不能去碰校園貸。一旦碰了校園貸,那可就像是一個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後得不償失了。而且我相信只要你的錢花在合理的地方,和爸爸媽媽說,他們也會理解我們。
J. 大學生生活費不夠怎麼辦
近期收集到了一些大學生網友們的疑問,主要集中在生活費不夠這一問題上:
總的來說,分為三種情況:
父母確實給的太少;學生本人花的太多;自己家庭收入確實不足。(就是這么簡單粗暴^_^)
今日也不去論述到底多少錢才是最合適的,因為每個學校和每個學生都不同,花銷量自然也千差萬別,我們就單純來討論一下,錢不夠了,該怎麼?
生活費
1、找父母商議,提升「收入」
這是最直接的一種辦法,畢竟學長在與網友們聊的過程中,確實存在有父母不了解實際情況,而給的過低的存在。
就比方說有一個在武漢的學弟,他每個月的生活費只有600元,用他的話說就是,「去食堂正常每天三餐買個一菜一肉都不捨得。」
因為確實是這樣,正常一個大男生,吃的也不少,他所在的那所武漢的大學食堂也不便宜,一天伙食費30元很正常,就這樣一個月都要都要上千了。他父母只是因為隔壁家的孩子就是只有500元,所以他們也就只給了他600元,還覺得大城市也就多這么一點吧。
但實際情況確實是他鄰居家的孩子去的他們是縣里的中專,自然花銷非常低;跟武漢是沒辦法比的。
面對這種情況,我建議這類同學最好把實際情況跟父母詳細說明一下,實在不行就把父母請到學校里,或者找個你信得過的輔導員或者老師,與家長協商,這都是可行的。
但是呢,這只適合於確確實實給少了這種情況,如果是你們過度消費,或者家庭條件確實不行,那請看下一條。
2、申請助學金和助學貸款
並不是每個家庭都是小康之家,也存在一部分農村考出來的大學生,家境不好,卻去了一線城市上學,哪怕只是每個月千元的花銷,都讓這些家庭捉襟見肘。
在這種時候,我建議這些同學別總想著面子或者自尊而不去申請補助。
所謂,面子值幾個錢啊?就為了面子而不去失掉了生活的根本,最後耽誤了學業或者誤入歧途:
就像是為了生活而不停兼職,然後成績一塌糊塗;甚至有些誤入歧途進了傳銷組織,這都是有可能的。
這樣豈不是本末倒置了嘛,所以說,每年給的助學金和助學貸款名額都相對比較充裕的,如果家裡面真的不寬裕,不要在乎這么多,直接去申請就行了。
詳細的去找你們的相關負責的學生幹部以及輔導員或者行政辦公室的老師們,他們都能幫到你們。
助學金大概是每學期會有1500元的金額,助學貸款貌似是覆蓋你的學費和一部分生活費吧,然後畢業後你在掙錢來還債。
總而言之,別忘了最初來上學的目標,你不是來過苦日子的,或者說你不是來放棄學業來過苦日子的,不要為了那點尊嚴迷失了自己。
3、杜絕過度消費和攀比
這個其實才是最主要的。太多太多的人給我的答復是
「我寢室那誰誰誰,一缺錢爸媽就給她打錢了。」
「她在校外租房子,每天吃穿都是最好的,為什麼我不能?」
「我每個月才1500元,我寢室他們都3000了!」
......
有時候就是因為小的時候的一些父母不正確的教育。比方說你看那誰誰家的孩子怎麼樣怎麼樣...你為什麼不能怎麼樣怎麼...
導致有些同學們總喜歡各方面都和別人對比,強求一致。
這很難的,每個人都不同的,就像你那個室友的生活費是你的一倍,那人家家的資產可能也是你家的一倍啊,這種事情你知道嗎?
想要過得好一點這沒什麼錯,誰不是要追求更好的生活啊,但這要靠自己,畢竟你的生活費不是你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
大學生定位的准確,父母可以給你生活費,但只是最基本的,你也是成年人了,要靠自己來掙啊。
獎學金
4、獎學金
怎麼靠自己來掙,還是定位問題,首先就是獎學金!
因為你是學生,本職工作還是學習嘛,不僅僅有學校里的獎學金,還有一些企業獎學金或者競賽獎金,你們要去找相關渠道去關注這些。
因為這是一勞永逸的,學習是你最主要工作,把知識學好了,將來絕對大有益處,學好的同時順便申請一些獎學金,在參加幾個比賽贏獎金,那平攤下來,再加上自己的生活費,那不就多出來不少嘛。
兼職
5、兼職
哪怕是上班族,靠死工資的人永遠都只能過最基本的溫飽生活,很多人也都有副業,比如理財、比如兼職、比如做點小生意。
作為大學生,肯定沒有太多資金可以理財(土豪除外),那隻能兼職了。
我們可以這樣比喻
生活費就是你的底薪,獎學金是你的工作獎金,而兼職就是你的副業收入。
就像上班族一樣,別丟了自己的本職工作,副業只是錦上添花,萬不可本末倒置了。
在保證學業,甚至是拿到獎學金的同時,去做一點兼職,比如當家教、翻譯或者發一些傳單等簡單的體力勞動,都可以的,甚至一些專業對口的實習那是最好的。
但切記不可能忽視本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