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你被哪些父母教育方式驚艷過

你被哪些父母教育方式驚艷過

發布時間:2022-09-04 05:20:37

⑴ 哪些父母出人意料的教育方式,實在是驚艷到了你

案例一,單親家庭,女兒,父親很拼地努力工作,都是為了兩個孩子,小的是女兒,大的是兒子。他的女兒,在我剛開始認識的時候,還是很好的,自覺努力。後來擋不住手機與電腦的「陪伴」通過QQ、微信等方式認識了一些陌生人,並且從陌生人那裡討要錢,或是淘寶都讓對方給錢,淘寶都不寄回家,而是寄在學校邊上的小店裡。而這些情況父親知道後,一點都不驚訝,感覺是挺支持的。

要麼唯錢是圖,不管孩子的身心是否健康;要麼以一個小小的問題就把自己的孩子給毀了;要麼沒有耐心而放棄對自己孩子的教育。

當然還有很多這樣的家庭教育問題。

⑵ 有些父母有很驚艷的教育方式,你見過哪些

讀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父母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但是相比之下有些還是略顯不足。有些父母會有很驚艷的教育方式。父母不僅教育孩子多讀書,也教育孩子不要死讀書。除了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他們更注重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質疑精神。面對權威,他們鼓勵孩子多想想為什麼。如果孩子質疑權威,他們不會忙於壓制權威,而是會引導孩子說出來。


認真對待孩子的每一個問題,是對孩子的尊重,也是幫助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的最好方法。父母可以事事偷懶。教育孩子時請使用零食。這兩個回答很簡短,但卻發人深省。尤其是對於父母來說,為什麼有些家庭的孩子平庸,而有些家庭的孩子卻能成為龍鳳,這和家庭有很大關系,尤其是父母的教育。真正的家庭教育是安靜的,是父母踐行自己的行為准則,給孩子一個引導作用。有時候,當你大聲尖叫時,問你的孩子該怎麼辦。

⑶ 你見過哪些父母的教育方式,讓你感到驚艷

父母的心裡裝得下山川,孩子的心裡就容得下湖海。孩子身上的品質是父母的傳承,父母傳承給孩子的最珍貴的不是財富、名譽和地位,而是給孩子一顆能掌控住人生所有狀況的強大內心,且最好不過言傳身教!一起來看一下那些讓人驚艷的教育方式!



點評:作為父母,對子女說到做到很重要,教會子女懂得取捨也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父母的水平決定孩子的高度。言傳身教的良好教育會讓孩子受益終身,孩子雖不一定會富有或者擁有很大的權勢,但是良好的教養或許會成為他的財富,起碼心靈安逸!

⑷ 有哪些父母的教育方式,讓你覺得很驚艷

1.鼓勵,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我媽的教育方法就很驚艷。我學習能力差,理解力也不是很好。就算題目簡單,大部分人都能拿滿分,我也考不好。

但我媽不僅沒有罵過我,還總是安慰我:「沒事兒,考得不錯,下次不要錯就好。」

有一次,我很難過地問她,我是不是真的很笨。

她是這樣和我說的:

「你知道嗎?鍋越大,開水就越慢。他們的鍋小,所以很快就開了。但是你的鍋大,得慢慢開。你現在可能不如別人,但你以後會比別人做得更好!」

她一直在用這樣的方式鼓勵著我。最終,我考上了人大。

在孩子迷茫、感到無助時,一句溫和、堅定並智慧的鼓勵,會像一一盞明燈,將他內心的黑暗驅散走,帶給他無限的希望和力量。

讓他在前行的路上,始終能看到光明,感受到溫暖。

2.犯錯,也是成長的財富

我在旅館用餐時,看到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拿著豆漿上樓時,灑了很多出來。

爸爸帶著小男孩向服務員道歉,還要了抹布,讓小男孩把樓梯擦乾凈。在還抹布時,再次表示給服務員添麻煩了。

我目睹了全過程,覺得這件事已經做得很圓滿了。

直到看見爸爸問孩子:「為什麼會打翻豆漿,你想過沒有?」

然後,他把另一杯豆漿遞給孩子,告訴他打翻豆漿是因為拿的姿勢不對,一隻手托底,一隻手扶住杯子,才能拿得穩。

小男孩捧著這杯豆漿上樓,沒有再打翻。

帶孩子道歉,讓孩子知道犯錯後要先認錯;

讓孩子打掃,告訴孩子除了認錯,還要盡力彌補;

最後,還要讓孩子知道,犯錯後要總結教訓,以後才能不再犯同樣的錯。

3.愛,讓孩子學會珍惜

女兒:「如果我和爸爸都掉進河裡,只能救一個,你救誰?」

我:「我會救你。」

她很開心,但還沒等她說話,我又說:「其實不是我會救你,而是爸爸不會允許我救他。對爸爸來說,你的生命比他自己的生命更重要,所以爸爸會要求我救你,放棄自己的生命,媽媽也是一樣的。」

女兒聽完就哭了,說爸爸真好。

「掉進水裡先救誰」,說起來這是個非常老套,甚至會讓人覺得無聊的問題。

但媽媽的回答,依然讓人動容,不僅能讓孩子感受到親人間超越生死的愛,還能讓他學會珍惜和善待他人。

⑸ 哪些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驚艷到你

而有一些家長卻很能夠很好的去完成教育孩子的這種義務,他們往往會創造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教育方法並取得了明顯的成功。就像是易烊千璽的父母其實對於易烊千璽的教育我相信大家都應該有所耳聞。畢竟對於千璽的出身其實也並不是高幹家庭,基本都是平民百姓。但是千璽的父母卻對他提供了非常多的幫助,才導致現在易烊千璽的成功。而他的父母經常提到的一句話就是:擅長的東西總是需要去學習各類課程中所發現出來的。也正因為她帶著千璽不停地穿梭在各種課外補習班中,所以才發掘出千璽對舞蹈的一種天賦,才會有現在千璽的舞蹈復制機的稱號,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千璽的母親對於千璽的成功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

其實無論是從哪一個角度上來講,我認為每一個父母肯定都是含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有時候也許是他們的方法並沒有一定成效,但是我們也不能夠否認他們對於孩子的一種美好期待,不是嗎?

⑹ 知乎高贊回答:你見過哪些父母「驚艷」到你的教育方式

在知乎上,有人曾發起過這樣一個話題: 你見過哪些父母「驚艷」到你的教育方式?

話題熱度一直很高,至今,這個話題一共收到網友們5000+個回答,網友們把自己看到的或是親身經歷的那些讓人驚艷的教育故事記錄下來。那麼,這些故事中的父母都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鼓勵:你的努力,我看到了

@知乎網友匿名:

我媽的教育方法就很驚艷。

我學習能力差,學什麼都很慢,理解力也不是很好。小學的東西很簡單,大部分人都能考滿分而我幾乎都沒考過滿分。

然而每次考試回家老媽一次都沒有罵過我。她甚至說,沒事兒,考的不錯,下次不要錯就好。好幾次,我很難過地問她,我是不是真的很笨。

她說,「你知道嗎? 鍋越大,開水就越慢。他們的鍋小,所以很快就開了。但是你的鍋大,得慢慢開。你現在可能不如別人,但你以後會比別人做得更好!

這簡直是教科書式的教育啊!她這樣鼓勵我,一直都在鼓勵我。然後最終的最終,我考上了人大。

做個出眾的人

@知乎用戶@燕藝丹:

我小時候特別內向,不愛發言,不敢出風頭,有時候明明有點本事,也不敢表現。

我記得那還是我小學的時候。有一次,我氣鼓鼓的回家,跟我媽說,我討厭班裡的XXX。當時要出個節目,我怕自己弄不好,就沒報名,結果XXX去了,還不如我呢,丟人,氣死了。老師怎麼不叫我去啊!

我媽當時並沒有直接回答我,而是指著桌子上剛買回來的一大口袋橙子,跟我說,「你挑一個橙子出來。」

我記得我死死的盯著裝橙子的紅色網子,仔細端詳著每一個橙子。冬天的橙子每一個都黃黃的,皮兒厚厚的,如出一轍。我想了半天,還是不知道怎麼選。

「這些橙子都一樣啊,讓我挑哪個嘛。」

「對啊。 在老師的眼裡,你們就像是這些橙子,一摸一樣,怎麼選呢?如果想要被選擇,就先得讓人看到自己的特色。

那一刻,在我小小的年紀里,第一次體會到了什麼叫做「醍醐灌頂」。 從那以後,我就有了一個意識,不僅要學會一些東西,還要想辦法讓別人知道你會這個東西,這樣資源才會走向你。

貧窮與懶惰的關系

@知乎網友:懷念:

上小學的時候我媽帶我去吃牛排。現在想起來這種名字瑪麗蘇的改良西餐廳真是尷尬,小時候卻極喜歡。我們坐在二樓餐廳的軟座里,聽著輕音樂,喝著檸檬水等待牛排。

這時,樓下出現了一對風塵僕僕的母子,母親從包里拿出來面餅,兒子啃著剛買的雞蛋灌餅。我媽說你看樓下的阿姨,很辛苦吧。我說是啊,你不會又想說我們老師說的不好好學習就要干體力活受苦,想買什麼都沒錢的那一套吧。

我媽說,很多時候貧窮並不是因為懶惰造成的,或許別人沒有和你一樣好的教育條件,又或許沒有好的機遇,所以不要輕易指摘別人的生活。但是你們老師說好好學習是有意義的,將來你不但可以自己吃牛排,還可以讓這個世界更美好,讓更多的人吃上牛排。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 「孩子的未來是父母三觀的復刻」。你給孩子傳遞什麼樣的三觀,孩子將成為什麼樣的人。

孔融要不要讓梨

@知乎網友:王妃:

有一次飯局,吃到一半了 ,A 同學才急匆匆的從外地趕來,給他自己的閨女(4 歲)和 B 同學的閨女(2 歲)一人一個芭比娃娃。孩子們玩著玩著就搶起來了,原來倆娃娃粗看一模一樣,細看一個穿了粉色高跟鞋一個光腳,孩子們都想要穿鞋的那個。當時穿鞋的娃娃在 4 歲孩子手裡。

倆媽媽就開始安慰自己的孩子。4 歲孩子媽說:「妹妹還小,你應該把娃娃給妹妹。」孩子哪裡聽,哭的哇哇的。

2 歲孩子媽給自己閨女說,穿鞋的娃娃確實很漂亮,可是,這個沒穿鞋的娃娃是 A 叔叔買給你的,這是禮物。叔叔出差了,心裡還想著你,想著給你買漂亮娃娃。這是別人對你的心意。我們怎麼能挑剔別人的心意呢?她閨女聽了,立刻不哭了,給 4 歲孩子說姐姐你別哭了,這個娃娃給你。

當時我真的好佩服 2 歲孩子媽。我覺得她的教育特別驚艷,不是覺得這個理由有多妥帖,只是覺得 她把「感恩」「不挑剔別人禮物」這種我成年以後才慢慢懂得,我小時候爸媽從未告訴我的,這種道理,在孩子只有 2 歲的時候就作為最基本的常識告訴孩子,覺得心裡很感動吧。

你可以去浪,但也要學會保護自己

@知乎網友匿名:

說一個我媽媽的教育方法,我是個女孩,從小比男孩淘氣,手心磨的都是老繭,小時候有幾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危險經歷:一是2歲多掉長江里了,被好心路人撈起來了(救命恩人);二是小學喜歡翻雙杠,結果摔下來臉腫了。

然後我媽做了兩件事:一是要求我學會游泳;二是教會我怎麼玩學校的各種 體育 器材,晚上她帶我到學校操場,給我說翻雙杠、爬高爬桿的時候,手要怎麼抓,腳要怎麼纏。

我媽說,安全意識是必須的,不能在沒有家長老師的陪同下,私自進行危險運動,但家長和老師不可能時時刻刻在你身邊,你也不能保證突然什麼時候好奇心、玩心什麼的就冒出來了,自己就去嘗試了。所以必須學會相關的技能,增加自己的安全系數。

孩子,我不阻撓你貪玩的心和對這個世界的好奇,但是,安全第一,在這之前,你必須學會保護自己。

要排隊的,這是規則

@知乎網友:聽雨:

一次和朋友去商場里的衛生間,位置滿了,需要排隊,我們前面有兩個人。然後又來了一個很年輕的媽媽,帶著一個四五歲左右的小女孩。那個媽媽很漂亮,小女孩也很可愛。

媽媽對小女孩說:「人有點多,要排隊,你堅持一下。」小女孩說「好。」可沒過幾秒鍾,小女孩就說:「媽媽,我堅持不住了……」媽媽說:「那大家都在排隊,我和前面的姐姐商量一下吧!」

然後排在前面的幾個人也都聽到了,就說讓小女孩先去吧!媽媽說了謝謝之類的,就讓小女孩說謝謝。媽媽帶著小女孩上完就出來了,小女孩問媽媽:「媽媽你不上嗎?」

媽媽說:「本來我們是要排隊的,因為你是小朋友,等不及,姐姐們才讓你先上的,可是媽媽是大人,大人要排隊的。」

其他人聽這個媽媽這么說,都說讓她先上。但這個媽媽拒絕了,她說:「我們要排隊的,剛才插隊已經很不好意思了,而且,最主要的是要讓孩子有規則意識……」

於是又帶著孩子回到隊伍,重新排隊了。 父母以身作則,做好榜樣,比跟孩子口頭反復強調規則,教育的效果要好一萬倍都不止。

沒有什麼是輕而易舉的

@知乎網友:小小精靈:

有個5歲的泰國小孩鬧著不想上學,怎麼勸都沒用。於是他媽媽就請了一天假,帶他去街上撿垃圾賣錢。

最後撿到了2公斤塑料瓶。男孩把撿來的瓶子按照廢品收購的市場價賣給媽媽。賣了2泰銖,約0.4元RMB。

孩子想坐車時,媽媽說,錢不夠。孩子想吃零食時,媽媽說,錢不夠。最後,媽媽問,「你想像這樣工作還是去學校?」 疲憊的男孩大聲宣稱:「我想上學!」

教育的根是從家延伸出來的,而家的經營關鍵在家長。如果我們能把為人父母當作是一種「職業」,用對待職業的敬畏和擔當去對待孩子的教育,我們將給孩子一個明朗的未來。

信任:全世界都不信你時,我信

@知乎網友:柿子:

馬伊琍曾講高一時,老師認定她「跟多個男生有早戀」。於是,她爸爸讓老師寫出「男生們」的名字,並說,「我女兒我最了解她,我還是找校長去說吧。」跟老師不歡而散。

知道這件事後,馬伊琍當場就哭了,她說「我要提醒自己,我要做得更自覺,可以讓父母更信任我。」

擁有父母信任的孩子,會成長得更有底氣。

你教育孩子的樣子,真美

@知乎網友:脫淵魚:

有個4歲左右的娃一上地鐵就開始吃東西,當時家長打電話沒注意到。等到電話打完之後,地鐵上已經掉落了一地的碎渣。

那個母親拉了下小盆友的胳膊,問他:「文文,有個問題我想問你?」

小朋友(天真臉):「什麼?」

母親:「從前有隻大灰狼,上了地鐵後發現三隻小羊,為什麼大灰狼沒有吃掉小羊?」

小朋友:「emmmmm,大灰狼不餓吧?」

母親:「不對,是因為地鐵上不允許吃東西。」

小朋友(慚愧臉):「哦。」

然後小朋友在他母親的幫助下,俯身彎腰,用紙巾把碎渣全部清理了,是全部哦。

有的人不美,但是光輝真的很耀眼。

很多父母經常抱怨,

到底該如何教育孩子啊?

教育孩子怎麼那麼難啊!

事實上,教育孩子沒有範本

更沒有標准,只要用心

相信大家都可以

和孩子一起成長,讓我們努力成為更好的父母!

家庭教育指導師火熱報名

家庭教育指導師為家長賦能,為老師賦能。

時間:2019年6月3日/4日/5日(工作日)

地點:蘇州市

⑺ 你見過哪些父母驚艷到你的教育方式

去參加婚禮,同桌坐了兩個帶小孩的家長。其中一個盯著一盤菜猛吃,別人一轉桌子就要瞪的那種,全程媽媽在旁邊看著,對同桌人抱以歉意又理所當然的微笑。

桌子好不容易轉了一圈,另一個孩子坐得遠了點,吃了一口之後還想吃,但是轉盤已經轉走了。孩子小聲說,「媽媽媽媽,我還想吃那個。」

這個媽媽微微一笑,「寶寶,這道菜好吃不好吃呀?」「好吃。」「可是這道菜是姑姑(新娘)請我們大家吃的呀,如果都給你一個人吃,是不是不好呀?」



寶寶思索了一會,略大聲,「可是哥哥剛才一個人吃了好多。」另一個媽媽尷尬臉。這個媽媽笑了一下,說:「哥哥的媽媽還沒有教給哥哥這個道理,寶寶去告訴哥哥,好不好?」

小男孩責任感爆棚地挺胸抬頭,沖那個死死扒著轉盤的小孩義正言辭地說道:「這些菜是姑姑請我們吃的,我們大家要一起吃!」那個媽媽賠笑掰開兒子的手。

從小教會孩子學會分享,不要做個只顧自己感受,而不照顧他人情緒的「自私鬼」。予人玫瑰,手有餘香,你曾分享過的美好,會以其他方式回饋給你。

⑻ 你見過哪些父母驚艷到你的教育方式呢

我的姐姐,她教育我外甥的方式讓我很震驚,在我姐姐的教育理念里,孩子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人生,姐姐只需要把握正確的人生方向。

現在社會有很多人選擇溺愛自己的孩子,殊不知,當這樣的孩子失去了家長的庇護,而去獨自面對社會時,一旦遭遇挫折,孩子的承受和抵抗的能力幾乎為零。

而這一切都源自范仲淹的嚴格教導,范仲淹常告誡後人:「錢財莫輕,勤苦得來;奢華莫學,自取貧窮。」

范仲淹知道後立即將范純仁喊來訓話:「我家歷來清廉儉朴,豈能縱容你如此奢侈,壞了我范家門風!若將帷幔帶入家門,吾將當眾焚之於庭。」

如今的社會,在許多窮人家的父母,不讓孩子吃苦,拚命將自己孩子養成了富家子弟時,富人卻拚命想讓孩子去吃苦。

⑼ 你見過哪些父母的教育方式,讓你覺得很驚艷

第一個讓我記憶深刻的是我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積極鼓勵,順其自然,言出必行。

記得剛上小學1年級的時候,我的成績不好,到了年底,沒有拿到獎狀,自己偷偷躲牆根底下掉淚。回到家,我爸爸沒有責備我,而是說:一個獎狀,等改天趕集我給你買幾張回來。到了趕集那一天,爸爸一次性給我買了10張回來,還都寫上了我的名字。

很感謝爸媽對我的學習都抱有寬松的態度,他們覺得只要我自己盡力了,不後悔就行了!也正是他們這種教育態度,讓我在學習方面特別自信。

第二次讓我很觸動的是孩子住院時候認識的同病房的媽媽:盡己所能,付出陪伴,共同成長

他的耐心,付出和學識真的讓我特別佩服。這位媽媽是海洋大學的老師,有了孩子後,毅然決然的辭去了穩定的工作,專心回家陪伴孩子。

孩子5歲了,從來沒有動手打過孩子,他的孩子都不知道挨打是什麼意思!這一點應該可以秒殺50%的媽媽了。

因為媽媽是英語專業,她自己教孩子英語,同時一星期找一個外國人陪孩子玩,目前孩子已經無障礙和外國人溝通。

沒有上任何輔導班,孩子每周只有兩節體育課。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很喜歡兒童心理教育,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媽媽去當了幼兒教師。

反思自己,對孩子打了不下n次,哪怕打過之後很後悔。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隨意沖孩子亂發火,真的非常差勁。

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有點急功近利,容易和別人進行攀比,真的愚蠢至極!

時常抱怨為孩子付出了全部,其實只是為自己的懶惰找借口罷了!

很感謝遇到這位媽媽,讓我看到自己的不足,並逐步改正,希望為時未晚!

⑽ 父母驚艷到你的教育方式,都有哪些呢

引言:會理解孩子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其實也是不一樣的。

閱讀全文

與你被哪些父母教育方式驚艷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女人自製養生茶有哪些 瀏覽:514
為什麼自己交養老統籌 瀏覽:762
行政法70歲 瀏覽:507
什麼是精神情志養生康復 瀏覽:119
宜昌85歲老人每月多少養老金 瀏覽:180
老年人讀書的學校有哪些 瀏覽:154
喝完酒體檢有什麼指標會升高 瀏覽:949
合肥老年人每月工資補助多少 瀏覽:959
五行養生油是什麼 瀏覽:568
烏魚配什麼菜最養生 瀏覽:503
70歲老太成富翁吳勝明 瀏覽:837
九月九重陽節舞蹈 瀏覽:89
現役軍人父母醫療優惠標準是多少 瀏覽:952
重陽節的重的筆順 瀏覽:923
廣州社保退休工資怎麼計算 瀏覽:638
老年人適合讀什麼評書 瀏覽:522
退休工資兩千 瀏覽:718
居家養老和養老院養老哪個好 瀏覽:236
深圳二檔養老金多少一個月 瀏覽:129
高品質養老有哪些 瀏覽: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