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男女雙方家長第一次見面說些什麼
介紹自己孩子的情況,對親人未來生活的嚮往。
也可以介紹自己家庭情況,增加彼此之間的認識,尋找雙方都感興趣的話題,進行長談。
談論愛好,說不定雙方父母志同道合,這頓飯局之後就組團唱K、跳廣場舞、約個爬山。一片祥和的氛圍就這么來了。對方喜歡的事情即使自己很厭惡,也不要隨意反駁甚至攻擊。可以表達立場,但切忌口無遮攔地評判或干涉對方及其生活。
(1)周末父母和孩子見面說什麼擴展閱讀:
相親的注意事項:
1、穿得干凈,這是肯定的,即使你不穿衣服,你的朋友和家人也會穿你,否則你將不被允許出去。
2、注意小事情,因為兩個人都不熟悉,所以每一個細節都會成為對方審視的一個因素。
3、盡量避免與錢有關的事情,比如讓人覺得你很隨和或吝嗇。你還不知道他們是誰,所以避免他們,試著讓別人來付錢。或者在公園、散步或其他免費的地方進行相親。
4、不要說臟話哦,口頭禪的習慣不好注意。
5、一定不要緊張,一定要有輕視一切的心理,一定要把對方當作紙老虎。所以你站在頂端。你在另一邊有心理優勢。
6、不要互相吹噓,牛可以吹,什麼時候可以,但是不要這個時候吹,吹到天空的時候,牛掉下來很容易砸到自己。
Ⅱ 家長學生們一起聚餐,應該說什麼
各位家長朋友:
大家好!很榮幸也很開心,我們如約相聚在這里,作第一次面對面交流。
一年來,我首先要感謝孩子們。
因為有孩子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快樂。盡管有時為他們的身體和學習有過憂愁;盡管會讓我們有時出現牢騷和脾氣,但是這些都擋不住快樂生活的主題和方向。
因為有孩子們,讓我們久違的童心再次萌發。和他們一起看那藍天白雲,看那綠樹紅花,做著那看似簡單、幼稚,卻充滿深意的游戲。那純潔無瑕的童心,那清澈明亮的眼神,使得天更藍、花更艷、心更寬,讓我們又一次品味出生活中美妙的味道。
因為有孩子們,才讓我們有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去認識大千世界的美妙。
因為有孩子們,讓我們結識了更多的朋友。家長與家長之間,家長與老師之間,關於孩子的話題不斷的深入、延伸,以至於最後無話不談,成為了朋友。
因為有孩子們,讓我們在喧囂的環境里獲得了一份平靜。工作了一天的我們,聽到他們一聲稚嫩的稱呼和問候,所有的辛苦和勞累拋出了九霄。
感謝孩子們,是他們給了我工作的樂趣,是他們給了我好多的驚喜和感動,是他們讓我時時感受到純真的愛。再回過頭來看,以往的忙碌不是簡單的忙碌,正是這樣,才使生活變得充實有意義起來。
另外,我要感謝家長朋友們。感謝你們對我的尊重、信任、寬容與支持!所有的人都有一種需求,需要以誠相待。真誠就是以誠心換誠心,真誠的另一個含義就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我一直深信,真誠是一種力量,直抵心靈。也許我們從事不同的職業,也許我們的性格迥異,也許我們的處世態度大相徑庭,但是,為了我們共同的目標和共同的愛,我們必須建立起真誠的感情聯系。 一年來,我們做到了,我們以真誠的交流 ,換來了彼此的信任與支持!
Ⅲ 雙方家長第一次見面聊什麼
1、認識彼此
不可否認,結婚就是兩個家庭的事情,你需要了解對方的一切以至於才放心把「明珠龍子」交過去。也為以後長久的親家關系打下基礎,除非老死不相往來。
2、婚禮內容詳談
這其實是最重要也緊急的原因,因為進展到雙方父母見面就離領證辦婚禮不遠了。像房車誰出,嫁妝聘禮多少,婚禮幾號,婚宴哪兒辦,禮金怎麼分……雖然很物質現實,但這就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如果想氣氛活躍的話,可以聊下面這些話題:
1、「這幫孫子小時候」
不知道聊什麼的時候,就從自己最熟悉對方也感興趣的話題開始,那就是你們了。他的父母一定希望從你父母這里了解到更多的你,你的脾性、特點。
[例1]「這小子小時候就貪玩,沒少闖禍,那次……還有一次……以後還要新娘名多收收他的心」
[例2]「這丫頭從小就沒吃過苦,也怪我們給慣的,……做的不好,……也不會,還請親家多擔待」
Tips:注意把握度,別把女兒兒子黑歷史全抖出來。最後一定誇獎對方的小孩,因為這樣又可以開始新的一輪寒暄式討論。
2、「你愛跳廣場舞嗎」
這其實就是聊愛好了。誰沒點業餘生活呢,說不定你們父母志同道合,這頓飯局之後就組團唱K、跳廣場舞、約個爬山呢?一片祥和的氛圍就這么來了。
[例1]「誒,這個菜不錯和我做法一樣,XX媽媽改天來我們家嘗嘗我的手藝……我就愛研究做這些菜……」
[例2]「最近股票又跌了,還好早點拋了,XX爸你也炒股啊,哪注呀?喲!這個我也很看好……」
Tips:對方喜歡的事情即使你很厭惡,也不要隨意反駁甚至攻擊。可以表達立場,但切忌口無遮攔地評判或干涉對方及其生活。
3、「物質世界的房車費用」
很實在的問題,想迴避也迴避不了。新房的購置、裝修問題、買不買車買什麼車、錢要怎麼出……你們拿不定主意的大問題,就讓長輩去交涉吧。
[例1]「房子我們已經買好了,在哪……有無貸款……不過還沒裝修……你們看……」
[例2]「我們這邊准備配輛車……他們看好……裝修家電……貸款可以……」
Tips:按雙方經濟條件來談,不要勉強自己也別為難對方。多用商量的語氣,千萬別一副「我就這么些存款多了給不了」或者「我們富著呢你們乖乖臣服於我吧」的態度。
4、「婚禮那天怎麼嗨」
這部分也是新人最關心的,婚宴在哪裡辦,定在幾號,流程具體怎麼安排等等,有了當事人的加入討論,一定不會冷場。
[例1]「酒店我們看了就這兩家檔期地段比較合適,你們看看……試菜……」
[例2]「日子我去找XX婆算過,這天這天這天都不錯,我們想早上從酒店接,繞著……開一圈,中午回酒店,這樣孩子不用早起……」
Tips:根據新人的意願來,畢竟婚禮當天的主角是新娘新郎。
5、「替兒女展望未來」
做父母的都希望兒女好。而作為過來人,一定會有很多婚姻生活相處的經驗之談送給你們。有著同樣愛子心境的四位家長,不妨一同暢游在「說教」的世界。
[例1]「兩口子過日子最重要的是互相謙讓,拌嘴吵架是肯定的,但是……你看我和你爸……」
[例2]「收一收你的壞脾氣,有事情多討論,別……如果……就……」
Tips:父母的建議的確很重要,但是別太過冗長過於干涉,大家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雖然話題是有了,但你們還是要在旁控場的,同時還要注意:
1、根據父母的性格
如果父母比較內斂話少,可以由你們開場,先互相介紹,然後聊日常再到婚禮事宜;如果父母是比較外向熱情型,也別由著他們馳騁,或許對方不喜歡話嘮,此時要適當引導進入下一趴。
2、別急著插話
即使父母的觀點你們不同意,也別急於解釋,先讓長輩講完,再發表你的意見。
3、畫風不對,趕緊救場
討論的過程中,難免有意見不合有摩擦,發現氣氛不對,趕緊打斷對話,緩和氣氛,安撫雙方,找出中和解決辦法。
4、這些話不該你們說
若對方家長提出的要求不滿意,或者有一些隱私方面的問題想了解,通過你的父母去問。畢竟同齡人之間交流更通暢,不會有冒犯的感覺。
5、著手下一次「會晤」
記住,這是第一次見面不是最後一次。沒有做出決定的問題,組下一場飯局就可以了。現在的家長都很潮的,微信QQ加起來,建個群繼續討論。也許他們會成為很棒的網友,下次單獨約著出去喝茶也是很有可能。
最後記得拍個合照,紀念這一幸福的歷史時刻。
祝願你們雙方父母的第一次見面順利愉快~
Ⅳ 雙方家長見面聊什麼
雙方家長見面聊什麼,能聊什麼不就是你們小夫妻結婚的那點事嗎?
一是,聘禮能給多少,娘家能夠配送多少。
二是,以後結婚了要孝順雙方父母。
三是,以後生幾個孩子了,孩子以後誰帶了。
四是,讓你們互相幫助,多關心點對方。
五是,掙錢不容易,不要亂花錢了等等,主要就是老人對於孩子的囑托,希望你們能夠過得好。
Ⅳ 求助!關於雙方家長見面該說些什麼
自然點,聊聊家常,心照不宣吧。不過我覺得你女朋友的意思是想訂婚,如果你願意,買個戒指,吃飯時拿出來,就說這是訂婚戒指。當著雙方父母的面給這樣說,顯得很正式,你女朋友會滿意的。
Ⅵ 雙方父母第一次見面怎樣聊天
1.事前和家人做好溝通
在我們家長見面之前還需要將自己家庭的一些基本情況介紹一下,讓雙方父母有一個初步的接觸和了解。這是個小細節,所謂基本情況,就是大致的年紀、工作經歷、現在退休還是在職以及個人愛好等,這樣第一次見面才有話題可聊,不會太尷尬。
2.及早鋪墊
新人最好在約會時就常與雙方家長見面聚會,一直維持良好關系,這樣在雙方父母見面之時,就更加容易順暢的進行。雙方的父母見面畢竟是少數的時間,大多數時候還是靠我們小輩在中間傳話,以及表達一下自己父母的想法。那麼身為子女的我們,這個話怎麼傳,就是有講究的。不是說一定是報喜不報憂,但是講話的技巧還是有講究的,可以提出意見和異議,怎麼說將直接導致是否能達成既定的目的。我們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在平時與對方父母的溝通中,肯定也會提到自己的父母,那麼簡單的介紹和描述的生活習慣,都會給對方家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達成默契
新人應該在雙方父母見面之前,就先和自己的父母進行商討,如發現雙方的意見有所出入,應該在雙方父母見面之前就先通氣,達成一定的共識和准備,務求在第一次雙方父母會面前擁有一定的默契。先從雙方父母的喜好開始談起,慢慢熟悉了再轉入正題,不要一上來就單刀直入主題。另外,有些具體的數字不便提及,可適當引用一些含蓄詞彙來表達,關鍵問題要回答清晰,不要不好意思,實事求是即可。
4.註:為避免尷尬,可從以下話題著手
第1項略談。第2-6項可詳談,便於相互了解。第7-8項為可選項,視雙方情況而定。
1、天氣、氣候;
2、家庭情況介紹,包括家庭成員簡介、家庭歷史、主要家庭成員工作情況;
3、興趣愛好,父母親的主要業余愛好;
4、贊賞對方;
5、衣食住行,瑣事閑聊;
6、健康養生;
7、國家大事(如果能談得攏的話,如果知識面不對等可以不談);
8、文化、國際時事(視情況可不談)。
Ⅶ 女兒耍朋友了,雙方父母第一次見面,該說些什麼
1、先給對方介紹自己的孩子,多說一些孩子的優點。
2、了解一下對方家長的想法,然後提一下自己的意見。
3、談談與結婚有關和與將來婚後生活有關的問題和看法。
4、誇誇對方的孩子,談對方孩子的好印象。
5、了解一下對方家長的想法,然後提一下自己的意見。
1、了解對方家庭
相信這一步我們在交往的過程中已經知道的八九不離十了,但是這里了解對方家庭的主要不是在於他的父母,而是在於它的其他直系親屬,以及弟弟妹妹等這些人,因為有時候這些人是有主動發言權的,要是表現的良好,就算父母不過關,這些人也可以在旁敲側擊的幫你說好話,這樣你還是可以贏得幸福的另一半。
2、婚宴
雙方家長見面後,主要是探討婚禮的彩禮和婚宴要求,大家探討的時間不宜太長,控制在三個小時以內,讓雙方父母有一個更好的空間來想一想,到底該如何籌備新人的婚禮。
3、禮金
第一次會面雙方父母會談到彩禮嗎,這時候是大家相互了解的時刻,男方父母為表示大方,在見面時要給女方見面禮金,比如說一個紅包,這是對未來兒媳婦兒的一種肯定。
父母見面子女需要做的事
1、餐桌禮儀
不要狼吞虎咽,即使你真的很餓,也要細嚼慢咽。尊重長輩,適當夾菜,態度誠懇。除了給長輩夾菜,也不要冷落了自己的另一半,讓彼此的父母感受到你們的愛。
2、畫風不對,趕緊救場
討論的過程中,難免有意見不合有摩擦,發現氣氛不對,趕緊打斷對話,緩和氣氛,安撫雙方,找出中和解決辦法。
Ⅷ 雙方父母第一次見面應該怎麼說話
雙方父母第一次見面是直接走親戚,還是只是認識下,然後商議合適,我覺得第一次見面應該直接的簡單的認識一下,見個面來溝通一下,相互之間的情況,然後再找合適的機會繼續再商議就可以了。
禮物主要看對方父母有什麼興趣了,送點煙酒,茶葉,保健品,工藝品什麼的都可以。
不帶禮物對方可能覺得你不講究,這么多年養大個女兒就要許給別人,女方父母心裡總是有些想法的,你再不大方基本禮節都不顧人家怎麼放心把女兒交給你呢?省錢不是這樣省的。不過也不必奢侈,代表心意就好,心意到了雙方以後才好相處。
基本禮儀
握手
遵循「位尊者先伸手」的原則。
通常年長(尊)者先伸手後,另一方及時呼應。來訪時、主人先伸手以表示歡迎。告辭時,待客人先伸手後,主人再相握。握手的力度以不握疼對方的手為限度。初次見面時,時間一般控制在3秒鍾內。
介紹
遵循「尊者優先知情」的規則。
介紹時應把身份、地位較為低的一方介紹給相對而言身份、地位較為尊貴的一方。介紹時陳述的時間宜短不宜長,內容宜簡不宜繁。同時避免給任何一方厚此薄彼的感覺。
致意
表示問候之意。通常在各種場合用舉手、點頭、欠身、脫帽等方式向相識的人打招呼。
Ⅸ 周末家長對寄宿孩子該說些什麼話
你好,樓主:
孩子周末回家時,又該怎樣對待他呢?怎樣防止孩子疏遠自己呢?
1、不可漠不關心,也不可事事關心。
不要以為孩子住在學校,把孩子的教育全部託付給學校和老師,就解放了自己。任何人的教育都不能代替父母的教育,家長應該經常打打電話聊聊天,了解孩子學習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並進行適時的鼓勵和引導。
但多數情況下,家長常常唯恐孩子吃不好穿不暖,休息不好,學習不好,對自家孩子有一百個不放心。對於這樣的家長,新東方國際高中(北京)「個性教育工作室」的特聘專家齊大輝在「新東方國際高中PTA」家庭教育講座中提到:不要過於嘮叨,導致孩子心生厭煩。其實,孩子沒你想像中的脆弱。有時候,家長的不放心會成為孩子退縮和敷衍的借口,也可能會讓他覺得被束縛、不被信任。有些事情必須經歷了才有成長,要放開手讓孩子大膽去做。
2、對待周末回家的孩子,切不可因為開心而隨意滿足孩子的要求。
「距離產生美」,在親子之間也成立。周末孩子回家,往往是家長盼望已久的事情。家長肯定都有這種感受,想做好吃的飯菜,想拉著孩子聊天,感覺怎麼親也親不過來。這時候,對於孩子的要求,哪怕是不太合理的要求,家長往往答應的很爽快。事後,才後悔當時意氣用事。所以提醒各位家長,千萬不要一時開心,就隨口答應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3、對於青春期變得內向的孩子,家長應該多多關注,避免孩子疏遠家長,產生隔閡。
不少孩子由於寄宿,父母不在身邊,加上本身性格內向,很容易慢慢與父母產生隔閡,變得無話可說。這時,父母一定不能著急,要經常和孩子分享家裡的事,甚至如房子裝修、添置傢具、工資花費等,保持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話題,喚起孩子的關注,同時,也多鼓勵孩子講講學校的事。
4、對於孩子的抱怨和不滿,家長不要大驚小怪。
齊大輝教授說,「人生最不可替代的就是經歷」。很多家長一接到孩子的電話,說受委屈了,心立馬就提起來了,恨不得立馬跑到學校去。其實,不管是受到了老師的不公正待遇,還是和同學起了爭端,都應該先了解情況再作判斷。齊大輝老師說,家長要信任孩子,告訴孩子家長的意見僅供參考,還要孩子自己來拿主意。千萬不要一聽孩子的委屈,就找到學校,一副為孩子伸張正義的模樣,那樣的話,會讓孩子永遠長不大。
在北京新東方國際高中,所有的孩子都是寄宿。學校特意成立的PTA家長教師協會,作為溝通家長與教師、學校的橋梁。家長通過與專家、教師、其他家長的交流,積累經驗,在自家孩子出現問題時,得以獲取更好的解決辦法,建立起和諧的家庭關系。
5、不要讓學校里勤快的孩子,一回家就變成了「小皇帝」或「小公主」。
寄宿生在學校一般都可以培養起較好的自理能力,洗衣服、整理書桌等事情都不在話下。可是,很多情況下,本來已經勤快的孩子,一回家可能又進入了衣來伸口、飯來張口的狀態。家長錯誤地以為,孩子回家就該放鬆和休息,好像這樣才能體現出家長的愛和家的溫暖。其實不然,越是不讓孩子動手,他對家裡生活的參與越少,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形成自私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