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顧問型父母怎麼教育

顧問型父母怎麼教育

發布時間:2022-08-26 20:27:10

⑴ 父母教養方式類型

父母的教養方式(child-rearing style 或 parenting pattern) 對兒童早期的智力發展、性格形成、情緒社會性技能的培養都有重要影響。在「家庭系統理論」中認為父母的教養觀念、態度和行為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相對穩定而一致的,不會隨情境的變化而輕易發生改變。目前國內外較為流行的父母教養方式類型為美國心理學家鮑姆令特(Burmrind)提出的4大父母教育類型,即「權威型」、「專制型」、「忽視型」和「容許型」(或溺愛型)。

★權威型父母(authoritative parenting) : 父母對兒童的態度積極肯定、熱情地對兒童的要求、願望和行為進行反應,尊重孩子的意見和觀點,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參與討論; 他們能對孩子提出明確的要求,並堅定地執行;對孩子的不良行為表示不快,並對其良好行為表現支持和肯定。

★專斷型父母(authoritarian parenting):父母對孩子提出較高的要求,但卻常常忽視孩子的需求、願望。他們往往要求孩子無條件地聽從自己的安排和遵循有關的規則,但卻缺少對規則的解釋,他們常常對兒童違反規則的行為表示憤怒,甚至採取嚴厲的措施進行懲罰。

★忽視型父母(neglectful parenting): 父母對孩子既缺乏關心和照顧,也對孩子的行為沒有要求和控制,親子間互動較少。父母對兒童的任何要求和行為都漠不關心、沒有反應,甚至流露厭煩、不想搭理的態度。

★容許型父母(permissive parenting): 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充滿關心和積極的肯定,但是缺乏控制,對孩子不提任何的要求,讓其自由隨意發展,對孩子違反要求的行為也是採取無限度容忍和接受的態度。認為自己的孩子哪裡都好,很少發怒或訓斥孩子。

⑵ 父母教養方式四種類型是什麼

第一、權威型

這類型的父母對孩子有所要求,且對孩子的情感也非常接納。孩子在跟父母相處時雖然會覺得父母有時候比較嚴厲,但從來不會懷疑父母對自己的愛,不管什麼時候感覺到的都是可靠和安全。

權威型的父母雖然認為自己在孩子面前應該有身為父母的權威,但同時他對孩子也非常理解和尊重。看到孩子遇到困難了,他不會打壓批評孩子,說「你怎麼連這點困難都克服不了」,也不會對孩子的求助視而不見,他會用溫柔包容的方式來安撫和幫助孩子。

他們的嚴厲更多的是體現在獎懲分明上面,會鼓勵孩子做得好的部分,孩子做錯了事他們也是該批評批評。這是一種非常健康的教育方式,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通常獨立性和自信心都比較強,他們相信這個世界的美好,也相信自己的能力,即便偶爾受挫了也能很快恢復。

如果你的父母是這樣,那一般你會具有高自尊和高自律性,在學業和工作上通常都能取得不錯的成績,而且人緣也會很好,大家有時候還會把你當作團隊核心,這都是你父母帶給你的積極影響。

第二、專制型

跟上面權威型的父母不一樣,專制型的父母會要求孩子絕對服從自己,希望子女按照自己的設想和要求去做。他們會對你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如果你完不成或做不好,他們就會失望、發脾氣,可能還會對你實施懲罰。

他們對於孩子的情感反饋是拒絕的。比方說如果你因為被同學排擠而成績下降,他們只會要求你多努力多學習,趕緊把成績趕上去,但不會過多關心你被同學排擠的事情,你即便跟他們說了,他們也無法真正理解你,可能還會反問「怎麼同學不排擠其他人,就排擠你呢,是不是你有問題」。

在這種家庭氛圍下長大的孩子因為父母的嚴格要求,在學校時應該會是個各方面表現都不錯的學生。他們會時常感到焦慮,覺得自己不行,如果遇到挫折了會產生強大的情緒反應,很難快速調整好自己。

第三、放縱型

這類型的父母對孩子非常縱容,幾乎不作任何要求,孩子想幹嘛就幹嘛,只要他開心,對孩子那是予取予求。孩子犯錯了,他們不會去引導、教訓,甚至還會包庇放縱。

在他們眼裡,自己的孩子永遠都是對的,是好的,而這樣環境下養出來的往往是「熊孩子」。如果你的父母對你就是這么溺愛,那你的性格會非常沖動,遇到點不合自己心意的事就會發脾氣,很難與別人合作,你不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有時候還很叛逆,別人讓你做什麼,你就偏不做什麼。

與此同時,因為父母把你照顧得太好了,所以你在很多方面都很依賴別人,即便自己能做或者能學會也不會去動手,做事缺乏毅力,經常是三分鍾熱度。

第四、忽視型

這類型的父母雖然有一個父母的身份,但卻根本沒盡過父母的責任和義務,生而不教說的就是他們。他對孩子完全是放養型的養育,不了解孩子的動向,不關心孩子的情緒,對孩子的行為也不做任何要求。

孩子稍微跟他說兩句話,他就表現得不耐煩,他可能經常採取給錢的方式來打發你,卻很少去參加你的家長會,也不會在休息時陪你參加課外活動。

他對孩子幾乎沒有關心,就好像孩子不是他的一樣。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多數都具有較強的攻擊性,跟其他人很難友好相處,而且情緒起伏不定,在認知和行為上可能還會存在一些問題。

⑶ 家長教育孩子方式有哪幾種類型

1、第一類:專制型家教

這是最嚴厲的一種家教傾向類型,對孩子的控制度很高,接受度很低。家長會強加很多的規矩,希望孩子嚴格遵守,但是家長跟孩子之間開放性的對話非常少。家長很少向孩子解釋為什麼他們需要遵守那些規則。另外,這種類型的家長非常依賴於家長的專制,比如利用體罰的方式來讓孩子服從自己的命令。

2、第二類:權威型家教

權威型父母又被稱作民主型父母。這種類型被廣泛認為是最有效的,最有幫助的一種家教方式。這一類父母相比來說更加靈活,他們會對孩子有要求,有控制,但是他們同樣會接受孩子的想法並積極回應。他們會設置清晰的規則並且持續性地強化規則,而反過來,他們會去跟孩子解釋規則背後的意義。

3、第三類:放縱型家教

放縱型家教被認為是會傷害孩子的家教方式。這類的家長會積極回應孩子但是很少對孩子有要求。他們鼓勵孩子表達感情,卻很少對孩子對行為施以控制。這種方式,壞處大於好處。家長設置的規矩非常少,並且沒有持續性。

4、第四類:忽視型家教

這一類是對孩子傷害最大的一種家教方式。家長較少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他們好像並不是很關心孩子。抑或是家長被自己的問題已經搞得暈頭轉向了,他們很難投入精力來表達他們對孩子的愛,並制定規則要求教育孩子。

家長教育與親職教育的區別:

「家長教育」的教育對象較之「親職教育」或「父母教育」更寬,將除父母之外的家長也包容了進來。這是由中國的特殊國情所決定的:在我國,撫育、教育孩子成長的並不僅僅限於父母。

從所涉及的內容看,「家長教育」較之「親職教育」或「父母教育」又相對狹窄。前者注重的是如何「教育」,而後者則兼顧「教育」與「養育」(亦即所謂「教養」)。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針對性更強,突出了家長究竟應當如何教育孩子這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可以使得教學內容更為集中而不至顯得龐雜、凌亂,從而收到更好的實效。

⑷ 父母的教養方式有哪些類型

四種類型的教養方式

專制型

專制型,又稱獨裁型,這是一種嚴厲的教養方式,是高「要求/控制」與低「接納/響應」的結合。通常成人會提出很多規則,期望孩子能夠嚴格遵守,他們很少向孩子解釋遵從這些規則的必要性,而是依靠懲罰和強制性策略(比如權利專斷或愛的收回)迫使兒童順從。專制型的父母不能敏感察覺到孩子的不同觀點,而是希望孩子聽話、尊重他們的權威。這是一種限制性非常強的教養方式。

放任型

放任型,是低「要求/控制」和高「接納/響應」的結合。這種類型的父母會縱容孩子,比較少地提出要求,允許孩子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沖動,不會密切監控孩子的行動,很少對孩子的行為做出強硬的控制。這是一種接納且放任的教養方式。

權威型

權威型,是高「要求/控制」與高「接納/響應」的結合。這種類型的父母會對孩子提出許多合理的要求,並且會謹慎地說明要求孩子遵守的理由,保證孩子能夠遵從指導,他們會立下清晰的規矩並貫徹始終。與專制型的父母相比,權威型的父母更多地接納孩子的觀點並做出響應,能夠認識到並尊重孩子的觀點,以合理、民主的方式來控制孩子。這是一種具有控制性但又比較靈活的教養方式。

忽視型

這是低「要求/控制」與低「接納/響應」的結合。這種類型的父母很少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他們或者會拒絕孩子的要求,或者由於過度關注自己的事情而對孩子投入極少的時間和精力,他們幾乎沒有規則與要求,對孩子的需求不予理睬或者不敏感。這是一種非常放任且具有較低要求的教養方式。

不同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不同

一般來說,權威型的教養方式對孩子更多正面的影響,孩子更容易表現出積極、主動,自控能力強,做事有主見,能和他人進行良好的溝通。

專制型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更有可能表現出不愉快、不友好,他們容易被激怒。

溺愛型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更多地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比較任性。

而放任型的教養方式比較容易對孩子造成負面的影向,讓孩子長大後表現出亥高的攻擊性等行為。

每位父母都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和孩子的教育方式。父母的教養方式恰當,孩子的性格會向更好的方向發展,若方式不當,則會適得其反。

而不管採用何種養育方式,都需要父母給孩子更多的愛和關注,能夠而耐心地傾聽孩子,而且懂得恰如其分地激勵孩子自我成長。

⑸ 家庭教育你是哪一類父親

在家庭教育中,父親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綜觀現在的家庭教育現狀中,大概有四種典型的父親類型。

第四種類型是放養牧人型,就是對孩子完全的放手,充分發揮孩子的自我主動性。從孩子時間的安排,到日常吃穿用購買,再到自己興趣愛好等重大決策,完全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個人覺得,如果一個父親做到了讓孩子既可以跟他撒嬌,同時,在原則性問題上,還會尊重一個父親的威嚴,那麼,這個父親就會是個很厲害的父親。

微信公眾號:心暖花開心理,終生成長路上的支持者、陪伴者、見證者;ID:xinnuan-huakai。

⑹ 子女的教育問題父母該怎麼做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提升父母自身的素質,把自己變成博愛的學習型父母。
還有,古語道:3歲看小,10歲看老。這話不無道理。所以說10歲以前的教育優為重要。
在孩子3歲以前做家長的要耐心細致地教孩子怎麼說、怎麼做。而在4-10歲其間,孩子的模仿能力較強,這時做為家長要約束自己,用好的言行去感染和帶動孩子(也就是所說的身教),使之養成良好的習慣。到了11-18歲家長要放下架子,把自己與孩子放在同一位置,與之交流,加強溝通,尊重客觀事實,與孩子互相切磋,共同學習、進步。19歲以後,就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闖世界(適當加以提醒還是必要的),家長當好顧問。

⑺ 請問一下,家長應該如何做孩子的情感顧問

首先,和孩子進行朋友式溝通,傾聽孩子語言背後的情感需要,了解戀愛的原因。

當孩子意識到自己還不夠成熟,稚嫩的肩膀還不足以承擔起兩個人的未來時,自然就會變得理智。家長還可以順勢引導孩子在戀愛中成長:要想擁有好的愛情和伴侶,首先你要成為一個足夠優秀的人,做一個足夠有擔當有責任感的人,那就需要從現在開始,努力不斷提升自己。

最後,鼓勵孩子積極參加對身心健康有益的活動,發展興趣,培養能力。一方面,可以轉移注意力,分散精力;另一方面,在豐富的體驗活動中孩子會發現,對於一個學生而言,還有很多比談戀愛更值得去做的事情。

⑻ 許多父母期望他們的孩子自覺地,學習的意願來自哪裡

來自於父母對孩子的期望,父母總是會把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加註在孩子身上,不願意孩子沒有出息,也不願意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閱讀全文

與顧問型父母怎麼教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村交錢辦退休金 瀏覽:129
辭職上學後養老保險 瀏覽:642
鄭州黃河老年大學怎樣 瀏覽:536
陝西省養老保險app下載下載 瀏覽:617
美國的軍人是怎麼養老的 瀏覽:332
老人養老金每年給多少錢 瀏覽:84
對於老人啰嗦怎麼辦 瀏覽:901
怎麼養老繭 瀏覽:816
企業哪些情況可以不繳養老保險 瀏覽:114
孫兒孝順爺爺的感人話 瀏覽:128
養生堂產的產品有哪些 瀏覽:134
如龍7養老院 瀏覽:205
家居式養老和居家養老什麼區別 瀏覽:781
敬老院移交管理辦法 瀏覽:814
養老保險個人記錄怎麼查詢列印 瀏覽:561
45歲以後女性做哪些體檢 瀏覽:404
孝敬媽媽的佳句 瀏覽:245
體檢時檢查癌什麼意思 瀏覽:177
武漢社保醫保繳滿多少年能退休 瀏覽:249
2018年退休工人還長工資嗎 瀏覽:382